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低温热塑板体表定位在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骨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辉宝 龙大伟 +1 位作者 王烁 吴晓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5-820,共6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骨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3D打印塑板体表定位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4年10月于我科就诊的37例骨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例,女性22例,年龄14~74岁(52...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骨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3D打印塑板体表定位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4年10月于我科就诊的37例骨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例,女性22例,年龄14~74岁(52.3±11.6岁);根据有无采用辅助定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全可视化脊柱内镜手术,19例)和观察组(3D打印塑板体表定位联合手术,1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节段、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椎管横截面积变化及术前、术后5d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减少(63.1±2.6min vs 73.8±4.4min,P<0.05);透视次数显著减少[1.00(1.00,2.00)vs 5.00(4.00,5.00),P<0.05],术后5d的腰痛VAS评分显著降低[1.00(1.00,1.25)分vs 3.00(2.00,3.00)分,P<0.05],椎管横截面积改善及术后5d的ODI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骨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3D打印塑板体表定位技术可显著减少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提高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效率,对缓解腰腿痛症状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可视化脊柱内镜 低温热塑板 3D打印 椎间孔入路 骨化腰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圈姜灸联合子午流注经络拍打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肖莹 汤霞 +3 位作者 黄丽君 周群 杨勤 黎顺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9-62,66,共5页
目的探讨竹圈姜灸联合子午流注经络拍打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6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干预组采用竹圈姜灸联合... 目的探讨竹圈姜灸联合子午流注经络拍打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6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干预组采用竹圈姜灸联合子午流注经络拍打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腰椎功能、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及炎症指标。结果治疗后干预组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高于对照组,奥斯韦斯特里功能障碍指数、中医证候积分、疼痛强度、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广泛焦虑量表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使用竹圈姜灸联合子午流注经络拍打能有效促进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恢复,促进炎症反应消退,减轻患者疼痛并改善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竹圈姜灸 子午流注经络拍打 气滞血瘀 腰椎功能 疼痛 情绪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O_3及消炎镇痛液治疗包容性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立奎 朱本藩 +2 位作者 赵家贵 陈家骅 张荣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O_3及消炎镇痛液治疗包容性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包容性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CT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O_3及消炎镇痛液注射治疗。于...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O_3及消炎镇痛液治疗包容性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包容性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CT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O_3及消炎镇痛液注射治疗。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病人的疼痛水平进行评价,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行手术疗效的优良率评估。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病人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65.6%、73.4%、81.3%和67.2%。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O_3及消炎镇痛液治疗包容性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臭氧 消炎镇痛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下膨胀性椎间融合器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玉伟 王海蛟 +6 位作者 崔巍 王玉记 王齐超 张生 周鹏 石建伟 李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目的 :评价后路小切口下应用膨胀性椎间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3月确诊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资料,将采用膨胀性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的病例归为A组,共28例;将... 目的 :评价后路小切口下应用膨胀性椎间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3月确诊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资料,将采用膨胀性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的病例归为A组,共28例;将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行腰椎融合术的病例归为B组,共29例。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腰痛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肢疼痛的改善情况;采用腰椎前凸角评价手术节段腰前凸的变化;椎间植骨融合按照Suk标准判定,同时观察过伸过屈位时置入物的稳定性。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A组切口长度4.1±0.4cm、手术时间73.0±28.6min、出血量159.0±50.4ml、引流量180±88.6ml、住院时间7.5±1.2d;B组切口长度12.3±1.6cm、手术时间131.0±26.8min、出血量358.0±46.7ml、引流量360±78.6ml、住院时间16.6±1.5d,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随访时间均为12~26个月,A组平均12.9±7.8个月,B组平均13.7±6.9个月,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A组3例出现脑脊液漏,B组2例出现脑脊液漏,两组均无感染、神经根损伤及内置物松动、移位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植骨均获得融合或可能融合。末次随访时,A组JOA评分由术前的4.52±1.87分提高为12.57±2.95分、改善率(76.81±7.2)%,VAS评分由术前的4.45±1.66分降为1.92±0.64分,腰椎手术节段前凸角由术前的16.82°±1.78°变为21.9°±1.59°;B组JOA评分由术前的4.71±1.62分提高为12.31±2.86分、改善率(73.86±8.6)%,VAS评分由术前的4.68±1.13分降为2.13±1.92分,腰椎手术节段前凸角由术前的17.33°±2.61°变为15.9°±3.26°。两组间JOA评分、改善率及VAS评分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腰椎手术节段前凸角术前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末次随访时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后路小切口下应用膨胀性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与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一样的临床疗效和融合效果,同时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能够维持腰椎曲度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复发 微创 脊柱融合术 腰椎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irrmann分级对髓核成形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艳梅 郑宝森 +3 位作者 史可梅 刘靖芷 马文庭 李全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MRI Pfirrmann分级在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2例经X线片、MRI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明确诊断为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或CT引导下采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记录术前... 目的:探讨MRI Pfirrmann分级在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2例经X线片、MRI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明确诊断为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或CT引导下采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记录术前责任间盘MRI Pfirrmann分级,观察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nab疗效标准评价的疗效。结果:髓核成形术后1月疼痛缓解率平均为63.5%,优良率为76.6%;12月疼痛缓解率平均为60%,优良率为63.3%。术前与术后VAS和OD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firrmannⅢ级组12月疼痛缓解率为64%,优良率为87.5%;PfirrmannⅣ级组12月疼痛缓解率为41%,优良率为45.5%。两组组间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回顾性分析显示等离子髓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与椎间盘退化程度有关,Pfirrmann分级系统对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合理选择患者,术后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髓核成形术 Pfirrmann分级 包容腰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臂引导下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君 夏庆来 +1 位作者 杨连海 郑宝森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7期416-419,共4页
目的:观察在C型臂引导下,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注射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B组采用等离... 目的:观察在C型臂引导下,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注射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B组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治疗,C组采用腰椎间盘注射臭氧治疗。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三组患者术后9天、18天、1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A组治疗优良率为96.6%(29/30例),B组治疗的优良率为76.6%(23/30例),C组治疗后优良率为70%(21/30例)。A组优良率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或单独应用注射臭氧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臂 臭氧 包容腰椎间盘突出 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 注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点消融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广建 李仁淑 +2 位作者 闫清华 金文哲 邱德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547-549,共3页
随着微创介入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段,然而,不同的微创介入方法有其不同的适应症,而且临床疗效报道不一。
关键词 包容腰椎间盘突出 阻滞治疗 神经根 靶点 微创介入 介入方法 临床疗效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鹏程 郑吉元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00-80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宋氏正骨科住院就诊的142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8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142例患者经系统治疗后,随访中显效130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宋氏正骨科住院就诊的142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8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142例患者经系统治疗后,随访中显效130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1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并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济、安全、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骨质疏松 内伤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性阻滞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姜长林 张成宇 +2 位作者 曲向林 李淑丽 马立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10-1910,共1页
在疼痛临床治疗中,骶髂关节炎、髋关节滑膜炎、脊神经后外侧支卡压症和腰椎椎间关节损伤的症状、体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仿.甚至影像学同时提示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使腰腿痛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变得复杂、多变、易误诊。诊断性阻滞可以... 在疼痛临床治疗中,骶髂关节炎、髋关节滑膜炎、脊神经后外侧支卡压症和腰椎椎间关节损伤的症状、体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仿.甚至影像学同时提示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使腰腿痛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变得复杂、多变、易误诊。诊断性阻滞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鉴别诊断 诊断 阻滞 髋关节滑膜炎 临床治疗 骶髂关节炎 关节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对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神经根炎诊断价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应权 牛翔科 +1 位作者 曾利川 杨汉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65-868,872,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背痛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约20%的腰痛可归因LDH,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当前研究证实:LDH疼痛发病机理不仅包括神经根直接压迫,还包括非压迫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背痛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约20%的腰痛可归因LDH,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当前研究证实:LDH疼痛发病机理不仅包括神经根直接压迫,还包括非压迫性椎间盘髓核组织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和化学性炎症[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迫 DTI 神经根炎 腰椎间盘突出 扩散张量成像 化学 椎间盘髓核 HERNIATION lumbar 直接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芳 吴淑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2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路径 依从 腰椎间盘突出 骨科病人 骨科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 临床路径 常规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大鼠中枢镇痛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崔成埈 郭长青 +8 位作者 付伟涛 梁楚西 黄怡然 孙红梅 许红 郭健 赵淑英 张丽萍 朴起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4-328,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大鼠下丘脑和脊髓中5-羟色胺、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刀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干预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模型组、模型组、针刀组,共4组...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大鼠下丘脑和脊髓中5-羟色胺、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刀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干预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模型组、模型组、针刀组,共4组,每组10只。用热痛测试仪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前后的缩爪潜伏期;HE染色观察L5神经根的病理学变化;造模后第8天分别取各组大鼠下丘脑和脊髓,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下丘脑和脊髓中5-羟色胺、β-内啡肽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下丘脑和脊髓中5-羟色胺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刀组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β-内啡肽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刀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可调节中枢疼痛相关递质5-羟色胺和β-内啡肽的合成和分泌,降低中枢痛觉传递和痛觉过敏,从而有效地发挥了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 神经痛 5-羟色胺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应用动力刨削系统治疗突出物骨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寅烨 董庆鹏 占恭豪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99-800,共2页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ESSY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的应用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目前已经能够处理大多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大部分椎间孔狭窄病例、甚至Ⅱ度以下的腰椎滑脱病例[2]。而应用多功能动力刨削系统...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ESSY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的应用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目前已经能够处理大多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大部分椎间孔狭窄病例、甚至Ⅱ度以下的腰椎滑脱病例[2]。而应用多功能动力刨削系统能对椎管内神经周围软组织和骨性结构进行切割打磨,尤其针对其他微创技术较难处理的突出物骨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情况[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刨削 突出 应用动力 结构 spine 腰椎退行 直腿抬高试验 工作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及对疼痛和下肢感觉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4
14
作者 汤杰杰 陈乃宗 +5 位作者 黄斌 陈孝奎 宋明明 陈荣 孙菲 李冬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LDH)的疗效及对疼痛和下肢感觉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5月来医院就诊的127例单纯性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两...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LDH)的疗效及对疼痛和下肢感觉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5月来医院就诊的127例单纯性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JOA及NRS评分变化情况。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功能障碍评分、腰椎活动度及腰椎曲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18%(5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7%(50/6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IL-6、P物质及MMP-3水平均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感觉障碍评分、腰椎活动度及腰椎曲度均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下肢感觉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正骨推拿 单纯腰椎间盘突出 疗效 下肢感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通过抑制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英文) 被引量:27
15
作者 胡育铭 朱丽蓉 +2 位作者 赵元淑 许明贤 钟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16-1322,共7页
目的:从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角度探究中药葛根素在治疗大鼠神经根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自体髓核(NP)移植方法复制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假手术组行同样手术但不进行NP移植。治疗组大鼠术前1 h开始腹腔注射不同浓度(50... 目的:从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角度探究中药葛根素在治疗大鼠神经根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自体髓核(NP)移植方法复制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假手术组行同样手术但不进行NP移植。治疗组大鼠术前1 h开始腹腔注射不同浓度(50、100和150 mg/kg)葛根素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7 d。机械性缩爪阈值(PWT)检测法评价大鼠痛行为。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ELISA检测脊髓抗炎和致炎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NP移植后3~14 d,大鼠的PWT明显下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100 mg/kg和150 mg/kg的葛根素明显增加NP组大鼠的PWT,缓解疼痛症状。葛根素明显降低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和星形细胞标志物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并且降低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的含量,增加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P <0. 01)。结论:葛根素通过抑制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导的神经根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神经根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 脊髓胶质细胞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皮摘除术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学新 吉效东 +2 位作者 曹金凤 周桂林 周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对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 (PLD)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 15 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分成包容性和非包容性两组 ,采用相同的非血管介入技术并对其疗效进行对照。结果 包容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对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 (PLD)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 15 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分成包容性和非包容性两组 ,采用相同的非血管介入技术并对其疗效进行对照。结果 包容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81.1%和 98.5 % ;非包容性组则分别为 7.7%和 38.5 %。全部病例随访时间为 3~ 73个月不等。结论 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单、安全、实用、有效 ,值得推广。但应强调适应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介入放射学 包容腰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根注射激惹术和椎间盘造影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责任椎间盘及病灶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韵 温新院 +7 位作者 刘勇 杨俊 付敏 陈新荣 钟琼 冉兵 邓欣 魏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65-468,473,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对于有典型临床表现的单纯型LDH,诊断及病灶部位判断并不困难,但如果病人多节段、多部位突出,或症状、体征、影像表现不完全相符,临床确诊责任间盘、病灶位置判...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对于有典型临床表现的单纯型LDH,诊断及病灶部位判断并不困难,但如果病人多节段、多部位突出,或症状、体征、影像表现不完全相符,临床确诊责任间盘、病灶位置判断会存在问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影像表现 病灶位置 多节段 椎间盘造影术 病灶部位 单纯 神经根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平 周鑫 +3 位作者 刘爱峰 李远栋 杨光 李嘉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9-702,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引起病人腰部及下肢疼痛、肢体麻木无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常规的保守治疗,往往需要时间长,且容易反复,而传统切开手术则创伤大,并发症较多。射频介入治疗腰椎间...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引起病人腰部及下肢疼痛、肢体麻木无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常规的保守治疗,往往需要时间长,且容易反复,而传统切开手术则创伤大,并发症较多。射频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疗效显著,创伤小,能最大限度不破坏脊柱骨性结构,近年来在临床广泛运用[1]。然而,应用单一的射频消融方法,作用范围较小、效果有限,有一定的局限性[2],不能解决神经功能问题。探索采用联合方式进行治疗,选取几种不同的射频介入方法的组合,已成为临床医生积极研究探索的方向[3]。本研究采用盘内靶点射频消融联合盘外脉冲射频调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肢体麻木无力 结构 介入方法 分析报告 临床医生 靶点射频消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钙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软骨板破裂症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洪伟 叶军 苏训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腰椎软骨板破裂 腰椎间盘突出 内窥镜下 手术治疗 钙化 2004年3月 2002年1月 后路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稳定 经椎板间隙 神经根压迫 腰椎稳定 MED治疗 特殊类型 手术方法 髓核组织 最大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4
20
作者 陈龙梅 王珩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焦虑和抑郁是两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不仅可以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影响疾病的病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发病率达5%。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焦虑状况 影响因素 抑郁 患者 情绪 生活质量 DI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