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性脑震荡大鼠海马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康丽 于建云 +5 位作者 雷普平 袁云 杨力 李晓文 郭泽云 李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大鼠脑内海马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反应和变化,探讨小胶质细胞是否参与脑损伤后的病理变化以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清醒状态下自制金属单摆闭合式脑损伤打击装置制备PCC模型...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大鼠脑内海马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反应和变化,探讨小胶质细胞是否参与脑损伤后的病理变化以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清醒状态下自制金属单摆闭合式脑损伤打击装置制备PCC模型,致伤后随机分为3 h、12 h、1 d、2 d、3 d、7 d组(n=5),另设正常对照组(n=5)。采用小鼠抗鼠OX-42单克隆抗体(MG特异性标记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SP)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CC组和正常组大鼠海马CA1~4区和上、下齿状回OX-42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状态下,OX-42表达很少甚至很难发现,PCC组大鼠海马CA1~4区和上、下齿状回的OX-42的表达呈现伤后逐渐增高趋势,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7 d后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组。结论:PCC损伤早期海马MG出现激活后的形态和数量的变化,提示MG参与PCC致伤后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脑震荡 海马 小胶质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在单纯性脑震荡大鼠皮质中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文 曾晓锋 +4 位作者 康丽 吴德野 郭小兵 于建云 李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大鼠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C)、颞叶皮质(temporal cortex,TC)和梨状皮质(piriform cortex,Pir)内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反应和时程变化规律,探讨小胶质细胞与脑损...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大鼠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C)、颞叶皮质(temporal cortex,TC)和梨状皮质(piriform cortex,Pir)内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反应和时程变化规律,探讨小胶质细胞与脑损伤之间的病理联系。方法:采用自制金属单摆闭合式脑损伤打击装置制备清醒状态下PCC模型,随机分为伤后3 h、12 h、1 d、2 d、3 d、7 d六个损伤组(n=5),另设正常对照组(n=5)。采用OX-42单克隆抗体(MG特异性标记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CC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PC、TC和Pir中OX-42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PC、TC和Pir内OX-42免疫阳性产物的表达很弱,OX-42免疫阳性的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少而轮廓不清。损伤后OX-42免疫阳性产物的表达和阳性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加,3 d时达高峰,7 d后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PCC损伤早期PC、TC和Pir中MG出现激活的形态学变化,提示MG可能参与了PCC致伤后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脑震荡 大脑皮质 小胶质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6809干预的单纯性脑震荡大鼠海马mPGES-1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智豪 李恒希 +5 位作者 丁江波 李颖南 杨静辉 王启阳 于建云 李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9-585,共7页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致伤后大鼠海马膜结合型前列腺素E2-合酶1(membrane-associated prostaglandin E synthase-1,mPGES-1)在EP2受体抑制剂(AH6809)干预后的表达变化,探讨AH6809对mPGES-1的干...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致伤后大鼠海马膜结合型前列腺素E2-合酶1(membrane-associated prostaglandin E synthase-1,mPGES-1)在EP2受体抑制剂(AH6809)干预后的表达变化,探讨AH6809对mPGES-1的干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金属单摆闭合式脑损伤打击装置制备PCC模型,分别于致伤后即刻和12 h腹腔注射AH6809,然后随机分为1、2、3 d和7 d组(n=5),另设相应生理盐水对照组(n=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PCC+AH6809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海马(CA1~4和上、下齿状回)内m PGES-1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在AH6809干预前后均可观察到mPGES-1阳性产物表达于海马CA1~4和上、下齿状回的神经元胞体,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不着色,胞浆为棕黄色。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AH6809干预后2 d组均出现mPGES-1阳性表达相对减弱,染色渐浅且细胞轮廓不清,3 d组下调最为明显,其中3 d组和7 d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mPGES-1蛋白出现相似的规律性变化,下降的低峰出现在7 d组,其中2、3、7 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AH6809对PCC大鼠海马mPGES-1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干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脑震荡 AH6809 MPGES-1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脑震荡大鼠室管膜区小胶质细胞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康丽 吴德野 +4 位作者 李恒希 张云茜 张东葵 于建云 李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7-722,共6页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模型大鼠室管膜区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MG)的反应和时程变化规律,探讨MG、室管膜区和PCC之间的病理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金属单摆闭合式脑损伤装置制备PCC模型,致伤后随机分为六...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模型大鼠室管膜区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MG)的反应和时程变化规律,探讨MG、室管膜区和PCC之间的病理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金属单摆闭合式脑损伤装置制备PCC模型,致伤后随机分为六个损伤组,即3 h、12 h、1 d、2 d、3 d、7 d(n=5),设正常对照组(n=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免疫荧光单标染色法,观察PCC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脑室管膜区OX-42(MG特异性标记物)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脑室管膜区OX-42阳性的小胶质细胞轮廓不清,数量较少,并且OX-42免疫阳性产物的表达很少。PCC组大鼠脑室管膜区OX-42阳性细胞的数量和阳性产物的表达呈现逐渐增高趋势,3 d组达高峰,7 d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各时间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C损伤早期大鼠室管膜区的MG出现一系列形态学变化的激活表现,提示脑室管膜区的MG在PCC致伤后的病理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脑震荡 室管膜区 小胶质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脑震荡大鼠海马mPGES-1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嘉南 康丽 +6 位作者 赵龙 卜吴明 郝云 姜加彩 李旭 于建云 李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6-670,共5页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大鼠脑内海马区膜结合型前列素E合酶1(membrane-associated prostaglandin E synthase-1,mPGES-1)的表达变化,探讨mPGES-1是否通过前列腺素代谢途径参与PCC的病理变化及其变化规律...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大鼠脑内海马区膜结合型前列素E合酶1(membrane-associated prostaglandin E synthase-1,mPGES-1)的表达变化,探讨mPGES-1是否通过前列腺素代谢途径参与PCC的病理变化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清醒状态下自制金属单摆闭合式脑损伤打击装置制备PCC模型,致伤后随机分为3 h、12 h、1 d、2 d、3 d、7 d组(n=5),另设正常对照组(n=5)。采用mPGES-1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CC组和正常组大鼠海马CA1-4区mPGES-1的定位及定量情况。结果:正常状态下,海马CA1-4区mPGES-1阳性细胞极少,轮廓不清,致伤后3 h海马各区的mPGES-1表达水平开始增高,至3 d达高峰,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 d后逐渐下降,至7 d接近正常水平。mPGES-1蛋白的变化规律和免疫组化结果相似。结论:PCC损伤早期海马区出现mPGES-1表达增强,提示mPGES-1通过前列腺素代谢途径参与PCC致伤后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脑震荡 海马 MPGES-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2受体抑制剂AH6809对单纯性脑震荡大鼠皮质中肿瘤坏死因子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2
6
作者 蒋鸿雁 吴海鹰 +4 位作者 吴德野 王华伟 李恒希 于建云 李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1-446,共6页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后使用AH6809干预大鼠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C)、颞叶皮质(temporal cortex,TC)和梨状皮质(piriform cortex,Pir)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后使用AH6809干预大鼠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C)、颞叶皮质(temporal cortex,TC)和梨状皮质(piriform cortex,Pir)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探索AH6809对脑损伤后TNF-α的调控作用。方法:在清醒状态下,采用"金属单摆式闭合脑损伤打击装置"复制PCC模型,分别于损伤后即刻和12 h腹腔注射AH6809(EP2受体抑制剂)进行干预,随机分为1、2、3和7 d的PCC损伤组(n=5),另设生理盐水(NS)对照组(n=5)。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和比较AH6809组和NS组大鼠PC、TC和Pir脑区TNF-α的表达变化。结果:AH6809干预组的TNF-α阳性表达在各个时间点较NS组明显减弱,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AH6809对PCC大鼠致伤后TNF-α的高表达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脑震荡 大脑皮质 TNF-α AH6809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脑震荡对大鼠海马iNOS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恒希 吴德野 +4 位作者 赖江华 康丽 吴海鹰 于建云 李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2-406,共5页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大鼠海马脑区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的表达变化,探讨i NOS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PCC之间的病理联系。方法采用单摆闭合式脑损伤打击装置制造... 目的观察单纯性脑震荡(pure cerebral concussion,PCC)大鼠海马脑区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的表达变化,探讨i NOS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PCC之间的病理联系。方法采用单摆闭合式脑损伤打击装置制造PCC大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3 h、12 h、1 d、2 d、3d、7 d六个损伤组(n=5),另设正常对照组(n=5)。采用i NOS单克隆抗体(鼠)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CC组和正常组大鼠海马(CA1-4及上、下齿状回)i NOS表达的定位及定量情况。结果正常生理状态下,海马i NOS阳性细胞染色较浅、轮廓不清,且i NOS蛋白表达较弱,致伤后3 h组i NOS阳性表达开始增强,在3 d组出现表达高峰,i NOS蛋白表达高峰出现在2 d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后均出现下降,至7 d均仍高于正常组。结论 PCC损伤早期海马脑区出现i NOS表达增强,提示i NOS是参与PCC继发性病理损伤的主要炎症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脑震荡 海马 INOS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