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筋骨并重理论探讨中医拔伸按压手法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筋骨平衡力学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1
作者 秦大平 张晓刚 +8 位作者 宋敏 张华 曹林忠 聂文忠 赵文韬 赵希云 王志鹏 徐斌 徐世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2545-2547,共3页
"筋骨并重"是骨伤科治疗各类损伤病患的重要原则之一,是由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骨伤学创始人尚天裕教授总结提出并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理念。而"筋骨"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有详细记载,对中医骨伤科从"筋筋&... "筋骨并重"是骨伤科治疗各类损伤病患的重要原则之一,是由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骨伤学创始人尚天裕教授总结提出并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理念。而"筋骨"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有详细记载,对中医骨伤科从"筋筋""筋骨""以筋养骨""骨正筋柔"等方面丰富"筋骨"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在治疗骨伤科各类疾病方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在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起着巨大作用,通过对中医拔伸按压手法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疗效研究分析,探讨在拔伸按压手法作用下,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及周围软组织之间的"筋骨失衡"状态的力学平衡恢复发生机制。同时明确在应用拔伸按压手法中所体现的"筋骨并重""筋骨平衡"的理论与生物力学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骨伤科各类疾病"筋骨并重"理论体系,对中医正骨推拿手法的创新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并重 拔伸按压手法 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力学调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补肾汤辅助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邱翔 潘磊 +2 位作者 楚永杰 蔡宏帅 王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活血补肾汤治疗后功能障碍程度及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18年9月—2021年9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活血补肾汤治疗后功能障碍程度及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18年9月—2021年9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OVCF患者分为A组、B组,各75。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活血补肾汤。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6个月的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功能障碍程度、神经功能评分、竖脊肌软组织张力位移情况、矢状面后凸Cobb角及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生活质量。结果B组和A组治疗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7%(71/75)、84.00%(63/75),与A组比较,B组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比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低,治疗1个月后比治疗前低,且治疗1个月、治疗后6个月,与A组比较,B组较低(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矢状面后凸Cobb角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与A组比较,B组较低;两组神经功能各项评分及椎前缘高度百分比比治疗前高,且与A组比较,B组较高(P<0.05);两组竖脊肌软组织张力位移情况均比治疗前长,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CF患者经活血补肾汤治疗后,其解剖学结构及运动障碍可得到有效恢复,并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进一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 功能锻炼 活血补肾汤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将逐瘀汤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症状疗效观察及其机理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钟远鸣 李智斐 +3 位作者 贺启荣 周宾宾 许建文 张家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37-1738,共2页
目的:为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症状(骨折节段的疼痛、腹胀腹痛、大便不通)治疗提供较好方案。方法:运用大将逐瘀汤与口服中药及止痛药对比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症状。结果:大将逐瘀汤在疼痛缓解有显著差异(P<0.01),在腹... 目的:为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症状(骨折节段的疼痛、腹胀腹痛、大便不通)治疗提供较好方案。方法:运用大将逐瘀汤与口服中药及止痛药对比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症状。结果:大将逐瘀汤在疼痛缓解有显著差异(P<0.01),在腹胀减轻方面与解热镇痛组和身痛逐瘀汤组亦有显著差异(P<0.01),在总体治疗方面大将逐瘀汤优于身痛逐瘀汤组(P<0.05)和解热镇痛组(P<0.01)。结论:大将逐瘀汤临床运用安全,有效,并符合简、便、廉原则,便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将逐瘀汤 单纯腰椎压缩骨折 并发症 初步观察 机理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 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女性绝经期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鹏 苗娜 周晶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I0001-I0001,共1页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由梁德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ISBN:9787535968227。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骨量逐渐减少,骨质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而绝经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由梁德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ISBN:9787535968227。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骨量逐渐减少,骨质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而绝经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的情况更为严重,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质疏松骨折 骨质疏松腰椎骨折 抗骨质疏松药物 绝经期女 广东科技出版社 雌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针结合复原活血汤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方先钧 吴祥颖 +2 位作者 翟天宋 董莉 张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656-2658,共3页
目的:验证腹针结合复原活血汤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平卧硬板床、骨折处垫枕、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及饮食调护)的同时应用腹... 目的:验证腹针结合复原活血汤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平卧硬板床、骨折处垫枕、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及饮食调护)的同时应用腹针结合复原活血汤治疗,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主症VAS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均可有效改善疼痛,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74.19%,(P<0.05)。结论:腹针结合复原活血汤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发挥较佳疗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腰椎压缩骨折 腹针 复原活血汤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数字化辅助椎体成形术单侧穿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程彬 高玥 +6 位作者 袁亚南 刘书玲 聂小羊 顾佳龙 易蕊 刘达 周江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CT个性数字化辅助椎体成形术单侧穿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治的53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8例采用个性数字化设计辅助单侧穿刺PVP治疗(单侧组),2... 目的探讨术前CT个性数字化辅助椎体成形术单侧穿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治的53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8例采用个性数字化设计辅助单侧穿刺PVP治疗(单侧组),25例采用常规双侧PVP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比较2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以及伤椎Cobb角。结果各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较对照组少,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以及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数字化辅助单侧穿刺PVP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和手术时间,提高穿刺准确性和减少相关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腰椎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模拟数字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36
7
作者 王松 王清 +2 位作者 康建平 王高举 钟德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2-6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共对26例胸腰...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共对26例胸腰椎OVCF患者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行PKP治疗,其中男9例,女17例;年龄56~78岁,平均66岁。共有伤椎35个。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7.96±0.95分,后凸Cobb角为18.42°±5.98°,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为19.08±2.28mm,中部高度为17.02±1.72mm。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行VAS评分,并摄X线片测量后凸Cobb角和伤椎前、中柱高度,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PKP手术,手术时间15~75min,平均34min;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3~6ml,平均4.8ml。未出现神经损伤、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等并发症,伤椎内骨水泥分布良好。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2.42±0.39分和2.01±0.37分,Cobb角分别为7.77°±0.77°、8.71°±0.81°;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2.00±1.73mm、21.28±1.24mm,中部高度分别为20.80±0.75mm、19.64±1.12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伤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腰椎 横突 椎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22
8
作者 徐丽美 金国鑫 +1 位作者 姜超 刘玉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189,共3页
对17例新鲜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输注密固达治疗。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用药前检查、身体评估、知识宣教、心理护理、用药中的护理、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饮食、运动和辅助用药的指... 对17例新鲜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输注密固达治疗。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用药前检查、身体评估、知识宣教、心理护理、用药中的护理、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饮食、运动和辅助用药的指导。观察治疗前后腰部疼痛VAS评分、腰椎活动度及骨密度变化,并总结护理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固迭 骨质疏松症 腰椎压缩骨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2
9
作者 林玉江 林茜 +1 位作者 杨利民 杨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3-428,共6页
目的 :评估分析弯角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128节病椎,将其分为弯角组(36例,43节)、单侧组(32例,42节)... 目的 :评估分析弯角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128节病椎,将其分为弯角组(36例,43节)、单侧组(32例,42节)及双侧组(28例,43节),分别行PCVP及单侧、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密度及病椎节段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统计3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术前、术后24h、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复查CT评价骨水泥渗漏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弯角组与单侧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均明显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弯角组和单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弯角组、单侧组、双侧组的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双侧组最多(6.2±1.5ml),弯角组次之(4.5±1.3ml),单侧组最少(3.4±1.2m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弯角组、单侧组、双侧组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单侧组(28.6%,12/42)最高,双侧组(18.6%,8/43)次之,弯角组(9.3%,4/43)最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24h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24h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间点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VP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X线透视次数少、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骨折 弯角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2
10
作者 甘发荣 张泰标 +3 位作者 胡万钧 叶宝飞 张志伟 吴多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6-529,542,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OTCF)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OTCF)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Βligand,RANKL)含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筛选OTCF患者9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46例。对照组予经皮椎体成形术。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予补肾活血汤干预,每天1剂,每日两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背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VAS评分及腰椎正位(L_2~L_4)和右股骨颈的骨密度(bone density determination,BMD)。根据中国人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简明量表(Chinese osteoporosis quality of life short-form questionnaire,COQOL)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积分。检测两组血清中OPG和RANKL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VAS评分减少更显著,腰椎正位(L_2~L_4)和右股骨颈的BMD水平升高更明显(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OQOL积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OP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RANK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OTCF疗效显著,调节患者体内OPG和RANKL含量可能是其疗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汤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腰椎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现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爱强 赵岩 +4 位作者 李春雯 裴文丽 倪力刚 王伟 史晓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1081-1084,共4页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导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及其引起的骨折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 comp ression facture,OVCF)是OP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导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及其引起的骨折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 comp ression facture,OVCF)是OP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驼背和身材变矮,长期随访病死率超过4%。目前,其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远期康复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腰椎压缩骨折 治疗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宏建 杜靖远 +2 位作者 韩松辉 梁惠民 刘昌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1-484,共4页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止痛机制。方法 自 2 0 0 3年 1月~ 2 0 0 3年 11月 ,使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CPC)为充填材料 ,在透视监视下 ,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行...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止痛机制。方法 自 2 0 0 3年 1月~ 2 0 0 3年 11月 ,使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CPC)为充填材料 ,在透视监视下 ,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行椎体成形术治疗 2 3例 31个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椎体。结果 CPC平均充填量胸椎 3 1ml,腰椎 4 0ml;术中CPC渗漏者 4例 4个椎体 ,但无 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根据Huskisson目测疼痛评分法(VAS)评定 ,并经 3~ 10个月 (平均 6 6个月 )的随访 ,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P <0 0 1)。结论 PVP可安全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疼痛 骨质疏松 腰椎压缩骨折 P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Jack椎体扩张器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被引量:23
13
作者 殷国勇 张子韬 +1 位作者 张宁 吴乃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1-71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Jack椎体扩张器行后椎体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胸腰椎椎弓根解剖特点自行设计了Jack椎体扩张器,并于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应用其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 目的:探讨应用Jack椎体扩张器行后椎体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胸腰椎椎弓根解剖特点自行设计了Jack椎体扩张器,并于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应用其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1例共71个椎体,男19例,女52例;年龄48~82岁。T113例,T1222例,L123例,L216例,L35例,L42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在X线片上测量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椎体侧方有少量骨水泥渗漏,无其他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腰背痛立即明显减轻。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时的VAS分别为7.9±0.7分、1.9±0.6分、2.0±0.6分;ODI分别为(73.9±11.3)%、(20.8±5.1)%、(21.5±5.2)%;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9.3±3.0mm、25.6±3.1mm、25.5±3.2mm,中部高度分别为19.1±3.3mm、25.4±2.7mm、25.3±2.7mm,Cobb角分别为17.8°±4.9°、8.6°±4.9°、8.7°±5.0°,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Jack椎体扩张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恢复骨折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矫正畸形,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后凸成形术 椎体扩张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宫腹部经络推拿法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便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3
14
作者 周静 孟登科 +3 位作者 吴蔚 李艳苑 毛金平 郑敏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九宫腹部经络推拿法联合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便秘的效果。方法将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采用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九宫腹部经络推拿联合苁蓉通便... 目的观察九宫腹部经络推拿法联合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便秘的效果。方法将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采用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九宫腹部经络推拿联合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首次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时间、72h排便次数。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首次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72h排便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九宫腹部经络推拿法联合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便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骨折 便秘 苁蓉通便口服液 九宫 经络 推拿 排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尹知训 丁红梅 +1 位作者 靳安民 唐海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T9-L4),CT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骨密度检查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随机选取20个椎体,用材料试验机压缩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T9-L4),CT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骨密度检查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随机选取20个椎体,用材料试验机压缩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压缩骨折,获得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数据。对骨折椎体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再测试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结果: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1343.5±428.7)N和(1090.3±429.2)N/mm;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1276.1±274.6)N和(366.1±102.7)N/mm。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与原始最大载荷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椎体原始刚度大于植骨后刚度(P<0.05)。结论: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恢复骨质疏松骨折椎体的最大抗压强度,但不能恢复其刚度,经椎弓根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强化骨折椎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经椎弓根植骨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管宏新 朱晋 +4 位作者 仲骏 万亮 周秋梦 尚明 杨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58-1262,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PVP或PKP微创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0例(28椎);术前、术后24 h及出院后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出院后随访时进行Oswestry...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PVP或PKP微创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0例(28椎);术前、术后24 h及出院后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出院后随访时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析术后24 h及随访时患者满意度。结果 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采用PVP 4例(5椎),PKP 16例(23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获随访1~24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术前VAS为(8.9±0.4)分,术后24 h为(2.1±2.0)分,最后随访时为(2.2±1.9)分;术后24 h及最后随访时VAS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随访时ODI明显低于术前(P<0.05),分别为(25.8±10.4)%和(56.4±10.8)%。患者术后24 h的满意率为95.0%,最后随访时为89.5%。结论 PVP/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创伤小,可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还可预防椎体再塌陷、增强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腰椎压缩骨折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弯角装置单侧穿刺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大鹏 强晓军 杨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9-604,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弯角装置单侧穿刺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弯角装置单侧穿刺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应用弯角装置行单侧穿刺PVP治疗的47例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33例;年龄53~89岁(66.4±6.5岁)。36例为单节段椎体骨折,11例为双节段椎体骨折;骨折椎体:T9 7节,T10 7节,T11 9节,T12 13节,L1 12节,L2 9节,L3 1节。记录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用量,采用VAS评分、ODI评估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情况;测量计算手术前后伤椎相对高度,观察局部后凸Cobb角恢复情况;观察术中骨水泥渗漏(静脉渗漏及椎体周围渗漏)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透视时间1.6±0.3min;骨水泥用量6.7±1.2ml,骨水泥分布均匀;11例患者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渗漏率为23.4%。术后随访3~12个月(6.5±1.3个月),术前、术后2d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伤椎相对高度及局部后凸Cobb角分别为:7.6±1.3分、(71.4±3.2)%、0.48±0.21、15.5°±4.2°;2.2±1.0分、(27.2±2.6)%、0.82±0.17、7.2°±2.8°;1.7±0.7分、(26.5±2.7)%、0.80±0.15、7.5°±3.7°;术后2d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和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伤椎相对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弯角装置行单侧穿刺PVP治疗OVCFs可使骨水泥分布均匀,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弯角装置 单侧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筋片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思 张小青 +3 位作者 刘世珑 王为民 谢海波 张晓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荣筋片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TCF)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OTC... 目的探讨荣筋片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TCF)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OTCF患者共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49例。全部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术后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给予荣筋片治疗,5片/次,2次/d,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肾虚血瘀证症状评分、骨折愈合、骨密度(BMD)、临床疗效以及血清OPG和RANKL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肾虚血瘀证症状评分和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减少更明显,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以及腰椎正位(L2-4)和右髋骨的BMD增加更显著(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6%(48/49)和83.67%(41/4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OPG水平升高更显著,RANKL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荣筋片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明显,其疗效可能与调节OPG和RANKL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筋片 骨质疏松 腰椎压缩骨折 肾虚血瘀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钉系统联合椎体内混合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压缩、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8
19
作者 汤长华 罗辉耀 +3 位作者 王晓明 董士奎 冯国新 杨英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65-466,469,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骨泥、颗粒骨混合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压缩、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8年1月对18例严重新鲜胸腰椎骨折先行滑脱、骨折内固定器系统(SF或AF)固定,后经椎弓根向复位椎体... 目的探讨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骨泥、颗粒骨混合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压缩、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8年1月对18例严重新鲜胸腰椎骨折先行滑脱、骨折内固定器系统(SF或AF)固定,后经椎弓根向复位椎体内植入自体骨泥、颗粒骨。结果术中无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中出血量50-300 ml,平均80 ml。手术时间100-180 min,平均120 min。术后住院时间12-30 d,平均14 d。18例随访5-72个月,平均24个月,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无神经症状加重,17例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无丢失,1例生理弧度部分丢失,无固定松动、断裂。术前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5例,D级3例,E级8例;术后恢复至B级1例,C级1例,E级16例。结论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骨泥、颗粒骨混合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压缩、爆裂性骨折,手术安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混合植骨 腰椎骨折 压缩骨折 爆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除固定融合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继发胸腰椎后凸畸形 被引量:16
20
作者 姜宇 郭昭庆 +6 位作者 李危石 陈仲强 齐强 曾岩 孙垂国 钟沃权 孙卓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除固定融合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继发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2016年6月采用侧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除固定融合术治疗...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除固定融合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继发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2016年6月采用侧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除固定融合术治疗陈旧性OVCF继发胸腰椎后凸畸形22例。通过侧前方入路显露至骨折椎体,进行骨折椎体次全切除术,植入装有自体骨的钛网或人工椎体,选用侧方钉棒或钉板装置固定至相邻椎体,透视证实内固定位置满意后完成手术。影像学评估包括后凸角(Cobb角)、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29分法(JOA-29)、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改良Frankel分级系统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状态。结果手术时间(199.1±50.4)min,术中出血量(793.2±479.4)ml,术后住院时间(5.4±1.0)d。1例术中发现胸膜撕裂,即刻修补,术后恢复满意,无胸腔积液;1例围术期出现少量胸腔积液,未达到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标准,保守治疗满意后出院。术后即刻Cobb角19.5°±2.3°,与术前Cobb角29.4°±3.2°差异有显著性(P=0.000),末次随访Cobb角25.8°±2.5°,与术前Cobb角差异无显著性(P=0.056)。术前11例出现神经损害,改良Frankel分级分别为5例D1级,5例D2级,1例D3级,术后9例恢复至少1级(Z=-3.035,P=0.002)。22例术后平均随访96.3月(39~133个月),末次随访均未出现症状复发和经历翻修手术,腰背部疼痛VAS评分、JOA-29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0)。结论对于单节段陈旧性OVCF继发胸腰椎后凸畸形,侧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除固定融合手术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总体疗效满意,一定程度矫正局部后凸畸形,有效解除前方神经压迫,重建脊柱前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骨折 腰椎后凸畸形 侧前方入路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