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性急性硬膜下血肿21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陈汉民 廖圣芳 张银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单纯性急性硬膜下血肿 CT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硬膜下血肿继发大面积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司玥 李玉骞 +4 位作者 李虎 杨阳 李林怿 邵永祥 李立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 分析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评估其潜在危险因素,为ASDH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4~12岁ASDH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 分析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评估其潜在危险因素,为ASDH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4~12岁ASDH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创伤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MCI)是基于CT影像上低密度区域及临床体征诊断。回顾与患者预后相关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术后MCI进行初步评价,得出影响MCI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病例67例,32例列入MCI组,非MCI组35例。两组年龄(t=2.016,P=0.048)、体质量(t=2.389,P=0.020)、多发伤(χ^(2)=11.121,P=0.001)、GCS(Z=-4.730,P<0.001)、血肿体积(χ^(2)=12.890,P=0.002)、中线偏移度(mid-line shift,MLS;χ^(2)=12.261,P=0.002)及围手术期休克(χ^(2)=14.41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CS(OR=0.322,P=0.002)、围手术期休克(OR=10.992,P=0.007)、多发伤(OR=6.547,P=0.046)与MLS (OR=46.974,P=0.025)是ASDH患儿发生MCI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 围手术期休克、合并多发伤、GCS低评分和MLS大于10 mm是MCI的危险因素。具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儿MCI发生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血肿 创伤颅脑损伤 创伤后继发脑梗死 儿童 大面积脑梗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治疗单纯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旷仁钊 唐文国 +1 位作者 冯凌 唐晓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单纯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subacute subdural hematoma,SASDH)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采取保守治疗的64例单纯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28例),在此基础上部分患者予...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单纯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subacute subdural hematoma,SASDH)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采取保守治疗的64例单纯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28例),在此基础上部分患者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阿托伐他汀组,36例),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住院总时间与治疗总费用、CT疗效及Glasgow预后分级。结果阿托伐他汀组31例血肿量无增加,5例血肿量稍有增加,且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全部血肿吸收;而对照组21例血肿量增加,且均转为手术治疗,血肿量增加与转为手术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肝肾功能异常、感染等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阿托伐他汀组癫痫的发生(3例)低于对照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18.61±6.84)d明显长于阿托伐他汀组(11.08±4.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住院时间长,对照组的治疗总费用(1.34±0.61)万元高于阿托伐他汀组(0.58±0.41)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两组疗效及残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单纯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具有促进血肿吸收,减少癫痫发生等优点,由于减少了手术操作,缩短了住院时间及降低了住院总费用,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单纯型亚急性下血肿 机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颅单纯冲洗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被引量:13
4
作者 佘晓春 陈勇军 +2 位作者 陈爱明 李金林 孙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97-397,共1页
关键词 治疗方法 下血肿 冲洗术 钻颅冲洗引流术 并发症 引流 单纯 病理生理 颅内血肿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硬膜下血肿自发消散二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树旭 王义荣 甘海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67-67,7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下血肿 自发消散 颅脑损伤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CT特征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5
6
作者 詹荣举 王国平 +1 位作者 刘青 俞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5-656,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CT特征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快速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的CT特征及临床表现治疗经过。结果: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4h内完全消散,4例24h内明显缩小,48h内完全消散。结论:快速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 目的:探讨快速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CT特征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快速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的CT特征及临床表现治疗经过。结果: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4h内完全消散,4例24h内明显缩小,48h内完全消散。结论:快速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与血肿的形状、部位和血肿量有关。保守治疗效果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动态头颅CT扫描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血肿 快速消散 CT动态扫描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瘤破裂伴发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 被引量:3
7
作者 胡锦清 沈建康 +2 位作者 林东 赵卫国 凌华威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AN)破裂所致的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 回顾288例破裂AN,发现10例伴有ASDH。Hunt Hess分级,Ⅱ级3人,Ⅲ级1人,Ⅳ级3人,Ⅴ级3人,均经CTA诊断为AN破裂,除2例外均被脑血管造影或手术所...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AN)破裂所致的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 回顾288例破裂AN,发现10例伴有ASDH。Hunt Hess分级,Ⅱ级3人,Ⅲ级1人,Ⅳ级3人,Ⅴ级3人,均经CTA诊断为AN破裂,除2例外均被脑血管造影或手术所证实。保守治疗2例,血肿清除加AN夹闭术4例,电解脱弹簧圈(GDC)栓塞后加血肿清除2例,栓塞加脑室外引流1例,单纯栓塞1例。结果 疗效优者2例,中残者1例,7例死亡。结论 AN性ASDH的预后极差,同术前分级相关;CTA检查后立即行血肿清除加动脉瘤夹闭有助于提高预后,合适患者可联合栓塞和血肿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破裂 急性下血肿 诊断 治疗 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治 被引量:2
8
作者 钟鸣 郑伟明 +2 位作者 瞿宣兴 吴近森 诸葛启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47-24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自发血肿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循环动脉瘤破裂致急性硬膜下血肿12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洪伟 孙勇 +2 位作者 李爱民 刘希光 黄正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73-3974,共2页
急性硬膜下血肿常见于顿脑损伤,动脉瘤破裂致硬膜下血肿临床比较少见。因二者的临床诊断易于混淆,且治疗方法有明显差异,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早期明确诊断至关重要,
关键词 急性下血肿 动脉瘤破裂 前循环 临床诊断 临床比较 治疗方法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生存率与血肿厚度和中线移位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卞留贯 孙青芳 +3 位作者 沈健康 罗其中 冯东福 朱志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血肿厚度 (HT)、中线移位 (MLS)及其差值 (DIF :MLS -HT)在判断预后中的作用。 方法收集 9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 ,计算HT、MLS及DIF ,分析它们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HT在5~ 40mm、MLS在 0~ 35mm ,DIF在 - 2 ... 目的分析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血肿厚度 (HT)、中线移位 (MLS)及其差值 (DIF :MLS -HT)在判断预后中的作用。 方法收集 9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 ,计算HT、MLS及DIF ,分析它们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HT在5~ 40mm、MLS在 0~ 35mm ,DIF在 - 2 0~ +35mm间 ;分析示HT在 1 7mm、MLS在 1 5mm、DIF在 +2 .2mm时生存率为 5 0 % ;预后与这些因素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结论HT、MLS及DIF是判断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关键因素 ,并能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血肿 血肿厚度 中线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血量致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稳定性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键 龙子江 +3 位作者 任振兴 陆松侠 高华武 田丽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5-50,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积的自体血液致大鼠硬膜下血肿模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300μL、500μL、700μL(即分别向硬膜下注射300μL、500μL、700μL的自体血液)模型组。分别于术后第2、4、6、8、10、14天,每组各取6只,... 目的探讨不同体积的自体血液致大鼠硬膜下血肿模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300μL、500μL、700μL(即分别向硬膜下注射300μL、500μL、700μL的自体血液)模型组。分别于术后第2、4、6、8、10、14天,每组各取6只,以腹主动脉取血,取脑组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NSE、S100B蛋白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300μL组血液的NSE在第2、4天时显著增加(P<0.01),在第6、8天时渐渐减少(P<0.05),说明血肿开始消散,在第10、14天时恢复到接近假手术组(P>0.05);500μL组和700μL组的NSE含量在第2、6、8、10、14天时都显著升高(P<0.01),而在第4天时升高不明显(P>0.05)。300μL组血液的S100B蛋白含量在第4天时较高(P<0.01),在第2、6天时较低(P<0.05),在第8、10、14天时含量接近假手术组(P>0.05),说明血肿自行消散,损伤自行修复;500μL组和700μL组的S100B蛋白含量一直处于较高的状态(P<0.05)。结论相对于300μL组和700μL组,500μL组下的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稳定性更好,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血量 大鼠 急性下血肿模型 稳定 NSE S100B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硬膜下血肿动物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正武 卢亦成 Bruce G Lyeth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02-702,710,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性下血肿 动物模型 AS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肿瘤术后致急性硬膜外血肿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洁波 黄晓伟 +1 位作者 葛岭 周懿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肿瘤术后 急性血肿 脊髓 连续外麻醉 椎弓根螺钉固定 神经系统检查 凝血功能正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
14
作者 刘春祥 申长虹 +1 位作者 王明璐 杨树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66-67,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 ,以提高诊治水平 ,改善预后。  方法 分析 80例 60岁以上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受伤部位以颞枕最多 ( 80 % ) ,血肿部位以对冲部位为主 ( 68 8% ) ,受伤原因以跌伤最多。意识变化...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 ,以提高诊治水平 ,改善预后。  方法 分析 80例 60岁以上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受伤部位以颞枕最多 ( 80 % ) ,血肿部位以对冲部位为主 ( 68 8% ) ,受伤原因以跌伤最多。意识变化多呈进行性恶化趋势。  结果 按GOS评定预后 ,良好中残 3 0 % ,重残植物状态 2 2 5% ,死亡4 7 5% ,并对CT应用前后进行了比较 ,CT应用使病人的预后明显提高。  结论 术前的意识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 ,早期诊治及预防并发症是提高疗效 ,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 下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15
作者 万青 崔益钿 +2 位作者 宋洋 蔡廷江 江小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419-420,共2页
目的 :分析 2 0 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病人入院时有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 :病人年龄、入院时GCS评分、瞳孔改变及光反应、血肿部位、颅脑合并伤及伤后手术时间。结论 :病人入院时GCS评... 目的 :分析 2 0 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病人入院时有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 :病人年龄、入院时GCS评分、瞳孔改变及光反应、血肿部位、颅脑合并伤及伤后手术时间。结论 :病人入院时GCS评分和瞳孔改变相结合可以尽早而准确地预测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血肿 脑损伤 预后 相关因素分析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为首发表现的风湿热1例
16
作者 戴先才 吴运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54-654,共1页
患者女.85岁,因摔伤后致间歇性头痛1月.头晕伴双下肢乏力12h于2005年11月5日就诊入院。既往有痛风病史10余年。查体:神志清.神倦.四肢无畸形,双下肢肌力4级,膝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示:(1)右额颞顶枕部亚急性硬... 患者女.85岁,因摔伤后致间歇性头痛1月.头晕伴双下肢乏力12h于2005年11月5日就诊入院。既往有痛风病史10余年。查体:神志清.神倦.四肢无畸形,双下肢肌力4级,膝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示:(1)右额颞顶枕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subacute subdural hematoma,SSDH),中线结构明显左移.右侧脑室明显变窄;(2)左额部少量硬膜下积液;(3)双侧丘脑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梗死。诊断:右额颞顶枕部SSD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血肿 首发表现 风湿热 多发腔隙梗死 丘脑基底节区 颞顶枕部 双下肢乏力 间歇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1例
17
作者 黄志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348-4349,共2页
患者男,35岁,因头昏、头痛15d于2011年1月29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步入病房,神清合作,双瞳等大等圆,光敏,左上肢肌力Ⅳ级,余无特殊。CT提示:有额颞顶枕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脑室受压,中线明显左移。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 患者男,35岁,因头昏、头痛15d于2011年1月29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步入病房,神清合作,双瞳等大等圆,光敏,左上肢肌力Ⅳ级,余无特殊。CT提示:有额颞顶枕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脑室受压,中线明显左移。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急诊在局麻下行钻孔引流术.切开硬膜时见暗红色血液喷出.在释放硬膜下积血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头痛.立即停止释放积血,并向血肿腔内注入生理盐水约30mL,患者头痛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消化道出血 术后并发 膜下积血 血肿腔内注入 生命体征 脑室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分析
18
作者 洪国良 杨新宇 +1 位作者 张建宁 杨树源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3期181-182,共2页
大多数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均并发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ASDH后病死率极高,预后不良.我们对1987~1999年收治的90例老年ASDH患者受伤机制、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同顾性总... 大多数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均并发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ASDH后病死率极高,预后不良.我们对1987~1999年收治的90例老年ASDH患者受伤机制、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同顾性总结分析,探讨对其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下血肿 预后 急性颅脑血肿 ASDH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硬膜下等密度血肿的CT诊断(附7例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红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膜下等密度血肿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附126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汉阳 雷震 +2 位作者 朱剑锋 张腾 何勇毅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6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急性下血肿 大骨瓣开颅术 颞部马蹄形切口手术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