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5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豫川 巩纯秀 +1 位作者 刘博雅 吴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观察女性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isolated premature thelarche,IPT)患者的临床转归。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门诊确诊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74例2岁以下女婴幼儿患者进行临床随访,截至2016... 目的观察女性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isolated premature thelarche,IPT)患者的临床转归。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门诊确诊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74例2岁以下女婴幼儿患者进行临床随访,截至2016年2月共随访5年。结果 74例患儿,失访12例,访视率为83.78%(62/74),末次访视的中位年龄为63.50个月(38.86,70.33),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54.9个月(21.75,56.33)。乳房发育出现的中位年龄为9.02个月(5.67,14.07)。经过5年随访,60例患儿乳房消退至TannerⅠ期,消退率达到96.77%,消退的中位年龄为30.72个月(24.54,35.89);使用生存分析法分析数据后,发现病程在25个月以内,乳房发育的消退较为集中,且消退速度较快。按发病年龄是否≤6个月,将入组病例分为经典型及非经典型IPT两组,两组间乳房发育持续时间、消退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的随访过程中,有2例患儿乳房发育持续存在5年,但并无向中枢性性早熟转换的依据。暴露因素分析未发现与经典、非经典以及消退情况相关。结论 2岁以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患儿预后大多呈现良性。病程25个月内乳房发育消退的速度较快,病程超过2年者需随访观察直至青春发育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霞芳辨治小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经验
2
作者 侍鑫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4-885,共2页
介绍王霞芳教授诊治小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经验,认为其病机为阳明胃火,煽助肝旺;肾阴不足,水亏火盛;痰湿为患,循经上注。治以降胃火清肝热,滋肾水迟天癸,化痰湿通络道,并附验案一则。
关键词 小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 王霞芳 老中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超声检查在性早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武苏 朱子阳 +3 位作者 刘倩琦 顾威 石星 倪世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41-1243,1258,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检查在女性性早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乳房发育的女童200例,其中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54例,中枢性性早熟组112例,对照组为34例青春发育早期儿童,分别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和雌激素(E2)、孕激素、催乳素、黄体... 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检查在女性性早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乳房发育的女童200例,其中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54例,中枢性性早熟组112例,对照组为34例青春发育早期儿童,分别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和雌激素(E2)、孕激素、催乳素、黄体生成素(LH)峰值、促卵泡激素(FSH)峰值、骨龄等指标的检测,分析乳房超声检查结果与激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中枢性性早熟组乳房体积较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组及青春发育早期组明显增大(P〈0.001),卡方检验Tanner2~4期构成比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乳房体积与雌激素、LH峰值、LH峰值/FSH峰值、体重指数(BMI)、骨龄呈正相关,与孕酮、催乳素、年龄、FSH峰值之间没有相关性。以乳房体积为因变量,雌激素、LH峰值、LH峰值/FSH峰值、BMI为自变量,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乳房体积的影响因素,LH峰值/FSH峰值是影响乳房体积的相关因素(乳房体积=2.523+2.268×LH峰值/FSH峰值;P〈0.001)。结论 :乳腺超声检查对乳房发育情况的评估优于Tanner分期,对单纯性乳房发育及中枢性性早熟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且在预测快速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 Tanner分期 乳腺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