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尹红 曾丽若 +3 位作者 梅鲁刚 杨晨 胡萍 王晓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ass graft,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老年冠心...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ass graft,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9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ABG治疗,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分为MACCE组24例和无MACCE组175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结果MACCE组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Ⅲ级、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无MACCE组,术中非体外循环比例明显低于无MACCE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328,95%CI:1.469~3.690,P=0.000)、NYHA分级(OR=2.181,95%CI:1.184~4.021,P=0.013)、多支血管病变(OR=1.996,95%CI:1.187~3.355,P=0.009)、术中非体外循环(OR=0.660,95%CI:0.541~0.806,P=0.000)是CABG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0.721~0.923),敏感性为66.70%,特异性为80.60%。结论糖尿病、NYHA分级、多支血管病变、术中非体外循环是CABG后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对CABG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预后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多支血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效果及长期随访研究
2
作者 张雨 单江桂 +1 位作者 张路峥 薛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4期332-336,共5页
目的 分析经左胸小切口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CSCABG)治疗多支血管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访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完成的左胸前外侧切口MICSCABG手术54例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 分析经左胸小切口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CSCABG)治疗多支血管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访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完成的左胸前外侧切口MICSCABG手术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12例,两支病变30例,三支病变24例。分析54例患者术后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所示各桥血管通畅度与靶血管通畅度。结果 5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因出血二次开胸1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术后平均气管插管时间(12.0±6.9)h,术后住ICU时间(28.8±12.9)h。术后6个月及每年患者至门诊随访,随访过程中发现近端吻合口狭窄1例,远端旁路血管闭塞2支。结论 微创左胸小切口MICSCABG治疗多支血管病变安全有效,随访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多支血管病变 不停跳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3
作者 姜若曦 杨少娣 +3 位作者 马丽慧 曾海丽 黄丽茹 陆惠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患者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的危险因素。方法中、外文相关文献经过检索、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涉及12605例患者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三支...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患者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的危险因素。方法中、外文相关文献经过检索、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涉及12605例患者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三支血管病变[OR=1.12,95%CI(0.28,4.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a分析得出CABG术后发生LCOS的危险因素为心律失常[OR=7.22,95%CI(4.93,10.58)]、心肌梗死[OR=2.28,95%CI(1.65,3.14)]、糖尿病[OR=1.72,95%CI(1.45,2.04)]、脑梗死[OR=4.63,95%CI(2.01,10.65)]、紧急手术[OR=2.61,95%CI(2.24,3.04)]、急性肾功能衰竭[OR=3.80,95%CI(2.16,6.70)]、左心室射血分数低[OR=3.50,95%CI(2.17,5.66)]、年龄≥60岁[OR=2.47,95%CI(1.71,3.56)]、不完全血运重建[OR=0.33,95%CI(0.24,0.46)]、左主干病变[OR=1.97,95%CI(1.11,3.51)]、肌酐高[WMD=15.94,95%CI(7.26,24.61)]、术中失血量大[WMD=189.07,95%CI(148.07,230.07)]和手术时间长[WMD=0.68,95%CI(0.45,0.90)]。结论在当前现有证据情况下,meta分析得到13个CABG术后发生LCOS的有效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低心排综合征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种旭方 吕向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的1488例行CABG治疗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的1488例行CABG治疗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45)和未感染组(n=1443)。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BG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感染组的病原菌分布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5例肺部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81.03%),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主,革兰阳性菌株8株(13.79%),真菌3株(5.1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曲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哌拉西林敏感性较高,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啶敏感性最高,均<10%。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本研究其他抗菌药物表现为10%~50%不同程度耐药;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氨曲南、阿米卡星天然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耐药率较高,均>7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OR=0.947,95%CI 0.921~0.973]、体外循环时间(OR=1.094,95%CI 1.069~1.120)、气管插管时间≥3 d,(OR=0.175,95%CI 0.068~0.451)、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OR=0.155,95%CI 0.062~0.388]是CABG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ABG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感染治疗药物选择有限,临床应根据病原菌分布特征谨慎应用。血红蛋白、体外循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3 d、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是CABG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积极采取必要防护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肺部感染 病原菌分布 防护 重症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臧玉洁 吴娜 +4 位作者 高星星 李明 黄晓芳 王铁成 李建勋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610-614,共5页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早期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患者术后心理社会适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CABG,并于术后来院复诊的188例患者...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早期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患者术后心理社会适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CABG,并于术后来院复诊的1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88例患者中,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为(63.10±15.08)分。其中,33例(17.55%)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良好,62例(32.98%)患者心理社会适应中等,93例(49.47%)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较差。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面对的医学应对方式、屈服的医学应对方式及自觉睡眠状况是CABG后患者早期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58.1%。结论CABG后患者早期心理社会适应水平较差,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提高心理社会适应水平,从而帮助患者顺利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理社会适应 医学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比较
6
作者 郭文超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6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11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6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11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观察组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心功能分级优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6个月、1年,两组左室短轴缩短分数、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逐渐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氧饱和度、最大心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础心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6min步行距离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评估策略指导的手术室护理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邵艳杰 孙艳艳 《淮海医药》 2025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究量化评估策略指导的手术室护理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我院接受CABG治疗的8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月—6月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23年7—1... 目的:探究量化评估策略指导的手术室护理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我院接受CABG治疗的8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月—6月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23年7—12月采用量化评估策略指导的手术室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2组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术后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血清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53±1.26)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78±3.38)h]及住院时间[(5.28±1.68)d]均短于对照组[(5.33±1.47)h、(21.53±5.06)h、(8.36±1.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E[(358.82±31.35)ng/L]、Cor[(20.78±4.42)pg/L]及E[(57.35±3.91)p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78.75±34.57)ng/L、(24.36±4.17)pg/L、(68.05±9.0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32.45±3.54)分]、SDS[(36.28±4.06)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3.18±3.72)分、(47.23±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26.19%);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评估策略指导的手术护理在冠心病患者CABG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相关指标,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及不良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室护理 量化评估策略 应激反应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探讨
8
作者 吴皆男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8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京阜心血管医院收治的52例患者(均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收治时间为2022年1月—2024年12月。根据麻醉诱导前给药方案的不... 目的:探讨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京阜心血管医院收治的52例患者(均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收治时间为2022年1月—2024年12月。根据麻醉诱导前给药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予以观察组右美托咪定,予以对照组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酶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0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T1~T5时,观察组MAP、HR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麻醉诱导前15 min时,两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毕、术后24 h时,观察组CK、CK-MB、LDH、cTnⅠ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可保护心肌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保证患者麻醉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右美托咪定 心肌酶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开展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9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开展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该微创手术比传统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造成的创伤更小,既减少了术后疼痛,又降低了感染风险,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的...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开展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该微创手术比传统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造成的创伤更小,既减少了术后疼痛,又降低了感染风险,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心脏外科微创治疗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风险 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大血管外科 微创手术 术后疼痛 医疗费用 外科微创治疗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周素密 陈若燕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0期182-183,196,共3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应用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病例样本为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纳入90例患者,根据替格瑞洛用药剂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应用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病例样本为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纳入90例患者,根据替格瑞洛用药剂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替格瑞洛45mg,bid,观察组术后给予替格瑞洛90mg,bid,比较两组患者血管Fitzgibbon分级、血小板聚集率、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管Fitzgibbon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使用替格瑞洛90 mg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术后心血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不同剂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小板凝聚程度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腔镜采集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雯 谢晓莉 +2 位作者 苏云艳 伍梦雅 徐灿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1,共3页
总结21例经腔镜采集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术后护理要点包括预防桥血管痉挛,控制心率和血压,做好容量管理、血气指标监测、抗栓治疗护理、手术切口护理及患肢康复护理。21例患者采集桡动脉的伤口均Ⅰ期愈合。... 总结21例经腔镜采集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术后护理要点包括预防桥血管痉挛,控制心率和血压,做好容量管理、血气指标监测、抗栓治疗护理、手术切口护理及患肢康复护理。21例患者采集桡动脉的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1~26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桥血管堵塞现象,均未发生心绞痛复发及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腔镜 动脉 桥血管 外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基于多学科合作的ISBAR标准化交接单的构建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玉 毕清泉 +2 位作者 舒桂林 宋从瑞 韩继彪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1期1132-1137,共6页
目的 编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术后患者基于多学科合作的ISBAR标准化交接单”,并探索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对20名多学科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CABG术后患者基于多学科合作... 目的 编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术后患者基于多学科合作的ISBAR标准化交接单”,并探索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对20名多学科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CABG术后患者基于多学科合作的ISBAR标准化交接单”,并初步运用于临床。选取2022年1-12月,合肥京东方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CABG术后转入ICU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022年1-6月)45例和观察组(2022年7-12月)45例,评价该交接单对交接质量和交接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0.04);第2轮函询后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57个二级指标、133个三级指标、9个四级指标的交接单。对照组填写标准化交接单耗时(11.18±1.49)min,观察组耗时(11.91±1.9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交接情况和交接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本研究初步构建的“CABG术后患者基于多学科合作的ISBAR标准化交接单”,可提高交接人员满意度和交接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 ISBAR沟通模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患者交接 德尔菲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论域框架的医护人员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Ⅰ期心脏康复障碍感知的质性研究
13
作者 蔡梦怡 杨芳芳 +3 位作者 王小芳 崔苏敏 朱颖 张伟英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Ⅰ期心脏康复的障碍感知,为后续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基于理论域框架设置访谈提纲,以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医护人员进行半...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Ⅰ期心脏康复的障碍感知,为后续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基于理论域框架设置访谈提纲,以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框架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结合理论域框架,分析得出医护人员实施CABG术后Ⅰ期心脏康复的障碍感知主题:知识缺乏、技能缺乏、职业界限模糊、专业自信不足、预期评价不佳及患者配合程度不足、目标不坚定、认知负荷、资源匮乏及环境互动不佳、组织氛围及社会支持缺乏、消极影响、实施流程及监管措施缺失和习惯改变困难。结论医护人员实施CABG术后Ⅰ期心脏康复的障碍因素具有多样性,本研究归纳的目标领域的主题内容可为心脏康复管理策略和临床实践方案的制定和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域框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康复 障碍因素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身体意象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14
作者 柳雨婷 张迎红 +3 位作者 张文 周诗琪 杨旗 彭盼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0-52,58,共4页
目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身体意象量表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Brislin经典回译模型为基础,对原量表实施正译、回译、文化调适及预调查,最终形成中文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身体意象量表。选取17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 目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身体意象量表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Brislin经典回译模型为基础,对原量表实施正译、回译、文化调适及预调查,最终形成中文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身体意象量表。选取17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正式调查,评价中文版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量表包含9个条目。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6,重测信度为0.926,内容效度指数为0.952。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1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62.064%。结论中文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身体意象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身体意象的有效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瘢痕 身体意象 体象障碍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敏烈 孙寒松 +4 位作者 张瑛 罗新锦 唐跃 许建屏 胡盛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1996年11月~2007年12月,对98例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在非体外循环(off-pump coronary arter...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1996年11月~2007年12月,对98例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在非体外循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n=41)或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n=57)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功能等级、既往病史及手术移植血管种类差异无显著性。比较2组手术的情况及术后早期心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2组术后2周、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均显著改善(P〈0.05)。与CPB组相比,OPCAB组移植血管数目少[(2.6±0.5)支vs(3.0±0.4)支,t=-3.589,P=0.001],手术时间短[(4.43±0.80)h vs(5.35±1.24)h,t=-4.192,P=0.000],术后住院日短(Z=-4.030,P=0.000),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短(Z=-1.985,P=0.047),术后较少应用血管活性药物[23例(56.1%)vs44例(77.2%),χ2=4.907,P=0.027],并发症少[0/41(0%)vs6/57(10.5%),P=0.039],术后3个月随访LVEF[(50.42±9.00)%vs(46.09±9.10)%,t=2.037,P=0.045]和LVEDD[(53.2±5.4)mm vs(56.4±7.2)mm,t=-2.056,P=0.043]更理想。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单纯的心肌再血管化是一个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该疾病具有相同手术适应证的患者,非体外循环组的早期疗效优于体外循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功能不全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麻醉的影响
16
作者 李金瑞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OPCAB)麻醉的影响。方法选取115例行OPCAB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剂量舒芬太尼辅助OPCAB手术,试验组予以低剂量舒芬太尼辅助OPCAB...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OPCAB)麻醉的影响。方法选取115例行OPCAB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剂量舒芬太尼辅助OPCAB手术,试验组予以低剂量舒芬太尼辅助OPCAB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体征变化情况,麻醉镇痛、镇静效果,苏醒情况,苏醒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不同麻醉方案下,试验组T0、T2时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苏醒后VAS、RASS的评分,术中知晓率与常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T1、T3时的HR、MAP均高于常规组,苏醒时间、CS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舒芬太尼辅助OPCAB麻醉能有效维持患者围手术期基础体征稳定,镇痛、镇静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郑佳欣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5期527-529,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为临床行CABG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5例行CABG患者作... 目的:分析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为临床行CABG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5例行CAB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检出结果等信息,分析行CABG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305例行CABG患者中共有16例并发术后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25%;16例并发术后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2株,其中主要的病原菌有铜绿假单胞菌(7株,占31.82%)、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占22.73%)和大肠埃希菌(4株,占18.18%);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CABG患者并发术后感染与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长、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长≥5 h、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1 200 mL是行CABG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行CABG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长≥5 h、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1 200 mL是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后感染 病原菌分布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方法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8
作者 张俊伟 马俊贤 王永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方法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安全性及术后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117例,根据患者乳内动脉游离方式分组,A组患者接受带蒂法游离胸... 目的探究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方法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安全性及术后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117例,根据患者乳内动脉游离方式分组,A组患者接受带蒂法游离胸廓内动脉,B组患者接受骨骼化法游离胸廓内动脉。对两组患者术中临床指标、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对患者进行3 a随访,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心绞痛分级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远端吻合口数、左侧乳内动脉流量、左侧乳内动脉搏动指数、右侧乳内动脉流量、右侧乳内动脉搏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切口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术后胸腔积液量少于A组,ICU停留时间短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随访期止时,B组患者高等级心绞痛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骨骼化法游离胸廓内动脉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积液量、ICU停留时间以及高等级心绞痛的发生率等方面表现优于带蒂法游离胸廓内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乳内动脉 带蒂法 骨骼化法 胸廓内动脉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疲劳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文淑娟 徐延红 +6 位作者 吴卫华 侯利利 黄好华 姜晓梅 程玉芹 刘玉春 李思琪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6期1721-1727,共7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术后疲劳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8月在我院心脏外科行CABG的145例患者为研究,随访过程中剔除18例,最终共纳入124例患...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术后疲劳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8月在我院心脏外科行CABG的145例患者为研究,随访过程中剔除18例,最终共纳入124例患者。分别在出院前1 d及出院后1、2、4个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20,MFI-20)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术后疲劳水平进行追踪调查,利用潜类别增长模型(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LCGM)识别潜在的术后疲劳轨迹类别,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疲劳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MFI-20得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F=310.039,P<0.001),得分从出院前1 d(58.44±8.65)分降至出院后4个月(36.92±9.89)分;最终识别出3种术后疲劳轨迹类别,根据其特征分别命名为中至轻度明显下降组、中度缓慢下降组、重至中度缓慢下降组,分别占比53.2%、32.3%、14.5%。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心肌梗死病史、有无脑卒中病史、NYHA心功能分级、术后ICU停留天数、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术后疲劳轨迹类别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ICU停留天数、有无心肌梗死病史、NYHA心功能分级、有无脑卒中病史、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CABG患者术后疲劳轨迹类别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CABG患者术后疲劳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变化轨迹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积极改善可控因素,缓解患者术后疲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疲劳 纵向研究 潜类别增长模型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常田 李德闽 +2 位作者 景华 李忠东 申翼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20-822,共3页
目的:总结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结果,讨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80例接受CABG的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处理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内乳动脉使用率100%,人均旁路移植(3.2... 目的:总结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结果,讨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80例接受CABG的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处理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内乳动脉使用率100%,人均旁路移植(3.2±1.2)支,围术期死亡率5.0%,并发症发生率22.5%,平均住院时间(12.7±5.9)d。结论:CABG可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术前充分评估、术中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和术后精细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