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微创剥脱术治疗单纯下肢静脉曲张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蔚东 许铮 +2 位作者 赵亮 田广健 苑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259-4260,共2页
下肢静脉曲张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5%~30%,女性大约为男性的3倍^[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可缓解症状、治愈深静脉返流及促进溃疡愈合,一直是传统的标准治疗术式^[2]。但传统术式有创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及患者住院期间... 下肢静脉曲张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5%~30%,女性大约为男性的3倍^[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可缓解症状、治愈深静脉返流及促进溃疡愈合,一直是传统的标准治疗术式^[2]。但传统术式有创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及患者住院期间因活动不便导致生存质量下降等缺点。因此,探索微创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这一疾病的主流趋势。鉴于静脉曲张在人群中的高患病率及就诊患者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标准治疗 剥脱术 微创 传统术式 静脉返流 溃疡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活血通脉汤联合外科手术对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氧化-抗氧化系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绪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4-1247,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通脉汤联合外科手术对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氧化-抗氧化系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3例)和对照组(n=53例),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通脉汤联合外科手术对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氧化-抗氧化系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3例)和对照组(n=53例),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给予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术后皮下血肿、硬结、瘀斑及患肢麻木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静脉疾病临床严重程度评分(RVCSS评分)、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中的VEINES-Sym评分及VEINES-QOL评分、洪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评分(HVVSS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氧化-抗氧化系统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的皮下血肿、硬结、瘀斑及患肢麻木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2周、4周的RVCSS评分、VEINES-Sym评分、VEINES-QOL评分、HVVSS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上述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升高,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中、高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比积均有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基础上,采用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并改善血液流变学,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活血通脉汤 外科手术 单纯下肢静脉曲张 氧化应激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行聚桂醇微创泡沫硬化疗法的护理 被引量:9
3
作者 赵碧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4期917-918,共2页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或体力劳动的人。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肢浅静脉蜿蜒、扩张、迂曲,形成俗称"蚯蚓腿"的凸起皮肤外观,不仅影响美观,如病程继续进展,轻者影响日...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或体力劳动的人。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肢浅静脉蜿蜒、扩张、迂曲,形成俗称"蚯蚓腿"的凸起皮肤外观,不仅影响美观,如病程继续进展,轻者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重者可致不同程度的病残[1]。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下肢静脉曲张 硬化疗法 护理 泡沫 微创 临床表现 下肢静脉 体力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