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混合比及三组元发动机用于单级入轨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奕勇 张育林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5,共5页
研究了氢氧变混合比以及三组元发动机在单级入轨飞行器上的应用,包括了普通固定膨胀比发动机和塞式发动机。依据最优弹道计算,分别讨论了燃料混合比控制方案以及组元分配方案。分析了燃料混合比连续可变时的飞行器性能,克服了以往分... 研究了氢氧变混合比以及三组元发动机在单级入轨飞行器上的应用,包括了普通固定膨胀比发动机和塞式发动机。依据最优弹道计算,分别讨论了燃料混合比控制方案以及组元分配方案。分析了燃料混合比连续可变时的飞行器性能,克服了以往分析中只设定两种混合比及分析过于理想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入轨 氢氧发动机 混合比 三元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对单级入轨运载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卫东 王克昌 陈启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9-22,共4页
对给定的飞行任务,计算了推进系统采用国外现有、改型以及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时,主推进系统发动机的组成方式对单级入轨运载器干质量的影响。对推进系统采用改进SSME的单级入轨运载器,计算了在运载器起飞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发动机比... 对给定的飞行任务,计算了推进系统采用国外现有、改型以及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时,主推进系统发动机的组成方式对单级入轨运载器干质量的影响。对推进系统采用改进SSME的单级入轨运载器,计算了在运载器起飞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发动机比冲和质量对运载器有效载荷的影响,以及在有效载荷不变的情况下,发动机比冲和质量对运载器子质运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推进系统采用双燃料双膨胀发动机的单级入轨运载器具有最小的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入轨 液体推进剂 火箭发动机 运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入轨运载器推进系统方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卫东 王克昌 陈启智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49,共7页
选择了九种双组元和三组元发动机系统方案,计算了各种方案发动机的性能和质量。当单级入轨运载器主推进系统由这些发动机组成时,计算和分析了推进系统的组成方式对运载器干质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推进系统全部由三组元发动机组... 选择了九种双组元和三组元发动机系统方案,计算了各种方案发动机的性能和质量。当单级入轨运载器主推进系统由这些发动机组成时,计算和分析了推进系统的组成方式对运载器干质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推进系统全部由三组元发动机组成时,运载器干质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入轨 运载火箭 推进系统 方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入轨飞行器参数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奕勇 张育林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12,共3页
对三组元发动机性能参数以及重要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确定了4类影响等级。
关键词 单级入轨 灵敏度 性能分析 三组元发动机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入轨运输器的发射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森元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共5页
建立了一个具有升力体气动外形飞行器的运动方程 ,并把飞行器的推重比和其升阻比、发射角以及起飞加速度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起来。利用这些关系分析的结论是 :垂直起飞的推重比必须达到 1 .3左右 ,它只适合多级火箭的发射 ;水平起飞的单... 建立了一个具有升力体气动外形飞行器的运动方程 ,并把飞行器的推重比和其升阻比、发射角以及起飞加速度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起来。利用这些关系分析的结论是 :垂直起飞的推重比必须达到 1 .3左右 ,它只适合多级火箭的发射 ;水平起飞的单级入轨运输器由于升力体效应把推重比控制在 0 .65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技术 火箭发动机 单级入轨运输器 升力体效应 推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单级入轨火箭运载器的发展途径 被引量:7
6
作者 朱森元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14,共4页
文中简单回顾了单级入轨运载器的发展历史 ,指出垂直发射单级入轨火箭运载器存在严重的缺点是 ,运载效率低下 ,技术途径充满风险。论证了水平发射单级入轨火箭运载器的可行性。认为水平发射是提高单级入轨火箭运载器运载效率的重要途径 。
关键词 单级入轨运载器 发展历史 垂直发射 运载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发动机实现单级入轨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谭建国 徐万武 王振国 《上海航天》 2003年第2期14-17,共4页
根据现有材料和技术 ,分析了给定任务下氢氧发动机实现单级入轨的最小起飞质量。由单级入轨弹道、运载器质量和氢氧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 ,优化得到为实现单级入轨的氢氧发动机基本参数。最后还提出一种渐变式氢氧发动机 ,用该发动机实现... 根据现有材料和技术 ,分析了给定任务下氢氧发动机实现单级入轨的最小起飞质量。由单级入轨弹道、运载器质量和氢氧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 ,优化得到为实现单级入轨的氢氧发动机基本参数。最后还提出一种渐变式氢氧发动机 ,用该发动机实现单级入轨 ,能使起飞质量降低 16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推进剂 渐变式发动机 单级入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入轨运载器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黄卫东 王克昌 陈启智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89-91,共3页
提出了单级入轨运载器干质量计算方法。对给定的飞行任务,提出了基准运载器,并计算了贮箱材料、热防护系统及设计余量对运载器干质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先进的材料和设计能降低运载器的干质量。
关键词 单级入轨 运载器 干质量 设计余量 运载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变式三组元发动机实现单级入轨的最优控制
9
作者 谭建国 徐万武 王振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8-490,504,共4页
通过对推进剂组分进行连续控制,渐变式三组元发动机能够很好地满足单级入轨对比冲和密度比冲的要求。建立这种新概念发动机实现单级入轨的控制方程,得到了液氢燃料比和余氧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渐变式三组元发动机比传统双模式发... 通过对推进剂组分进行连续控制,渐变式三组元发动机能够很好地满足单级入轨对比冲和密度比冲的要求。建立这种新概念发动机实现单级入轨的控制方程,得到了液氢燃料比和余氧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渐变式三组元发动机比传统双模式发动机或渐变式氢氧发动机的性能分别高25%和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三元推进剂 单级入轨 推进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实现单级入轨的优化分析
10
作者 谭建国 徐万武 王振国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3,共5页
建立了三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单级入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质量模型和弹道模型,以起飞质量为目标函数,优化得到了实现单级入轨的发动机基本参数。结果显示:三组元发动机性能比氢氧发动机高10%。本研究是三组元发动机系统设计... 建立了三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单级入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质量模型和弹道模型,以起飞质量为目标函数,优化得到了实现单级入轨的发动机基本参数。结果显示:三组元发动机性能比氢氧发动机高10%。本研究是三组元发动机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入轨 三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单级入轨的三组元发动机参数优化
11
作者 谭松林 王宏让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26,70,共9页
针对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载器运载任务 ,以三组元发动机的性能计算、分析为基础 ,以运载器的结构干质量为优化目标 ,对三组元发动机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对应于最小运载器干质量下的发动机最佳参数与发动机最佳模式转换时间 。
关键词 三组元发动机 参数优化 单级入轨 天地往返运载器 目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入轨有翼火箭的气动设计
12
作者 仇强华 黄志澄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1997年第2期19-25,共7页
简单地介绍了单级入轨火箭的可行性;详细地阐述了单级入轨有翼火箭气动设计的基本思想,即以箭身来满足上升段的要求,以机翼来满足再入段的要求。还介绍了美国航空航天局设计单级人轨有翼火箭的气动设计方法─—响应表面法。在此基础... 简单地介绍了单级入轨火箭的可行性;详细地阐述了单级入轨有翼火箭气动设计的基本思想,即以箭身来满足上升段的要求,以机翼来满足再入段的要求。还介绍了美国航空航天局设计单级人轨有翼火箭的气动设计方法─—响应表面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根据本文叙述的基本气动设计思想和方法设计出的一种单级人轨火箭的典型外形。最后得到了结论并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单级入轨火箭预研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入轨火箭 气动设计 火箭 航天飞行 有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单级入轨火箭“三角快帆”
13
作者 马宏林 《航天返回与遥感》 1995年第2期67-70,共4页
文中首先叙述了美国麦道航宇公司提出的三角快帆完全可重复使用单级入轨火箭计划、方案设想及使用特点。然后介绍了该火箭的缩比型DC-X的基本特点和试验情况,最后评述了该火箭计划的前途。
关键词 单级入轨 飞行器 运载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入轨推进系统试验优化与分析
14
作者 黄卫东 王克昌 陈启智 《上海航天》 1998年第1期12-15,共4页
以单级入轨运载器干质量最小为目标,采用响应表面法对两种三组元推进系统部分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对于单燃烧室三组元发动机,其第一工作模式液氢质量分数越低越好。对于双燃料双膨胀发动机,其内外燃烧室压力都... 以单级入轨运载器干质量最小为目标,采用响应表面法对两种三组元推进系统部分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对于单燃烧室三组元发动机,其第一工作模式液氢质量分数越低越好。对于双燃料双膨胀发动机,其内外燃烧室压力都不宜取得过高,且第一工作模式氢氧推力百分比越低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入轨 推进系统 优化计算 运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入轨飞行器水平发射的优势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晨 董云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1,45,共5页
建立了可用于描述单级入轨飞行任务的动力学模型。选取了一种升力体外形的单级入轨飞行器作为算例,对水平发射的优势进行了论证。结合英国HOTOL的起飞参数对算例的水平发射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地面助推发射对减少起飞段推进剂消耗的... 建立了可用于描述单级入轨飞行任务的动力学模型。选取了一种升力体外形的单级入轨飞行器作为算例,对水平发射的优势进行了论证。结合英国HOTOL的起飞参数对算例的水平发射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地面助推发射对减少起飞段推进剂消耗的贡献。简要回顾并分析了美国X-33计划曾面临的技术困难,对算例在不同发射方式下所获得的入轨质量及其组成进行了比较,表明了降低起飞推重比对提高单级入轨飞行器运载效率的重要意义。选择相同的起飞参数,对采用不同发射方式时算例的飞行过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平起飞飞行器由于能够更好地利用其自身的升力体效应,在大气层内消耗的推进剂较垂直发射时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入轨 升力体 水平发射 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辅助发射RBCC动力单级入轨飞行器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云鹏 杨旸 +1 位作者 郑思行 王浩亮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6期9-16,共8页
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RBCC)是火箭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的有机融合,可有效拓展飞行器的速域和空域包线,是未来单级入轨飞行器动力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针对当前RBCC动力单级入轨飞行器存在的结构系数低和投送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 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RBCC)是火箭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的有机融合,可有效拓展飞行器的速域和空域包线,是未来单级入轨飞行器动力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针对当前RBCC动力单级入轨飞行器存在的结构系数低和投送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地面辅助发射的RBCC动力单级入轨飞行器,对该飞行器开展了上升段轨迹设计,并对其主要敏感参数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地面辅助发射可有效规避RBCC发动机低速段引射模态比冲低的问题,并提升单级入轨飞行器的投送效率;起飞弹道倾角、爬升等动压值对单级入轨飞行器的投送效率影响较小,而阻力影响较大;在吸气式模态工作范围,单级入轨飞行器可通过倾侧飞行实现大范围的横向机动,有效拓宽发射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入轨飞行器 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 弹道仿真 地面辅助发射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型单级入轨(SSTO)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祁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1-68,共8页
火箭型单级入轨(SSTO)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从多方面分析了火箭型单级入轨(SSTO)方案的可能性,简要回顾了SSTO的发展历史,特别对三角快帆(DC-Clipper)作了分析,认为采取多项先进技术后是完全可以实现... 火箭型单级入轨(SSTO)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从多方面分析了火箭型单级入轨(SSTO)方案的可能性,简要回顾了SSTO的发展历史,特别对三角快帆(DC-Clipper)作了分析,认为采取多项先进技术后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明确了单级入轨的两个基本方向:提高比冲和降低结构重量。分析了采用不同形式发动机的影响,列出了主要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几个有参考价值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推进 单级入轨 飞行器 结构重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商用单级入轨飞行器的可行性
18
作者 张涛 《火箭推进》 CAS 2001年第1期61-64,共4页
讨论了单级入轨火箭推进飞行器,尤其是使用航天飞机外置贮箱和六个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一次性使用飞行器的可靠性和发射费用。减小发动机质量将是方案改进的主要方面。如果低成本、小质量的主发动机研制成功,那么一次性使用 SSTO(单级入... 讨论了单级入轨火箭推进飞行器,尤其是使用航天飞机外置贮箱和六个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一次性使用飞行器的可靠性和发射费用。减小发动机质量将是方案改进的主要方面。如果低成本、小质量的主发动机研制成功,那么一次性使用 SSTO(单级入轨)飞行器将拥有商用发射前景,而且有利于可重复使用 SSTO 飞行器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单级入轨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三角快帆单级入轨运载火箭
19
作者 荀明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5年第3期72-77,共6页
美国三角快帆单级入轨运载火箭荀明(北京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编者按国外经济可靠、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研究工作由来已久。最近,为降低航天运输系统飞行费用,提出了几种载人近地轨道运载器设计方案。其中可重复使用、垂... 美国三角快帆单级入轨运载火箭荀明(北京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编者按国外经济可靠、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研究工作由来已久。最近,为降低航天运输系统飞行费用,提出了几种载人近地轨道运载器设计方案。其中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单级入轨火箭已列入先进载人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往返系统 运载火箭 单级入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入轨空天飞机用新型液态空气循环发动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睿轩 《内燃机与配件》 2018年第10期17-19,共3页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未来单级入轨空天飞机的新型液态空气循环发动机,该发动机有涡轮喷气、液态空气循环、火箭三种状态,可以用一种发动机推进飞机从起飞到入轨。对新型发动机的比冲和推力进行了计算,并与用途相似的佩刀发动机和其他常见...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未来单级入轨空天飞机的新型液态空气循环发动机,该发动机有涡轮喷气、液态空气循环、火箭三种状态,可以用一种发动机推进飞机从起飞到入轨。对新型发动机的比冲和推力进行了计算,并与用途相似的佩刀发动机和其他常见发动机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飞机 单级入轨 组合循环发动机 液态空气循环发动机 佩刀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