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冷冻精子的体外受精与单精子胞浆内注射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宁 芮荣 +3 位作者 周冬梅 剧世强 林鹏飞 郝元斌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用猪冷冻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和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并研究添加L-半胱氨酸及不同成熟培养法对猪ICSI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猪冷冻精子生产的ICSI胚胎卵裂率及囊胚发育率分别为68.3%和11.4%,均低于用冷冻精子进行体外受精(IVF)所... 用猪冷冻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和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并研究添加L-半胱氨酸及不同成熟培养法对猪ICSI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猪冷冻精子生产的ICSI胚胎卵裂率及囊胚发育率分别为68.3%和11.4%,均低于用冷冻精子进行体外受精(IVF)所获得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分别为76.9%和19.2%,P<0.05)。在培养液中添加1.71mmol·L^(-1) L-半胱氨酸培养3 h,无论是卵裂率、桑椹胚发育率,还是囊胚发育率,均未得到明显改善(P>0.05);采用含0.4%BSA的NCSU-23培养液进行猪卵母细胞成熟培养,ICSI胚胎卵裂率虽明显高,但各组所获胚胎发育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所用卵母细胞的成熟方法并未对ICSI胚胎发育产生明显的影响;用颗粒细胞或卵丘细胞共培养ICSI胚胎后,卵裂率有明显提高(P<0.05),但各组囊胚发育率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精子 体外受精 单精子胞浆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来源与数量对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张晔 叶碧绿 +3 位作者 林文琴 林金菊 赵军招 黄学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精子来源和数量对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在本中心进行ICSI治疗而妊娠的271例,据精子来源与数量分为精液正常组(39例)、少弱精组(144例)与手术取精组(88例)。比较精液正常... 目的:分析不同精子来源和数量对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在本中心进行ICSI治疗而妊娠的271例,据精子来源与数量分为精液正常组(39例)、少弱精组(144例)与手术取精组(88例)。比较精液正常组、少弱精组、手术取精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分娩率、妊娠并发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畸形、围生儿死亡率等组间差异。结果:精液正常组、少弱精组与手术取精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分娩率、双胎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前置胎盘发生率、早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先天性畸形发生率(4.5%、6.3%、4.0%)、围生儿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液正常组、少弱精组与手术取精组ICSI治疗后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相似,不同精子来源与数量不影响ICSI治疗后的妊娠和围生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内注射 精子来源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丘颗粒细胞GOLPH3表达对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助孕结局的影响
3
作者 林典梁 全松 +2 位作者 康跃凡 余爱丽 林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51-1357,共7页
目的探讨卵丘颗粒细胞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表达对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6月,因男性不育症行ICSI助孕的119例女性患者的卵丘颗粒细胞,采用细胞免疫化学,Western bloting方法检测颗粒... 目的探讨卵丘颗粒细胞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表达对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6月,因男性不育症行ICSI助孕的119例女性患者的卵丘颗粒细胞,采用细胞免疫化学,Western bloting方法检测颗粒细胞GOLPH3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OLPH3基因表达。比较分析ICSI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病例卵丘颗粒细胞GOLPH3表达率差异,并分析它们与ICSI实验室结局各项指标:穿卵泡数、获卵数、获卵率;受精数、受精率;卵裂数、卵裂率;优质胚胎数、囊胚形成数及囊胚冷冻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对119份卵丘颗粒细胞涂片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GOLPH3的表达,结果发现GOLPH3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卵丘颗粒细胞GOLPH3表达率与表达强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丘颗粒细胞GOLPH3表达率与ICSI实验室结局指标:穿卵泡数,Ⅲ级OCCs数,ICSI卵子数,受精数,卵裂数,平均优质胚胎数,平均囊胚数,优质囊胚数,平均冷冻胚胎数等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均<0.01)。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妊娠组与未妊娠组颗粒细胞GOLPH3蛋白与基因表达组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OLPH3在卵丘颗粒细胞的表达,可能影响卵母细胞的成熟,卵子的发育能力,进而与ICSI助孕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内注射 卵丘颗粒细 GOLP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少、弱、畸精症及阻塞性无精症患者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治疗结果分析
4
作者 童先宏 刘雨生 +4 位作者 骆丽华 朱明 周桂香 付应云 季静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应用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 (ICSI)技术治疗重度少、弱、畸精症及阻塞性无精症性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2 0 0 1年 5月~ 2 0 0 3年 3月在我中心接受ICSI技术治疗的 2 9例 (31个周期 )重度少、弱、畸精症及 8例 (9个... 目的 回顾性分析应用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 (ICSI)技术治疗重度少、弱、畸精症及阻塞性无精症性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2 0 0 1年 5月~ 2 0 0 3年 3月在我中心接受ICSI技术治疗的 2 9例 (31个周期 )重度少、弱、畸精症及 8例 (9个周期 )阻塞性无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长方案进行超促排卵 ,ICSI常规操作 ,分析体外排精组和附睾取精组ICSI后的妊娠结局。结果  4 0个周期共获卵 372枚 ,平均获卵9 3± 5 36枚 ,其中可注射的MⅡ成熟卵 32 6个 (87 6 % ) ,注射后存活卵 30 6枚 (93% )。受精率 78 6 % (2 4 1/ 30 6 ) ,胚胎形成率 89% (2 15 / 2 4 1) ,优质胚胎形成率 39% (84 / 2 15 ) ,平均移植胚胎数 2 73± 0 85 ,周期生化妊娠率 35 % ,临床妊娠率 2 7 5 %。 1例 3胎、3例双胎 ,多胎率 36 % ,目前已全部出生 ,共诞生了 16名健康婴儿。结论 ICSI技术是治疗重度少、弱、畸精症及阻塞性无精症性不育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内注射 阻塞性无精症 重度少、弱、 畸精症 附睾/睾丸精子抽吸术 不育 男(雄)性/治疗 受精 少精液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SI受精卵胞质注射生产转基因猪胚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红丽 粟小平 +4 位作者 路粟雨 刘帅 刘庆友 崔奎青 石德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18-1625,共8页
试验旨在探讨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法生产猪体外受精卵和应用猪ICSI受精卵进行胞质注射生产转基因胚胎的可行性。首先对比了猪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受精卵与ICSI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效... 试验旨在探讨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法生产猪体外受精卵和应用猪ICSI受精卵进行胞质注射生产转基因胚胎的可行性。首先对比了猪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受精卵与ICSI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效率;然后观察了猪ICSI受精卵的双原核形成时间及效率,对精子注射到胞质后6~18h分6个时间段进行地衣红染色,对比精子进入卵胞质后的状态及原核形成;最后对猪IVF受精卵受精后8~10h及ICSI受精卵受精后12~14h进行EGFP-N1质粒(20ng/μL)胞质注射,观察胚胎发育效率及转基因效率。结果表明,ICSI受精卵的胚胎发育率(卵裂率89.4%和67.9%、囊胚率36.5%和16.1%)显著优于IVF组(P<0.05),适合用于猪的体外受精卵试验;猪ICSI受精卵双原核在精子注射到卵胞质后12~14h形成,双原核形成率为54.90%,显著高于其余5个试验组(P<0.05);ICSI受精卵胞质注射组胚胎卵裂率(86.2%和66.3%)、囊胚率(30.0%和13.6%)及转基因效率(18.5%和0)均显著高于IVF受精卵胞质注射试验组(P<0.05)。本试验结果为采用ICSI受精卵进行胞质注射生产转基因猪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 注射 转基因 猪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及畸形精子症体外受精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琼 童先宏 +6 位作者 刘雨生 金仁桃 骆丽华 周桂香 栾红兵 宋影 郭通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144-2146,共3页
目的: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IVM)及重度畸形精子症选择有效、安全、经济的受精方式。方法:一组为拟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改为IVM的患者,另一组为重度畸形精子症患者(改良巴氏染色正常形态精子<5%,密度>20×106/mL,a+b级精子≥5... 目的: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IVM)及重度畸形精子症选择有效、安全、经济的受精方式。方法:一组为拟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改为IVM的患者,另一组为重度畸形精子症患者(改良巴氏染色正常形态精子<5%,密度>20×106/mL,a+b级精子≥50%)。如患者获未成熟卵母细胞数≥15,选择其1/3卵母细胞行常规IVF方式受精,余2/3卵母细胞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方式受精。比较同一患者同一周期不同受精方式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结果:两种受精方式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中共有4例临床妊娠。结论:(1)为防止超排卵发生的卵巢过度刺激而由常规IVF改为IVM时,若男方精液质量和形态均正常,可以选择常规IVF方式受精。(2)重度畸形精子症者若精液质量正常,亦可选择常规IVF方式受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精子内注射 体外成熟卵母细 畸形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的精子显微受精治疗男性不育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文香 曹云霞 +2 位作者 周平 章志国 赵济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68-470,共3页
目的 回顾分析不同来源精子的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 (ICSI)治疗男性不育 6 2个周期。方法 比较采用手淫射精获得精子、睾丸活切及附睾穿刺获得精子行ICSI治疗后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射出精子组 5 0个周期 ... 目的 回顾分析不同来源精子的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 (ICSI)治疗男性不育 6 2个周期。方法 比较采用手淫射精获得精子、睾丸活切及附睾穿刺获得精子行ICSI治疗后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射出精子组 5 0个周期 ,受精率 72 3%、卵裂率 80 %、优质胚胎率4 0 %及临床妊娠率 4 0 % ;睾丸及附睾精子组 12个周期 ,受精率 6 4 1%、卵裂率 76 3%、优质胚胎率 35 2 %及临床妊娠率 33 3%。两组结果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治疗男性因素不育可以获得相似的治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精子胞浆内注射技术 不育 男性 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液氮冷冻小鼠精子的研究
8
作者 巢时斌 李建春 +1 位作者 罗世明 高国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目前实验室通常用液氮加冷冻保护剂法保存小鼠精子,这种方法操作复杂而且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受精能力、胚胎发育潜能和胚胎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残基位点上三甲基化(H3K4-TriM)的比较,探讨-20℃不加冷冻保护剂冷冻小鼠精子的... 目前实验室通常用液氮加冷冻保护剂法保存小鼠精子,这种方法操作复杂而且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受精能力、胚胎发育潜能和胚胎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残基位点上三甲基化(H3K4-TriM)的比较,探讨-20℃不加冷冻保护剂冷冻小鼠精子的效果。结果表明,-20℃不加冷冻保护剂冷冻的精子能通过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重建受精能力,保持较好的胚胎发育潜能,不改变其早期胚胎H3K4-TriM的组蛋白修饰模式。可见,-20℃保存小鼠精子的方法简单、有效,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冷冻 精子内注射 表观遗传学 组蛋白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明确原因原发性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受精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8
9
作者 郭新宇 张金玉 +2 位作者 林德伟 于妍 姚元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如何选择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VF-ET 321周期,按不孕年限分为A组≥5年共165周期,B组不孕年限<5年共156周期,各组中又按受精方式分... 目的探讨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如何选择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VF-ET 321周期,按不孕年限分为A组≥5年共165周期,B组不孕年限<5年共156周期,各组中又按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VF)、单精子卵细胞胞浆内注射(ICSI),部分ICSI组,以同时期输卵管因素行常规IVF受精周期和男性因素ICSI受精周期作为对照。分析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受精低下发生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A组1VF受精率低于ICSI与部分ICSI受精率(分别为67.5%,82.0%和77.7%,P<0.05),且低于同期IVF对照组(76.3%);A组IVF受精低下发生率明显高于ICSI与部分ICSI(33.3%,8.3%与15.8%,P<O.05),B组IVF受精低下发生率为12.3%,低于A组IVF受精方式,但与同组ICSI与halfICSI间受精低下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IVF临床妊娠率21.1%,低于同期1VF对照组与同组ICSI与部分ICSI受精方式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8%,43.3%与40.0%,P<0.05),且低于B组1VF妊娠率(50.0%,P<0.05)。结论无明确病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CSI可改善受精率,对于不孕年限长患者,存在受精障碍的可能性高,行halfICSI或全部ICSI可以改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不孕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精子卵细内注射 受精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