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光谱与集成学习的单粒玉米种子水分检测模型 被引量:18
1
作者 吴静珠 张乐 +3 位作者 李江波 刘翠玲 孙晓荣 余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2-308,共7页
为建立单粒玉米种子水分含量的高精度检测模型,制备了80份不同水分含量的玉米种子样本。针对玉米种胚朝上和种胚朝下分别进行高光谱反射图像采集,每份样本取样100粒,波长范围为968.05~2575.05 nm。采用PCA快速提取单粒种子光谱,经多元... 为建立单粒玉米种子水分含量的高精度检测模型,制备了80份不同水分含量的玉米种子样本。针对玉米种胚朝上和种胚朝下分别进行高光谱反射图像采集,每份样本取样100粒,波长范围为968.05~2575.05 nm。采用PCA快速提取单粒种子光谱,经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后,分别采用随机森林(RF)和AdaBoost算法建立单粒种子水分检测模型,并集成两种算法特征提出基于加权策略的改进RF用于单粒种子水分含量建模。利用单粒玉米种子胚朝上的光谱信息建立的改进RF模型训练集相关系数R为0.969,训练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94%,测试集R为0.881,测试集均方根误差(RMSEP)为0.404%;利用单粒玉米种子胚朝下的光谱信息建立的改进RF模型训练集R为0.966,RMSEC为0.100%,测试集R为0.793,RMSEP为0.544%。实验结果表明:改进RF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明显优于RF和AdaBoost算法;种胚朝上的单粒玉米种子水分含量检测模型优于种胚朝下的模型。高光谱检测技术结合集成学习算法建立的玉米种子水分检测模型预测精度高,稳健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玉米 水分含量 高光谱 集成学习 自适应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单粒玉米种子水分近红外快速定量检测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乐 吴静珠 +3 位作者 李江波 刘翠玲 孙晓荣 余乐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4-119,共6页
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发展对单粒种子质量检测提出更高的检测要求,本研究重点探索了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单粒玉米种子水分检测模型的可行性。收集并测定了110份玉米样本的含水量,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单粒测样附件扫描... 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发展对单粒种子质量检测提出更高的检测要求,本研究重点探索了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单粒玉米种子水分检测模型的可行性。收集并测定了110份玉米样本的含水量,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单粒测样附件扫描得到样本集近红外光谱,利用SPXY法以3∶1比例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单粒种子采集光谱时由于颗粒形态等引起的噪声干扰,再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去噪自动编码器(DAE)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建立基于随机森林(RF)的单粒玉米种子含水量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其他预处理方法而言,多元散射校正处理后建立的单粒种子水分模型性能较好,其训练集的R为0.9862,RMSEC为0.1414;测试集的R为0.9689,RMSEP为0.4457。DAE相较于PCA光谱特征提取效果更好,其训练集的R为0.9885,RMSEC为0.17531;测试集的R为0.9824,RMSEP为0.4206。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光谱预处理并结合光谱降维消噪后,基于RF的模型可以有效降低单粒玉米种子近红外光谱采集时引入的非线性干扰,有助于提升单粒玉米种子水分近红外快速无损检测实际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单粒玉米 水分 去噪自动编码器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粒玉米种子水分近红外快速无损测定模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乐 吴静珠 +3 位作者 李江波 刘翠玲 孙晓荣 余乐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发展对种子质量检测提出了单粒、无损、快速测定等新需求,本研究重点探索了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单粒玉米种子水分检测模型的可行性。实验收集并测定了110份玉米样本的水分含量,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发展对种子质量检测提出了单粒、无损、快速测定等新需求,本研究重点探索了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单粒玉米种子水分检测模型的可行性。实验收集并测定了110份玉米样本的水分含量,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单粒测样附件扫描得到样本集近红外光谱,按照3∶1随机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首先采用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单粒种子采集光谱时由于颗粒形态等引起的噪声干扰,然后分别建立基于PLS线性模型和SVM非线性模型的单粒玉米种子水分近红外检测模型,其中PLS模型测试集的R为0.93,RMSEP为0.86;SVM模型测试集的R达到0.96,RMSEP为0.71。实验结果表明,光谱预处理结合SVM非线性模型可以有效降低单粒玉米种子近红外光谱采集时引入的非线性干扰,有助于提升单粒玉米种子水分近红外快速无损检测实际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单粒玉米 水分 偏最小二乘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粒玉米种子成熟度快速判别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彤 吴静珠 +3 位作者 毛文华 刘翠玲 孙晓荣 余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B07期399-403,共5页
为快速无损检测单粒种子成熟度,推进现代良种单粒播种技术,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单粒玉米种子成熟度快速鉴别模型。采集200份单粒玉米种子样本近红外光谱,采用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单粒种子采集过程中由于颗粒... 为快速无损检测单粒种子成熟度,推进现代良种单粒播种技术,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单粒玉米种子成熟度快速鉴别模型。采集200份单粒玉米种子样本近红外光谱,采用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单粒种子采集过程中由于颗粒形态、杂散光等引入的干扰信息,分别采用分段谱区、连续投影算法筛选特征波长,优化建立种子成熟度判别模型。经SG5_1预处理后,在5500~4000cm-1谱区建立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单粒玉米种子成熟度判别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可达92%。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无损判别单粒玉米种子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玉米种子 成熟度 近红外光谱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推广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卢国娟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6期30-30,共1页
玉米作为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谷类作物,其单粒播种技术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如今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并且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单粒玉米高产技术的具体推广优势,就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对单粒播种玉... 玉米作为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谷类作物,其单粒播种技术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如今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并且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单粒玉米高产技术的具体推广优势,就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对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的推广提供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播种玉米高产技术 推广优势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