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单粒子事件故障注入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华旺 刘海涛 杨根庆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60,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内存故障注入和总线故障注入相结合的单粒子事件故障注入系统.首先介绍了故障注入系统的功能及框架,然后以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为前提,对实现故障注入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本文介绍的故障注入...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内存故障注入和总线故障注入相结合的单粒子事件故障注入系统.首先介绍了故障注入系统的功能及框架,然后以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为前提,对实现故障注入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本文介绍的故障注入系统,具有成本低、通用性强、故障注入方便快捷、全动态实时和定量注入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事件 故障注入系统 测试 容错 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四号卫星静态单粒子事件监测器探测结果初步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丽君 《航天器工程》 1995年第3期20-24,共5页
实践四号卫星上所用的静态单粒子事件监测器是我国第一次在空间进行单粒子事件研究的仪器,仪器是一个MCS-51单片机系统,它的外围1Mbit存储器用于单粒子效应监测。仪器在空间运行工作正常,获得了空间单粒子效应的首次认识。
关键词 实践四号卫星 空间探测 单粒子事件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T7164 在 ^(40)Ar 束流中的单粒子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丽君 孙辉先 +4 位作者 陈小敏 汪大星 候明东 马峰 刘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4-266,共3页
在氩束流中,测试了IDT7164芯片的单粒子事件翻转效应,记录了不同程序运行中的实验结果,由此计算了芯片的截面。
关键词 加速器 单粒子事件 芯片 截面 集成电路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粒子辐射对卫星中集成芯片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蒲剑 叶宗海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2-298,共7页
本文分析了在“风云一号(B)”气象卫星环境中各种粒子辐射在集成芯片临界体积中产生的能量沉积,即LET(线性能量传输);得到了银河宇宙线1≤Z≤28、银河宇宙线异常成分(C、N、O、Ne、Ar、Fe)、内辐射带质子等产生的LET,计算了其分别产生... 本文分析了在“风云一号(B)”气象卫星环境中各种粒子辐射在集成芯片临界体积中产生的能量沉积,即LET(线性能量传输);得到了银河宇宙线1≤Z≤28、银河宇宙线异常成分(C、N、O、Ne、Ar、Fe)、内辐射带质子等产生的LET,计算了其分别产生的单粒于事件(SEU)翻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事件 银河宇宙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信息检测的卫星处理载荷健壮性提升策略
5
作者 陈鹏 徐烽 +2 位作者 薛治纲 刘晗 黎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9-1435,共7页
为了以尽量小的代价提升处理载荷的在轨健壮性,提出了一种不增加硬件且工程易实现的策略。该策略引入一种新的信息流设计,在单机间信息传输时插入特殊设计的测量帧,通过该测量帧在处理载荷之间的信息闭环检测实现在轨故障判断与定位,以... 为了以尽量小的代价提升处理载荷的在轨健壮性,提出了一种不增加硬件且工程易实现的策略。该策略引入一种新的信息流设计,在单机间信息传输时插入特殊设计的测量帧,通过该测量帧在处理载荷之间的信息闭环检测实现在轨故障判断与定位,以很小的代价实现单机间完好性监视以便故障快速恢复,提升了在轨处理载荷的可用度和健壮性。仿真结果表明,针对单粒子事件引起的在轨故障,所提策略理论上相比传统方式的检测概率能够提升3~4倍,故障恢复时间能够缩短至1/6以下,配合其他在轨故障处理与快速恢复方法,还可进一步降低单粒子事件对业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单粒子事件 处理载荷 健壮性提升 信息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辐射加固的皮卫星用实时操作系统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牧 王昊 +3 位作者 张钰 郑伟 郑阳明 金仲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1-1026,共6页
针对皮卫星及其星载计算机不同于大型航天器的需求与软、硬件体系结构,提出一种具有抗辐射加固功能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设计.该操作系统的内核、文件系统、协议栈及相应应用编程接口的设计采用了精简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有针对性的可靠... 针对皮卫星及其星载计算机不同于大型航天器的需求与软、硬件体系结构,提出一种具有抗辐射加固功能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设计.该操作系统的内核、文件系统、协议栈及相应应用编程接口的设计采用了精简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有针对性的可靠性技术;同时,面向操作系统自身、处理器与外设寄存器,以及存储器,设计了基于存储器加固、操作系统自检与硬件监测的抗辐射加固与故障检测、隔离、恢复机制.提高了星载计算机和皮卫星的可靠性.测试与试验验证表明,该操作系统功能正确,性能满足需求,抗辐射特性有效,资源消耗符合I级降额要求.目前,该操作系统已被应用于某皮卫星型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卫星 星载计算机 实时操作系统 单粒子事件 抗辐射加固 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增长 故障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加固的500MHz锁相环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吕荫学 刘梦新 +1 位作者 罗家俊 叶甜春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4,共6页
设计了一款与CSMC,0.5μmCMOS工艺兼容的频率为500MHz的辐照加固整数型锁相环电路。研究了总剂量辐照以及单粒子事件对锁相环电路主要模块及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此外,通过修正BSIM3V3模型的参数以及施加脉冲电流源来模拟总剂量辐照... 设计了一款与CSMC,0.5μmCMOS工艺兼容的频率为500MHz的辐照加固整数型锁相环电路。研究了总剂量辐照以及单粒子事件对锁相环电路主要模块及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此外,通过修正BSIM3V3模型的参数以及施加脉冲电流源来模拟总剂量辐照效应和单粒子事件,对锁相环整体电路进行了电路模拟仿真以及版图寄生参数提取后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辐照总剂量为1Mrad(Si)时锁相环电路仍能正常工作,产生270.58~451.64MHz的时钟输出,峰峰值抖动小于100ps,锁定时间小于4μs;同时在对单粒子事件敏感的数字电路的主要节点处施加脉冲电流源后,锁相环电路均能在短时间内产生稳定的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数型锁相环 压控振荡器 鉴频鉴相器 总剂量辐照效应 单粒子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SAR计算机的故障注入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国春 鲁远耀 +1 位作者 张平 袁新哲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5-87,共3页
分析了一种基于软件、硬件和仿真技术于一体的故障注入系统。文中介绍在航天环境中,由于单粒子事件对计算机产生不良影响,致使星载设备计算机软件必须采取一系列纠错、容错等措施才能实现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但采取的这些措施在实际航... 分析了一种基于软件、硬件和仿真技术于一体的故障注入系统。文中介绍在航天环境中,由于单粒子事件对计算机产生不良影响,致使星载设备计算机软件必须采取一系列纠错、容错等措施才能实现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但采取的这些措施在实际航天环境中是否有效,需要在地面进行测试。利用故障注入系统进行地面测试就是一种有效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 故障注入 单粒子事件 容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几架航天飞机所发生的SEU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古士芬 臧振群 +1 位作者 师立勤 吴中华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3-260,共8页
本文对1991年美国发射的5架不同倾角不同高度的低地球轨道航天飞机所遇到的单粒子翻转事件进行了考查和研究.结果证实在极光区和南大西洋异常区仍可能发生大量单粒子事件,大大地影响到航天器的安全,对此文中给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航天器异常 航天飞机 粒子翻转事件 SE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纠检错校验算法在星载计算机上的应用
10
作者 甄凡凡 徐雪莲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6期22-28,共7页
纠检错算法是星载计算机抗单粒子翻转事件的有效策略。随着FPGA在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纠检错算法已成为实现纠检错功能的最佳硬件手段。针对单粒子多位翻转事件的发生,文中提出一种纠检错能力更强、耗时更短且具备数据回写功能的改进型... 纠检错算法是星载计算机抗单粒子翻转事件的有效策略。随着FPGA在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纠检错算法已成为实现纠检错功能的最佳硬件手段。针对单粒子多位翻转事件的发生,文中提出一种纠检错能力更强、耗时更短且具备数据回写功能的改进型纠检错算法。该算法采用一种(48,32,6)的线性循环缩短码,通过16位校验位对32位数据位进行纠二检三校验。在星载嵌入式高可靠计算机上进行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成功实现纠二检三和数据回写的功能,且耗时仅需两个时钟周期。该算法满足实时性系统的要求,可以有效防护单粒子翻转事件,提高星载计算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检错算法 星载计算机 粒子翻转事件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编解码算法 纠二检三 数据回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