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洋管乐单簧管的“中国话”与“中国化”——析单簧管艺术民族化进程 被引量:9
1
作者 汪学政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0-161,共2页
单簧管的发展与西方音乐文化历史息息相关,中外音乐家对于单簧管艺术的研究非常丰富,但都是基于西方音乐文化背景和音乐艺术实践研究之上,本文以单簧管的"中国话"与"中国化"为题,从单簧管艺术民族化意识萌芽及单簧... 单簧管的发展与西方音乐文化历史息息相关,中外音乐家对于单簧管艺术的研究非常丰富,但都是基于西方音乐文化背景和音乐艺术实践研究之上,本文以单簧管的"中国话"与"中国化"为题,从单簧管艺术民族化意识萌芽及单簧管音乐作品创作与演奏艺术的民族化实践分析,谈谈对单簧管艺术民族化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簧管 单簧管艺术 民族化 中国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单簧管艺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振先 陈建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7年第4期54-60,共7页
20世纪下半叶是我国单簧管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有关该乐器的理论研究涉及面较广,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将相关研究分类为单簧管乐器研究、演奏与教学研究作品演奏家研究大类。通过分类梳理分析认为,我国单簧管艺术作为舶来品,除了实用... 20世纪下半叶是我国单簧管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有关该乐器的理论研究涉及面较广,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将相关研究分类为单簧管乐器研究、演奏与教学研究作品演奏家研究大类。通过分类梳理分析认为,我国单簧管艺术作为舶来品,除了实用性的演奏外,其学理性的研究已逐渐起步并得到开展。然而由于起步晚,从单簧管学科发展角度观察,相关研究还存在研究选题重复较多、理论探讨程度不够深入、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还不够紧密等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下半叶 乐器艺术研究 单簧管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单簧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被引量:8
3
作者 崔华 张溯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5期85-86,共2页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对乐句的感觉有如画家对线条的感觉。学生要学会处理乐句,要了解一句话的抑扬起伏与气息,不懂音乐句法将会对乐器的演奏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单簧管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在掌握吹奏技术、技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对乐句的感觉有如画家对线条的感觉。学生要学会处理乐句,要了解一句话的抑扬起伏与气息,不懂音乐句法将会对乐器的演奏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单簧管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在掌握吹奏技术、技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法,充分认识其演奏技术、技巧形成的规律性和阶段性,才能提高演奏能力,进而完成教育培养目标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簧管 演奏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院校单簧管乐团的组建与训练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弘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0-192,共3页
组建单簧管乐团是艺术院校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表现。于专业院校来说,组建专业的、单一乐器类型为主的乐团有诸多好处,包括促进专业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准和业务水平,实现多能型人才的培养,促进校内及校外的专业交流,达到促校风、聚学... 组建单簧管乐团是艺术院校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表现。于专业院校来说,组建专业的、单一乐器类型为主的乐团有诸多好处,包括促进专业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准和业务水平,实现多能型人才的培养,促进校内及校外的专业交流,达到促校风、聚学风、张扬文化品牌、彰显专业气韵的目的。然而,从部分艺术院校的单簧管乐团的发展现状来看,在组建和训练上还有许多问题,无论是认知、音乐素养、思想态度的问题,还是资金、人员招募与选拔、学生乐手等问题,或者最为关键的基础训练的问题等,都需要更多的同仁参与其研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实践验证和学术分析,以期各院校能够组建和培育出更加职业、更具专业辨识度的学生单簧管乐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院校 单簧管乐团 乐团组建 乐团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帕米尔之音》看中国单簧管作品的创作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君义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102,共2页
单簧管乐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交响乐作品《帕米尔之音》协奏曲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由作曲家胡壁精选用新疆地区的音乐素材而创作,这首作品是我国第一部交响乐题材的单簧管大型协奏曲作品,对我国单簧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单簧管乐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交响乐作品《帕米尔之音》协奏曲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由作曲家胡壁精选用新疆地区的音乐素材而创作,这首作品是我国第一部交响乐题材的单簧管大型协奏曲作品,对我国单簧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丰富了我国单簧管演奏的曲目,为单簧管演奏者们与国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优秀的作品,同时也代表着我国单簧管事业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簧管 塔吉克民族 帕米尔之音 民族音乐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簧管的运指及运指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振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5年第4期36-39,共4页
单簧管自问世近三个世纪以来,它那宽广的音域,温柔甜美富有表情的音色及辉煌华丽的技巧,使它成为最迷人的乐器之一,倍受世界各国作曲家的宠爱。1778年,当莫扎特第一次听到含有单簧管声部的管弦乐队演奏之后,写信给他父亲说:“爸爸,你无... 单簧管自问世近三个世纪以来,它那宽广的音域,温柔甜美富有表情的音色及辉煌华丽的技巧,使它成为最迷人的乐器之一,倍受世界各国作曲家的宠爱。1778年,当莫扎特第一次听到含有单簧管声部的管弦乐队演奏之后,写信给他父亲说:“爸爸,你无法想象单簧管的音色多美!”此后,莫扎特除了在他的乐队作品中使用了单簧管外,而且还专门创作了《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及《单簧管与弦乐五重奏》等闻名于世的不朽之作。柏辽兹在描述单簧管时这样说:“在音的发生、增强、减弱和消失方面,单簧管是最理想的乐器。因此,它具有造成飘渺深远、空谷回响、余音缭绕、薄暮昏冥等效果的可贵性。”他在著名的《幻想交响曲》中,将单簧管的演奏技巧及表现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作曲家马塞尔·米哈洛维奇曾说:“单簧管使作曲家及演奏家能在它上面发挥出几乎是无限的技巧,……在音乐中正是单簧管能把梦境、诗意和激情表现得尽善尽美。”因此,许多作曲家除了把单簧管作为交响乐配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声部外,还把它作为发挥高难度作曲技巧树立完美的音乐形象的理想独奏乐器,为它创作了大量的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各种体裁的独奏作品。这些作品的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指方法 手指运动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演奏技巧 值得注意 腕关节 单簧管演奏 《幻想交响曲》 手型 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勃拉姆斯单簧管作品的古典风格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沈雨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9-180,共2页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巨匠之一,曾先后创作出了多部单簧管佳作,对单簧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纵观这几部作品,其在音乐风格上却明显表现出了一种古典性特征,与当时的浪漫主义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鉴于此,本文从勃...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巨匠之一,曾先后创作出了多部单簧管佳作,对单簧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纵观这几部作品,其在音乐风格上却明显表现出了一种古典性特征,与当时的浪漫主义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鉴于此,本文从勃拉姆斯的单簧管创作谈起,对作品的古典风格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以期能够获得更加深刻而本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拉姆斯 单簧管作品 古典风格 分析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簧管演奏中的舌奏(吐音)技巧及练习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振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5年第2期46-50,共5页
舌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器官之一,是人体中由第十二对脑神经(舌下神经)控制的一个重要器官,具有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功能。在管乐演奏中具有发音、止音、断音、分句等重要功能,运舌的好坏,是衡量管乐演奏者水平高低的一个重... 舌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器官之一,是人体中由第十二对脑神经(舌下神经)控制的一个重要器官,具有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功能。在管乐演奏中具有发音、止音、断音、分句等重要功能,运舌的好坏,是衡量管乐演奏者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著名钢管乐演奏家菲立普·法卡斯对舌头在管乐演奏中的功能曾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假使我们把管乐器的声音看作是一种半流动的建筑材料象泥土或水泥,舌头是构成把这些粘性的材料浇铸成各种类型的建筑或砖块。只要一个人能听其支配获得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砖块,他能够建设成任何式样的建筑物,同样地,一个人如听其支配发出各种不同长短、高低和轻响的音符,他就可以随心所欲表达任何音乐意境。”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舌头在管乐演奏中是何等重要。 舌奏在管乐演奏中通常称之为吐音,也就是一种用舌头将一连串音或长音分割成单独部分的管乐演奏技巧。使用它的目的是使管乐器能在精确的时间开始振动,发出所需要的音高。一位成功的演奏家,他必然具有高超的舌奏技巧,因此,舌奏是管乐演奏艺术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在此,我想就单簧管的舌奏谈谈我的一点体会和看法,也愿就此问题和同行们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簧管演奏 哨片 音节 十六分音符 演奏技巧 演奏者 管乐器 单簧管作品 舌尖 练习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尔·尼尔森的单簧管协奏曲的创作特色及演奏释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单簧管协奏曲》 尼尔森 创作特色 卡尔 20世纪2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 释义 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单簧管音乐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以影片《走出非洲》与《阿甘正传》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弘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30-131,共2页
本文通过《走出非洲》《阿甘正传》两部影片的音乐分析,使人们对单簧管这件乐器在电影音乐中的作用有所了解。单簧管音乐是电影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音乐形式,它具有烘托气氛、形象刻画、抒发情感、推动情节发展、加强影片节奏及揭示影片主... 本文通过《走出非洲》《阿甘正传》两部影片的音乐分析,使人们对单簧管这件乐器在电影音乐中的作用有所了解。单簧管音乐是电影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音乐形式,它具有烘托气氛、形象刻画、抒发情感、推动情节发展、加强影片节奏及揭示影片主题等作用,它能够使音乐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单簧管音乐所表现的内涵在主题思想和情绪感情上的概括能力,是任何其他艺术所不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 单簧管音乐 作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洁材料衍变与节奏对位糅合 以勃拉姆斯《单簧管三重奏》op.114第一乐章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楣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6-168,共3页
本文以勃拉姆斯《单簧管三重奏》op.114第一乐章为例从创作背景、主题材料衍变、和声性三度材料的节奏对位三个方面阐述勃拉姆斯的主题材料衍变与对位技巧的高度糅合,展现出他整体音乐风格中的一部分。
关键词 勃拉姆斯 单簧管三重奏 材料 衍变 节奏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彩旖旎的音响世界——德彪西单簧管《第一狂想曲》中的音乐色彩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桑吉顿珠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1-162,共2页
德彪西的单簧管《第一狂想曲》是一部看似普通的单簧管独奏,却在西方同类独奏创作史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的作品,就其原因在于这部作品显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创作思维和创作角度,从而获得了一种全新的音响思维,这也许完全得益于德彪西独树... 德彪西的单簧管《第一狂想曲》是一部看似普通的单簧管独奏,却在西方同类独奏创作史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的作品,就其原因在于这部作品显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创作思维和创作角度,从而获得了一种全新的音响思维,这也许完全得益于德彪西独树一格的印象主义创作的追求,使得德彪西在创作过程中将创作视野转向前人们从未真正关注过的音色与演奏的关系和角度,开拓了一个单簧管创作中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现维度。文章通过调性和声、音区音色以及演奏技术方面音色的变化,较深刻地探析了这部作品的色彩性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簧管《第一狂想曲》 调性和声 音色变化 色彩性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流行中的古典创作——马尔科姆·阿洛德单簧管小奏鸣曲演奏诠释
13
作者 朱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2-243,共2页
英国近现代作曲家马尔科姆·阿洛德创作的单簧管与钢琴小奏鸣曲将古典音乐、爵士乐、民歌和流行音乐混合起来,创作出洋溢着青春活力、强烈的节奏感、美妙的流行旋律线条的音乐,表现出流行中不失古典美的乐感,为单簧管的现代演奏注... 英国近现代作曲家马尔科姆·阿洛德创作的单簧管与钢琴小奏鸣曲将古典音乐、爵士乐、民歌和流行音乐混合起来,创作出洋溢着青春活力、强烈的节奏感、美妙的流行旋律线条的音乐,表现出流行中不失古典美的乐感,为单簧管的现代演奏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单簧管 爵士乐 调性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辛沪光作品看中国单簧管音乐的民族性及审美旨趣
14
作者 刘洋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辛沪光的单簧管音乐创作经历了中国单簧管音乐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初步探索期和八九十年代的繁荣成熟期。为数不多的几首作品中却深深印刻着中国单簧管音乐的发展轨迹,从创作手法、音乐内蕴中都能感受到几代人前赴... 辛沪光的单簧管音乐创作经历了中国单簧管音乐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初步探索期和八九十年代的繁荣成熟期。为数不多的几首作品中却深深印刻着中国单簧管音乐的发展轨迹,从创作手法、音乐内蕴中都能感受到几代人前赴后继为之做出的努力。但无论在那个阶段上,民族性以及富有民族情趣的审美韵味总包容在每首作品当中,成为中国单簧管音乐的一大特色。辛沪光的单簧管音乐亦不例外,她把"大"民族的关照和"小"民族(蒙古族)的映衬融入作品当中,恰好的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共同追求的那种特有的审美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沪光 单簧管 民族性 审美旨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理念融入单簧管音乐教育的创新思考
15
作者 吴佳男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467-467,共1页
作为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形式,茶文化和单簧管音乐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交互和交融中,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文章主要是对于茶文化和单簧管音乐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和分析,然后结合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充分论述了茶文化和单簧管音乐之间... 作为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形式,茶文化和单簧管音乐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交互和交融中,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文章主要是对于茶文化和单簧管音乐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和分析,然后结合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充分论述了茶文化和单簧管音乐之间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单簧管音乐 互动 创新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簧管五步起音述略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启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8-50,共3页
单簧管的起音,需要演奏者唇部肌肉、舌头、呼吸和气息运用的高度配合。起音方法的正确与否,对单簧管音质、音色和音响力度的控制有着接的影响。应当说,起音问题既出现在学习单簧管的起始,也存在于日后接踵而来的许多演奏技巧特别是... 单簧管的起音,需要演奏者唇部肌肉、舌头、呼吸和气息运用的高度配合。起音方法的正确与否,对单簧管音质、音色和音响力度的控制有着接的影响。应当说,起音问题既出现在学习单簧管的起始,也存在于日后接踵而来的许多演奏技巧特别是舌奏技巧之中。本文从教学训练的角度,将起音动作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归纳为含嘴、吸气、抵簧、送气和离簧等五个步骤(简称“五步起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音 演奏者 单簧管演奏 五个步骤 进入管 吹嘴 教学训练 面部肌肉 初学者 气息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勃拉姆斯《单簧管五重奏》第一乐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大龙 徐孟东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3-57,共5页
《单簧管五重奏》是勃拉姆斯晚期创作中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其炉火纯青的技法和近乎完美的形式,既继承发扬了古典主义优秀传统,又吸收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精华,同时进行了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借鉴参考价值的极其微妙而效果显著的探索创新... 《单簧管五重奏》是勃拉姆斯晚期创作中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其炉火纯青的技法和近乎完美的形式,既继承发扬了古典主义优秀传统,又吸收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精华,同时进行了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借鉴参考价值的极其微妙而效果显著的探索创新。本文就创作技法方面对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做了概括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拉姆斯 单簧管五重奏 创作技法 结构 配器 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簧管的发声技术及其训练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127-128,共2页
文章从两个方面入手,对单簧管的发音技术,以及其训练手段作了探讨。
关键词 单簧管 发音 气息控制 嘴形与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簧管的舌奏功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启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5-69,共5页
对管乐器演奏来说,舌头的作用就像弦乐器的弓子一样重要。弦乐用弓有其弓法,同样,管乐器演奏中舌的用法也自有相应的规则,本文称其为舌法。舌法这一概念通常包含两层含义:一、区别舌奏与连奏。二、区分舌奏的方式。演奏者只有正确... 对管乐器演奏来说,舌头的作用就像弦乐器的弓子一样重要。弦乐用弓有其弓法,同样,管乐器演奏中舌的用法也自有相应的规则,本文称其为舌法。舌法这一概念通常包含两层含义:一、区别舌奏与连奏。二、区分舌奏的方式。演奏者只有正确运用这些方式,才能忠实于作者的意图,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簧管 舌法 舌奏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格与技术的契合交融之美——单簧管曲《晚上吹的调》之分析与演奏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大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4-185,共2页
本文主要从单簧管独奏曲《晚上吹的调》入手,以小见大,集中反映了自单簧管传入中国近百年来,中国作曲家和演奏家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晚上吹的调》是一首集独特风格、高超技术、醉人神韵和集中展现单簧管色彩与吹奏技术的乐曲... 本文主要从单簧管独奏曲《晚上吹的调》入手,以小见大,集中反映了自单簧管传入中国近百年来,中国作曲家和演奏家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晚上吹的调》是一首集独特风格、高超技术、醉人神韵和集中展现单簧管色彩与吹奏技术的乐曲,这首曲子既有较强的可听性,又具有很强的现代因素,或者讲这首曲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近年来国内作曲家在单簧管创作领域的最高水平。本文正是从乐曲本体入手,结合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单簧管演奏技术一起深层次剖析乐曲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簧管 《晚上吹的调》 风格特征 现代因素 音色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