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7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5种食源性致病菌
1
作者 范宏伟 朱应飞 +3 位作者 翟平平 占忠旭 唐小叶 蔡玉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180-186,共7页
目的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毛细管电泳技术,构建一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方法针对5种食源性致病菌,选择保守性较... 目的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毛细管电泳技术,构建一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方法针对5种食源性致病菌,选择保守性较好的致病基因设计特异性多重PCR引物,利用毛细管电泳成像分析多重PCR产物。通过对PCR及电泳条件进行优化,建立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进行研究。结果5对引物特异性良好,均未出现非特异性扩增,多重PCR最佳引物浓度为0.2μ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6.0℃,毛细管电泳最佳分离模式为AM900,灵敏度较高,检测灵敏度可达到5×10^(-3) ng/μ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方法用于检测5种食源性致病菌,操作简便、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在食源性致病菌检验中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反应 毛细管电泳 食源性致病菌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水牛乳中黄牛源性成分
2
作者 梁媛媛 赵娇 +1 位作者 崔生熠 刘鹏鹏 《现代食品》 2025年第1期150-154,159,共6页
目的:建立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同时检测水牛乳中水牛、黄牛这2种牛源性成分。方法:设计基于cytb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的退火温度和循环参数,建立一种能在同一反应体系内快... 目的:建立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同时检测水牛乳中水牛、黄牛这2种牛源性成分。方法:设计基于cytb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的退火温度和循环参数,建立一种能在同一反应体系内快速检测水牛和黄牛源性成分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同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等方法学验证。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强,能特异性检出水牛、黄牛源性成分;该方法灵敏度可达核酸浓度1.0×10^(-4) ng·μL^(-1),且重复性较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通量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水牛乳样品中水牛、黄牛源性成分的掺假鉴别和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水牛乳 牛源性成分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肉制品中的3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新城 李爽 +4 位作者 李侠颖 周杰 曹亚新 王宏伟 张晓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37-43,共7页
目的建立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快速检测肉制品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单增李斯特菌的hemolysin基因、大... 目的建立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快速检测肉制品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单增李斯特菌的hemolysin基因、大肠杆菌O157:H7的rfbE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测定其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上述3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qPCR方法。结果该方法只扩增3种靶细菌,对其他供试菌不扩增;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的检出限分别为10^(1)、10^(2)、10^(2)拷贝数/μL,并且拥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人工污染的猪肉样品经SLE培养基富集8 h后,分别可以检测到初始菌液浓度为1.56×10^(2)CFU/25 g的沙门氏菌,2.13×10^(2)CFU/25 g的单增李斯特菌,2.32×10^(2)CFU/25 g的大肠杆菌O157:H7。结论所建立的多重q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肉制品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H73种食源性致病菌,在提高食品安全和保护人类健康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单增李斯特菌 大肠杆菌O157:H7 多重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4
作者 赵芳 牛娜 +4 位作者 刘莹 涂晓波 刘慧玲 金晓蕾 吕敬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1期294-300,共7页
目的建立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coli,STEC)的方法。方法以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携带的毒力基因stx1、stx2和黏附基因ea... 目的建立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coli,STEC)的方法。方法以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携带的毒力基因stx1、stx2和黏附基因eae靶基因引物探针建立多重实时PCR体系,并采用原位冻干技术将PCR反应体系和阳性质控品进行了预先分装冻干,制成稳定、便捷的即用型反应体系,随后对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所建立的多重实时PCR法检测eae、stx1、stx2基因的灵敏性为102 CFU/mL。与32种非STEC菌均无交叉反应。整体检测时长可控制在1 h以内,冻干体系可在常温条件下保存1年以上。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测定食品中的ST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 多重实时聚合反应技术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冻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在芝麻酱掺假鉴别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茵茵 梁颖思 +5 位作者 陈宝欣 丁清龙 苏章庭 韩志杰 陈玥 郑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99-209,共11页
目的研究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芝麻酱中的植物源性成分,实现芝麻酱的快速掺假鉴别,突破单标准单物种检测的局限性。方法该研究以芝麻2S albumim mRNA基因、花... 目的研究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芝麻酱中的植物源性成分,实现芝麻酱的快速掺假鉴别,突破单标准单物种检测的局限性。方法该研究以芝麻2S albumim mRNA基因、花生Ara b2基因、大豆Lectin基因、玉米adh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芝麻酱中的芝麻源性成分、花生源性成分、大豆源性成分、玉米源性成分,并应用于市售的芝麻酱样本检测分析。结果该方法高效低成本,特异性好,对小米、绿豆等10种非目标源性成分无特异性扩增;对芝麻源性成分、花生源性成分、大豆源性成分、玉米源性成分的最低检出限为100 pg/μ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市售21份芝麻酱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与标签标注不符合的有4份,标签标注符合率为80.95%,与参比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加工成品的检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芝麻酱的掺假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芝麻酱 植物源性成分 掺假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6
6
作者 毛红霞 黎源倩 +2 位作者 裴晓方 何超 渠凌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3-477,共5页
建立了食品中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的uidA基因、沙门菌的invA基因和志贺菌的ipaH基因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的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这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采用7.0g/L... 建立了食品中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的uidA基因、沙门菌的invA基因和志贺菌的ipaH基因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的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这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采用7.0g/L甲基纤维素为筛分介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同时检测了3种常见致病菌的PCR扩增产物。在优化的多重PCR反应和毛细管筛分电泳条件下,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O157:H7基因的多重PCR扩增产物,22min内即可完成3种常见致病菌的毛细管电泳检测。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7%-2.07%。与凝胶电泳法比较,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多种致病菌脱氧核糖核酸的检测,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反应 毛细管电泳法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食源性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的肉及肉制品掺假鉴别方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彤 李家鹏 +5 位作者 李金春 乔晓玲 黄鑫 陈曦 杨君娜 郭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7-222,共6页
为实现肉及肉制品掺假快速鉴别,分别以猪、牛线粒体DNA的COXⅠ,绵羊、山羊、狗、狐狸、貉线粒体DNA的16S rRNA及鸡、鸭线粒体DNA的12S rRNA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_m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用于快速鉴别... 为实现肉及肉制品掺假快速鉴别,分别以猪、牛线粒体DNA的COXⅠ,绵羊、山羊、狗、狐狸、貉线粒体DNA的16S rRNA及鸡、鸭线粒体DNA的12S rRNA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_m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用于快速鉴别肉或肉制品中猪、牛、绵羊、山羊、鸡、鸭、狗、狐、貉9种源性成分的5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方法,通过特异性、灵敏度及市售样品的检测,对该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单物种DNA检出限为0.001~1 ng,多物种混合DNA检出限均为0.1 ng,通过市售样品检测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包括生鲜样品和熟制样品)掺假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掺假 多重实时荧光聚合反应 熔解曲线分析 SYBR Green染料 动物源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环境中产气荚膜杆菌 被引量:15
8
作者 文其乙 刘秀梵 +1 位作者 Werner Phillip Reinhard Boehm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3-626,共4页
产气荚膜杆菌根据产生 4种主要毒素 (α、β、ε、ι 毒素 )可分为 5种类型A E型。在该研究中依据产气荚膜杆菌的 5种毒素基因的序列 ,设计了 5对PCR引物 ,建立了多重PCR方法 ,该方法可以快速区分 5种类型的产气荚膜杆菌。并对 68份环... 产气荚膜杆菌根据产生 4种主要毒素 (α、β、ε、ι 毒素 )可分为 5种类型A E型。在该研究中依据产气荚膜杆菌的 5种毒素基因的序列 ,设计了 5对PCR引物 ,建立了多重PCR方法 ,该方法可以快速区分 5种类型的产气荚膜杆菌。并对 68份环境样品 (生活污水、生物肥料 )进行检测和基因分型 ,共检出 55株产气荚膜杆菌 ,其中A型产气荚膜杆菌 50株 ,占总数的 90 %以上 ,B型、C型、D型只占 5 % ,未检出E型产气荚膜杆菌 ,所有的分离株没有发现带有肠毒素。结果表明 ,目前环境中主要存在的菌型为A型菌 ,其他菌型的产气荚膜杆菌很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 反应 检测环境 产气荚膜杆菌 人畜共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转基因大米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多重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邓婷婷 黄文胜 +4 位作者 张九凯 葛毅强 邢冉冉 于宁 陈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979-6986,共8页
目的建立4种转基因(geneticallymodified,GM)大米成分多重定量检测方法,解决混合转基因产品和多品系杂交的多价转基因产品高通量精准定量难题。方法采用Raindrop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4种常见... 目的建立4种转基因(geneticallymodified,GM)大米成分多重定量检测方法,解决混合转基因产品和多品系杂交的多价转基因产品高通量精准定量难题。方法采用Raindrop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4种常见转基因大米TT51-1、克螟稻、科丰6号、M12品系特异性基因和大米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逐一进行拷贝数分析,并将其转化为含量百分比。结果转基因含量在0.1%~100.0%范围内的4个品系转基因大米混合样品的定量体系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r2值均在0.99以上,定量相对灵敏度可达0.1%,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值均小于25%,定量准确性和精密度符合国际通用要求。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4种常见转基因大米成分的多重定量检测方法,解决了常规方法一次只能定量分析单一样品的缺点,为大米、稻谷及其初加工产品中多种转基因成分的高效定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大米 多重定量 数字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筛选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宁迎 傅衍 +2 位作者 C.Looft N.Reinsch E.Kalm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8-112,共5页
本文提出了筛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的常用方法 ,根据该法将 56个牛微卫星组成 2 1个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组合 ,其中 14个三微卫星组合 ,7个二微卫星组合 ,这些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组合可用于大批量测定微卫星的试验 ,如基因定位及亲子鉴定等。
关键词 微卫星 多重聚合反应 基因型分析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和反向线性点杂交技术在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邵芳 王亚娟 +2 位作者 林影 谢正德 申昆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2期22-25,共4页
目的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扩增基因技术和反向线性点杂交技术(RLB)相结合的方法从基因水平建立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常见的7种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A,副流感病毒1、2、3型,腺病毒1型,呼吸道合胞病毒A、B型的特点... 目的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扩增基因技术和反向线性点杂交技术(RLB)相结合的方法从基因水平建立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常见的7种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A,副流感病毒1、2、3型,腺病毒1型,呼吸道合胞病毒A、B型的特点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应用mPCR/RLB技术对常见的7种病毒株进行检测,建立研究方法。结果使用特异性引物对7种病毒株的基因进行mPCR,均得到相应的目标扩增产物,扩增条带清晰,与目标片段一致。7种病毒株的PCR产物与特异性探针杂交,均可得到清晰的杂交模式,并且彼此之间没有交叉反应,与作为阳性对照的细菌标准菌株亦没有交叉反应。结论 mPCR和RLB相结合是从基因水平检测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反向线性点杂交 多重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HSK和真菌性角膜炎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陆宏 管怀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PCR,MPCR)技术快速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和真菌性角膜炎的价值。方法:建立单纯疱疹病毒(HSV)和致病性真菌菌株的MPCR检测方法,检测49例患者54眼角膜刮片或泪液标本,对怀疑为真菌和混合感... 目的: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PCR,MPCR)技术快速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和真菌性角膜炎的价值。方法:建立单纯疱疹病毒(HSV)和致病性真菌菌株的MPCR检测方法,检测49例患者54眼角膜刮片或泪液标本,对怀疑为真菌和混合感染的与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比较。结果:MPCR5h可检测出标本中微量HSV和真菌,54份标本MPCR检测阳性43份(80%),其中怀疑有真菌感染的25份标本中17份真菌检测阳性(68%),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χ2=11.57,P<0.005)和涂片镜检(χ2=13.33,P<0.005)。结论:MPCR速度快、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有助于HSK和真菌性角膜炎的快速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 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 真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革兰阳性/阴性细菌、真菌和mecA基因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朝国 陈川 +2 位作者 刘洪学 许建 张明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评价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检测革兰阳性/阴性细菌、真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细菌 16rRNA基因通用引物、革兰阴性细菌特异引物、全真菌通用引物和 mecA基因特异引物,通... 目的评价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检测革兰阳性/阴性细菌、真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细菌 16rRNA基因通用引物、革兰阴性细菌特异引物、全真菌通用引物和 mecA基因特异引物,通过多重 PCR对271份临床无菌性体液扩增检测革兰阳性/阴性细菌、真菌和MRS,同时对这些标本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和甲氧西林对葡萄球菌MIC测定。结果多重PCR诊断无菌性体液革兰阳性/阴性细菌、真菌和MRS感染的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效率分别为98.5%、97.0%、97.0%、99.0%.、98.2%,99.l%、95.9%、95.9%、99.l%、98.5%,99.6%、11%、83.3%、100%、99.6%,100%、48.0%、100%、61.8%、71.7%。结论 多重PCR直接检测无菌性体液中革兰阳性/阴性细菌、真菌和mecA基因所致的MRS具有敏感、快速、特异、准确的优点,是一种可靠的实验诊断手段,但不能代替培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反应 细菌 真菌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耐药性 MEC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玉全 唐跃华 +1 位作者 谢健敏 李锦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5-436,共2页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快速可同时检测东南亚缺失 ( SEA)、右侧缺失 ( α3 .7)和左侧缺失 ( α4.2 )地中海贫血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方法 采用单管四重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结果 正常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为 1.8kb ,东南...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快速可同时检测东南亚缺失 ( SEA)、右侧缺失 ( α3 .7)和左侧缺失 ( α4.2 )地中海贫血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方法 采用单管四重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结果 正常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为 1.8kb ,东南亚缺失基因 ( SEA/αα)的扩增产物为 1.8kb和 1.3kb。右侧缺失 ( α3 .7/αα)扩增产物为 2 .0kb和 1.8kb。左侧缺失 ( α4.2 /αα)扩增产物为 1.8kb和 1.6kb。根据出现的不同条带还可判断杂合子和纯合子及缺失型HbH病。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 ,可作为常规方法用于临床样品的分子筛查及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反应 缺失型基因 Α地中海贫血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用于儿童常见细菌及真菌血流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帅 倪敏 +1 位作者 王帧 杨俊梅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6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在儿童常见细菌及真菌血流感染中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的价值。方法:选择140例疑诊血流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血液标本后实施血培养法与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率。结果:血培养法检测阳... 目的:探讨在儿童常见细菌及真菌血流感染中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的价值。方法:选择140例疑诊血流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血液标本后实施血培养法与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率。结果:血培养法检测阳性标本为16份(阳性率为11.43%);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检测阳性标本为30份(阳性率为21.43%),血培养法与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系统检测儿童常见细菌及真菌血流感染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可在短时间内检测微生物阳性率,且操作简便,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多重聚合反应系统 血培养法 阳性率 真菌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别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和鸡毒支原体研究的概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芝勋 庞耀珊 +3 位作者 谢志勤 刘加波 邓显文 廖敏 《广西畜牧兽医》 2002年第5期3-5,共3页
关键词 多重聚合 反应 新城疫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鸡毒支原体 鉴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的临床价值分析
17
作者 黄帆 孙青 田敏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0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评价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的临床价值,为临床MTB耐药情况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4... 目的:评价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的临床价值,为临床MTB耐药情况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4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留取所有患者的痰液标本、纤支镜洗液标本和培养菌株标本,同时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MTB/RIF法)和微孔板药敏法检测MTB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情况,分析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的临床价值。结果:微孔板药敏法检测结果显示,153例结核病患者中有43例的MTB为耐药型,其中单利福平耐药的有1例(占0.65%),单异烟肼耐药的有15例(占9.80%),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的有27例(占17.65%);与Xpert MTB/RIF法相比,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MTB对利福平耐药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98.04%、90.91%、100.00%、100.00%、97.56%,而其Kappa值为0.94;与微孔板药敏法相比,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MTB对利福平耐药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性、特异性和Kappa值分别为95.42%、81.82%、99.17%、96.42%、95.20%、0.86,而其检测MTB对异烟肼耐药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性、特异性和Kappa值分别为94.12%、92.31%、94.74%、85.71%、97.30%、0.85。结论:对于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检测,荧光PCR熔解曲线法与Xpert MTB/RIF法、微孔板药敏法几乎完全一致,可为临床耐药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聚合反应熔解曲线法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异烟肼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 微孔板药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巨细胞病毒DNA多聚酶基因
18
作者 周琳 钱景 Harder TC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272-275,共4页
目的 :探讨多重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 msn PCR)在研究巨细胞病毒 ( CMV) DNA多聚酶基因 ( UL -54)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 8例心肺移植患者血标本中提取 DNA,以 CMV-UL 54为模板 ,自行设计 6条特异性引物 ,建立 msn PCR扩增系统。扩增... 目的 :探讨多重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 msn PCR)在研究巨细胞病毒 ( CMV) DNA多聚酶基因 ( UL -54)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 8例心肺移植患者血标本中提取 DNA,以 CMV-UL 54为模板 ,自行设计 6条特异性引物 ,建立 msn PCR扩增系统。扩增产物在 DNA测序仪上自动测序。结果 :msn PCR能扩增出 42 7bp和 1 0 52 bp两条目的片段 ,扩增产物测序表明存在导致氨基酸改变的碱基有义突变。结论 :msn PCR扩增结合测序 ,可检测 CMV-UL 54的 7个功能区目片段中的碱基突变 ,msn PCR比普通 PCR更加省时和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属 器官移植 多重半巢式聚合反应 多聚基因 DNA CM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法同步鉴别蓝鳍金枪鱼、裸盖鱼、异鳞蛇鲭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随根 李家鹏 +7 位作者 李金春 陈曦 杨君娜 熊苏玥 黄鑫 乔晓玲 曲超 王守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59-266,共8页
为实现鱼类及其制品掺假的快速鉴别,以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线粒体DNA的D-loop区、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线粒体DNA的16S rRNA基因及异鳞蛇鲭(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线粒体DNA的ND4L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 为实现鱼类及其制品掺假的快速鉴别,以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线粒体DNA的D-loop区、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线粒体DNA的16S rRNA基因及异鳞蛇鲭(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线粒体DNA的ND4L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m)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快速鉴别鱼类及其制品中蓝鳍金枪鱼、裸盖鱼、异鳞蛇鲭源性成分的3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法,通过引物特异性、灵敏度及市售样品的检测,对该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构建优化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单物种DNA检出限为0.001 ng,多物种混合DNA检出限均为0.1 ng,蓝鳍金枪鱼、裸盖鱼、异鳞蛇鲭源性成分的相对检出限分别为0.5%、1%、0.5%,通过对市售样品的检测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掺假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掺假 多重实时聚合反应 熔解曲线分析 蓝鳍金枪鱼 裸盖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模型的建立与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庄蓓蓓 祁钊 +4 位作者 周紫卉 黄昊 宋祥军 邵颖 涂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7-212,共6页
建立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模型,优化检测方案,提高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效率。以病原菌hil A、ui... 建立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模型,优化检测方案,提高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效率。以病原菌hil A、uid A和clf A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多重PCR反应的扩增条件,检测多重PCR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通过SERS技术检测3种细菌并确定检测限,对3种病原菌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对2种方法的检测限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建立的多重PCR和SERS技术均可特异性地检测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重PCR反应的最低检测限为104 CFU/mL,最低检出DNA量为50 pg/μL,而SERS检测沙门氏菌最低检出量为103 CFU/mL,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检出量为104 CFU/mL。PCA分析的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3.8%。与多重PCR相比,研究建立的SERS方法提高了沙门氏菌的检测限,敏感度更高,并且缩短了检测时间,对食品中食源性病原菌的监测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多重聚合反应 食源性病原菌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