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SC-HVDC输电线路单端行波自动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宋国兵 靳东晖 +2 位作者 靳幸福 李德坤 索南加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8-596,共9页
传统行波故障定位方法有行波波头难以识别,无法实现自动化的固有缺点,为此,基于直流线路发生故障时,线路两侧的直流滤波器和平波电抗器组成的物理边界会对电压行波中的高频信号产生全反射,而且高频电压行波在故障点折射强于反射的特点,... 传统行波故障定位方法有行波波头难以识别,无法实现自动化的固有缺点,为此,基于直流线路发生故障时,线路两侧的直流滤波器和平波电抗器组成的物理边界会对电压行波中的高频信号产生全反射,而且高频电压行波在故障点折射强于反射的特点,采用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提出了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端行波自动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用线路高频电压分量和高频电流分量计算沿线电压分布,识别出前行波和反行波的最强叠加点即可实现故障定位。此方法避免了传统行波测距中需要人工识别行波波头的缺点,所需数据窗短,测距特征明显易于实现自动化,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定位精度高,1 000 km线路最大测距误差仅为800 m,且不受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线路 故障定位 自动化 单端 行波 直流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C-VSC混合直流输电线路的组合型单端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艳霞 王海东 +2 位作者 李婷 林志海 常雨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87-194,共8页
电网换相换流器-电压源换流器(LCC-VSC)混合直流输电线路中的故障行波传播特性有别于常规直流和柔性直流的输电线路。文中针对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分析了行波折反射过程及两端边界反射角的频变特性,确定了单端法故障定位装置的合理安装侧,... 电网换相换流器-电压源换流器(LCC-VSC)混合直流输电线路中的故障行波传播特性有别于常规直流和柔性直流的输电线路。文中针对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分析了行波折反射过程及两端边界反射角的频变特性,确定了单端法故障定位装置的合理安装侧,提出了一种组合型单端故障定位新原理。首先,利用定位精度略低的固有频率法进行故障位置初测,以此粗略计算故障点第1次反射波的大致到达时刻。然后,再利用故障点反射波与对端母线反射波的波到达时刻的对称性质在行波传播时序图中匹配找到这2种反射波的精准波到达时刻。最后,根据初始行波、故障点第1次反射波和对端母线第1次反射波到达时刻实现故障定位。仿真实验表明,固有频率法的引入有效避免了由于无法准确区分故障点第1次反射波与对端母线第1次反射波所带来的定位误差,所提方法在LCC-VS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中能实现较准确的故障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换流器-电压源换流器 混合直流输电 单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 固有频率 波头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唯一和时–频特征匹配的单端行波保护和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61
3
作者 邓丰 李欣然 +3 位作者 曾祥君 冷阳 倪砚茹 马士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75-1487,共13页
单端行波保护和故障定位方法不需要通信通道和信号同步,降低了投资成本。基于单端检测故障行波波形时–频域唯一性理论,该文从时间–频率–幅值–极性等时–频多尺度观测宽频带行波信号的故障特性;从故障信号传播和折、反射过程的角度,... 单端行波保护和故障定位方法不需要通信通道和信号同步,降低了投资成本。基于单端检测故障行波波形时–频域唯一性理论,该文从时间–频率–幅值–极性等时–频多尺度观测宽频带行波信号的故障特性;从故障信号传播和折、反射过程的角度,既定性又定量分析了线路内部故障和相邻线路故障时,行波波形特征的时–频相关性与差异性;基于故障行波时–频三维波形,建立故障行波时频谱矩阵,并利用波形特征匹配技术,提出了一种单端行波保护和故障定位方法。综合利用时–频多尺度观测故障行波全景波形,有效克服了现有单端方法,基于局部故障信息而导致保护可靠性不高的缺陷,及对波头与模量波速准确检测的依赖。理论研究和大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简单,实用性较强,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行波 单端 保护和定位 时–频多尺度 唯一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直流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故障定位的红绿色彩模式检测 被引量:21
4
作者 束洪春 张敏 +2 位作者 张广斌 孙士云 刘可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5-163,共9页
不同于交流系统,直流母线上只有直流输电线路一回线路,线路故障单端行波定位原理不会受母线上其他线路的影响,也不存在单相电压过零点附近发生故障和两相电压相等附近发生相间故障时,初始电压行波为零或很小的问题。直流输电线路两端平... 不同于交流系统,直流母线上只有直流输电线路一回线路,线路故障单端行波定位原理不会受母线上其他线路的影响,也不存在单相电压过零点附近发生故障和两相电压相等附近发生相间故障时,初始电压行波为零或很小的问题。直流输电线路两端平波电抗器和直流滤波器构成现实的物理边界,故障电压行波在该边界处的反射系数为正且接近于1。将直流线路正、负两极故障电压行波分别映射到红、绿两个颜色通道,形成红绿色彩模式图,其颜色突变点对应于故障行波波头到达量测点的时刻,颜色突变的方向对应于波头的极性,即红色突变对应正极性浪涌,绿色突变对应负极性浪涌。根据故障点反射波与初始行波的颜色突变方向相反,对端边界反射波与初始行波的颜色突变方向相同,来识别故障位于近端1/2线长之内或之外,以及第二个波头的性质。利用图像的边缘检测方法完成故障行波奇异性检测,藉此实现单端行波定位。该方法不需要对故障行波进行小波变换,简单,直观。大量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故障行波 单端定位 红绿色彩模式 雷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单端故障定位的阻抗-行波组合算法 被引量:33
5
作者 郑秀玉 丁坚勇 黄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1,共4页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单端故障定位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提出了集测量阻抗法与行波法于一体的阻抗-行波组合算法。由测量阻抗法粗略地计算故障点位置,由该距离分别确定故障点反射波和对端母线反射波到达观测母线时刻的区域,分别在相应的区域内...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单端故障定位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提出了集测量阻抗法与行波法于一体的阻抗-行波组合算法。由测量阻抗法粗略地计算故障点位置,由该距离分别确定故障点反射波和对端母线反射波到达观测母线时刻的区域,分别在相应的区域内检测故障点反射波和对端母线反射波到达观测母线的准确时刻,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故障定位。该算法中测量阻抗法保证可靠性,行波法提高精确性,两者具有优势互补性。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组合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单端 输电线路 阻抗 行波 组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多端行波组合的架空线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曹晶 曾祥君 +1 位作者 杨毅 刘慧琼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2-37,共6页
针对配电网网络结构复杂,分支多,故障定位困难,提出了一种单端、多端行波相结合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首先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依据最优配置原则,选取需安装行波定位装置的配变终端,然后通过奇异值分解(SVD)对故障行波信号进... 针对配电网网络结构复杂,分支多,故障定位困难,提出了一种单端、多端行波相结合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首先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依据最优配置原则,选取需安装行波定位装置的配变终端,然后通过奇异值分解(SVD)对故障行波信号进行检测,应用多端行波故障选线算法判别障故障线路。在此基础上,各行波定位装置采用小波波形相关性方法,检测两个相关反射波时间差进行单端行波测距。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某台定位装置失灵、时间记录错误时也能实现配电网的故障准确定位,具有很强的容错性和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 多端行波 单端行波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线路故障行波综合定位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黄龙 肖湘纯 +1 位作者 曾祥君 李泽文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101,共9页
针对混合线路故障行波定位中单端定位反射波识别困难,双端定位高精度时钟同步困难等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合线路的单双端故障综合定位方法。首先根据双端定位法进行故障初步定位,得到故障距离的粗测值,由该粗测值计算故障反射波... 针对混合线路故障行波定位中单端定位反射波识别困难,双端定位高精度时钟同步困难等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合线路的单双端故障综合定位方法。首先根据双端定位法进行故障初步定位,得到故障距离的粗测值,由该粗测值计算故障反射波分别到达线路两端的2个时刻,选取这2个时刻附近的多个反射波头组成故障点的反射波组合,并对反射波组合进行时间求和,与线路总长所求时间和作差得到误差时间矩阵,其中数值最接近零的矩阵元素所对应反射波即为故障点反射波,最后根据单端定位原理实现故障点的高精度定位。EMTP-ATP仿真结果表明:论文所提故障行波综合定位方法有效可行,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为故障快速处理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线路 故障行波 单端定位 故障综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波形信息的混联线路单端行波定位方法 被引量:31
8
作者 邓丰 李欣然 曾祥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471-3485,共15页
架空线-电缆混联线路,由于各段线路行波波速度不一致,初始行波波头和故障点反射波难以辨识,传统的故障定位算法无法适用。提出了基于全波形信息的故障行波时-频域表现形式;基于故障信号的传播特性和折、反射机理,定性分析了区段内故障... 架空线-电缆混联线路,由于各段线路行波波速度不一致,初始行波波头和故障点反射波难以辨识,传统的故障定位算法无法适用。提出了基于全波形信息的故障行波时-频域表现形式;基于故障信号的传播特性和折、反射机理,定性分析了区段内故障和相邻区段故障,行波波形时-频域相似性和差异性,揭示了故障行波全波形与故障点位置一一对应的本质;基于故障行波全波形信息,截取一定时间窗行波信号,对其经连续小波变换得到各频带系数进行时间间隔划分,得到面积相等的时频小块,进而建立故障行波时频谱矩阵,利用波形特征匹配技术,实现混联输电线路准确故障定位。该方法具有清晰的物理意义,无需行波模量波速,无需提取初始行波波头以及后续反射波,可通用于多端混联输电线路。理论研究和大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原理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线路 故障定位 单端 行波 全波形信息 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不受波速影响的单端行波测距方法 被引量:28
9
作者 位韶康 陈平 姜映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76-81,共6页
分析了架空线路发生故障后行波的传播过程以及行波折、反射原理。针对双端测距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析单端行波前三个波头的故障测距新方法。首先,在线路两端安装实时通信装置,根据两端的第一个波头的到达时间先后识别故障点离两端母... 分析了架空线路发生故障后行波的传播过程以及行波折、反射原理。针对双端测距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析单端行波前三个波头的故障测距新方法。首先,在线路两端安装实时通信装置,根据两端的第一个波头的到达时间先后识别故障点离两端母线哪一端更近,然后利用单端行波测距方法记录M端母线接收到的前三个波头到达的绝对时间,确定故障点类型,经过数学变形消去会对测距结果产生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行波传播速度v,求出故障点位置。所提方法避开了单端行波测距中区分第二个波头性质的难题,消除了双端原理测距中线路两侧准确时间同步问题对测距精度的影响,消除了会对测距结果产生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波速v,进而提高了故障定位准确性。ATP-EMTP仿真验证表明,所提出的不受波速影响的单端行波测距方法是可行的,故障定位精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路 行波 故障定位 单端测距原理 双端测距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端注入-多端检测的配电网故障分支判定方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雷勇 何晓 周聪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43-3249,共7页
配电网分支繁多,若要完全确定故障所在位置,不仅需要知道故障距离首端的距离,还要对故障的分支进行准确有效的判断。在基于线模行波突变的行波测距方法测得故障距离的基础上,根据零模入射行波在故障点处会同时产生零模和线模折反射波的... 配电网分支繁多,若要完全确定故障所在位置,不仅需要知道故障距离首端的距离,还要对故障的分支进行准确有效的判断。在基于线模行波突变的行波测距方法测得故障距离的基础上,根据零模入射行波在故障点处会同时产生零模和线模折反射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单端注入–多端检测的配电网故障分支判定方法。该方法利用线模行波到达首端的时间计算故障距离,并结合线模行波和零模行波到达主干线末端或二级分支末端的时间差协同判断故障所在分支。应用(power systems computer aided design,PSCAD)对不同分支的故障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判断故障分支的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单端注入–多端检测 线模行波 分支 PS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综合比较
11
作者 吴宝兴 郑加诚 +2 位作者 雷欢 李昌静 孙琦 《农村电气化》 2014年第6期59-59,共1页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按照定位的原理可以分为两类:故障分析法和行波法。但是传统的定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对定位精确度的要求,因此以这两类定位方法为基础,引入一些更加有效的组合理论和智能算法将是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发展的...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按照定位的原理可以分为两类:故障分析法和行波法。但是传统的定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对定位精确度的要求,因此以这两类定位方法为基础,引入一些更加有效的组合理论和智能算法将是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故障 定位方法 故障分析法 电力系统 故障定位 智能算法 组合理论 行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小波变换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
12
作者 郑加诚 陈建胜 +2 位作者 吴宝兴 李金龙 陈长杰 《农村电气化》 2015年第1期15-16,共2页
高压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快速准确地找出故障位置对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行波定位法利用输电线路故障时会产生向两端运动的暂态行波实现故障定位,能够很好地解决故障类型和过渡阻抗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但是暂态行... 高压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快速准确地找出故障位置对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行波定位法利用输电线路故障时会产生向两端运动的暂态行波实现故障定位,能够很好地解决故障类型和过渡阻抗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但是暂态行波持续时间短、衰减严重,使其难以检测。小波分析方法能准确提取故障行波波头,但小波分析需要根据线路的参数选取最适合的小波基,否则会影响行波波头到达时刻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BERT-HUANG变换 高压输电线路 故障定位 小波变换 小波分析方法 暂态行波 输电线路故障 运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年总目次
13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共5页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神经网络 故障定位方法 储能系统 行波测距 输变电工程 配电网重构 配电网规划 经济调度 模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