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率域单程方程三维叠前正演中的波场替换
1
作者 周亚同 董恩清 贺振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9-52,共4页
利用定位原理进行三维叠前正演 ,仅靠单程声波方程的延拓即可形成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正演记录 ,运算效率高无多次反射出现。但速度模型中对于过大或过小的速度常使波场在延拓时有频率和波数成分的损失 ,这种损失引起波场畸变并严重影响正... 利用定位原理进行三维叠前正演 ,仅靠单程声波方程的延拓即可形成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正演记录 ,运算效率高无多次反射出现。但速度模型中对于过大或过小的速度常使波场在延拓时有频率和波数成分的损失 ,这种损失引起波场畸变并严重影响正演记录的质量。本文采用波场替换技术 ,在每次延拓时用零相位子波形成一个同时保留了原波场的动力学特征与空间位置信息的新波场 ,然后用新波场取代原畸变波场并参与正演记录合成。在频率域单程方程三维叠前正演中特别适合做波场替换 ,因为震源脉冲与接收响应 (均可视为点脉冲 )的延拓波场在形态上相似 ,而且在延拓波场中每道记录之振幅包络只有一个极值点。理论试算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叠前正演 频率域单程方程 定位原理 波场替换 频波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真振幅单程波方程的叠前AVP成像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吕彬 王西文 +2 位作者 王宇超 李振春 张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19-2127,共9页
基于共聚焦点技术的叠前AVP(振幅随射线参数变化)分析与常规叠后反演方法相比优势明显,但传统通过褶积和互相关运算来实现的方法依赖于聚焦算子,而在复杂构造区走时计算困难且子波难以精确提取,从而导致了聚焦算子不准确,而且褶积和互... 基于共聚焦点技术的叠前AVP(振幅随射线参数变化)分析与常规叠后反演方法相比优势明显,但传统通过褶积和互相关运算来实现的方法依赖于聚焦算子,而在复杂构造区走时计算困难且子波难以精确提取,从而导致了聚焦算子不准确,而且褶积和互相关运算会影响信噪比和分辨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保真振幅单程波延拓算法的叠前AVP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保真振幅傅里叶有限差分延拓算法实现两步聚焦,分别生成共聚焦点道集和网格点道集,既充分利用了保真振幅延拓算法在振幅保持方面的优势,也可以发挥傅里叶有限差分方法对复杂构造区横向变速适应性强的优势,而且两步聚焦过程都不需要聚焦算子,从而解决了传统方法中走时计算和子波提取的问题.模型试算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而针对实际地震资料的试处理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为复杂构造区油气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地球物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振幅 单程方程 傅里叶有限差分 共聚焦点技术 A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程波方程偏移算子高阶辛格式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辉 刘洪 李幼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3-538,共6页
针对地震偏移算法中单程波算子中e指数项的近似 ,提出一种高阶辛格式算法 .与非辛格式的近似、一阶辛格式近似和两步法进行数值对比表明 ,文中提出的高阶辛格式具有更高的精度 .脉冲响应的计算也表明文中的近似方法具有降低频散效应和... 针对地震偏移算法中单程波算子中e指数项的近似 ,提出一种高阶辛格式算法 .与非辛格式的近似、一阶辛格式近似和两步法进行数值对比表明 ,文中提出的高阶辛格式具有更高的精度 .脉冲响应的计算也表明文中的近似方法具有降低频散效应和适应横向变速的能力 .用Marmousi模型验证了对复杂构造的成像的能力 ,实际资料计算表明本文方法适合于较大深度的稳定准确成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偏移算法 单程方程算子 高阶辛格式算法 MARMOUSI模型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起伏条件下反射/透射算子+单程波方程的地震波模拟方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谢桂生 刘洪 +1 位作者 李幼铭 胡润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72-1178,共7页
本文导出了一种由单程波方程利用反射/透射算子的可分表示方法模拟复杂介质中一次反射地震波的数值算法.文中利用算子可分表示理论将反射/透射算子分解成适合于双域(空间域和波数域)运算的表达形式,使得本文得到的地震波数值模拟算法可... 本文导出了一种由单程波方程利用反射/透射算子的可分表示方法模拟复杂介质中一次反射地震波的数值算法.文中利用算子可分表示理论将反射/透射算子分解成适合于双域(空间域和波数域)运算的表达形式,使得本文得到的地震波数值模拟算法可适应于一定程度横向非均匀介质和界面起伏情况,在入射角小于45°时能够准确模拟振幅随入射角(AVA)的关系.就模拟一次反射地震波而言,与前人研究的双程波动方程伪谱法地震波模拟相比,本文算法具有足够高的模拟精度,且计算效率成倍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模拟 单程方程 反射/透射算子 可分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振幅全倾角单程波方程偏移方法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宇 徐升 +1 位作者 张关泉 Norman Bleistein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6期582-587,642,共7页
常规单程波方程偏移方法不能保持声波波场的传播振幅,大倾角的波场振幅被削弱,同时,波场的传播受到90°倾角的限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真振幅全倾角单程波方程偏移方法。该方法首先向下延拓激发波场和接收波场,然后再将回转波场... 常规单程波方程偏移方法不能保持声波波场的传播振幅,大倾角的波场振幅被削弱,同时,波场的传播受到90°倾角的限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真振幅全倾角单程波方程偏移方法。该方法首先向下延拓激发波场和接收波场,然后再将回转波场向上传播,从而将波场的传播角度范围拓宽到0°~180°,可以对任意倾角的构造进行成像,并通过引入真振幅校正项加强了大倾角结构的成像。将常规单程波方程偏移方法和真振幅全倾角单程波方程偏移方法应用于墨西哥湾地区复杂盐丘模型和实际资料,结果显示,盐丘的陡倾角侧翼边界在常规单程波偏移中不能得到很好成像,经过全倾角单程波方程偏移处理后被清晰地显示出来。真振幅全倾角单程波方程偏移方法的计算量大约是常规方法的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振幅 单程方程 回转波 拟微分算子 共炮偏移 共反射角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并行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单联瑜 徐兆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6-640,606+742,共7页
根据单程波动方程波场外推原理,文中总结了共炮道集数据混合域波场外推与成像算法流程,该流程主要包括地震数据预处理、波动方程速度分析和波场外推成像3部分;鉴于单程波动方程波场外推算法和数据流具有非常适合粗粒度的任务级并行计算... 根据单程波动方程波场外推原理,文中总结了共炮道集数据混合域波场外推与成像算法流程,该流程主要包括地震数据预处理、波动方程速度分析和波场外推成像3部分;鉴于单程波动方程波场外推算法和数据流具有非常适合粗粒度的任务级并行计算,处理器间的通讯较少,各个计算节点上可能有多个处理任务,且各节点的处理任务不等,负载极不平衡等特点,本文采用了主从模式动态负载平衡并行算法,该算法可以充分利用多个处理节点的空闲资源,提高作业的计算效率;将混合域单程波动方程波场外推算法与主从模式动态负载平衡并行算法相结合,实现了软件级断点恢复功能。应用国产"Stseis叠前深度成像处理软件系统"对胜利探区的实际资料进行了生产性应用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叠前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单程波动方程 负载平衡 并行算法 断点恢复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程波方程偏移算法的相位问题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法启 单国健 +1 位作者 Scott Morton Jacques Leveille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6期598-603,共6页
利用稳相原理对叠后单程波方程偏移、二维和三维叠前偏移算法中的相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叠后偏移算法可以保持输入子波的相位特征,而叠前偏移算法会改变输入子波的相位特征,叠前单炮深度偏移结果相位与输入数据子波相位... 利用稳相原理对叠后单程波方程偏移、二维和三维叠前偏移算法中的相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叠后偏移算法可以保持输入子波的相位特征,而叠前偏移算法会改变输入子波的相位特征,叠前单炮深度偏移结果相位与输入数据子波相位之间相差了一个因子。上述理论通过基本单位脉冲响应和一个水平反射界面模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验证。从而从理论上解决了波动方程偏移与Kirchhoff积分偏移结果相位不一致问题,这对于正确标定反射层的振幅和深度具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程方程偏移 相位 稳相原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单程波方程的转换波模拟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大卫 李亚林 +1 位作者 尹成 陈国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3-588,487,共7页
采用脉冲或子波作为震源,利用单程波方程分别将炮点和检波点向下延拓,每延拓一个深度步长对两波场进行零延迟相关,进而采用相关值乘以相关点处的反射系数即得反射波场值。与此同时计算出两波场的时间之和,再根据等时叠加原理,将前面计... 采用脉冲或子波作为震源,利用单程波方程分别将炮点和检波点向下延拓,每延拓一个深度步长对两波场进行零延迟相关,进而采用相关值乘以相关点处的反射系数即得反射波场值。与此同时计算出两波场的时间之和,再根据等时叠加原理,将前面计算的反射波场值在对应的时间和空间位置处进行叠加,即可实现P-S转换波资料的共炮记录正演模拟。若将炮点和检波点位置互换,则可以实现S-P转换波资料的共炮记录模拟。由于该模拟方法在处理过程中无需估算转换点位置,因此模拟资料更客观真实。通过该方法模拟的转换波具有无直达波、多次反射干扰等特点,且具有一定的动力学特征,是复杂构造模拟、多波多分量模拟等的一种简单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程方程 转换波 延拓 等时叠加 共炮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单程波高阶逼近方程的隐式差分格式
9
作者 徐魁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5-87,127,共4页
构造了二维45°上行波方程的一种差分格式.该差分格式是隐格式,但却是半隐式求解.利用此差分格式求偏移反问题数值解时,既保证了算法的稳定性,又使得运算量减少.
关键词 隐格式 稳定性 单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区单程波方程保幅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月明 李振春 +3 位作者 庄锡进 胡冰 陈见伟 张金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5-719,836+661,共5页
本文首先细致分析了保幅偏移方程各项的物理含义;然后介绍了理论反射系数的计算以及近似表达式;通过简单模型的计算,对比了成像结果与理论反射系数间的关系;最后将单程波保幅偏移技术应用于中国南方A探区碳酸盐岩地震资料的处理,实际处... 本文首先细致分析了保幅偏移方程各项的物理含义;然后介绍了理论反射系数的计算以及近似表达式;通过简单模型的计算,对比了成像结果与理论反射系数间的关系;最后将单程波保幅偏移技术应用于中国南方A探区碳酸盐岩地震资料的处理,实际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碳酸盐岩区地震资料的深层能量进行了有效补偿,中、深层信息更加丰富,可为AVO异常测定提供高质量的CIP道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程方程 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 保幅偏移 碳酸盐岩 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程波方程的合成平面波保幅偏移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月明 庄锡进 +2 位作者 胡冰 李振春 陈见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1-716,670-671+854,共6页
基于单程波方程的保幅偏移方法不仅能够提供波场的运动学信息,还能够提供动力学信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真振幅偏移。相对于传统偏移算子的单程波偏移方法,保幅偏移加入了振幅补偿项,降低了计算效率。为了提高单程波方程保幅偏移的计算效... 基于单程波方程的保幅偏移方法不仅能够提供波场的运动学信息,还能够提供动力学信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真振幅偏移。相对于传统偏移算子的单程波偏移方法,保幅偏移加入了振幅补偿项,降低了计算效率。为了提高单程波方程保幅偏移的计算效率,本文提出了基于单程波方程的合成平面波保幅偏移方法,该方法在成倍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可以提供地下目标区域的方向性照明。应用平层模型,对比分析了传统偏移算子与保幅平面波偏移算子的成像效果,应用复杂的Marmousi模型验证了该方法对复杂构造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程方程 平面波 保幅偏移 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保真的单程波方程偏移理论 被引量:77
12
作者 张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10-1430,共21页
本报告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真振幅单程波方程偏移理论,对各种基于单程波方程的偏移振幅作出了系统的分析介绍.为了得到正确的偏移振幅,叠后偏移之前必须进行球面扩散校正.但是,作为叠后相位移偏移算法的推广,Dubrulle氏的共炮检距偏... 本报告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真振幅单程波方程偏移理论,对各种基于单程波方程的偏移振幅作出了系统的分析介绍.为了得到正确的偏移振幅,叠后偏移之前必须进行球面扩散校正.但是,作为叠后相位移偏移算法的推广,Dubrulle氏的共炮检距偏移除了零炮检距和平层两种特例外,它不能给出正确的偏移振幅.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传统的单程波单炮偏移不是保振幅算法.利用真振幅单程波方程分解和校正地表的初值条件,我们可以将常规偏移方法改造为真振幅算法并且证明在高频渐近的意义下,新方法的偏移振幅等价于Kirchhoff反演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可以利用单平方根算子和双平方根算子输出真振幅共反射角剖面.我们的分析指出,这时正确的成像条件为乘积pUpD*.与真振幅共炮偏移所需的商型成像条件pU/pD相比,共反射角偏移的计算稳定性大为改善并且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有重要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振幅偏移 单程方程 共炮偏移 共反射角偏移 单平方根算子 双平方根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线中心坐标系中傍轴单程波方程数值模拟与偏移成像
13
作者 程磊磊 王华忠 刘少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8-342,315,共5页
目前地震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主要有基于波动方程高频近似解的积分类方法和基于微分波动方程有限差分解或混合域解法两大类。高斯束方法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描述波传播与成像的方法,其存在问题是在描述射线中心坐标系中的波传播过程中... 目前地震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主要有基于波动方程高频近似解的积分类方法和基于微分波动方程有限差分解或混合域解法两大类。高斯束方法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描述波传播与成像的方法,其存在问题是在描述射线中心坐标系中的波传播过程中引入的近似过多,除了高频近似外,垂直于射线路径任一点的平面内波场的振幅仅仅简单地用射线路径上该点振幅的高斯衰减获得,不能描述射线束内复杂波现象。为此,推导出射线中心坐标系下傍轴单程波方程,在射线束内利用傍轴单程波方程实现波场的传播,以精确描述局部波场。该方法不仅结合了射线的灵活性,还较好地描述局部射线束内波场。与简单射线理论和复杂波动理论相比,该方法在灵活性和精确性之间取折中,能更方便地解决复杂构造成像和层析速度估计问题。数值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中心坐标系 高斯束 传统单程方程 傍轴单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程波动方程的构造方法与应用
14
作者 柯本喜 戈良玉 +1 位作者 严昌言 范祯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18-330,共13页
本文通过引入一个与波的入射角度有关的参量,给出一种单程波动方程的构造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有两个方向入射的平面波可满足所构造的方程,并可将该方程分裂为15°与45°形式的低阶方程。在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时,只需判别出近法... 本文通过引入一个与波的入射角度有关的参量,给出一种单程波动方程的构造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有两个方向入射的平面波可满足所构造的方程,并可将该方程分裂为15°与45°形式的低阶方程。在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时,只需判别出近法线入射和近掠射两种波,给出θ=0,π/4、π/2三个值,即可有效地解决对入射角瞬时判别的不准确性及所引起的边界不适定性,同时又可有效地解决边界反射问题。文中以平面波源制作的叠加剖面和点源炮集记录的边界处理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处理效果是良好的。最后给出了构造的单程波动方程在开发常规WIMIG偏移模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处理 偏移 单程波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程波方程的高阶逼近
15
作者 孙德宝 王玉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0-61,78,共2页
利用地震波场分裂技术对二维波动方程进行单程波分解 ,很容易求解波动方程 ,能够达到求解精度 ;对低阶微分方程组中的上行波方程进行 3种高阶逼近 ,可以实现大倾角以及任意倾角的偏移。该方法克服了小倾角差分偏移的各种困难 ,实现了快... 利用地震波场分裂技术对二维波动方程进行单程波分解 ,很容易求解波动方程 ,能够达到求解精度 ;对低阶微分方程组中的上行波方程进行 3种高阶逼近 ,可以实现大倾角以及任意倾角的偏移。该方法克服了小倾角差分偏移的各种困难 ,实现了快速、准确的地震资料偏移的高分辨率处理以及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文中给出的上行波方程的 3种高阶逼近方程 ,是为了实现任意倾角的差分 ,具有计算方便、减少计算量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程方程 高阶逼近 偏移 波场分裂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介质中单程波动方程地震偏移和吸收边界
16
作者 Nanxun Dai 陈国金 《石油物探译丛》 1997年第1期31-40,共10页
我们建立了一阶单程波方程,该方程以声波方程的特征分析和优化分散关系为基础。我们证明了上述方程等价于三阶标量偏微分方程。对于均匀介质,这一标量方程可简化为类似于45°旁轴波动方程的形式。在二维不均匀介质中,这一体系精确... 我们建立了一阶单程波方程,该方程以声波方程的特征分析和优化分散关系为基础。我们证明了上述方程等价于三阶标量偏微分方程。对于均匀介质,这一标量方程可简化为类似于45°旁轴波动方程的形式。在二维不均匀介质中,这一体系精确描述了入射角小于75°的波传播过程。 修正逆时偏移方法采用表示下行波的单程波方程。作为偏移中的波场外推算子,下行波方程能将反射同相轴归位到其相应的反射面上,不具有在速度模型中不连续处的散射。因此,根据上述的偏移技术,可以得到振幅与反射率成比例的成像。我们给出一个将这种新的偏移方法应用于合成地震记录的实例,该地震记录中包含了P—P反射和P—SV转换波。 采用单程波方程来建立吸收边界条件,它对于生成合成地震图是很有用的。这些边界能有效地吸收很宽入射角范围内的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程方程 偏移 地震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检波器与波动方程地震叠前正演 被引量:13
17
作者 贺振华 胡光岷 黄德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5-678,共4页
地震非零炮检距正演模拟技术在叠前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中有重要意义。叠前正演通常用射线追踪法和全程波动方程法来实现。这些方法在计算效率和记录信噪比等方面存在许多固有的问题。作者通过提出数学检波器(MG)的概念和方法,使利用单... 地震非零炮检距正演模拟技术在叠前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中有重要意义。叠前正演通常用射线追踪法和全程波动方程法来实现。这些方法在计算效率和记录信噪比等方面存在许多固有的问题。作者通过提出数学检波器(MG)的概念和方法,使利用单程波动方程实现叠前正演成为可能。文中给出了用单程波动方程法对一个复杂地质模型形成8个共炮点地震记录的例子。在这些共炮记录中,来自复杂地质模型的反射波和绕射波十分清晰。记录质量好且计算效率高。更重要的是,利用作者研制的新方法可获得没有多次波、直达波和其它干扰的高信/噪比地震叠前正演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检波器 叠前正演模拟 单程波动方程 复杂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弹性波方程数值模拟中的混合吸收边界条件 被引量:14
18
作者 任志明 刘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5-606,共12页
Liu和Sen(2010和2012)在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中提出一种混合吸收边界条件.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容易实现及吸收效果好等优点.但现有的混合吸收边界条件是针对二阶位移-应力方程设计的,存在稳定性问题.本文首先推导了两种速度-应力单程波方... Liu和Sen(2010和2012)在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中提出一种混合吸收边界条件.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容易实现及吸收效果好等优点.但现有的混合吸收边界条件是针对二阶位移-应力方程设计的,存在稳定性问题.本文首先推导了两种速度-应力单程波方程:二阶Higdon单程波方程和一阶Higdon单程波方程.进而提出基于一阶弹性波方程的混合吸收边界条件方法.在内部区域和边界之间引入一个过渡区域,通过单程波与双程波方程平滑过渡来消除人工边界反射.为了改善混合吸收边界条件的吸收效果和稳定性,我们采用了能同时吸收纵、横波反射的一阶单程波方程和与变量位置有关的加权系数.为了验证混合吸收边界条件的有效性,将其与常规分裂完全匹配层(PML)方法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PML边界条件相比,混合吸收边界条件在耗用更小计算时间和存储量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更好的吸收效果.另外,本文提出的两种混合吸收边界条件中,混合一阶Higdon吸收边界条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吸收边界条件 Higdon单程方程 完全匹配层 数值模拟 一阶弹性波速度-应力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VTI介质单程波正演模拟与照明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雪 韩立国 +1 位作者 杨贺龙 段超然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3-651,共9页
实际地下介质不仅表现各向异性的特征,同时还表现粘弹性的特征,对入射波和反射波的传播及能量分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地震波在实际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利用改进的单程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对粘弹VTI介质模型进行qP... 实际地下介质不仅表现各向异性的特征,同时还表现粘弹性的特征,对入射波和反射波的传播及能量分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地震波在实际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利用改进的单程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对粘弹VTI介质模型进行qP波正演模拟以及点震源和不同角度入射平面波震源的照明度分析,并对正演及照明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两组模型试验,总结了地震波在粘弹VTI介质中与在弹性各向同性介质中传播的不同之处:一方面,介质存在粘弹性会对在其中传播的地震波能量造成吸收;另一方面,介质还存在各向异性,导致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随方向变化,对地震波的能量分布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 各向异性 单程波动方程 正演模拟 照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惠更斯原理的波动方程共炮点道集地震正演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永国 贺振华 黄德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地震非零炮检距正演模拟技术在叠前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中有重要意义。作者利用下行波将震源场延拓到地质介质任意深度,实现单程波动方程模拟叠前正演记录。用单程波动方程法对一个盐丘地质模型生成129个共炮点地震记录,并对所有共炮记... 地震非零炮检距正演模拟技术在叠前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中有重要意义。作者利用下行波将震源场延拓到地质介质任意深度,实现单程波动方程模拟叠前正演记录。用单程波动方程法对一个盐丘地质模型生成129个共炮点地震记录,并对所有共炮记录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在共炮记录中,来自盐丘地质模型的反射波和绕射波十分清晰。叠前深度偏移剖面和盐丘地质模型完全吻合。该方法生成记录质量好且计算效率高,并且叠前正演记录没有多次波、直达波和其他干扰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波 叠前正演 单程波动方程 波场延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