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志忠 叶志云 +1 位作者 林圣彩 林舒勇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9-156,共8页
代谢是细胞和有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细胞和有机体通过感应系统实时监测代谢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状态,并不断地通过错综复杂的代谢调控途径来维持其稳态.代谢调控一旦出现紊乱,机体代谢就会发生异变,从而导致如糖尿病、肥胖、... 代谢是细胞和有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细胞和有机体通过感应系统实时监测代谢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状态,并不断地通过错综复杂的代谢调控途径来维持其稳态.代谢调控一旦出现紊乱,机体代谢就会发生异变,从而导致如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乃至肿瘤等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并影响发育、生长、繁殖、衰老等生命过程.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作为在代谢调控中起核心作用的激酶,自其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对AMPK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为揭示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探索其治疗和预防的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新思路.围绕近年来国内外AMPK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重点阐述AMPK在体内的激活机制以及本课题组在该领域中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稳态 单磷酸激活蛋白激酶 葡萄糖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能量、葡萄糖感受器和代谢性疾病治疗靶标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宸崧 王子涵 +4 位作者 陈燕雯 万芷辰 王心茗 陈思薇 崔立枫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5-345,共21页
代谢是一切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调控蛋白之一.它在机体能量水平下降时被激活,通过磷酸化一系列下游因子促进分解代谢、抑制合成代谢,从而维持能量平衡.AMPK作为感知者和调节者,既能... 代谢是一切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调控蛋白之一.它在机体能量水平下降时被激活,通过磷酸化一系列下游因子促进分解代谢、抑制合成代谢,从而维持能量平衡.AMPK作为感知者和调节者,既能感受并维持代谢稳态,也能通过对代谢的“纠偏”缓解由代谢紊乱引起的糖尿病、脂肪肝等典型代谢性疾病症状;而在更长时间尺度下调控AMPK,则可以延缓衰老、延长寿命.AMPK的这些功能和优势使其成为许多代谢疾病的重要靶标之一,并将有助于提升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 葡萄糖感受 代谢稳态 代谢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一磷酸激活蛋白激酶与采食量调节 被引量:1
3
作者 郑萍 陈代文 张克英 《饲料工业》 2007年第4期40-43,共4页
腺苷一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88年。近几年的研究表明,AMPK在调节细胞能量代谢上起着重要作用,被称作细胞内的“燃料开关”,在动物抵御和适应环境应激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最新研究显示,AMPK通过一些激素... 腺苷一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88年。近几年的研究表明,AMPK在调节细胞能量代谢上起着重要作用,被称作细胞内的“燃料开关”,在动物抵御和适应环境应激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最新研究显示,AMPK通过一些激素和养分等途径参与采食量的调节。本文总结了AMPK在采食量调节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揭示研究其与动物营养代谢的重要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采食量 量调节 激活 磷酸 ampk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和部位羊肉中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活性与肉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宋晓彬 袁倩 +1 位作者 刘树军 靳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0,共4页
选取巴美肉羊5、6、8月龄和12月龄不同部位的骨骼肌,分别测定并比较它们的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性、糖酵解指标和肉质指标,以探讨AMPK与宰后肌肉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MPK活性随着月龄的增... 选取巴美肉羊5、6、8月龄和12月龄不同部位的骨骼肌,分别测定并比较它们的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性、糖酵解指标和肉质指标,以探讨AMPK与宰后肌肉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MPK活性随着月龄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P<0.05),背最长肌的AMPK活性显著高于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P<0.05);AMPK活性与肌糖原含量、乳酸含量和己糖激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b*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L*值、a*值、剪切力和熟肉率呈负相关(P<0.05)。提示AMPK活性与肌糖原、己糖激酶、乳酸、肉的色泽、剪切力和熟肉率具有相关性,AMPK可能通过调节糖酵解进程进而影响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激活蛋白激酶 糖酵解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糖对急性运动大鼠心肌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激活的影响
5
作者 余海燕 顾伟玉 +4 位作者 王智强 姚政立 赵佳 朱睿 王蕴红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4-449,共6页
目的通过测量大鼠急性运动后心肌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性和糖原含量的变化,探讨补糖对运动心肌AMPK激活的影响。方法大鼠进行急性耐力运动,并在运动前后不同时间补充不同剂量的补充葡萄糖,采用W... 目的通过测量大鼠急性运动后心肌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性和糖原含量的变化,探讨补糖对运动心肌AMPK激活的影响。方法大鼠进行急性耐力运动,并在运动前后不同时间补充不同剂量的补充葡萄糖,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大鼠心肌AMPK活性的动态变化,采用蒽酮法测定心肌糖原含量。结果运动诱发大鼠心肌AMPK活性显著增高并在急性运动后1 h保持在较高水平,然而运动补糖大鼠心肌AMPK活性却无显著增高。运动或小剂量补糖都无法引起大鼠糖原含量的显著变化,只有大剂量补糖能使糖原含量在运动后24 h显著增高。结论 (1)急性运动可使大鼠心肌AMPK活性升高,补糖能显著抑制急性运动中和运动后AMPK的激活。(2)运动后大剂量补糖能有效提高运动后24 h心肌糖原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心肌 补糖 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α2基因shRNA载体的鉴定和表达
6
作者 卢俊 徐世元 +2 位作者 崔睿 张庆国 雷洪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构建针对人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α2(AMPKα2)基因的pGPU6/GFP/Neo-shRNA表达载体,转染SH-SY5Y细胞株,观测其对AMPKα2基因的沉默效果。方法利用Ambion在线设计软件设计针对人AMPKα2基因的shRNA干扰序列,克隆到pGPU6... 目的构建针对人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α2(AMPKα2)基因的pGPU6/GFP/Neo-shRNA表达载体,转染SH-SY5Y细胞株,观测其对AMPKα2基因的沉默效果。方法利用Ambion在线设计软件设计针对人AMPKα2基因的shRNA干扰序列,克隆到pGPU6/GFP/Neo质粒载体上。对重组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和酶切分析。用质脂体将重组质粒转导SH-SY5Y细胞株,经G418筛选阳性克隆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α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DNA测序和酶切鉴定表明,4个sh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4个重组质粒之一的pGPU6/GFP/Neo-shRNAAMPKα2(3)能有效抑制AMPKα2基因在SH-SY5Y细胞株中的表达,抑制率为63%。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人AMPKα2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pGPU6/GFP/Neo-shRNAAMPKα2。pGPU6/GFP/Neo-shRNAAMPKα2(3)能有效抑制AMPKα2基因在SH-SY5Y细胞株中的表达,为将来应用其研究AMPK在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麻药 RNAi干扰 单磷酸激活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α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与细胞增殖
7
作者 张姣姣 王怡 +3 位作者 杨炜蓉 汪勇 王莉娟 王鲜忠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5-47,共3页
腺苷-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denosinemono—phosphate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是一种能被腺苷-磷酸(AMP)激活,主要协调代谢和能量需要的蛋白激酶Ⅲ;当体内能量状况发生改变时,ATP分解为ADP、AMP并激活AMPK,并通过AMPK调节... 腺苷-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denosinemono—phosphate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是一种能被腺苷-磷酸(AMP)激活,主要协调代谢和能量需要的蛋白激酶Ⅲ;当体内能量状况发生改变时,ATP分解为ADP、AMP并激活AMPK,并通过AMPK调节糖原、胆固醇和脂肪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激活 细胞增殖 磷酸 ampk 能量需要 A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尼特羊宰后成熟过程中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糖酵解与肉品质指标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致昊 刘畅 +5 位作者 窦露 侯艳茹 陈晓雨 苏琳 赵丽华 靳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6-162,共7页
本实验选取苏尼特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析宰后4℃下成熟过程中(0、24、48、72、96 h)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质量浓度和活力、糖酵解及肉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探究宰... 本实验选取苏尼特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析宰后4℃下成熟过程中(0、24、48、72、96 h)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质量浓度和活力、糖酵解及肉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探究宰后AMPK的含量和活性对糖酵解和成熟进程的影响,确定苏尼特羊宰后最佳的成熟时间。结果表明:羊肉中磷酸化AMPK的质量浓度和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4 h达到最高点。糖酵解指标中,pH值在宰后24 h内显著下降(P<0.05);肌糖原和游离葡萄糖的含量随着宰后成熟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乳酸含量在宰后24 h到达最大值。肉品质相关指标中,羊肉的剪切力在24 h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48 h后总体趋于稳定;a^(*)值及b^(*)值在宰后均呈现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趋势;L^(*)值在宰后96 h达到最大;在不同时间点(0、24、48、72、96 h)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为29、30、41、40、46种,整体呈现升高的趋势,其中48 h时醛类物质种类最多,有助于提高羊肉的整体风味。综上所述,宰后不同时间点AMPK含量和活性的变化会造成糖酵解指标的改变,进而影响了肉品质指标的变化;在宰后48 h的羊肉具有较好的品质和风味,适宜加工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尼特羊 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 糖酵解 肉品质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环境对滋养层细胞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α1亚基表达及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彭海燕 李华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α1亚基(protein kinase AMP-activated catalytic subunitα1,PRKAA1)的表达水平,及体外高糖环境对滋养层细胞PRKAA1表达水平和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妊娠糖... 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α1亚基(protein kinase AMP-activated catalytic subunitα1,PRKAA1)的表达水平,及体外高糖环境对滋养层细胞PRKAA1表达水平和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妊娠糖尿病患者(19例)及同期正常妊娠孕妇(20例)的胎盘组织,分别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测定PRKAA1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体外高糖处理滋养层细胞后,测定PRKAA1的表达;高糖培养基及PRKAA1抑制剂dorsomorphin分别作用于滋养层细胞后,利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结果·相比正常妊娠孕妇,妊娠糖尿病患者胎盘组织中PRKAA1 m 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均P<0.05)。体外高糖培养基处理滋养层细胞可明显降低PRKAA1的表达水平(P<0.05);高糖培养基和dorsomorphin均可抑制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均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的PRKAA1表达水平下降,体外高糖环境对滋养层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PRKAA1介导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滋养层细胞 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α1亚基 高糖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KAG2基因G100S新突变对小鼠心肌细胞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唐念中 张艳飞 +1 位作者 陈挺 郑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位于非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区域的PRKAG2基因G100S突变对小鼠心肌细胞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分别随机选取N4代4周龄、12周龄的转基因... 目的探讨位于非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区域的PRKAG2基因G100S突变对小鼠心肌细胞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分别随机选取N4代4周龄、12周龄的转基因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各6只,用磷酸化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心肌细胞中AMPK活性,比较转基因小鼠与同窝野生型小鼠AMPK活性的差异,并观察随着周龄的增长转基因小鼠AMPK活性的变化。结果 4周龄和12周龄的转基因小鼠心肌细胞中AMPK活性均低于同窝野生型小鼠(0.042±0.013 vs 0.063±0.013,0.032±0.008 vs 0.062±0.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4)。12周龄和4周龄的转基因小鼠心肌细胞中AMPK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结论 PRKAG2基因G100S突变可导致转基因小鼠心肌细胞AMPK活性下降,而且AMPK活性并不随着转基因小鼠周龄的增长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KAG2基因 G100S新突变 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活性影响鸡胚发育
11
作者 朱云芬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9-59,共1页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推测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鸡胚发育过程中,对鸡胚养分的协调利用起关键作用。为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测定了大、小鸡蛋鸡胚发育过程中肝脏中AMPK活性。小鸡蛋来自26周龄母鸡,蛋重53g72右,大鸡...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推测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鸡胚发育过程中,对鸡胚养分的协调利用起关键作用。为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测定了大、小鸡蛋鸡胚发育过程中肝脏中AMPK活性。小鸡蛋来自26周龄母鸡,蛋重53g72右,大鸡蛋来自42周龄母鸡,蛋重69g左右。分别于11、14、17、20日胚龄及1日龄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大蛋干蛋黄蛋白初始重比小鸡蛋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活性 鸡胚发育 磷酸 活化 发育过程 研究人员 马里兰大学 am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激活蛋白激酶活性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大波 杨震国 +2 位作者 王蕾 张伟 肖飞 《饲料博览》 2010年第9期9-11,共3页
腺苷一磷酸激活蛋白激酶能感知细胞能量代谢状态的改变,维持机体的能量代谢平衡,称为"能量开关",因AMP/ATP升高而被激活,还能被其上游酶如ATM、TAK1等激活。文章主要探讨了AMPK活性的调控因素。
关键词 磷酸激活蛋白激酶 AMP依赖通路 非AMP依赖通路 ampk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通过AMPK/ATG5信号通路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哈宗兰 马丽娜 +1 位作者 马琼 甘桂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54,共7页
目的:通过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自噬相关蛋白5(ATG5)信号通路,探讨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减轻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AP肺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提取物(白花蛇舌草提取物)组、3-MA(自噬抑制剂3-甲... 目的:通过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自噬相关蛋白5(ATG5)信号通路,探讨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减轻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AP肺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提取物(白花蛇舌草提取物)组、3-MA(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组、AICAR(AMPK激活剂)组、提取物+AICAR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ELISA检测血清淀粉酶(AMY)、IL-1β、IL-6、IL-18水平;检测大鼠腹水量及肺湿/干重比(W/D);HE观察胰腺及肺组织病理损伤;Western blot检测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自噬底物p62、IL-1β前体蛋白(pro-IL-1β)、胰蛋白酶原活化肽(TAP)、AMPK、p-AMPK、ATG5、自噬标志物LC3-Ⅱ/Ⅰ、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PS10)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腹水量、肺W/D、胰腺和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血清AMY、IL-1β、IL-6、IL-18水平、胰腺组织p62、TAP、pro-IL-1β表达、肺组织pAMPK/AMPK、ATG5、LC3-Ⅱ/Ⅰ、UPS10、pro-IL-1β表达均升高(P<0.05),胰腺和肺组织LAMP2蛋白表达降低(P<0.05);模型大鼠经白花蛇舌草提取物或自噬抑制剂3-MA干预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白花蛇舌草提取物的改善效果优于3-MA(P<0.05);而AMPK激活剂AICAR可削弱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AP大鼠肺损伤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可通过抑制AMPK/ATG5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自噬水平改善AP大鼠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 肺损伤 5’-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 自噬相关蛋白5 炎症-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调节SIRT1/AMPK信号通路对肺炎克雷伯菌致重症肺炎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晓萍 刘萍萍 +5 位作者 刘晓琳 郑艳 孙滨 丁健 朱元祺 李峻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致重症肺炎(KP)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感染K.pneu‐moniae建立KP大鼠模型并用大黄素处理。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KP组、低浓度大黄素组(20mg/kg)、中浓度大黄素组...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致重症肺炎(KP)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感染K.pneu‐moniae建立KP大鼠模型并用大黄素处理。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KP组、低浓度大黄素组(20mg/kg)、中浓度大黄素组(40 mg/kg)、高浓度大黄素组(80mg/kg)、大黄素+sirtinol[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活性抑制剂]组(80 mg/kg大黄素+30μL/kg sirtinol);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瑞氏-吉姆萨染色(Wright-Giem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HE染色检测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各组肺组织中IL-6、TNF-α、IL-1β表达;电镜扫描观察各组肺组织中细胞自噬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LC3B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SIRT1、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LC3-II、LC3-I、c-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K.pneumoniae诱导的肺炎大鼠肺组织呈现严重损伤,肺部炎性浸润和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增加,动脉血中PaO_(2)和SaO_(2)水平降低,PaCO_(2)水平升高,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细胞凋亡率和c-caspase-3/caspase-3水平增加,细胞自噬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水平降低(均P<0.05)。大黄素处理后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升高动脉血中PaO_(2)和SaO_(2)水平,降低Pa‐CO_(2)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恢复细胞自噬水平(均P<0.05),而使用SIRT1抑制剂sirtinol抑制SIRT1/AMPK信号通路后部分逆转了大黄素对KP大鼠的治疗作用(P<0.05)。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激活SIRT1/AMPK通路进而增强大鼠肺组织细胞自噬,抑制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可能为KP提供潜在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肺炎克雷伯菌 重症肺炎 大鼠 细胞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氯腺苷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相关信号蛋白的作用
15
作者 张宙航 崔景荣 张礼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8-氯腺苷是否会影响肿瘤细胞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方法人胃癌BGC-823细胞与不同浓度8-氯腺苷共孵育.SRB染色法观察细胞增殖;Western蛋白印迹法观察细胞增殖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8-氯腺苷1.0, 2.5... 目的探讨8-氯腺苷是否会影响肿瘤细胞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方法人胃癌BGC-823细胞与不同浓度8-氯腺苷共孵育.SRB染色法观察细胞增殖;Western蛋白印迹法观察细胞增殖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8-氯腺苷1.0, 2.5,5.0,7.5和10 μmol*L-1作用24 h,浓度依赖性抑制BGC-823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9.7%,31.8%, 40.1%, 49.8%和56.7%.7.5 μmol*L-18-氯腺苷作用BGC-823细胞24, 48和72 h,抑制率分别为49.8%, 49.1%和45.6%.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表明,8-氯腺苷2.5~7.5 μmol*L-1作用24 h,BGC-823细胞EGFR蛋白表达减少;Raf-1蛋白表达变化不显著;p-MEK和p-ERK磷酸化蛋白表达增加.结论8-氯腺苷可抑制BGC-823细胞增殖;改变EGFR-Raf/MEK/ERK等一系列信号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细胞增殖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氯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激酶 肿瘤细胞 培养的 胃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调控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芝兰 黄晓萌 +4 位作者 尚文雅 黄靖 韦慧麟 李冰 任亚锋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3,共9页
脊髓损伤(SCI)是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过程中的重要感受器,在维持能量平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目前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 脊髓损伤(SCI)是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过程中的重要感受器,在维持能量平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目前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关键靶点。研究显示,AMPK信号可调控SCI后的自噬、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等,从而影响SCI的病理进程。本文综述了AMP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和治疗SCI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SCI的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 病理机制 神经炎症 轴突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台运动通过激活AMPK减少APP/PS1小鼠海马Aβ沉积 被引量:7
17
作者 闫清伟 赵娜 +2 位作者 夏杰 李百侠 崔海燕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80,共10页
目的:探讨AMPK介导的运动减少APP/PS1小鼠海马Aβ沉积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月龄C57BL/6品系的APP/PS1小鼠和野生小鼠各48只分别随机分为APP/PS1安静对照组(ADC,n=24)、APP/PS1运动组(ADE,n=24)、野生安静对照组(WTC,n=24)和野生运动组(W... 目的:探讨AMPK介导的运动减少APP/PS1小鼠海马Aβ沉积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月龄C57BL/6品系的APP/PS1小鼠和野生小鼠各48只分别随机分为APP/PS1安静对照组(ADC,n=24)、APP/PS1运动组(ADE,n=24)、野生安静对照组(WTC,n=24)和野生运动组(WTE,n=24)。ADE、WTE组进行12周跑台运动,同时ADC、WTC组置于安静跑台环境。采用ELISA实验测海马ATP、AMP含量,RT-qPCR实验测海马AMPK和BACE1mRNA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测海马AMPK及其磷酸化(p-AMPK)蛋白表达、Sirt1、PPARγ、PGC1α、BACE1、Aβ等蛋白表达,免疫组化实验测海马SPs水平。结果:1) 12周跑台运动可提高APP/PS1小鼠海马, ATP、AMP含量,增加AMP/ATP比值(P<0.05);2)上调AMPK mRNA,上调AMPK蛋白表达及p-AMPK水平,上调Sirt1、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水平(P<0.05);3)下调BACE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同时下调Aβ蛋白和SPs(P<0.01)。结论:12周跑台运动减少APP/PS1小鼠海马Aβ沉积的分子机制可能和运动激活AMPK,改善海马能量代谢,继而调节AMPK-BACE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 海马 能量代谢 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在心肌预适应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海霞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6-379,共4页
心肌预适应后 ,内源性物质释放 ,分别作用于心肌中与G蛋白耦联的相应受体 ,蛋白激酶C激活并转位至细胞膜及细胞骨架 ,并可通过线粒体KATP通道、MAPK等通路引发心肌保护作用。在不同的动物中 ,分别发现不同的蛋白激酶C亚型激活转位。目... 心肌预适应后 ,内源性物质释放 ,分别作用于心肌中与G蛋白耦联的相应受体 ,蛋白激酶C激活并转位至细胞膜及细胞骨架 ,并可通过线粒体KATP通道、MAPK等通路引发心肌保护作用。在不同的动物中 ,分别发现不同的蛋白激酶C亚型激活转位。目前公认 :在参与心肌预适应过程的多种因素中 ,PKC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预适应 蛋白激酶C 钙离子 KATP通道 丝裂素原激活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 RLM通过影响AMPK的磷酸化调节HepG2细胞中的脂质沉积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燕 黄亚洲 +3 位作者 陈慧 王丹 李伟 金丽琴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7-764,共8页
长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可通过AMPK、胰岛素受体等多种信号通路,调节细胞糖脂代谢。本研究发现,HepG2细胞中一条未报道的长链非编码RNA,命名为lnc-RLM(lnc-regulate ... 长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可通过AMPK、胰岛素受体等多种信号通路,调节细胞糖脂代谢。本研究发现,HepG2细胞中一条未报道的长链非编码RNA,命名为lnc-RLM(lnc-regulate lipid metabolism)。通过敲低HepG2细胞中lnc-RLM,检测细胞中甘油三脂含量及脂质代谢相关调节因子表达量。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脂质合成相关因子SREBP 1c和FAS表达量上调;同时,细胞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在lnc-RLM敲低的HepG2细胞中,利用AMPK激动剂(A-769662)作用细胞24 h,结果显示,降低的AMPK磷酸化水平并不会因AMPK激动剂的作用而显著升高。本研究结果说明,HepG2细胞中敲低lnc-RLM表达量,可通过影响AMPK磷酸化水平,调节HepG2细胞中脂质沉积。这为今后研究AMPK活性调节提供新的可能,也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非编码RNA 激活蛋白激酶 HEPG2细胞 脂质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
20
作者 郑学斌 黄玉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NT)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及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ApoE^(-/-)小鼠分为模型组、立普妥组(5 mg/kg)、LNT低(5 mg/kg)、中(10 mg/kg)、高(20 mg/kg)剂量组,以相似遗...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NT)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及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ApoE^(-/-)小鼠分为模型组、立普妥组(5 mg/kg)、LNT低(5 mg/kg)、中(10 mg/kg)、高(20 mg/kg)剂量组,以相似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为对照组。灌胃给药12周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ELISA检测血清IL-6、IL-1β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整体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HE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斑块形成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检测主动脉AMPK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TG、LDL-C、IL-6、IL-1β水平、主动脉斑块面积、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主动脉组织NLRP3、IL-6、IL-1β表达显著升高,主动脉组织p-AMPK/AMPK表达和血清HDL-C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立普妥组、LNT中、高剂量组TC、TG、LDL-C、IL-6、IL-1β、主动脉斑块面积、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主动脉组织NLRP3、IL-6、IL-1β表达显著降低,主动脉组织p-AMPK/AMPK表达和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且LNT各剂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普妥组与LNT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T可能通过激活AMPK通路抑制AS小鼠炎症反应和AS斑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ApoE^(-/-)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