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志忠 叶志云 +1 位作者 林圣彩 林舒勇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9-156,共8页
代谢是细胞和有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细胞和有机体通过感应系统实时监测代谢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状态,并不断地通过错综复杂的代谢调控途径来维持其稳态.代谢调控一旦出现紊乱,机体代谢就会发生异变,从而导致如糖尿病、肥胖、... 代谢是细胞和有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细胞和有机体通过感应系统实时监测代谢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状态,并不断地通过错综复杂的代谢调控途径来维持其稳态.代谢调控一旦出现紊乱,机体代谢就会发生异变,从而导致如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乃至肿瘤等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并影响发育、生长、繁殖、衰老等生命过程.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作为在代谢调控中起核心作用的激酶,自其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对AMPK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为揭示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探索其治疗和预防的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新思路.围绕近年来国内外AMPK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重点阐述AMPK在体内的激活机制以及本课题组在该领域中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稳态 单磷酸的蛋白激酶 葡萄糖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能量、葡萄糖感受器和代谢性疾病治疗靶标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宸崧 王子涵 +4 位作者 陈燕雯 万芷辰 王心茗 陈思薇 崔立枫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5-345,共21页
代谢是一切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调控蛋白之一.它在机体能量水平下降时被激活,通过磷酸化一系列下游因子促进分解代谢、抑制合成代谢,从而维持能量平衡.AMPK作为感知者和调节者,既能... 代谢是一切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调控蛋白之一.它在机体能量水平下降时被激活,通过磷酸化一系列下游因子促进分解代谢、抑制合成代谢,从而维持能量平衡.AMPK作为感知者和调节者,既能感受并维持代谢稳态,也能通过对代谢的“纠偏”缓解由代谢紊乱引起的糖尿病、脂肪肝等典型代谢性疾病症状;而在更长时间尺度下调控AMPK,则可以延缓衰老、延长寿命.AMPK的这些功能和优势使其成为许多代谢疾病的重要靶标之一,并将有助于提升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磷酸的蛋白激酶(ampk) 葡萄糖感受 代谢稳态 代谢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养方式对宰后苏尼特羊肉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活力及糖酵解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侯艳茹 马晓冰 +4 位作者 苏琳 赵雅娟 罗玉龙 赵丽华 靳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20,共6页
本研究测定了放牧和圈养条件下苏尼特羊宰后羊肉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力、AMPK基因(PRKAA1、PRKAA2、PRKAG3)m RNA相对表达量和糖酵解指标,分析了AMPK活力与糖酵解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不同... 本研究测定了放牧和圈养条件下苏尼特羊宰后羊肉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力、AMPK基因(PRKAA1、PRKAA2、PRKAG3)m RNA相对表达量和糖酵解指标,分析了AMPK活力与糖酵解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羊肉AMPK活力及糖酵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条件下苏尼特羊背最长肌的剪切力、亮度值以及黄度值均显著大于圈养条件(P<0.05);两种饲养方式的胴体初p H值(p H1)和静止排酸24 h后胴体最终pH值(pH24)差异不显著(P>0.05);圈养条件下苏尼特羊PRKAA1和PRKAG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大于放牧条件(P<0.05),PRKAA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小于放牧条件(P<0.05);AMPK活力和己糖激酶活力均为圈养条件大于放牧条件,但差异不显著(P>0.05);圈养条件下乳酸含量显著大于放牧条件(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PRKAG3基因相对表达量与AMPK活力、己糖激酶活力以及乳酸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PRKAA1基因相对表达量仅与乳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RKAA2基因相对表达量与AMPK活力以及糖酵解指标无显著相关性;AMPK活力和己糖激酶活力以及乳酸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PRKAA1和PRKAG3基因相对表达量高时,AMPK被激活,使己糖激酶活力增加,加速组织内的糖酵解,增加肌肉乳酸含量,降低p H值,进而影响肉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尼特羊 饲养方式 磷酸的蛋白激酶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激活去乙酰化酶1/腺苷一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影响牛脂肪细胞凋亡 被引量:5
4
作者 成海建 游伟 +7 位作者 靳青 刘倚帆 万发春 宋恩亮 刘桂芬 谭秀文 张相伦 刘晓牧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398-440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提取物白藜芦醇(RES)对牛皮下脂肪细胞凋亡率以及去乙酰化酶1(SIRT1)/腺苷一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8月龄鲁西黄牛的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在细胞分化的第0天,更换为...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提取物白藜芦醇(RES)对牛皮下脂肪细胞凋亡率以及去乙酰化酶1(SIRT1)/腺苷一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8月龄鲁西黄牛的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在细胞分化的第0天,更换为RES浓度分别为0(对照)、100、200和400μmol/L的培养液处理48 h,每组设3个重复。应用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q PCR)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分别检测SIRT1/AMPK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因子SIRT1、A MPKα、叉头转录因子1(Fox O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促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并利用油红O染色鉴定脂肪细胞。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RES处理后的牛皮下脂肪细胞凋亡率均极显著增高(P<0.01);不同浓度RES处理后的SIRT1、AMPKα、caspase-3、Bax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Bcl-2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不同浓度RES处理后的SIRT1、AMPKα、caspase-3的蛋白质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200和400μmol/L RES处理后,Fox O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Bax的蛋白质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Bcl-2的蛋白质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100μmol/L RES处理后时,Fox O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以及Bcl-2、Bax的蛋白质表达量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RES通过激活SIRT1/AM PK信号通路,同时激活通路下游的Fox O1,促进了牛皮下脂肪细胞的凋亡,为通过营养调控技术降低牛皮下脂肪沉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乙酰化酶1 -磷酸的蛋白激酶 叉头转录因子1 白藜芦醇 脂肪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α2基因shRNA载体的鉴定和表达
5
作者 卢俊 徐世元 +2 位作者 崔睿 张庆国 雷洪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构建针对人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α2(AMPKα2)基因的pGPU6/GFP/Neo-shRNA表达载体,转染SH-SY5Y细胞株,观测其对AMPKα2基因的沉默效果。方法利用Ambion在线设计软件设计针对人AMPKα2基因的shRNA干扰序列,克隆到pGPU6... 目的构建针对人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α2(AMPKα2)基因的pGPU6/GFP/Neo-shRNA表达载体,转染SH-SY5Y细胞株,观测其对AMPKα2基因的沉默效果。方法利用Ambion在线设计软件设计针对人AMPKα2基因的shRNA干扰序列,克隆到pGPU6/GFP/Neo质粒载体上。对重组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和酶切分析。用质脂体将重组质粒转导SH-SY5Y细胞株,经G418筛选阳性克隆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α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DNA测序和酶切鉴定表明,4个sh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4个重组质粒之一的pGPU6/GFP/Neo-shRNAAMPKα2(3)能有效抑制AMPKα2基因在SH-SY5Y细胞株中的表达,抑制率为63%。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人AMPKα2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pGPU6/GFP/Neo-shRNAAMPKα2。pGPU6/GFP/Neo-shRNAAMPKα2(3)能有效抑制AMPKα2基因在SH-SY5Y细胞株中的表达,为将来应用其研究AMPK在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麻药 RNAi干扰 单磷酸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α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对动物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高晓娜 郭小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287-4294,共8页
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AMPK的活性受一磷酸腺苷(AMP)/三磷酸腺苷(ATP)的调节,应激反应可通过ATP的产生减少或消耗使细胞内AM P/ATP增加,从而激活AMPK。激活的AMPK可通过磷酸化下游靶蛋白,改变脂类和碳水... 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AMPK的活性受一磷酸腺苷(AMP)/三磷酸腺苷(ATP)的调节,应激反应可通过ATP的产生减少或消耗使细胞内AM P/ATP增加,从而激活AMPK。激活的AMPK可通过磷酸化下游靶蛋白,改变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使其朝着抑制ATP消耗过程、促进ATP生成反应的方向进行,即抑制脂肪酸和糖原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和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迅速恢复细胞中的能量,因此AMPK被称为"细胞能量调节器",在动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对AMPK的结构、分布、活性调节及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的蛋白激酶 动物 糖代谢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参与调节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活化发挥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宁钧宇 敬海明 +3 位作者 杜宏举 齐丽娟 高珊 李国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进一步证实在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刺激引起的细胞增生,以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AMPK活化剂二甲双... 目的进一步证实在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刺激引起的细胞增生,以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AMPK活化剂二甲双胍增强细胞内AMPK的活化(表现为AMPK第172位苏氨酸磷酸化增高);采用定点突变获得组成性激活型AMPK突变体,设计短发卡RNA (short hairpin,shRNA)序列构建AMPK干扰载体,并分别包装产生组成性激活型AMPK和AMPK敲低慢病毒。分别采用AMPK活化剂二甲双胍处理、组成性激活型AMPK慢病毒感染和AMPK敲低慢病毒感染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观察AMPK活性对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IGF-1刺激引起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1/2,ERK1/2)活性(表现为202位苏氨酸和204位酪氨酸的磷酸化)及其下游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二甲双胍明显增强AMPK的活性(表现为172位苏氨酸磷酸化增高),并明显抑制IGF-1刺激引起的ERK1/2活化(表现为202位苏氨酸和204位酪氨酸的磷酸化受到抑制);组成性激活型AMPK表达能明显抑制IGF-1刺激引起的ERK1/2活化以及下游的细胞增生;在AMPK敲低细胞中,IGF-1能引起更强的ERK1/2活化。结论 AMPK能通过抑制ERK1/2活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IGF-1信号,并能抑制IGF-1刺激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的蛋白激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激活骨骼肌5′-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的分子机制
8
作者 张国华 曾凡星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90,126,共5页
运动导致骨骼肌细胞内的能量平衡状态被破坏,因此,机体恢复与维持能量状态的平衡对运动能力有重要影响,5′-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5′-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作为细胞内的能量监控器具有这种作用。AMPK在一次性运动中... 运动导致骨骼肌细胞内的能量平衡状态被破坏,因此,机体恢复与维持能量状态的平衡对运动能力有重要影响,5′-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5′-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作为细胞内的能量监控器具有这种作用。AMPK在一次性运动中能以强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激活,其机制主要与运动中AMP/ATP比值改变有关,AMP通过3条途径激活AMPK:直接别构激活;使AMPK成为上游激酶的更适底物;阻遏蛋白磷酸酶对AMPK的抑制,ATP与AMP的作用相拮抗。其他能量状态的变化如磷酸肌酸、肌酸、葡萄糖和肌糖原也对AMPK的激活产生影响。阐明运动激活AMPK的分子机制对理解骨骼肌在运动中的能量代谢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磷酸的蛋白激酶 AMP/ATP比值 磷酸肌酸 骨骼肌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通过激活LKB1/AMPK信号通路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霞 薛娣 师少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1-678,共8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通过激活肝激酶B1(LKB1)/5’-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线栓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急性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芍药苷(10 mg/kg)组、AMPK抑制剂CC(0.2 mg... 目的探讨芍药苷通过激活肝激酶B1(LKB1)/5’-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线栓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急性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芍药苷(10 mg/kg)组、AMPK抑制剂CC(0.2 mg/kg)组、芍药苷(10 mg/kg)+CC(0.2 mg/kg)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仅分离出颈总动脉与颈外动脉,不插线栓,设为假手术组,分组给药处理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测大鼠认知功能;采用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情况;采用TUNEL染色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采用试剂盒测量各组大鼠血清炎性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脑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ROS)与丙二醛(MDA)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与LKB1/AMPK通路相关蛋白(p-LKB1/LKB1、p-AMPK/AMPK)表达状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跨越原平台次数、原平台象限内停留时间、脑组织CAT含量、p-LKB1/LKB1、p-AMPK/AMPK、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脑梗死面积、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血清iNOS与IL-1β水平、脑组织ROS与MDA含量、Bax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苷组大鼠跨越原平台次数、原平台象限内停留时间、脑组织CAT含量、p-LKB1/LKB1、p-AMPK/AMPK、Bc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脑梗死面积、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血清iNOS与IL-1β水平、脑组织ROS与MDA含量、Bax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CC可减轻芍药苷对大鼠脑梗死的保护作用。结论芍药苷可能通过激活LKB1/AMPK信号通路,而阻止炎症发生发展,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减轻大鼠脑组织梗死及海马神经元凋亡,改善其认知功能,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CC可减轻芍药苷对大鼠脑梗死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激酶B1/5’-磷酸的蛋白激酶 急性脑梗死 神经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通过AMPK抑制成熟脂肪细胞脂蛋白脂酶活性
10
作者 卫晓怡 白晨 +2 位作者 唐立伟 陆红 李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05-309,共5页
通过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3-g)干预成熟脂肪细胞,研究Cy-3-g对细胞脂蛋白脂酶(LPL)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y-3-g通过激活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抑制成熟脂肪细胞的LPL活性,提示Cy-3-g具有潜在的调节机体脂代谢... 通过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3-g)干预成熟脂肪细胞,研究Cy-3-g对细胞脂蛋白脂酶(LPL)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y-3-g通过激活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抑制成熟脂肪细胞的LPL活性,提示Cy-3-g具有潜在的调节机体脂代谢作用,与含Cy-3-g的花色苷提取物的肥胖抑制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车菊素-3-葡萄糖 脂肪细胞 蛋白脂酶 磷酸的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激活剂抑制PDGF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峻 郑婷 +4 位作者 童珊珊 李钰青 佘晓芬 张萌 肖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18-2322,共5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激活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糖核苷(AICAR)干预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变化,探讨PDGF对平滑肌细胞的促增殖效应及激活AMPK抑制增殖机制。方法:SD大鼠主动脉...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激活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糖核苷(AICAR)干预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变化,探讨PDGF对平滑肌细胞的促增殖效应及激活AMPK抑制增殖机制。方法:SD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经PDGF及AICAR干预24 h、48 h、72 h后,分为A组(AICAR)、P组(PDGF)、A+P组(AICAR+PDGF)和对照组,4个组用MTT法测量细胞的增殖情况;并检测不同AICAR作用时间下(30 min、1 h、3 h、6 h、12 h)AMPK的活化情况和mTOR的蛋白活性,以及上述各组中AMPK活化和mTOR蛋白活性。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PDGF干预组的MTT值显著增加(P<0.05),AMPK激活组能显著抑制PDGF诱导的MTT值的增加效应(P<0.05);(2)AICAR可诱导细胞AMPK的磷酸化水平增加(P<0.05),AICAR的诱导效应有随药物干预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的趋势;(3)与对照组相比,AICAR干预后p-mTOR表达活性显著减弱(P<0.05),随着药物干预时间延长,p-mTOR表达也呈逐渐减弱的趋势;(4)各组干预12 h后分别检测p-AMPK表达强度,与对照组比较,P组显著减弱(P<0.01),A+P组显著增强(P<0.01),而A+P组与P组比较,A+P组强于P组(P<0.01),A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检测p-mTOR表达强度,与对照组比较,P组显著增强(P<0.05),A+P组较低(P<0.05),A+P组低于P组(P<0.05),A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GF刺激能促进VSMCs增殖,该促增殖效应可被AMPK激活剂AICAR所抑制;细胞mTOR活性下调可能参与AMPK活化诱导的抑制VSMCs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磷酸的蛋白激酶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对骨骼肌细胞脂蛋白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卫晓怡 白晨 +2 位作者 唐立伟 陆红 张靖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6-250,共5页
富含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3-g)的花色苷提取物可抑制肥胖,但其作用机制不明。骨骼肌细胞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与肥胖相关,LPL使骨骼肌中的β-脂肪酸氧化增强,从而加速清除体内循环的甘油三酯(TG),抑制TG流向脂肪组织积聚而导致肥胖... 富含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3-g)的花色苷提取物可抑制肥胖,但其作用机制不明。骨骼肌细胞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与肥胖相关,LPL使骨骼肌中的β-脂肪酸氧化增强,从而加速清除体内循环的甘油三酯(TG),抑制TG流向脂肪组织积聚而导致肥胖。本实验建立稳定的骨骼肌细胞分离培养方法,通过花色苷Cy-3-g干预骨骼肌细胞,研究Cy-3-g对细胞LPL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y-3-g通过激活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上调骨骼肌细胞LPL活性,提示Cy-3-g具有潜在的调节机体脂代谢作用,与含Cy-3-g的花色苷提取物的肥胖抑制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车菊素-3-葡萄糖 骨骼肌细胞 蛋白脂肪酶 磷酸的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通过AMPK/mTOR信号抑制自噬减轻糖尿病心肌肥厚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冰 张莲 郭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0期1547-1551,共5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riin)对糖尿病心肌肥厚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trl组(正常对照组)、DM组(STZ腹腔注射造模组)、DM+ICA组(糖尿病C57BL/6小鼠灌胃Icariin溶液80 mg·kg^(-1)·d^(-1),连续3周)...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riin)对糖尿病心肌肥厚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trl组(正常对照组)、DM组(STZ腹腔注射造模组)、DM+ICA组(糖尿病C57BL/6小鼠灌胃Icariin溶液80 mg·kg^(-1)·d^(-1),连续3周)。实时定量PCR检测心肌肥大的标志因子脑利尿钠肽(BNP)和β肌凝蛋白重链(β-MHC),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AMPK、p-AMPK、mTOR、p-mTOR、LC3B及Beclin1蛋白表达,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质量及射血分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小鼠心肌肥大标志因子BNP和β-MHCmRNA表达显著升高;磷酸化的AMPK蛋白、自噬相关蛋白LC3B及Beclin1表达显著升高,磷酸化的mTO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左室质量显著增加。给予Icariin处理后可以逆转上述改变,但Icariin的作用被自噬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所阻断。结论:Icariin可能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减轻糖尿病心肌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磷酸的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自噬 糖尿病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多样性调控机制与疾病治疗新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宁静华 张鑫 张钰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8,共12页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保守的细胞能量感受器,在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自噬、磷酸化、串扰以及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机体能量匮乏或某些极端情况时AMPK被激活,而在...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保守的细胞能量感受器,在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自噬、磷酸化、串扰以及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机体能量匮乏或某些极端情况时AMPK被激活,而在营养过剩时被抑制,以维持能量平衡。此外,AMPK信号通路介导铁死亡发生的调控机制也体现了其独特作用,AMPK在不同细胞器里发挥特殊调控功能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这也是预防疾病的治疗靶标,如生殖系统疾病、衰老、癌症、炎症和心脏功能障碍等。该文综述了细胞能量不平衡对机体微环境造成的损害,AMPK通过多样性信号调控机制激发了其在疾病和药物中的潜在治疗潜力,为不同系统疾病提供了治疗新思路。通过综述AMPK信号通路的多样性调节机制,为靶向AMPK的癌症治疗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磷酸的蛋白激酶 能量代谢 铁死亡 信号传导 治疗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通过增强心肌脂肪酸氧化抑制大鼠心肌肥厚 被引量:8
15
作者 殷然 董吁钢 +1 位作者 李红良 刘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58-1262,共5页
目的:探讨单磷酸腺苷(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对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可能涉及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TAC)引起压力负荷增加,造成心肌肥厚的模型。术后24h起经皮下注射AMPK的特异性激活剂AICAR(0.5mg.kg-1.d-1)直... 目的:探讨单磷酸腺苷(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对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可能涉及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TAC)引起压力负荷增加,造成心肌肥厚的模型。术后24h起经皮下注射AMPK的特异性激活剂AICAR(0.5mg.kg-1.d-1)直至术后7周。处死动物前,对大鼠进行超声心动学指标的检测和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处死动物,取心脏称重后计算心脏重/体重比值,测量心肌细胞的平均直径、心肌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I)的mRNA表达。结果:(1)心肌肥厚+AICAR组大鼠的心脏重/体重比值、心肌细胞平均直径、血清及心肌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明显低于心肌肥厚对照组;(2)心肌肥厚+AICAR组大鼠心肌PPARα及CPT-I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心肌肥厚对照组;(3)心肌肥厚+AICAR组大鼠心脏超声心动学指标: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PWT,LVDD,LVSD)低于心肌肥厚对照组,左室短轴缩短率(FS%)则高于心肌肥厚对照组。结论:活化的AMPK可能通过增强心肌脂肪酸氧化从而抑制压力负荷增加引起的心肌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的蛋白激酶 心肌肥厚 脂肪酸氧化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AMPK、SIRT1基因表达的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钰青 吴峻 +3 位作者 肖云 佘晓芬 黄菲 王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以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I(SIRT1)的基因表达情况,初步探讨AMPK和SIRT1基因表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以及调控血浆中一氧化氮(NO)水平... 目的:通过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以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I(SIRT1)的基因表达情况,初步探讨AMPK和SIRT1基因表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以及调控血浆中一氧化氮(NO)水平、血脂、血糖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普通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实时荧光定量PCR及SPSS分析软件检测冠心病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AMPK和SIRT1的基因表达区别,以及它们与血脂(TC、TG、LDL-c、HDL-c)、空腹血糖(FBG)、一氧化氮(NO)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PBMC中AMPK和SIRT1基因表达以及血浆中NO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PK和SIRT1表达均与TC、TG、LDL-c、FBG呈负相关,与NO含量及HDL-c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BMC中AMPK和SIRT1基因表达下降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存在相关性,对调控血脂、血糖及NO生成释放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磷酸的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I 冠心病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 α_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茂荣 李蓉 +7 位作者 张素华 任伟 汪志红 龚莉琳 郑瑞芝 白晓苏 万小莉 梁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131-1133,1142,共4页
目的:研究单磷酸腺苷(AMP)激活的蛋白激酶α2亚单位(AMPKα2)基因PRKAA2多态性与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国重庆地区T2DM患者492例(病例组)、正常对照296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 目的:研究单磷酸腺苷(AMP)激活的蛋白激酶α2亚单位(AMPKα2)基因PRKAA2多态性与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国重庆地区T2DM患者492例(病例组)、正常对照296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PRKAA2第6内含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857155(440A>C)进行基因分型。结果:PRKAA2多态性位点rs857155三种基因型AA、AC、CC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0.161、0.567、0.272,在对照组中分别为0.192、0.586、0.223,差异无显著性(χ2=2.886,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χ2=1.186,P>0.05)。结论: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PRKAA2多态性位点rs857155与2型糖尿病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磷酸的蛋白激酶α2 2型糖尿病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通过调控LKB1/AMPK和Notch1/Jagged1通路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及肝肾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明昊 郭申 +3 位作者 杜婧雯 俎兆轩 赵绅 张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40-2352,共13页
目的 基于LKB1/AMPK和Notch1/Jagged1通路探讨灯盏花素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及肝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20 mg·kg^(-1))和灯盏花素低、中、高剂量组(6、12、24 mg·kg^(-... 目的 基于LKB1/AMPK和Notch1/Jagged1通路探讨灯盏花素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及肝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20 mg·kg^(-1))和灯盏花素低、中、高剂量组(6、12、24 mg·kg^(-1)),每组10只。采用先腹腔注射75%蛋黄乳液后饲喂高脂饲料的方式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同时给药干预,1次/天,连续28d。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CHO、TG、LDL-C、HDLC、AST、ALT、Cr、BUN水平;测定大鼠肝脏、肾脏系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肾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p-AMPK、LKB1、HMGCR水平及肾组织Notch1、Jagged1、Hes1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p-AMPK、LKB1、HMGCR水平mRNA水平及肾组织Notch1、Jagged1、Hes1 mRNA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HO、LDL-C、ALT、AST、Cr、BUN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脏、肾脏系数明显增加(P<0.05)且出现病理变化;肝组织中p-AMPK、LKB1水平明显降低(P<0.05),HMGCR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Notch1、Jagged1、Hes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灯盏花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T-CHO、LDL-C、ALT、AST、Cr、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脏、肾脏系数明显减小(P<0.05)且病变程度减轻;肝组织中p-AMPK、LKB1水平明显升高(P<0.05),HMGCR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Notch1、Jagged1、Hes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灯盏花素能够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及肝肾功能,其机制与激活LKB1/AMPK通路及抑制Notch/Jagged1通路和HMGCR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高脂血症 激酶B1(LKB1)/单磷酸蛋白激酶(ampk)Notch信号受体1 (Notch1)/Notch信号配体1(Jagged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PGC-1α通路与运动诱导的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国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104,共5页
骨骼肌运动适应的重要表现之一是线粒体的含量增加和构成改变,即"线粒体生物合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是调节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关键性信号分子,在缺血、缺氧、低温、收缩及运动等刺激下,其表达增加激活... 骨骼肌运动适应的重要表现之一是线粒体的含量增加和构成改变,即"线粒体生物合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是调节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关键性信号分子,在缺血、缺氧、低温、收缩及运动等刺激下,其表达增加激活包括核呼吸因子1和2及线粒体转录因子A在内的一组转录因子,启动线粒体DNA复制和转录而诱导线粒体生物合成。5′-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能通过一氧化氮、肌细胞增强因子-2、P38MAPK等靶点刺激PGC-1α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核呼吸因子、线粒体转录因子A等转录因子,从而在运动诱导的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一磷酸的蛋白激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辅因子级联 线粒体生物合成 骨骼肌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参与调节大鼠脂肪肝相关性肝癌前病变的形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芸姣 韩文祺 +3 位作者 李若菲 杜尊赎 王学江 江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8-213,共6页
目的探讨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在低剂量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合并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肝癌前病变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内实验采用腹腔注射DEN(30 mg/... 目的探讨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在低剂量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合并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肝癌前病变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内实验采用腹腔注射DEN(30 mg/kg)合并高脂饮食饲喂大鼠16周诱导肝癌前病变模型,通过HE染色、Western blotting、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π,GST-π)、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 A desaturase 1,SCD1)及AMPK、p-AMPK的表达变化;体外实验观察AMPK对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的大鼠H4IIE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与单纯DEN处理组比较,DEN+高脂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及小灶性坏死;GST-π表达水平增高;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及SREBP-1c、FAS、ACC、SCD1表达水平上升;p-AMPK水平下降。AMPK通过抑制SREBP-1c的表达水平降低棕榈酸诱导的H4IIE细胞内脂质合成。结论 AMPK可能通过抑制SREBP-1c的表达水平参与大鼠肝癌前病变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基亚硝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癌前病变 单磷酸蛋白激酶ampk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