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单双相抑郁障碍探索性眼球运动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水平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甄文凤 马辛 王红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47-65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老年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探索性眼球运动(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指标的不同特点。方法收集双相抑郁障碍老年患者38例(双相组)、重性抑郁障... 目的探讨急性期老年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探索性眼球运动(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指标的不同特点。方法收集双相抑郁障碍老年患者38例(双相组)、重性抑郁障碍老年患者39例(单相组),使用24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m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24)评估抑郁症状,检测外周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并进行EEM检测以获得眼球运动凝视点数(number of eye fixation,NEF)、反应性探索分(responsive search score,RSS)、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D)值。结果与单相组比较,双相组患者首发年龄早、病程长、入院次数多(均P<0.05),HAMD-24评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相组ACTH、COR水平高于双相组(P<0.05),且ACTH、COR水平异常比例较双相组高(P<0.05);单相组EEM检测中D值高于双相组,RSS值低于双相组(P<0.05),两组N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相组D值与COR水平呈正相关(r=0.482,P=0.002),与其他指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而双相组未发现EEM各指标与其他指标有统计学相关性(均P>0.05)。结论急性期老年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临床表现、血清ACTH和COR水平、EEM指标存在不同特点,提示两种疾病可能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双相抑郁障碍 单相抑郁障碍 探索性眼球运动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异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强 亢万虎 +3 位作者 王崴 陈策 马现仓 高成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3-494,501,共3页
目的 了解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对 6 4例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中双相抑郁障碍 34例、单相抑郁障碍 30例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甲状腺素 (T4)和促甲状腺激素 (TSH)进行检测 ,同时以30名健康志愿者... 目的 了解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对 6 4例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中双相抑郁障碍 34例、单相抑郁障碍 30例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甲状腺素 (T4)和促甲状腺激素 (TSH)进行检测 ,同时以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Montgomery Asbery抑郁量表 (MADRS) ,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 患者组治疗前后T3 [(1.98± 0 .5 2 )nmol·L-1,(1.90± 0 .5 8)nmol·L-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1.5 8± 0 .2 7)nmol·L-1],单相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后T4[(93.4 1± 2 9.4 1)nmol·L-1]低于治疗前 [(10 4± 2 0 .2 4 )nmol·L-1],并恢复到正常范围 ,HAMD和MADRS评分也随之明显下降。结论 提示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与症状的消失有关 ,甲状腺激素异常是继发于情绪障碍 ,双相抑郁障碍与单相抑郁障碍在病因学方面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障碍 单相抑郁障碍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相抑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姜傥 陈怡丽 +5 位作者 徐贵云 党亚梅 刘学军 陈培松 欧阳涓 欧阳惠怡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亚细胞的分布的差异性。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诊断标准的单相抑郁障碍(简称... 目的探讨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亚细胞的分布的差异性。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诊断标准的单相抑郁障碍(简称单相抑郁)患者35例、双相抑郁障碍(简称双相抑郁)患者23例和正常对照30名,检测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cell,PBMC)中GRαmRNA表达水平,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GRα在PBMC中的亚细胞分布,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清皮质醇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双相抑郁患者组GRαmRNA表达均下降(P<0.05),且与HAMD总分均呈负相关(r=-0.62,P<0.05;r=-0.79,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单、双相抑郁的轻中度、重度亚组的GRαmRNA表达递减(P<0.05)。单、双相抑郁患者组PBMC上GRα表达均显著减少,且主要分布在细胞浆内,提示存在核分布异常;随着抑郁程度的加重,核内分布呈下降趋势(P<0.05);但单、双相抑郁患者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单、双相抑郁组血浆ACTH和血清皮质醇浓度与GRαmRNA的表达均无关(P>0.05)。结论提示GR在单、双相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中均可能起重要作用,且GRαmRNA可能仅是抑郁状态指标,无法鉴别单、双相抑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障碍 双相抑郁障碍 糖皮质激素受体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