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流蒸发器换热元件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兆俊 闫昌琪 孙中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2-35,共4页
以水为工质 ,对套管式换热元件进行了单相对流传热强化效果和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根据实验结果 ,给出了窄环隙流道单相对流传热时内、外侧的努谢尔特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实验结果分析表明 ,在雷诺数Re <2 0 0 0时 ,窄环隙流道依然具... 以水为工质 ,对套管式换热元件进行了单相对流传热强化效果和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根据实验结果 ,给出了窄环隙流道单相对流传热时内、外侧的努谢尔特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实验结果分析表明 ,在雷诺数Re <2 0 0 0时 ,窄环隙流道依然具有强化传热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单相对流 窄环隙 单侧加热 直流蒸发器 换热元件 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管单相对流换热实验研究
2
作者 范广铭 孙中宁 宿吉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35-1739,共5页
本文以单相水为介质,对结构尺寸不同的3种扁管的换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选用适当的方法对扁管在实验范围内的强化换热效率指标进行评价,确定了扁管的最佳工作区域。结果表明,扁管的管内换热系数明显高于... 本文以单相水为介质,对结构尺寸不同的3种扁管的换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选用适当的方法对扁管在实验范围内的强化换热效率指标进行评价,确定了扁管的最佳工作区域。结果表明,扁管的管内换热系数明显高于光圆管的,换热系数最高可达光圆管的2.62倍,在换热面积和泵功率相同情况下,扁管最佳工作区域的换热量最高可达光圆管的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管 单相对流 强化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微肋扁管单相对流换热实验研究
3
作者 范广铭 孙中宁 王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4-178,共5页
以单相水为介质,对肋高或结构尺寸不同的4种斜微肋扁管的换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方法对斜微肋扁管在实验范围内的强化换热效率指标进行评价,确定了斜微肋扁管的最佳工作区域。结果表明:斜微肋扁管... 以单相水为介质,对肋高或结构尺寸不同的4种斜微肋扁管的换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方法对斜微肋扁管在实验范围内的强化换热效率指标进行评价,确定了斜微肋扁管的最佳工作区域。结果表明:斜微肋扁管的管内换热系数明显高于光管,换热系数最高可达光管的5.9倍,在换热面积和泵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斜微肋扁管最佳工作区域的平均换热量均可达光管的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微肋扁管 单相对流 强化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环隙内单相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立成 阎昌琪 孙中宁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5-239,共5页
鉴于流体在小尺度流道内流动换热时所表现出的特殊性 ,对水在竖直环隙内受迫流动时的单相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两组实验件的环隙宽度分别为 0 9mm和 2 4mm。实验结果表明 ,窄环隙可以对单相对流换热起到强化作用 ,但较 2 4m... 鉴于流体在小尺度流道内流动换热时所表现出的特殊性 ,对水在竖直环隙内受迫流动时的单相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两组实验件的环隙宽度分别为 0 9mm和 2 4mm。实验结果表明 ,窄环隙可以对单相对流换热起到强化作用 ,但较 2 4mm环隙而言 ,0 9mm环隙不但不能进一步强化换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环隙 单相对流换热 实验研究 强化换热 小尺度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狭缝通道中单相水对流换热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瑞兰 王增辉 +1 位作者 苟军利 贾斗南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9-234,239,共7页
采用k kL u v紊流模型 ,对环形狭缝通道中水的流动与换热的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 ,将计算结果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
关键词 环形狭缝通道 单相对流换热 数值计算 换热特性 蒸汽发生器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气化渣的Fe2O_(3)纳米流体制备与电池热管理试验
6
作者 高春雷 侯竣升 +5 位作者 丁子涵 黄磊 张浩 田佰起 吴俊杰 郝南京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190,共10页
随着煤化工行业的发展,以煤气化渣为代表的煤基固废产量逐年增长,其大规模的高值化利用问题亟待解决。当前,由煤基固废制备的功能材料主要有沸石、活性炭、碳硅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在吸附剂、催化剂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 随着煤化工行业的发展,以煤气化渣为代表的煤基固废产量逐年增长,其大规模的高值化利用问题亟待解决。当前,由煤基固废制备的功能材料主要有沸石、活性炭、碳硅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在吸附剂、催化剂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相对粉煤灰、煤矸石等,煤气化渣的资源化利用率仍偏低。鉴于煤气化渣巨大的产量与当前相对有限的应用需求现状之间存在的显著矛盾,寻求更为广泛且高效的利用途径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利用煤气化渣作为原材料,大规模制备具有卓越热物理性能的纳米流体,是煤气化渣的高值化利用的一条新的路径。其中,纳米流体在电池热管理领域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转化与增值,还显著提升了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性能,有助于推动纳米流体在新能源产业中的大规模应用。以煤气化渣为原料,通过元素活化分离,制备了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水基Fe_(2)O_(3)纳米流体。并且,对合成的纳米流体进行电池热管理试验研究,探究了浓度、流速、放电倍率变化对纳米流体传热性能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流体在压降略微增大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电池温升和温差,电池表面温升和表面温差分别降低了22%和34%。纳米颗粒对热导率的增强作用及其扰动效应是强化传热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为煤基固废的大规模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方向,同时为电池热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纳米流体 强化传热 电池热管理 单相对流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协同原理在强化换热与脉管制冷机性能改进中的应用(上) 被引量:13
7
作者 陶文铨 何雅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01-1105,共5页
简要地介绍了场协同原理的基本思想 ,综述了文献中应用数值分析方法讨论场协同原理在强化单相对流换热分析中的应用情况 ,说明场协同原理可以将现有文献中关于强化单相对流换热的 3种说法统一起来 ,因而是强化单相对流换热的统一理论 .
关键词 脉管制冷机 强化换热 场协同原理 数值模拟 传热学 强化单相对流传热 性能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缝环形流道内流动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路广遥 孙中宁 +1 位作者 王经 阎昌琪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5-279,共5页
对竖直及水平窄缝环形流道内单相水受迫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详细介绍了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窄缝环形流道内流动换热的Nu数与普通圆管内公式计算值不同,不能采用传统的圆管内的对流换热模型来计算。窄缝环形流道进行对流... 对竖直及水平窄缝环形流道内单相水受迫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详细介绍了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窄缝环形流道内流动换热的Nu数与普通圆管内公式计算值不同,不能采用传统的圆管内的对流换热模型来计算。窄缝环形流道进行对流换热时,从层流向紊流过渡较普通圆管明显提前。分析了测壁温与分离系数法之间的差别,应用修正的Dittus Boelter公式所计算的窄缝环形流道内的Nu数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窄缝环形流道 单相对流 测壁温 分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