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9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次同步模态能量的光伏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诱因判别方法研究
1
作者 吴熙 周金宇 +1 位作者 陈曦 廖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480-5491,I0013,共13页
随着光伏装机容量的持续增加,光伏电站所诱发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问题愈发频繁,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实际运行经验表明,光伏电站引发的SSO可能具有不同诱因,其应对措施也完全不同。因此,准确判别... 随着光伏装机容量的持续增加,光伏电站所诱发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问题愈发频繁,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实际运行经验表明,光伏电站引发的SSO可能具有不同诱因,其应对措施也完全不同。因此,准确判别振荡诱因对制定解决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次同步模态能量(sub-synchronous modal energy,SSME)的光伏并网系统振荡诱因判别方法。首先,基于广义哈密顿模型,建立光伏并网系统内部子模块SSME平衡方程,给出内部子模块及其受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s,PLL)影响SSME计算方法。其次,提出基于SSME的光伏振荡诱因辨别判据,通过对光伏内部各子模块SSME的分析,找出其中主导光伏振荡的子模块,并判别振荡是否与PLL有关。接着,构造4种光伏并网系统的SSO场景以验证所提振荡诱因判别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采用现有阻抗分析法与该文所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系统 次同步振荡 次同步模态能量 振荡诱因判别 广义哈密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牵引供电光伏储能系统多层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廉静如 戴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7-1487,I0020,共12页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新型铁路能量路由器结构,其交流侧跨接α/β相牵引母线、直流侧接入光伏储能。首先,推导新型结构的数学模型和工作原理;然后,针对逆变器传统两端口模式转变为RER的三端口模式存在的有功/无功耦合问题,提出增加无功补偿装置的硬件解耦方法;其次,针对新型RER三端口间多向能流问题,提出一种多层协调优化控制策略。最后,基于典型工况及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从2.52%降低至1.58%,平均功率因数从0.688上升至0.966,再生制动回收率61.65%,光伏消纳率94.16%;主设备容量降低42.31%,成本降低37.23%,说明所提新型RER在实现现有RER相同功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再生制动 单逆变器跨相式铁路能量路由器 多层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PWM均值化实时仿真方法
3
作者 匡维兴 徐涛 +3 位作者 蒋春红 郝正航 陈卓 熊国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9-75,共7页
针对传统实时仿真在高频电力电子器件中计算效率低、资源占用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GA-UREP均值化原理的电磁暂态实时仿真方法。该方法使用FPGA_(1)并行生成高频PWM信号,并通过高速I/O接口传输至FPGA_(2)并采用均值化技术处理;UREP模... 针对传统实时仿真在高频电力电子器件中计算效率低、资源占用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GA-UREP均值化原理的电磁暂态实时仿真方法。该方法使用FPGA_(1)并行生成高频PWM信号,并通过高速I/O接口传输至FPGA_(2)并采用均值化技术处理;UREP模块负责光伏阵列、电网及控制模块的大步长(50μs)仿真,并与FPGA通过UDP高速通信实现数据交互。在光照突变和a相短路故障2种场景下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实时仿真与Simulink离线仿真所得的交流电流、直流电压及输出功率高度吻合。该方法在保留PWM动态特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仿真效率并降低了FPGA资源占用,可为新能源并网系统实时仿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均值化 平均模型 发电系统 电磁暂态仿真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仿真软件设计与控制决策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海娟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4-684,共1页
太阳能作为一种巨量且分布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光伏发电系统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光照强度、温度、光伏电池的材料和工艺等,这些因素导致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具有... 太阳能作为一种巨量且分布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光伏发电系统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光照强度、温度、光伏电池的材料和工艺等,这些因素导致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为了优化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提高其发电效率,仿真软件的设计与控制决策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光伏发电系统仿真软件设计方面,需要构建能够准确模拟光伏电池、逆变器、储能电池等关键组件以及整个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特性的模型,这些模型需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光照变化、温度变化、电网条件等),并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仿真结果。同时,仿真软件还需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模型搭建、参数设置和结果分析。光伏发电系统在控制决策问题研究方面,需要实现高效、稳定的运行,这要求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环境条件自动调整工作参数,以保证系统能在最佳条件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决策 数据处理能力 仿真软件 照变化 发电系统 实时环境 可再生能源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优化器对建筑光伏系统抗阴影发电性能提升的研究
5
作者 于庆龙 白建波 +2 位作者 郑爽 聂海缘 李建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44-552,共9页
该文研究光伏功率优化器在阴影失配情况下对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系统的影响。首先设计3种不同的组串遮挡方案,在已知组件表面阴影遮挡比例的基础上,对接入优化器的建筑光伏系统发电量进行仿真,并搭建实验平台,对比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 该文研究光伏功率优化器在阴影失配情况下对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系统的影响。首先设计3种不同的组串遮挡方案,在已知组件表面阴影遮挡比例的基础上,对接入优化器的建筑光伏系统发电量进行仿真,并搭建实验平台,对比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仿真模型的精确性。最后以深圳安托山光伏大厦BIPV玻璃幕墙为研究对象,在对每一块组件进行全年8760 h阴影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讨论不装优化器、阴影遮挡区域加装优化器、全部加装优化器3种情况下的系统发电量。结果表明:功率优化器对建筑光伏系统发电量的提升受阴影遮挡影响,在组串受到不均匀遮挡的月份,安装功率优化器后最高可提升9.48%的发电量,且全部加装优化器情况下,可提升系统年总发电量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 太阳辐照 系统 BIPV 功率优化器 阴影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一致性判别的并网光伏系统故障快速辨识
6
作者 李景顺 甘丽芳 +4 位作者 覃宗涛 杨勤 卿华 李幸双 高峰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3,共8页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降低碳排放、减少化石燃料依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电能质量。以并网光伏系统输出的电流信号为输入,开发了一种故障辨识框架。为了提高故障检测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多重...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降低碳排放、减少化石燃料依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电能质量。以并网光伏系统输出的电流信号为输入,开发了一种故障辨识框架。为了提高故障检测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多重一致性判别方法对直接故障检测的结果进行修正。进一步通过引入分段聚合近似算法对输入数据进行有效降维,并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实现故障类型的高效准确识别。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的广泛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方法可以显著减少错误告警,具有优异的故障辨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系统 故障检测 故障辨识 随机森林 分段聚合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CPS联合仿真同步方法及仿真平台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志淳 胡伟 +2 位作者 杨帆 刘增稷 戴剑丰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1-309,共9页
针对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CPS联合仿真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状态缓存的同步方法,可使连续系统仿真与离散事件仿真准确同步,通过状态缓存和仿真回溯机制,在保证仿真准确性的同时有效提高效率。基于该同步方法,结合Matlab和OPNET... 针对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CPS联合仿真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状态缓存的同步方法,可使连续系统仿真与离散事件仿真准确同步,通过状态缓存和仿真回溯机制,在保证仿真准确性的同时有效提高效率。基于该同步方法,结合Matlab和OPNET,搭建联合仿真平台,并通过构造边界节点,可实现电力节点与通信节点的映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平台功能的有效性和计算的准确性,通过与其他平台的对比,体现了该平台在计算效率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发电 信息物理系统 联合仿真 同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光伏系统老化评估及发电量预测方法研究
8
作者 汤霜霜 白建波 +3 位作者 侯天才 聂海缘 项立鹏 郑爽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1-319,共9页
针对光伏系统运行期间组件发生老化衰减的问题,构建一个全面的光伏系统老化评估及发电量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有效性验证。运用蒙特卡洛法模拟组件老化后不一致变化的电性能参数,解决因老化速率不同而引起的失配衰减率及老化总衰减率计... 针对光伏系统运行期间组件发生老化衰减的问题,构建一个全面的光伏系统老化评估及发电量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有效性验证。运用蒙特卡洛法模拟组件老化后不一致变化的电性能参数,解决因老化速率不同而引起的失配衰减率及老化总衰减率计算难题,并基于老化总衰减率对光伏系统投运期间逐年发电量进行预测。结合案例分析,以25 a为投运年限,对不同光伏系统投运期间的老化总衰减率及发电量预测进行仿真并与PVsyst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蒙特卡洛的算法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评估光伏系统投运期间的老化总衰减率、预测未来的发电量,最后基于光伏系统老化规律提出阶段性维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发电 老化 失配 蒙特卡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装置的协调运行
9
作者 杨蒙蒙 邓三星 赵志峥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20-3922,共3页
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装置的协同运行为光伏并网运行创造了条件。随着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光伏发电的波动性特征逐渐显现,并成为影响并网运行的关键因素。将储能装置与光伏发电系统耦合,有助于实现电源侧与负荷侧的供给平衡,也为电力系统的... 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装置的协同运行为光伏并网运行创造了条件。随着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光伏发电的波动性特征逐渐显现,并成为影响并网运行的关键因素。将储能装置与光伏发电系统耦合,有助于实现电源侧与负荷侧的供给平衡,也为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从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装置协调运行关系入手,分析了光伏-储能一体化机制在电力系统中的优势,并从功率、智能管理、容量配置、电压等层面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为新能源开发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系统 储能装置 协调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火灾调查与防治技术研究
10
作者 周巍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876,共8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开发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阶段的防火问题也越发引人注意。本文以典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火灾事故为研究对象,围绕工作原理、系统构成、运维管理方式深入分析此类火灾的引燃规律...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开发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阶段的防火问题也越发引人注意。本文以典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火灾事故为研究对象,围绕工作原理、系统构成、运维管理方式深入分析此类火灾的引燃规律,还原火灾的演进过程,归纳、总结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火灾调查的基本方法和调查重点。同时,从设计方式、产品选型、运维管理、技防措施等方面提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火灾防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系统 火灾调查 火灾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自动化调度数据异常检测方法
11
作者 陈飞 苏适 +2 位作者 徐佳宁 卢欣辰 林莉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3,144,共7页
为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性能和调度性能,提出一种光伏发电系统自动化调度数据异常检测方法。采用静态路由绑定的动态传感瞬时检测跟踪识别方法,实现对光伏发电系统耗损电量情况动态特征分析,计算光伏辐射量和光伏发电的负载参... 为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性能和调度性能,提出一种光伏发电系统自动化调度数据异常检测方法。采用静态路由绑定的动态传感瞬时检测跟踪识别方法,实现对光伏发电系统耗损电量情况动态特征分析,计算光伏辐射量和光伏发电的负载参数信息;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异常特性对调度数据进行异常特征监测,提取光伏发电系统自动化调度数据的异常频谱特征量;根据静态路由绑定后传感信息的时域波形检测结果,实现对光伏发电系统调度数据的异常检测。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光伏发电系统自动化调度数据异常检测的即时性较好、抗干扰能力较强,降低了系统负载开销,提高了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路由绑定 发电系统 自动化调度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的预测研究
12
作者 杜瑶 于雪 +1 位作者 高波 石佩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5-99,共5页
为精准捕捉输入特征与最大功率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提出了改进神经网络的船用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预测方法。构建船用光伏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考虑数学模型内太阳能电池特性系数,提取船舶光伏发电系统最大输出功率映射特征。通过... 为精准捕捉输入特征与最大功率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提出了改进神经网络的船用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预测方法。构建船用光伏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考虑数学模型内太阳能电池特性系数,提取船舶光伏发电系统最大输出功率映射特征。通过Fletcher-Reeves共轭梯度法改进神经网络,利用改进神经网络精准捕捉输入映射特征与最大功率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预测最大功率。实验证明,经过改进后的神经网络,最大功率预测区间的平均带宽均较小。在不同天气工况下,该方法最大功率预测的可靠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神经网络 船用 发电系统 最大功率预测 映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象因素的光伏-温差混合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控制
13
作者 王宇航 李斌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8-236,共9页
针对光伏-温差混合发电系统因两种发电方式特性不同导致功率输出波动大、影响整体能效,且当前控制方法未考虑天气因素、缺少前期功率主动抑制思维的问题,提出考虑气象因素的光伏-温差混合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控制技术。考虑天气条件对光... 针对光伏-温差混合发电系统因两种发电方式特性不同导致功率输出波动大、影响整体能效,且当前控制方法未考虑天气因素、缺少前期功率主动抑制思维的问题,提出考虑气象因素的光伏-温差混合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控制技术。考虑天气条件对光伏-温差混合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直接影响,并对天气因素进行分类与分析。通过预测和控制系统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输出功率,从而不再依赖于单一的后置终端信息。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K均值算法对输出功率的概率分布进行计算,以获得更全面的功率输出信息。在此基础上,将概率分布区域功率数据输入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中,完成输出功率的控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电池温度30℃和串联数量为3的条件下,无遮蔽和完全遮蔽以及遮蔽后有效光辐照度为无遮蔽时的25%和50%这4种情况均可有效控制光伏-温差混合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且Skill值整体降幅以及曲面波动幅度较小,平均绝对误差(MAE)值和均方误差(MSE)值均约在0.3,说明该方法具有有效提高发电系统输出功率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的作用,实际应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混合发电系统 功率控制 概率神经网络 概率分布属性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对电力系统影响及光伏并网柔性控制
14
作者 王展澳 任东朝 《农村电工》 2025年第10期33-34,共2页
“双碳”目标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凭借其安装灵活、运营成本低、绿色低碳等显著优势,成为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然而,当光伏电源集中接入特定线路或台区时,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一系列挑战。笔者现针对光伏并网对电力系统... “双碳”目标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凭借其安装灵活、运营成本低、绿色低碳等显著优势,成为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然而,当光伏电源集中接入特定线路或台区时,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一系列挑战。笔者现针对光伏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索有效的柔性控制措施,供参考。1.1电压稳定性挑战加剧在传统配电网中,负荷功率的动态变化是导致电压波动的核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 电力系统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超级电容储能并网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控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科 文贤馗 +3 位作者 邓彤天 张俊玮 张子昊 杨铎烔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5,62,共10页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因太阳能的周期性和间歇性会对电网造成扰动,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双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在直流母线侧增加超级电容储能可以平抑光伏发电功率的波动。从控制功能的角度,将光伏发电-超级电容储能并网系统分为...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因太阳能的周期性和间歇性会对电网造成扰动,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双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在直流母线侧增加超级电容储能可以平抑光伏发电功率的波动。从控制功能的角度,将光伏发电-超级电容储能并网系统分为光伏发电、逆变器和超级电容储能3个功能独立的子系统;建立了各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各子系统分别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恒功率控制和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控制的具体方案;针对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控制,提出一种基于鲁棒渐近跟踪控制的方法。通过模拟不同辐照强度,不同电网有功-无功功率需求等多种工况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功能划分合理,控制方法有效且兼有较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系统 超级电容 储能系统 直流母线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单级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二次功率扰动的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29
16
作者 刘邦银 段善旭 康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7-411,共5页
建立了光伏阵列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二次功率扰动对光伏阵列输出能力的影响,从提高光伏阵列的利用率角度给出了一种能有效抑制二次功率扰动的功率解耦电容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发电系统 并网 二次功率扰动 纹波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光伏系统生态适宜性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春波 李刚勇 +4 位作者 陈东波 赵炎 彭建 王玉刚 李均力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93-1803,共11页
光伏太阳能发电正在以大规模集中式迅猛发展,有效减少了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光伏太阳能发电站园区(简称“光伏园区”)为底座的草地光伏生态系统,旨在综合开发太阳能和系统保护草地生态,这是推... 光伏太阳能发电正在以大规模集中式迅猛发展,有效减少了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光伏太阳能发电站园区(简称“光伏园区”)为底座的草地光伏生态系统,旨在综合开发太阳能和系统保护草地生态,这是推动主体能源更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迫切需要。针对草地光伏系统的生态适宜性,总结了国内外光伏园区的建设及其运营对局域(光伏组件前檐、板下、后檐、板间以及光伏园区外)微生境(陆面能量传输、近地表微气候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究了光伏园区内生物群落(植物、动物与土壤微生物)对扰动生境的适应性演替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循环)。结合绿色低碳、数智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分析了草地光伏系统在生态适宜性研究中的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草地光伏+”绿色发展模式(如光伏产草、草光互补)与荒漠化综合防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系统 生态适宜性 治沙 产草 互补模式 太阳能发电站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输入单相SPWM调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沈玉梁 徐伟新 +2 位作者 赵为 余世杰 苏建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4-798,共5页
根据单相全桥主电路工作原理,指出了由全桥电路构成的变换器是一个能量可双向流动的变换器,提出了SPWM调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为了防止直流侧电压失控,应采用电网电压前馈控制。根据系统的控制框图, 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器参数的... 根据单相全桥主电路工作原理,指出了由全桥电路构成的变换器是一个能量可双向流动的变换器,提出了SPWM调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为了防止直流侧电压失控,应采用电网电压前馈控制。根据系统的控制框图, 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器参数的整定以及单输入系统的跟踪误差,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输入单相并网 前馈控制 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PT的两级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洁 刘莉 米焱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5-390,共6页
文章对两级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进行研究,系统前级使用新型变步长电导增量法,来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后级逆变器采用P-Q控制方式,实现快速电网电压跟踪;使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使逆变器输出稳定的无功和有功功率。在Simulink... 文章对两级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进行研究,系统前级使用新型变步长电导增量法,来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后级逆变器采用P-Q控制方式,实现快速电网电压跟踪;使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使逆变器输出稳定的无功和有功功率。在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结果验证系统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跟踪速度和精度,而且可以较好的抑制系统在最大功率处的波动,满足光伏发电对并网逆变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功率点跟踪 并网系统 逆变器 增量电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红标 应根旺 +1 位作者 蒋恒 郑潮中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1-66,73,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的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首先建立了基于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和基于主动频率偏移法的孤岛效应检测数学仿真模型,然后以STM32为核心处理器,采用锁相环技术与电网电压前馈补偿的复合控制策略,结合B... 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的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首先建立了基于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和基于主动频率偏移法的孤岛效应检测数学仿真模型,然后以STM32为核心处理器,采用锁相环技术与电网电压前馈补偿的复合控制策略,结合BUCK充电控制电路、交错反激变换电路、全桥逆变电路、信号适配电路和信号检测电路,实现了样机设计。测试结果表明:样机运行稳定、可靠,谐波含量THD和孤岛检测耗时均在相关标准要求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并网 STM32 电导增量法 主动频率偏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