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西多枝尖山区不同生活型植物种-面积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志高 吴甘霖 +1 位作者 段仁燕 张中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94,共4页
根据皖西大别山多枝尖山区的植物群落调查数据,采用对数函数、幂函数和Logistic 3种模型分别拟合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面积关系。结果表明,大别山多枝尖山区不同生活型植物种-面积关系的形式存在差异,其中乔木植物以Logistic模... 根据皖西大别山多枝尖山区的植物群落调查数据,采用对数函数、幂函数和Logistic 3种模型分别拟合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面积关系。结果表明,大别山多枝尖山区不同生活型植物种-面积关系的形式存在差异,其中乔木植物以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好,而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最优模型均为对数函数模型。生境异质性、扩散限制和区域生态过程是乔木植物种-面积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面积关系受到生长习性以及上层群落结构和生境异质性的共同作用。因而,对种-面积关系的研究需要区分物种生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枝尖 生物型 -面积关系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森林群落多样性-稳定性关系
2
作者 贾勃 王新杰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1,共8页
森林群落稳定性是体现森林面对干扰抵抗能力的重要指标,已知森林生物量稳定性会受到多样性、物种异步性和优势物种稳定性的影响,然而,关于这些变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相对重要性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时间尺度下森林群落稳定... 森林群落稳定性是体现森林面对干扰抵抗能力的重要指标,已知森林生物量稳定性会受到多样性、物种异步性和优势物种稳定性的影响,然而,关于这些变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相对重要性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时间尺度下森林群落稳定性影响因素。基于吉林省金沟岭林场的110块固定样地数据,本文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时间尺度下多样性、优势物种稳定性、物种异步性和森林群落生物量稳定性的相关关系是否一致,接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计算直接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胸径变异系数、物种异步性与稳定性总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物种异步性的直接效应由0.44增长为0.63,总相对效应由36.87%增长为45.57%,物种异步性一直是影响森林生物量时间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得出影响群落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关系的机制,然而多样性-稳定性关系及其机制是复杂的,未来仍需要选择不同多样性指标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稳定性关系 时间尺度 物种异步性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FLOW的青土湖生态输水量-湖水面积关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云彤 周妍 +1 位作者 崔亚莉 邵景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41,共10页
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如何科学处理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一直是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难点课题之一。关于流域中上游生态输水与尾闾湖水域面积(或湿地面积)关系的定量化研究较少。以我国西北干旱... 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如何科学处理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一直是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难点课题之一。关于流域中上游生态输水与尾闾湖水域面积(或湿地面积)关系的定量化研究较少。以我国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的尾闾湖—青土湖为例,利用GSFLOW建立了区域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其中采用LAK模块及SFR2模块分别处理湖泊和输水渠道,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不同生态输水方案下湖泊湖面面积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青土湖生态输水量-湖水面积关系,确定了青土湖生态输水的合理范围。研究结果显示:当前3100×10^(4) m^(3)/a的生态输水量可以保证青土湖维持年内最高湖水水位1212.23 m(平均水位1211.68 m),稳定最大面积可达16.27 km^(2);当输水量为2000×10^(4)~3700×10^(4) m^(3)/a时,随输水量增大水面面积线性增加,面积变化率相对稳定;当输水量为3700×10^(4)~4500×10^(4) m^(3)/a时,水面面积随生态输水量增多,面积增大率逐渐减小;当输水量大于4500×10^(4) m^(3)/a时,水面面积随生态输水增多增大幅度很小,特别是当生态输水量大于5500×10^(4) m^(3)/a时,面积变化率趋近于0。从维持当前青土湖水面面积和向青土湖生态输水的效益考虑,红崖山水库向青土湖的生态输水量应保持在3100×10^(4)~4500×10^(4) m^(3)/a。研究成果对于确定西北干旱区合理生态需水,协调生态、经济、社会用水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土湖 生态输水-水面面积关系 数值模拟 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尺度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晓煜 赵秀海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9,共10页
【目的】基于单物种-面积模型(ISAR)探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尺度效应,以期阐明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40 hm2阔叶红松林固定监测样地的植... 【目的】基于单物种-面积模型(ISAR)探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尺度效应,以期阐明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40 hm2阔叶红松林固定监测样地的植被调查数据,采用ISAR模型分析目标树种在0~50 m尺度上对邻域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并通过同质性和异质性泊松零模型检验其显著性。此外,将所有树木个体按胸径划分为小径级(5 cm≤DBH<20 cm)、中径级(20 cm≤DBH<40 cm)和大径级(DBH≥40 cm),分析不同径级个体对邻域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并使用异质性泊松零模型检验其显著性。【结果】1)优势树种邻域的物种多样性较低。2)生境过滤在0~10 m的尺度上作用不显著,在11~50 m尺度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构有显著影响。3)在0~30 m尺度范围内,不同树种的邻域物种多样性随研究尺度变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在31~50 m的尺度上,大多数树种主要表现为多样性中性种。4)大、中、小径级个体都在0~10 m的尺度上对邻域物种多样性有促进作用,小径级个体可达14 m。在21~50 m的尺度上,中、小径级个体以促进作用为主,大径级个体以中性作用为主。5)不同径级中的物种的多样性结构在0~20 m尺度上有差异,受物种径级影响,在21~50 m尺度上没有差异,均以多样性中性种为主。6)在0~10 m尺度上,径级较大的个体对邻域较小径级中的物种的不对称性竞争作用效果不显著,不对称性竞争作用主要表现在14~20 m的尺度上,径级差越大效果越显著。【结论】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受生境过滤、树种特性、径级结构和种间竞争的共同影响,具有显著的尺度效应。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应考虑不同尺度上的生态学过程,合理配置树种和径级结构,促进物种生态位分化和减少不对称竞争,以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面积关系 生境过滤 径级效应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体面积变化的鄱阳湖平原区地表-地下水相互作用模拟 被引量:8
5
作者 姜文瑜 刘波 +3 位作者 邓月萍 李云良 束龙仓 王文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104,共10页
湖泊的水情变化会影响其与地下水之间的物理水文过程和生态行为,鄱阳湖独特的“河湖相”转换特征使得该地区地表-地下水交换过程更加复杂。采用Visual MODFLOW构建三维非稳定流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利用LAK3子程序模块,通过输入五河入湖以... 湖泊的水情变化会影响其与地下水之间的物理水文过程和生态行为,鄱阳湖独特的“河湖相”转换特征使得该地区地表-地下水交换过程更加复杂。采用Visual MODFLOW构建三维非稳定流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利用LAK3子程序模块,通过输入五河入湖以及鄱阳湖流入长江的水量,实现湖水面积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2019年湖水位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225 m,地下水水位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571 m;模型模拟鄱阳湖水面积环比变幅−41%~83%,与遥感影像结论吻合。该模型减少了湖泊作为边界条件的约束,可以有效刻画鄱阳湖频繁变化的湖水位和水体面积,准确模拟地下水流场和地表-地下水相互作用关系对湖泊水体高度动态变化的响应。枯水期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湖水,交换量为2.03×10^(7)~10.58×10^(7) m^(3)/mon;丰水期湖水补给地下水,交换量为2.04×10^(7)~16.53×10^(7) m^(3)/mon,湖区及周边地下水水位相比枯水期平均抬升2~3 m,地下水由湖区流向周边地区。本研究为地表水体剧烈变化地区提供了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平原区未来水资源管理和环境评价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湖水-地下水转换关系 数值模型 LAK3 水体面积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暗针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强亚琪 范春雨 张春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84-1891,共8页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其中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是被普遍接受的两种理论观点,但是目前关于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在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中的相对重要性还没有统一定论。基于长白山暗针叶林群落数据,采...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其中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是被普遍接受的两种理论观点,但是目前关于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在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中的相对重要性还没有统一定论。基于长白山暗针叶林群落数据,采用单物种-面积关系模型探究特定树种对邻域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并借助同质性和异质性泊松零模型检验其显著性。(1)群落水平上,在3—15 m空间尺度上,促进种占据优势地位,在>15 m空间尺度上,中性种逐渐取代促进种起主导作用,抑制种比例较低,并且随着空间尺度变化幅度不大。(2)物种水平上,采用同质性泊松零模型检验树种对邻域物种丰富度的影响,臭冷杉、花楷槭、青楷槭在0—20 m空间尺度上对邻域物种丰富度增加起促进作用,黄花落叶松、鱼鳞云杉在0—20 m空间尺度上抑制了邻域物种丰富度增加。花楸树、黑桦和硕桦在全部研究尺度上表现为中性种,髭脉槭、大青杨、红松等在不同研究尺度上表现为不同的作用效果。剔除了生境过滤作用的异质性泊松零模型检验结果与同质性泊松零模型结果差异不显著,表明研究样地内生境过滤作用对多样性格局形成影响不大,各树种间的相互作用对群落物种组成影响较大,进一步证明了生态位理论能够解释长白山暗针叶林物种多样性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物种-面积关系模型 物种多样性 生境过滤 种间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残存湿地斑块特征及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施建敏 马克明 +1 位作者 赵景柱 王继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6683-6690,共8页
景观破碎化是当前一个突出的生态学问题,破碎斑块的大小和形状特征对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选取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调查残存湿地斑块的面积、形状和植物物种丰富度,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残存湿地斑块... 景观破碎化是当前一个突出的生态学问题,破碎斑块的大小和形状特征对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选取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调查残存湿地斑块的面积、形状和植物物种丰富度,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残存湿地斑块特征及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强烈的人为活动干扰下,三江平原湿地破碎化严重,残存湿地斑块面积较小,斑块形状规则、边界简单。斑块形状指数、分维数、形状特征点数和斑块面积、物种丰富度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而斑块面积、周长和周长面积比对物种丰富度具有显著影响。但是斑块周长和周长面积比均受面积的直接影响,所以斑块面积是决定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素,这点需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予以重视。虽然斑块形状特征点数是农业景观物种丰富度的一个很好预测指标,但是该指标不适用于形状规则的残存湿地斑块物种丰富度预测。另外,对于残存湿地斑块种-面积关系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大小 斑块形状 物种多样性 -面积关系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药制造业供应链的长三角城际功能分工结构、演化与机制
8
作者 孙斌栋 张杰 张维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101,共14页
功能分工是城市群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报酬递增的重要途径。既有研究多基于城市属性视角分析城际功能分工,缺乏基于联系视角的认知。本文综合供应链上下游分工思想和功能单中心-多中心理论,构建联系视角下城际功能分工的... 功能分工是城市群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报酬递增的重要途径。既有研究多基于城市属性视角分析城际功能分工,缺乏基于联系视角的认知。本文综合供应链上下游分工思想和功能单中心-多中心理论,构建联系视角下城际功能分工的方法框架;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基于2006-2023年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供应商-客户数据,对城际功能分工的结构模式进行刻画识别,进一步利用随机行动者模型对城际功能分工关系建立的影响机制进行定量检验。研究发现,供应链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前、后端环节分工关系均呈现单中心模式向多中心模式转变的趋势;不同城市在前、后端环节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属性,并存在向功能多样化发展的特征。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前、后端环节城际分工关系的建立都受到路径依赖、伙伴链接的影响,且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的城市之间也更倾向于建立分工关系;但前端环节分工关系的演化兼具路径创造特征,经济规模越大的城市发出和接收的分工关系的数量也越多,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之间建立分工关系的概率也更大;而后端环节分工关系的演化存在互惠链接倾向,基础设施较好、市场腹地较大的城市倾向于发出更多的分工关系。本文将城市群功能分工的研究范式由城市属性视角拓展至城际联系视角,丰富了城市群功能分工的研究范畴,并对优化新兴产业城际分工结构的政策制定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分工 供应链关系 中心-多中心 随机行动者模型 生物医药 长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山地针阔混交林优势种对邻体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树梓 尹建庭 +4 位作者 任启文 张树彬 王鑫 李联地 毕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9,共8页
【目的】评估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以华北落叶松为优势种的针阔混交林不同径级华北落叶松在不同尺度上对邻体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影响,阐明不同生态过程对华北落叶松邻体物种多样性格局形成的作用,为理解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 【目的】评估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以华北落叶松为优势种的针阔混交林不同径级华北落叶松在不同尺度上对邻体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影响,阐明不同生态过程对华北落叶松邻体物种多样性格局形成的作用,为理解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选取典型的针阔混交林,建立1块2.4 hm2(80 m×300 m)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特征,将群落优势种华北落叶松的胸径(DBH)以3 cm为间距划分为9个径级,利用个体种-面积关系函数(ISARs)结合异质泊松零模型,探讨不同径级华北落叶松在不同尺度上对邻体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结果】样地共记录到DBH≥1 cm的木本植物4275株,隶属17科26属35种。9个径级华北落叶松的个体(共550株)整体呈现出近似正态分布,Ⅴ径级(19~22 cm)个体数最多(92株)。在30 m尺度范围内,9个径级华北落叶松的ISARs值均表现为随尺度增加逐渐增大的趋势,Ⅳ(16~19 cm)和Ⅸ径级(≥31 cm)华北落叶松分别表现为在所有尺度上最高的ISARs值和最低的ISARs值。Ⅲ(13~16 cm)、Ⅶ(25~28 cm)和Ⅷ(28~31 cm)径级华北落叶松在所有尺度上与邻体物种多样性的相互作用均表现为中性;其余6个径级华北落叶松对邻体物种多样性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均发生在较小尺度(≤11 m),有5个径级(Ⅰ级:<10 cm;Ⅱ级:10~13 cm;Ⅳ;Ⅴ;Ⅵ级22~25 cm)的华北落叶松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对邻体物种多样性的促进作用,仅有Ⅸ(≥31 cm)径级华北落叶松在2~4 m尺度上表现出对邻体物种多样性的抑制作用,随尺度增加均转变为中性作用。【结论】尺度依赖效应显著影响华北落叶松邻体物种多样性格局。虽然中性过程在多个尺度上主导不同径级华北落叶松邻体物种多样性格局,但是较小尺度上的促进作用对华北落叶松邻体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华北落叶松的Ⅳ和Ⅸ径级阶段对邻体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形成和维持较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 华北落叶松 径级 物种多样性格局 个体种-面积关系 中性过程 物种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沿海小型海岛植物丰富度和β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27
10
作者 王金旺 魏馨 +2 位作者 陈秋夏 李效文 杨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3-540,共18页
于2012-2015年调查了温州沿海20个小型无居民海岛的植物组成,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66种,隶属于95科244属,其中草本植物226种木本植物140种。拟合了5个种-面积关系模型,采用赤池信息量AIC对模型进行选择,发现种-面积-生境类型关系模型SAH... 于2012-2015年调查了温州沿海20个小型无居民海岛的植物组成,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66种,隶属于95科244属,其中草本植物226种木本植物140种。拟合了5个种-面积关系模型,采用赤池信息量AIC对模型进行选择,发现种-面积-生境类型关系模型SAH_nR权重系数最大,为40.26%,两种断点回归种-面积关系模型BR-SAR权重系数分别仅为6.94%和0.43%,表明基于这20个海岛拟合的种-面积关系不存在小岛屿效应。岛屿植物物种丰富度主要受面积A影响,离大陆距离,I_m对丰富度无显著作用;偏相关分析表明除A外,周长/面积比PAR和岛屿生境多样性指数H_d显著影响了植物丰富度,其逐步回归方程分别为:植物总丰富度S=76.714+1.696A-0.046PAR,R^2=0.839;木本植物丰富度S_(-woody)=6.525+0.455A+24.544H_d,R^2=0.697;草本植物丰富度S_(-herbaceous)=66.899+1.285A-0.04PAR-23.434H_d,R^2=0.865。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中岛屿空间特征参数对岛屿物种相似性指数重要性排序为:I_m(0.61)>I_i(0.56)>PAR(0.49)>A(0.20)>岸线长度Per(0.14)>生境类型H(0.072)>岛屿高程E(0.065)>岛屿形状指数SI(0.05)。由此可见,近岸的小型海岛植物丰富度并不总是由岛屿面积来决定;隔离度对岛屿植物β多样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屿生物地理学 物种丰富度 -面积关系 空间特征 小岛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蛟河近熟林树种多样性格局尺度依赖性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范春雨 元正龙 赵秀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9,共7页
生境过滤和扩散限制是影响群落多样性格局组建的主要生态学过程,研究了物种多样性格局组建过程中不同生态学过程起作用的空间尺度。利用单物种-面积模型检验了其中40种木本植物对邻域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并且利用同质性泊松、异质性泊松... 生境过滤和扩散限制是影响群落多样性格局组建的主要生态学过程,研究了物种多样性格局组建过程中不同生态学过程起作用的空间尺度。利用单物种-面积模型检验了其中40种木本植物对邻域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并且利用同质性泊松、异质性泊松、同质性托马斯和异质性托马斯过程分析了单物种-面积关系偏离中性状况的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毛榛、鼠李、早花忍冬、茶条槭和花曲柳在0-50 m空间尺度上为生物多样性促进种;糠椴和千金榆分别在0-25 m和0-35 m尺度上为生物多样性抑制种;其他绝大多数树种表现为中性种。扩散限制对群落多样性格局组建影响较大,而生境过滤作用影响相对较小。异质性托马斯过程同时剔除了生境过滤和扩散限制影响,分析结果显示0-20 m尺度上促进种在群落中占据支配地位;在〉20 m尺度上中性种比例随着空间尺度增加而增大,在群落多样性构建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群落中抑制种比例较低,并且随着空间尺度变化幅度不大。因此,生态位分化和中性作用共同决定了群落多样性结构的构建过程,二者的相对重要性与空间尺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扩散限制 生境过滤 物种-面积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约束拉杆方形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工作机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鸿亮 蔡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125,共9页
提出了适用于带约束拉杆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有限元分析的核心混凝土单轴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基于ABAQUS大型通用有限元平台,考虑试件受力过程中多种材料泊松比变化及本构关系非线性等因素,编写了USDFLD子程序,并建立了带约束拉杆方形钢... 提出了适用于带约束拉杆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有限元分析的核心混凝土单轴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基于ABAQUS大型通用有限元平台,考虑试件受力过程中多种材料泊松比变化及本构关系非线性等因素,编写了USDFLD子程序,并建立了带约束拉杆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有限元模型;从应力-应变关系,钢管、核心混凝土及约束拉杆三者之间的约束作用、核心混凝土纵向应力分布等方面讨论了带约束拉杆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工作机理.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提出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设置约束拉杆能够减缓并延迟钢管的向外局部屈曲,使钢管屈服发生在极限承载力之前,增强钢管角部和中部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提高核心混凝土的纵向应力,从而提高试件的承载力和延性;随着约束拉杆间距的减小,钢管角部和中部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拉杆 方形钢管混凝土 混凝土轴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泊松比 约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次生针阔混交林乔木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志远 石玲 +1 位作者 吴相菊 张春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98,共6页
温带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机制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本文利用单物种-面积关系模型,检验了样地中21种木本植物对局域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对邻域多样性格局影响存在差异,在0-50 m空间尺度上白桦、水曲柳、长白... 温带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机制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本文利用单物种-面积关系模型,检验了样地中21种木本植物对局域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对邻域多样性格局影响存在差异,在0-50 m空间尺度上白桦、水曲柳、长白落叶松、怀槐、鱼鳞松、红松、青杨、山杨、臭松、紫椴、春榆、色木槭、青楷槭和花楷槭表现为多样性促进种;枫桦和假色槭表现为多样性抑制种;黄檗和蒙古栎在绝大多数空间尺度上表现为中性种;裂叶榆和糠椴在部分空间尺度上抑制了局域群落多样性。2)在0-50 m空间尺度上,多样性促进种比例明显高于中性种和抑制种,并且促进种比例随着空间尺度增加而下降,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在所有研究尺度上抑制种和中性种比例始终维持在20%左右。因此,生物多样性促进种在群落多样性格局组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生态位理论在温带森林群落多样性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中性种所代表的随机过程在群落组建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面积关系 空间尺度 促进种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相似性的聚类研究
14
作者 邹生根 帅晓鹏 +2 位作者 刘年生 叶金山 刘晓华 《安徽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0-13,共4页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资源就地保护的有效手段。江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较多,但缺乏它们之间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在校对及统计了分布在江西省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状况的基础上,选用Rogers和Tonimoto指数,通过聚类分析,...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资源就地保护的有效手段。江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较多,但缺乏它们之间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在校对及统计了分布在江西省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状况的基础上,选用Rogers和Tonimoto指数,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了基于种子植物种级水平各保护区之间的关系,较属级水平的聚类支序图的聚类效果更佳,该省12个保护区聚在三大分支(赣北平原区、赣南山地区及赣中周边山地)。另外,本研究还建立了江西10个森林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物种—面积岛屿效应模型,S=11.885×0.542A,较高的z值(0.542)反映了保护区种子植物生境异质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聚类分析 物种-面积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三明11个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业辉 《山东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31-34,共4页
采用Jaccard系数,对三明市11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内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分布格局相似性分析,并建立物种—面积关系模型,可以为三明市珍稀濒危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11个自然保护区共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6... 采用Jaccard系数,对三明市11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内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分布格局相似性分析,并建立物种—面积关系模型,可以为三明市珍稀濒危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11个自然保护区共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6科41属52种。(2)龙栖山与闽江源的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5862;闽江源与格氏栲的相似性系数最低,仅为0.1875。(3)11个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面积岛屿效应模型为S=1.023A0.127,岛屿或隔离生境状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相似性 物种-面积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