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野生稻单片段代换系苗期耐旱性评价及QTL鉴定 |
廖冰
黄秀艳
陈科
傅雪琳
何平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
2024 |
4
|
|
2
|
野生稻单片段代换系穗伸出度评价及长穗颈QTL鉴定 |
牟佳美
李成霞
汤睿
刘艳洁
戴兴鑫
傅雪琳
|
《广东农业科学》
|
2024 |
0 |
|
3
|
利用野生稻单片段代换系鉴定株高性状QTL |
戴兴鑫
刘艳洁
李成霞
汤睿
牟佳美
傅雪琳
|
《广东农业科学》
|
2024 |
0 |
|
4
|
玉米衔接式单片段导入系群体的构建和评价 |
王立秋
赵永锋
薛亚东
张祖新
郑用琏
陈景堂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6
|
|
5
|
基于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粒形QTL定位 |
王军
朱金燕
周勇
杨杰
范方军
李文奇
梁国华
仲维功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0
|
|
6
|
水稻亚种间单片段代换系的建立 |
刘冠明
李文涛
曾瑞珍
张桂权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61
|
|
7
|
籼稻背景的单片段代换系群体的构建 |
曾瑞珍
施军琼
黄朝锋
张泽民
丁效华
李文涛
张桂权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9
|
|
8
|
用单片段代换系(SSSLs)研究水稻株高及其构成因素QTL加性及上位性效应 |
赵芳明
张桂权
曾瑞珍
杨正林
朱海涛
钟秉强
凌英华
何光华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1
|
|
9
|
水稻单片段代换系芽期和苗期耐冷性分析及耐冷性QTL鉴定 |
周勇
朱孝波
袁华
郑英
钦鹏
魏应海
王玉平
黄世君
李仕贵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0
|
|
10
|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研究水稻产量相关性状QTL加性及上位性效应 |
赵芳明
张桂权
曾瑞珍
杨正林
凌英华
桑贤春
何光华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11
|
基于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粒型QTL加性及上位性效应分析 |
赵芳明
张桂权
曾瑞珍
杨正林
凌英华
桑贤春
何光华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12
|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鉴定水稻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QTL |
何风华
席章营
曾瑞珍
Akshay TALUKDAR
张桂权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13
|
水稻Wx复等位基因的鉴定及单片段代换系的建立 |
曾瑞珍
张泽民
何风华
席章营
Akshay TALUKDAR
施军琼
秦利军
黄朝锋
张桂权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14
|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群体定位玉米穗部性状的QTL |
李卫华
王洪秋
袁亮
张向歌
谢慧玲
胡彦民
汤继华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5
|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鉴定巴西陆稻IAPAR9中的粒型基因 |
张波
裴瑞琴
杨维丰
朱海涛
刘桂富
张桂权
王少奎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16
|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测交群体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杂种优势位点 |
胡德升
谢旭东
张向歌
杨慧丽
许蒙蒙
李卫华
薛亚东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7
|
粳稻为背景的普通野生稻单片段代换系群体的初步构建 |
宋建东
黄悦悦
阳海宁
郑加兴
马增凤
刘驰
黄大辉
张月雄
李孝琼
黄金艳
李容柏
|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
2010 |
5
|
|
18
|
玉米自交系许178背景的综3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
毛克举
李卫华
付志远
丁冬
汤继华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9
|
基于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芒性QTL定位 |
王军
朱金燕
周勇
杨杰
范方军
李文奇
梁国华
仲维功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20
|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鉴定水稻稻瘟病抗性座位 |
张月雄
颜群
黄大辉
梁海福
高汉亮
马增凤
刘驰
阎勇
高利军
秦刚
李容柏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