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疆沙漠区单炮记录间品质差异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1
作者 张伟 宋智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8-566,共9页
南疆沙漠区地层平缓,同相轴连续,从浅到深层位也较齐全,但常会遇到“不同位置的原始单炮记录间同相轴信息相差较大”的现象,包括同相轴的数量、清晰度、相对能量关系等,表现为同一条同相轴在某些炮记录中有,而在另一些炮记录中不可见,... 南疆沙漠区地层平缓,同相轴连续,从浅到深层位也较齐全,但常会遇到“不同位置的原始单炮记录间同相轴信息相差较大”的现象,包括同相轴的数量、清晰度、相对能量关系等,表现为同一条同相轴在某些炮记录中有,而在另一些炮记录中不可见,或者在有的单炮记录中非常清晰,而在另外单炮记录中非常微弱,给人感觉这些同相轴在单炮记录间“上蹿下跳”,而且人们在整个工区都难以挑选到品质相当的典型单炮记录做展示。究其原因,本文分析认为,各个排列上的沙丘鸣震不同,导致单炮资料品质差异大。将沙丘鸣震压制之后,单炮记录的品质趋于统一。同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资料对比分析,厘清了该区沙丘鸣震波场特征,并据此进一步完善了相应的压制沙丘呜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沙漠区 单炮记录同相轴差异 不同地表位置 沙丘鸣震 共检波点道集 线性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数据采集现场实时输出附地质层位单炮记录的智能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峰 窝聿楷 +3 位作者 梁顺军 陈江力 张晓斌 敬龙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2-539,I0002,共9页
通过VSP、合成记录对地震剖面进行地质层位标定,是常规地震资料解释的重要环节,且已有成熟的方法和标准;对单炮记录的层位标定方法尚属空白。在地震数据采集现场,通常采用“相面法”分析评价单炮记录质量,但对单炮记录上反射层同向轴对... 通过VSP、合成记录对地震剖面进行地质层位标定,是常规地震资料解释的重要环节,且已有成熟的方法和标准;对单炮记录的层位标定方法尚属空白。在地震数据采集现场,通常采用“相面法”分析评价单炮记录质量,但对单炮记录上反射层同向轴对应的地质层位并不清楚,从而影响对单炮记录质量的科学合理评价。本文通过建立“埋时T;图、地质层位、地形、炮点坐标”四维地震数据体,应用“地震单炮记录地质层位智能快速标定方法”,即依据观测系统进行地震采集,每放一炮,计算机自动输出带地质层位的单炮记录,有助于分析目的层的反射能量和信噪比,实时监控单炮记录质量,从而确保采集到高质量地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采集 单炮记录 实时自动层位标定 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方向波束定向的地震记录信噪比改善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贾海青 姜弢 +1 位作者 徐学纯 林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1-530,共10页
常规波束定向方法利用多炮地震记录、采用恒定延时差实现目标方向上地震波场的加强,所用的地震记录是由相同震源在不同位置激发得到的,由于不同地震记录的震源与大地的耦合程度不同,即震源的一致性存在差异,因而降低了波束定向的质量,同... 常规波束定向方法利用多炮地震记录、采用恒定延时差实现目标方向上地震波场的加强,所用的地震记录是由相同震源在不同位置激发得到的,由于不同地震记录的震源与大地的耦合程度不同,即震源的一致性存在差异,因而降低了波束定向的质量,同时,该方法未能实现全方向波束加强,波束定向结果的整体信噪比仍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全方向波束定向方法(Omnidirectional Beam-forming,OB),该方法基于波场叠加原理,通过不同方向有效波场的叠加,实现地震记录全方向有效信号的增强。其具体实现包括5个步骤:单炮记录的复制、角度域划分、延时参数计算及波束定向、有效波场的提取和有效波场的合并。利用数值模拟的含随机噪声单炮记录,验证了OB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将OB方法应用于某地区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使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得到明显压制,信噪比提高了6.7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向波束定向 单炮记录 信噪比 随机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量地震采集资料现场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徐雷良 徐维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5-1213,I0001,共10页
随着高效采集和"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采集数据呈现指数级的增长,这给地震采集资料现场质量评价带来了挑战。为此,研究了海量地震资料现场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在海量地震数据采集质控中的适应性。由于任何单属性模... 随着高效采集和"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采集数据呈现指数级的增长,这给地震采集资料现场质量评价带来了挑战。为此,研究了海量地震资料现场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在海量地震数据采集质控中的适应性。由于任何单属性模型均难以完全表征地震资料品质,因此设计了多元属性单炮记录判别分析模型及其生产流程;针对多元属性单炮记录判别分析模型完全依赖标准记录和阈值存在主观性强的缺陷,提出了海量地震资料品质智能分类模型;结合海量地震数据特征分析,建立了基于随机森林的单炮记录智能评价流程;利用三种样本增强技术,解决了单炮记录学习样本少及不平衡问题;研究了单炮记录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及其关键技术,包括连续性地震属性的分支节点构建、建模参数选取及分类结果评估方法。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说明,新方法结果正确且易于高度并行化处理。最后,通过对这些模型的相互关系及其适应性与时效性分析,说明多模型的联合应用可满足海量地震数据采集现场质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单炮记录智能分类 多元属性评价模型 单炮记录评价方法 现场质量评价 海量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扬子中、古生界二维地震方法探讨
5
作者 何嘉璞 曹康云 俞展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3-88,共16页
本文以黄桥、江阴地区为例,提出下扬子中、古生界二维地震方法技术方面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复杂地区 地区工作方法 单炮记录 组合记录 S波剖面 中生界 古生界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