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核-巨噬细胞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榜龙 李文朴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期246-248,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单核-巨噬细胞 发病机制 ALI/ARDS 急性肺损伤 急危重症 呼吸系统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籽粕对肉仔鸡血液中B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国峰 杨英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7年第3期14-16,共3页
将苦豆籽粕按1%、2%、3%和4%4个不同浓度添加于常规饲料中,对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组进行饲养试验,分别于7、14、21、28、35和42日龄时心脏采血,以流式细胞仪测定Bu-1a和K-1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7日龄时,2%浓度的苦豆籽粕对早期肉仔鸡... 将苦豆籽粕按1%、2%、3%和4%4个不同浓度添加于常规饲料中,对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组进行饲养试验,分别于7、14、21、28、35和42日龄时心脏采血,以流式细胞仪测定Bu-1a和K-1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7日龄时,2%浓度的苦豆籽粕对早期肉仔鸡血液中B细胞的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5)。3%浓度的苦豆籽粕提高了28日龄肉仔鸡血液中单核-巨噬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且在试验阶段的后期一直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籽粕 B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鱼腥草素对单核 -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杜爱芳 胡松华 鲍伟华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9,共3页
用碳廓清法测定了不同浓度合成鱼腥草素溶液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浓度的合成鱼腥草素溶液均能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其中浓度为0.16mg/ml的合成鱼腥草素溶液与对照组相比,差... 用碳廓清法测定了不同浓度合成鱼腥草素溶液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浓度的合成鱼腥草素溶液均能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其中浓度为0.16mg/ml的合成鱼腥草素溶液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素 单核-巨噬细胞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抗病毒治疗及疫苗预防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瑞 许红梅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52-54,共3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由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引起的、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为病理特点的感染性疾病。IM是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口腔分泌物而传播,其病程多为自限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由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引起的、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为病理特点的感染性疾病。IM是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口腔分泌物而传播,其病程多为自限性。IM在发达国家发病率为5%,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高发年龄为14~24岁[1];我国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高峰年龄在4~6岁[2]。IM的症状多样化,但大多数可出现三个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咽峡炎、发热和淋巴结肿大,其他表现还有肝脾肿大、皮疹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抗病毒治疗 EPSTEIN-BARR病毒 疫苗预防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感染性疾病 发病高峰年龄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6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陈桂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9期85-86,共2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病变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由于其症状体征的多样化和不典型,临床易造成诊断延迟和误诊。为了加深认识,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分析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EB病毒感染 增生性疾病 学龄期儿童 症状体征 诊断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柄花素抑制RANKL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洪一波 姜宏 +2 位作者 王建伟 俞鹏飞 尤武林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建立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体外研究模型,阐述活血化瘀中药鸡血藤有效组分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O)调控小鼠骨髓单核-巨噬细胞(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取20只4~6周龄清洁级C57/... 目的:建立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体外研究模型,阐述活血化瘀中药鸡血藤有效组分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O)调控小鼠骨髓单核-巨噬细胞(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取20只4~6周龄清洁级C57/BL6小鼠,雌雄各10只,体重(20±2)g,无菌条件下分离出股骨和胫骨内BMMs,用α-MEM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和增殖。BMMs在加入M-CSF和不同浓度的芒柄花素(5~50?滋M)分别培养4 d后进行细胞增殖与毒性的CCK8检测。将生长状态良好的BMMs依次加入M-CSF和RANKL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对照组无特殊处理,DMSO对照组加入DMSO溶剂,各观察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芒柄花素(1~20?滋M),分别进行培养6 d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对破骨细胞的进行计数和统计分析。分别在破骨细胞培养的1、2 d收取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破骨细胞分化中关键转录因子NFATc1和c-Fos的表达以及磷酸化蛋白ERK表达;在培养的4 d提取RNA,Real-Time PCR检测破骨细胞相关基因CTSK、TRAP、MMP9和Car2的活性。结果:CCK8检测结果提示芒柄花素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MMs的活性,在≤20?滋M的安全浓度范围内对BMMs细胞生长无明显毒性效应(P=0.278>0.05)。TRAP染色结果发现芒柄花素在(1~20?滋M)浓度范围内能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尤其是10?滋M能够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P=0.000<0.05)。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芒柄花素(10?滋M)能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关键蛋白NFATc1和c-Fos的表达,而对磷酸化蛋白ERK的表达未见明显的作用。在破骨细胞功能上,Real-Time PCR检测芒柄花素(10?滋M)能著抑制破骨细胞功能相关基因CTSK(P=0.000<0.05)、TRAP(P=0.000<0.05)、MMP9(P=0.000<0.05)和Car2(P=0.000<0.05)的表达。结论:鸡血藤有效组分芒柄花素能够抑制原代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并下调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其防治股骨头坏死中骨破坏及塌陷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柄花素 骨髓-单核细胞 破骨细胞生成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双歧杆菌BL-99以及副干酪乳酪杆菌ET-22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雯 刘伟贤 +3 位作者 张海斌 马国文 尹小静 洪维鍊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18,共6页
分别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单核-巨噬细胞活性测定研究了动物双歧杆菌(B0,商业菌)、乳双歧杆菌(BL-99)、副干酪乳酪杆菌(LPC0,商业菌)和副干酪乳酪杆菌(ET-22)4株益生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体液免疫实验发现,4株益生菌均能显著... 分别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单核-巨噬细胞活性测定研究了动物双歧杆菌(B0,商业菌)、乳双歧杆菌(BL-99)、副干酪乳酪杆菌(LPC0,商业菌)和副干酪乳酪杆菌(ET-22)4株益生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体液免疫实验发现,4株益生菌均能显著影响小鼠体液免疫。在脾淋巴细胞转化和迟发型免疫反应实验中,B0组的OD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0,BL-99和LPC0,在迟发型免疫反应中,足趾肿胀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免疫实验表明,B0、BL-99和LPC0均具有调节小鼠免疫作用。体液免疫实验表明,B0、BL-99、LPC0、ET-22在抗体生成细胞以及半数溶血值均有显著影响调节作用(p<0.05)。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实验表明,BL-99和LPC0能够显著调节碳廓清以及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最后,BL-99、LPC0以及ET-22均对NK细胞活性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果表明,B0、BL-99、LPC0和ET-22均可以通过影响单核-巨噬细胞功能进行免疫调节,因实验方法参照《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技术规范》,且试验结果符合评价程序中"具有增强免疫力"的评价标准,因此可判断,4株菌均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增强免疫力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Represses THP-1 Monocyte-to-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8
作者 Rui-feng Yang Guo-wei Zhao +2 位作者 Shu-ting Liang Hou-zao Chen De-pei Li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3年第2期82-87,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LSD1) in the process of THP-1 monocyte-to-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Methods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LSD1) in the process of THP-1 monocyte-to-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Methods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LSD1 and interleukin-6 (IL-6) in THP-1 monocytes and THP-l-derived macrophages.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 assay was applied to detect the occupancy of LSD1 and H3K4 methylation at IL-6 promoter during THP-1 monocyte-to-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IL-6 mRNA level and H3K4 methylation at IL-6 promoter were analyzed using qRT-PCR and ChiP assay in LSD 1 -knockdown THP- 1 cells treated with 12-O-tetradecanoylphorbol- 13-acetate (TPA) for 0 4, 8, 12, and 24 hours. Fluorescence activated flow cytometry was performed to reveal the percentage of macrophages differentiated from THP- 1 monocyte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LSD1 reduced during THP-1 monocyte-to-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P〈0.01). LSD1 occupancy decreased and H3K4 methylation increased at IL-6 promoter during the differentiation. With knockdown of LSD1, H3K4 methylation at IL-6 promoter was found increased after TPA treatment at different times points (all P〈0.05, except 24 hours). The percentage of macrophag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THP-I cells with LSD1 knockdown (P〈0.05). Conclusions LSD1 is repressed during the monocyte-to-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of THP-1 cells. Suppression of LSD 1-mediated H3K4 demethylation may be required for THP-1 monocyte-to-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INTERLEUKIN-6 H3K4 methylation monocyte-to-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肿节风溶液抗炎和平喘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梁正敏 张明昕 +4 位作者 彭健波 杨善忠 唐廷崇 赖胜基 何家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0-125,共6页
为考察复方肿节风溶液的抗炎平喘作用,进行了该药的体外抗炎和体内平喘作用研究。用脂多糖(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MTT法检测复方肿节风对RAW 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和IL-6浓度,Gries... 为考察复方肿节风溶液的抗炎平喘作用,进行了该药的体外抗炎和体内平喘作用研究。用脂多糖(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MTT法检测复方肿节风对RAW 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和IL-6浓度,Griess法检测NO水平。体内试验通过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Wistar大鼠建立哮喘模型,并灌服不同剂量(12、6、3g/kg)的复方肿节风溶液。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4、IL-17、IFN-γ及IgE水平;瑞特-吉姆萨染色血涂片,用血细胞计数器计数血液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体外抗炎试验结果表明,复方肿节风溶液在10μg/mL^4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RAW 264.7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10、20、40μg/mL的复方肿节风溶液能不同程度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产生TNF-α、IL-6、IL-1和NO的水平(P<0.05),并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体内平喘试验结果表明,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复方肿节风溶液能明显下调血清中IL-4、IL-17和IgE的高分泌,上调血清中IFN-γ水平(P<0.05)。表明复方肿节风溶液抗炎平喘作可能通过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肿节风溶液 小鼠单核-巨噬细胞 抗炎 平喘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莉 闫实 +5 位作者 孙晓璐 曹昕汝 殷永超 董和亮 王欢 赵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6-59,99,共5页
分别以0.15、0.05、0.025 g/mL的亚麻籽油作为高、中、低剂量组,按10 mL/(kg·d)给予小鼠30 d灌胃试验,分析测定小鼠体重、脏体比(胸腺指数、脾指数)、细胞免疫功能(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体液免疫功能(抗体... 分别以0.15、0.05、0.025 g/mL的亚麻籽油作为高、中、低剂量组,按10 mL/(kg·d)给予小鼠30 d灌胃试验,分析测定小鼠体重、脏体比(胸腺指数、脾指数)、细胞免疫功能(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体液免疫功能(抗体生成细胞试验,血清溶血素测定试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碳廓清试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和NK细胞活性,以考察亚麻籽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籽油对小鼠的体重、脏体比、血清溶血素以及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淋巴细胞转化,迟发型变态反应)和NK细胞活性(P<0.05)。研究结果说明亚麻籽油对小鼠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免疫力 小鼠 细胞免疫功能 体液免疫功能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 NK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抗核抗体阳性的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玥 张艳凤 +1 位作者 梁东 李春怀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抗核抗体阳性 临床观察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儿童 自身免疫紊乱 自身免疫性 ITP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畜禽免疫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希国 张秀英 《中国兽药杂志》 2003年第9期51-54,共4页
 对近年来中草药在畜禽免疫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中草药对畜禽免疫器官、白细胞水平、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草药 兽药 免疫药理作用 免疫器官 细胞水平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要提高对冷球蛋白血症病及其肾损害的认识 被引量:7
13
作者 谌贻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9期753-755,共3页
冷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emia)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但也可引起各种器官系统损害,后者被称为冷球蛋白血症病(cryoglobulinemic disease)或冷球蛋白血症血管炎(cryoglobulinemic vasculitis)[1,2]。严格讲,这些器官系统损害虽然... 冷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emia)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但也可引起各种器官系统损害,后者被称为冷球蛋白血症病(cryoglobulinemic disease)或冷球蛋白血症血管炎(cryoglobulinemic vasculitis)[1,2]。严格讲,这些器官系统损害虽然主要由血管炎引起,但又并非完全由血管炎引起,所以用"冷球蛋白血症病"命名似乎更恰当。该病的患病率并不清楚,估计为1/100 000人口[3],中老年及女性居多[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球蛋白血症 器官系统 血管炎 器官衰竭 肾损害 单核-巨噬细胞 临床症状 免疫荧光检查 非典型膜性肾病 肾小球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畜禽免疫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希国 张秀英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中草药 畜禽 免疫药理作用 免疫调节药物 免疫器官 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益生菌粉提高小鼠免疫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柘君 刘振权 孙文燕 《食品与药品》 CAS 2023年第5期456-461,共6页
目的探究鼠李糖乳杆菌R9639、干酪乳杆菌Zhang和植物乳杆菌P9三株益生菌组成的复方益生菌粉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并分别灌胃给予同等纯净水,0.21,0.42,1.25 mg/(kg&... 目的探究鼠李糖乳杆菌R9639、干酪乳杆菌Zhang和植物乳杆菌P9三株益生菌组成的复方益生菌粉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并分别灌胃给予同等纯净水,0.21,0.42,1.25 mg/(kg·d)复方益生菌,观察复方益生菌对小鼠体重、脏器/体重比、溶血素半数溶血值、抗体生成细胞数量、迟发型变态反应、淋巴细胞转化、碳廓清功能、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体重、胸腺/体重比值和脾脏/体重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显著增加(P<0.01);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抗体生产细胞数量、溶血素半数溶血值、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碳廓清功能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复方益生菌粉能提高小鼠免疫力,结果符合《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增强免疫力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腹腔单核-巨噬细胞功能 NK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埃立克体病原特点及其致病性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婧怡 陈莉 +3 位作者 黄思扬 陈祥 刘宗平 仝锡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3-2031,共9页
犬埃立克体(Ehrlichia canis,E.canis)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犬或人类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威胁,其可通过皮肤表面的伤口或节肢动物的叮咬侵入机体,进一步引起机体一系列反应,导致犬埃立克体相关疾病。此外,由犬埃立克体引起的疾病的临床症状... 犬埃立克体(Ehrlichia canis,E.canis)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犬或人类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威胁,其可通过皮肤表面的伤口或节肢动物的叮咬侵入机体,进一步引起机体一系列反应,导致犬埃立克体相关疾病。此外,由犬埃立克体引起的疾病的临床症状与较多疾病的临床症状相似,在快速诊断上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犬埃立克体为严格的胞内寄生病原体,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吉姆萨染色为紫色。目前已能成功分离该病原,并实现体外传代培养。犬埃立克体可诱导宿主细胞自噬,夺取宿主细胞的营养物质利于自身存活和增殖,并可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大量致炎因子,引起机体发热和对组织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犬埃立克体存在一种特殊的免疫逃避机制,能避免被宿主溶酶体或其他免疫因子清除,并在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破坏宿主细胞内的抗炎因子,进而破坏宿主的免疫功能。然而,犬埃立克体夺取或破坏宿主细胞营养成分或存活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且如何逃避宿主免疫系统“追踪”有待研究。治疗方面,犬埃立克体仅对多西环素(doxycycline)等部分抗生素敏感,预防该病的最佳方法仍是定期清除体外寄生虫。笔者对犬埃立克体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机制等主要方面及部分病原与宿主细胞间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埃立克体 单核-巨噬细胞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灵芝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柳璐 《北方药学》 2012年第5期46-47,共2页
目的:研究黑灵芝提取液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黑灵芝提取液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黑灵芝提取液可以增加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指数、胸腺... 目的:研究黑灵芝提取液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黑灵芝提取液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黑灵芝提取液可以增加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吞噬指数及吞噬系数。结论:黑灵芝提取液具有明显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 黑灵芝 免疫器官 单核-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提高小鼠接种卡介苗后抗结核杆菌效力的研究
18
作者 沈怀云 潘家华 +1 位作者 楼皖玲 陈兰举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3期176-177,23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肺组织结核病理改变,探讨腺苷(ADO)能否提高卡介菌(BCG)接种效果.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BCG组、ADO组和对照组.实验开始时BCG组、ADO 2组均皮内注射BCG 0.1 ml,接种BCG当天起,ADO组腹腔注射ADO 30 mg·kg^-1...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肺组织结核病理改变,探讨腺苷(ADO)能否提高卡介菌(BCG)接种效果.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BCG组、ADO组和对照组.实验开始时BCG组、ADO 2组均皮内注射BCG 0.1 ml,接种BCG当天起,ADO组腹腔注射ADO 30 mg·kg^-1·d^-1,BCG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d,共5 d.6周后以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毒力株经血液途径攻击每组小鼠.BCG组、ADO组于结核杆菌感染后第10、20、30 d取肺HE染色和抗酸染色观察,对照组于第30天取材.结果对照组结核杆菌感染后第30天,肺组织大部分实变,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结核结节多,肺内弥漫分布大量菌体;BCG组于感染后第10~30 d肺组织实变面积逐渐增大,结核结节较少,间质内浸润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破损较多,肺内大量菌体.而ADO组于感染后第10~30 d小鼠肺实变面积小,结核结节很少,间质内以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大多数单核细胞完整,肺内菌体明显减少.结论腺苷减轻了肺组织结核病变,增加能够杀灭结核杆菌的单核-巨噬细胞数量,其能增强卡介苗抗结核杆菌的免疫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卡介苗 分枝杆菌 结核 单核细胞-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的造血器官有哪些?
19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4-444,共1页
关键词 造血器官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淋巴组织 出生后 胚胎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联合黄芪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99例临床观察
20
作者 李兆凤 蒋淑丽 蒋华民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S2期636-637,共2页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临床观察 心肌细胞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超微结构 心肌收缩力 强心作用 益气养心 耐缺氧能力 单核-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