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龄、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
1
作者 陈婷婷 王霆钧 +1 位作者 林瑶琦 黄源鹏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年龄、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与前列腺体积(PV)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厦门市中医院诊断为BPH的306例住院患者。以65岁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65岁组(n=129)和≥65岁组(...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年龄、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与前列腺体积(PV)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厦门市中医院诊断为BPH的306例住院患者。以65岁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65岁组(n=129)和≥65岁组(n=177)。收集患者的年龄、血液炎症相关参数、前列腺总特异性抗原(tPSA)、PV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参数。结果两组间体质量指数(BMI)淋巴细胞计数、PV、MLR和tP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tPSA和MLR与PV呈正相关,而淋巴细胞计数、多重用药、吸烟和饮酒与PV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MLR与PV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年龄、MLR是BPH患者PV增大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在评估PV时应考虑年龄、MLR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 年龄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判断价值
2
作者 张艳 梁玉振 +1 位作者 陶源 顾树江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06-109,163,共5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判断价值。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判断价值。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观察组)及100例健康体检对象(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预后效果分亚组(预后良好者为观察1组、预后不良者为观察2组)。比较不同组别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的NLR、PLR、RDW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Ⅱ期患者的NLR、PLR、RDW较Ⅲ期、Ⅳ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的NLR、PLR、RDW较观察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LR、RDW升高以及Ⅲ~Ⅳ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病发后NLR、PLR、RDW水平显著上升且分期越高则水平越高,3个指标升高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效果有积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效果 淋巴结转移 判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T-SPOT.TB检测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杜照友 厉银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0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联合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32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LR、T-SPOT.TB检测。统计...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联合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32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LR、T-SPOT.TB检测。统计涂阴肺结核的检出情况,以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受试者分为结核组与非结核组,比较两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MLR;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MLR诊断涂阴肺结核的最佳临界值;分析MLR、T-SPOT.TB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329例受试者综合诊断结果显示,涂阴肺结核患者157例。结核组单核细胞、MLR高于非结核组,淋巴细胞低于非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LR诊断涂阴肺结核的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78,最佳临界值为0.30。MLR检测诊断涂阴肺结核的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高于T-SPOT.TB检测、联合检测,联合检测诊断涂阴肺结核的灵敏度高于MLR检测、T-SPOT.TB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测方式诊断涂阴肺结核的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R联合T-SPOT.TB检测对涂阴肺结核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作用,其中MLR检测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较高,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涂阴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细胞水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贲如银 贲如琴 +3 位作者 季进锋 黄潇潇 黄浩 范玲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9例(至少完成5年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 目的探究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9例(至少完成5年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31例),收集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及外周血Th17、MLR。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h17、MLR及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占比、低分化占比及外周血Th17、ML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OR=1.985,95%CI:1.167~3.376)、Th17水平(OR=2.126,95%CI:1.310~3.449)、MLR(OR=2.353,95%CI:1.276~4.337)是影响结直肠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h17、MLR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746、0.939。结论外周血Th17、MLR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二者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预后评估 辅助性T细胞17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炎症指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平均血小板体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在HELLP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门贺伟 刘倩 +2 位作者 李霞 谢晓梅 王丽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指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HELLP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60例,根据是否并发HELLP综...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指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HELLP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60例,根据是否并发HELLP综合征将其分为HELLP组(42例)和非HELLP组(118例),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HELLP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及LMR、MPV及PDW对HELLP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结果 HELLP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LMR、MPV及PDW高于非HEL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R、MPV、PDW是HELLP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OR=1.701、1.894、1.593,P<0.05)。LMR、MPV、PDW联合预测HELLP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LMR、MPV及PDW是HELLP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HELLP综合征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早期预测有助于正确处理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LP综合征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在头颈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发生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高菲 刘美子 +2 位作者 吴子童 安然 陈文凤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9期559-564,共6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对头颈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HNC)患者治疗期间发生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otherapy-induced oral mucositis...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对头颈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HNC)患者治疗期间发生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otherapy-induced oral mucositis,RIOM)的预测价值,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0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放射治疗的502例HN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将所有研究对象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根据是否发生重度RIOM将建模组的研究对象分为重度RIOM组和非重度RIOM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NC患者治疗期间发生重度RIOM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预测效果,采用R4.3.2软件绘制可视化列线图和决策曲线。结果HNC患者治疗期间发生重度RIOM的风险预测模型纳入合并症数量(OR=2.221,95%CI=1.185~4.165)、手术史(OR=2.938,95%CI=1.393~6.198)、肿瘤分化程度(OR=1.511,95%CI=1.090~2.094)、PNI(OR=0.892,95%CI=0.852~0.934)、LMR(OR=0.512,95%CI=0.254~1.030)共5个预测因子。模型公式:Y=2.102+0.413×分化程度+0.798×合并症数量+1.078×手术史-0.114×PNI-0.669×LMR。验证结果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P<0.001)、0.808(P<0.001)。建模组和验证组Hosmer-Lemeshow检验P均>0.05。决策曲线在大部分高风险阈值范围内高于参考线。结论该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作为临床人员预测HNC患者治疗期间重度RIOM的发生风险,为采取预防性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预后营养指数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与甘油三酯比值联合25(OH)D_(3)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晓霞 王安娜 +2 位作者 娄坚江 李丹娜 许健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124-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L)和甘油三酯(TG)比值(L/TG)联合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204例DN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01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尿微量...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L)和甘油三酯(TG)比值(L/TG)联合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204例DN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01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肾小球滤过率(GFR)、L、TG、25(OH)D_(3)水平;观察组以UACR和GFR为依据分为4个亚组,包括DN轻风险组、中风险组、重风险组、极重风险组。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通过ROC曲线确定最优指标。结果观察组GFR、25(OH)D_(3)、L/TG低于对照组,UACR、TG高于对照组(P<0.05);L/TG与25(OH)D_(3)存在相关性和一致性(r=0.16,P<0.001);DN轻风险组、中风险组、重风险组、极重风险组L/TG、25(OH)D_(3)水平逐渐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TG、25(OH)D_(3)是DN晚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两者单独检测的效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联合检测(AUC=0.857,95%CI:0.801~0.902)敏感性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L/TG、25(OH)D_(3)与DN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表现出较高的准确度,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淋巴细胞/甘油三酯比值 25-羟维生素D_(3) 尿微量白蛋白比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可切除性胰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文迪 陶连元 +3 位作者 王行雁 张铃福 原春辉 修典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与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149例胰腺腺癌行胰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采用最大选择检验法确定术前LMR对于总生存...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与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149例胰腺腺癌行胰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采用最大选择检验法确定术前LMR对于总生存时间的最佳临界值。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MR对不同AJCC分期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术前LMR的最佳临界值为3.4,将患者分为高LMR组(LMR≥3.4,62例)和低LMR组(LMR<3.4,8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总生存时间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手术切缘、AJCC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及术前外周血LMR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癌胚抗原≥5μg/L(HR=1.723,95%CI:1.122~2.645,P=0.013),手术切缘阳性(HR=2.168,95%CI:1.356~3.466,P=0.001)和淋巴结转移阳性(HR=1.699,95%CI:1.153~2.502,P=0.007)是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LMR≥3.4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HR=0.442,95%CI:0.295~0.660,P=0.000)。高LMR组和低LMR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7.9月和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27.672,P=0.000)。结论术前LMR与可切除性胰腺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术前高LMR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及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玲玲 林永娟 陈志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6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因素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及老年科住院的2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4例,女88例。根据入院...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因素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及老年科住院的2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4例,女88例。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脑梗死组(NIHSS≤5分,n=181)和中重度脑梗死组(NIHSS>5分,n=6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及LMR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房颤、饮酒、空腹血糖、LMR、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脑梗死组比较,中重度脑梗死组LMR偏低(4.37±1.87 vs.3.25±2.2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MR是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OR=0.8,95%CI:0.650~0.985,P<0.05)。结论入院时LMR水平是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LMR水平越低预示病情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急性脑梗死 严重程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时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春颖 孙丽霞 吕鸿雁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7期736-740,共5页
目的探讨初诊时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NHL患者56例,以LMR中位值2.17为阈值将56例患者分为两组,多因素分析观... 目的探讨初诊时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NHL患者56例,以LMR中位值2.17为阈值将56例患者分为两组,多因素分析观察年龄、性别、国际预后指数(IPI)以及外周血细胞绝对计数等与NHL预后的关系。结果 56例NHL患者中位随访17个月(2~92个月),2年无疾病进展生存(PFS)和总体生存(OS)分别为(55.7±7.7)%和(76.1±6.4)%。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PFS的因素为LMR(HR=0.167,95%CI=0.056~0.503,P=0.001);影响OS的因素包括LMR(HR=0.120,95%CI=0.014~0.998,P=0.050)和IPI(HR=4.763,95%CI=0.982~23.114,P=0.053)。结论初诊时LMR是预测NHL患者预后的简单、易行的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非霍奇金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辉 赵春芝 +1 位作者 朱正太 李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914-918,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老年科和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276例,CIMT<1.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老年科和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276例,CIMT<1.0 mm为正常组(NCIMT组,n=138);CIMT≥1.0 mm为增厚组(ACIMT组,n=138)。同期选取13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NC)组。检测各组临床生化指标、血常规和血浆LP-PLA2。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偏相关分析NLR、LP-PLA2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果和NC组相比,NCIMT组及ACIMT组NLR和LP-PLA2均升高[NLR:(2.51±0.82)和(2.78±1.01)和(2.23±0.77);LP-PLA2:(142.80±37.24)和(154.78±45.92)和(130.17±39.37)ng/ml;均P<0.05],且ACIMT组高于NCIMT组。相关分析显示,NLR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IMT呈正相关(P<0.05);LP-PLA2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IMT呈正相关(P<0.01);且LP-PLA2与NLR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IMT的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病程、FBG、HbA1c、LDL-C、NLR、LP-PLA2(β分别为0.009、0.028、0.032、0.036、0.069、0.001,P<0.05或P<0.01)。结论NLR和LP-PLA2是老年T2DM患者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可能与老年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2型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对儿童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意义
12
作者 郭晓芳 王娟 +7 位作者 孙斐斐 甄子俊 朱佳 路素英 黄俊廷 李鹏飞 廖茹 孙晓非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78-184,共7页
目的成人霍奇金淋巴瘤(HL)研究显示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与单核细胞绝对值的比值(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bsolute monocyte count ratio,LMR)具有预后意义。而在儿童HL中鲜有研究,本研究主要探讨LMR在儿童HL中的预后价值。方... 目的成人霍奇金淋巴瘤(HL)研究显示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与单核细胞绝对值的比值(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bsolute monocyte count ratio,LMR)具有预后意义。而在儿童HL中鲜有研究,本研究主要探讨LMR在儿童HL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从1998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7例初诊年龄〈18岁儿童青少年HL的临床资料,收集和分析患者初诊时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淋巴细胞百分比(1ymphocyte percentage,LYM%)和单核细胞绝对值(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等数据,通过SPSS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nalysis,ROC)获得淋巴细胞绝对值与单核细胞绝对值比值LMR、LYM%、AMC与及ALC的最佳临界值,在该临界值上敏感度与精确度都达到最大值。再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07例儿童HL纳入分析,男80例,女27例,中位年龄10(2~18)岁。Ⅰ期5例,Ⅱ期50例,Ⅲ期33例,Ⅳ期19例。所有患者采用ABVD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放疗。107例患者LMR的最佳临界值是2.15(P=0.006),LMR/≥2.15患者66例,LMR〈2.15患者41例。中位随访时间51.2(7~204)个月。全组5年EFS和OS分别为82.3%和96.7%。LMR≥2.15组和LMR〈2.15组患者5年EFS分别为87.9%和70.7%(P=0.041)。两组5年OS分别为97.0%和95.1%;P=0.815)。单因素分析LMR、LYM%和Ⅳ期是儿童HL的EFS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LMR为非独立预后因素,仅Ⅳ期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本研究显示儿童HL患者初诊外周血LMR是影响EFS的预后因素之一,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预后 儿童 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对胃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13
作者 屠江锋 夏文杰 +1 位作者 董洁 潘文胜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2期2288-2289,共2页
目的评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胃癌预后价值的判断。方法从Pubmed、webof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系统搜索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相关资料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10763例病例,... 目的评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胃癌预后价值的判断。方法从Pubmed、webof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系统搜索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相关资料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10763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LMR升高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可明显提高胃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风险比(HR)=0.62,95%置信区间(cI):0.50.0.77,P〈O.01]。结论Meta分析得出LMR升高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好,临床上应多关注L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判断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的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静怡 石运涛 +5 位作者 周静芳 马天恒 严伟 谭跃进 吴尚农 王宏刚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评估外周血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and lymphocyte ratio,MLR)对于判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01~2017-07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住院诊治的UC患者为研究对象,共... 目的评估外周血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and lymphocyte ratio,MLR)对于判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01~2017-07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住院诊治的UC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06例不同严重程度的UC。依据Truelove-Witts标准,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轻度和中重度UC两组,其中轻度UC为157例,中重度UC为14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MLR以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不同严重程度UC患者中的差异。结果轻度和中重度UC这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N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中重度UC组的MLR显著高于轻度U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与轻度UC相比,中重度UC的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MLR和NLR均与CRP呈正相关(P <0. 05),而与ESR无显著相关性(P> 0. 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示MLR对判断患者为中重度UC有统计学意义,曲线下面积为0. 62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经年龄、性别调整后,高MLR组患者为中重度UC的风险是轻度UC的2. 32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与轻度UC相比,MLR在中重度UC患者中显著升高。UC患者MLR升高是判断其为中重度UC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亚柱 马珂琳 +4 位作者 祝丽丽 刘超 丁振江 孙王乐贤 张英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2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并评价NLR、MLR对T2DM合并CHD的致病风险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并评价NLR、MLR对T2DM合并CHD的致病风险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T2DM患者193例,依据CAG结果将合并CHD者设为研究组(132例),不合并CHD者设为对照组(61例)。检测所有患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并计算NLR、MLR;记录所有患者冠状动脉影像学特征,并计算Gensini评分。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NLR、MLR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LR、MLR对T2DM合并CHD的诊断价值;采用Log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CHD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NLR、ML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LR、MLR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LR、MLR诊断T2DM合并CH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9和0.649(P<0.05),当NLR、MLR分别取临界值2.940、0.205时,诊断T2DM合并CHD效能最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5.9%、67.5%和80.3%、46.8%;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40 mmol/L、NLR≥2.940、MLR≥0.205是T2DM合并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NLR、MLR与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NLR≥2.940及MLR≥0.205为T2DM合并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对T2DM是否并发CHD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2型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诊断 相关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对接受新药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预后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廖中廷 李娟 +1 位作者 兰霞 胡琼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3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多发性骨髓瘤(MM)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系统性回顾100例2013年1月—2019年1月于四川省资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新药蛋白酶体抑制剂和/或免疫调节药物治疗的MM患者的总生存期,用受试者工作特...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多发性骨髓瘤(MM)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系统性回顾100例2013年1月—2019年1月于四川省资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新药蛋白酶体抑制剂和/或免疫调节药物治疗的MM患者的总生存期,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等指标评估LMR对预后的影响。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612,对应的最佳诊断阈值为4.0,即LMR≤4.0的MM患者的总生存期短于LMR>4.0的患者。结论LMR作为血常规简单的计算结果,是接受新药治疗的MM患者临床预后的一项简单、经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多发性骨髓瘤 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和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成 纪澄华 +1 位作者 马雷 李德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10期825-828,共4页
探究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青岛市市立医院2015年1月到2020年1月行外科手术的14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为4.6,以此把患者分为两个组:高LMR组(LMR≥4.6,66例)和低LMR组(... 探究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青岛市市立医院2015年1月到2020年1月行外科手术的14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为4.6,以此把患者分为两个组:高LMR组(LMR≥4.6,66例)和低LMR组(LMR<4.6,78例)。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入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处理,观察进展期胃癌患者的LMR与淋巴结转移以及淋巴结分期的关系。结果显示,两组患者LMR值与淋巴结转移分期比较显示N1和N2均与N3有显著差异(均P<0.05),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低LMR与较高淋巴结转移分期有正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证明,低LMR与淋巴结转移数目>6即N3期呈现正相关。结果表明,较低LMR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有正相关性,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有无转移和较高淋巴结转移程度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梦圆 王建刚 刘新宇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科行MHD治疗...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科行MH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所有患者随防至2022年8月。分析MLR与MHD患者全因死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共259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55.2%,平均年龄(57.0±13.9)岁。中位随访时间22.0(11.0,27.0)月,至随访终点62例(23.9%)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LR(HR=6.251,95%CI:2.654~14.723,P<0.00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HR=1.119,95%CI:1.057~1.184,P<0.001)、全身免疫炎症指数(HR=1.001,95%CI:1.000~1.001,P<0.001)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MLR与全因死亡风险独立相关(HR=4.81,95%CI:1.32~17.53,P=0.017)。亚组分析显示在不同人群中,MLR作为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是稳定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随着MLR的升高,生存率逐渐下降(Log-rank检验χ^(2)=12.248,P=0.007)。结论MLR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MHD患者生存率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全因死亡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中晚期肿瘤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蒙 孙勤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2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计数(MONO)与中晚期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住院患者193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肿瘤组(102例)和非肿瘤对照组(91例),同时按照KPS评分标准将肿瘤组分为...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计数(MONO)与中晚期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住院患者193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肿瘤组(102例)和非肿瘤对照组(91例),同时按照KPS评分标准将肿瘤组分为病情稳定组(53例)和病情重危组(49例),并分析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中晚期肿瘤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组的MONO和NL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情稳定组的NLR水平低于重危组(P<0.05),而两者的MON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的MONO值及NLR是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OR=0.072,95%CI=0.012~0.43,P=0.004;OR=0.389,95%CI=10.212~0.712,P=0.002]。NLR、MONO值预测肿瘤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0.629。结论 MONO及NLR增高与肿瘤发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中晚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庞振文 何东生 +2 位作者 杨爱芳 黄愉峰 曾先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关系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LMR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47例头颈外科行喉鳞状细胞癌... 目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关系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LMR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47例头颈外科行喉鳞状细胞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OC曲线分析LMR最佳截断值,分为高LMR者和低LMR者,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估其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 LMR最佳临界值为3.24,高LMR者81例,低LMR者66例。高LMR者1、3、5年的总生存率(98.76%、92.59%、85.18%)明显低于低LMR者(87.88%、69.70%、6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OR=0.336,95%CI:0.149~0.758)、术前低LMR(OR=0.474,95%CI:0.248~0.907)是影响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高LMR值喉癌患者有着更好的总生存期,术前LMR值作为评估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生存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 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