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化T细胞核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该蛋白2518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丽霞 郭瑞威 +4 位作者 齐峰 石燕昆 王先梅 任丽 徐安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研究活化T细胞核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该蛋白2518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300例,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18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20例。... 目的:研究活化T细胞核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该蛋白2518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300例,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18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20例。另选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60例。应用Gensini评分评定狭窄程度,酶联免疫法测定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多聚酶链反应--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PCR-RFLP)方法检测MCP-1 2518G/A基因多态性。结果:①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NFAT、MCP-1浓度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1浓度与NFAT呈正相关(r=0.65,P<0.05)。②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与NFAT、MCP-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③MCP-1 2518G/A基因有三个基因型,GG型的MCP-1浓度较AG型及AA型升高(P<0.05),ACS组GG型基因和G等位基因频率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NFAT与MCP-1水平的升高及MCP-1 2518G/A基因多态性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T细胞核因子 基因多态性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启动子-2518 A/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关联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欣颖 马冰 王晓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72-1175,1179,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启动子-2518 A/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LN)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The 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收...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启动子-2518 A/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LN)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The 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收集所有MCP-1启动子-2518 A/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LN易患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纳入排除标准并进行质量评价后,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其中共包括LN患者989名,健康对照者1 935名,采用共显性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GG/AA、GG/AG、AG/AA三组基因型合并后的OR值分别为1.60〔95%CI(1.00,2.59),P=0.052〕、1.34〔95%CI(1.06,1.70),P=0.015〕、1.28〔95%CI(0.94,1.94),P=0.120〕,等位基因G/A合并后的OR值是1.32〔95%CI(1.04,1.66),P=0.020〕,其中GG/AG、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在美洲人群中,MCP-1启动子-2518 A/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LN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而在亚洲及欧洲人群中,还没有发现二者的相关性。结论在美洲人群中,MCP-1启动子-2518 A/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LN的发生相关,而在亚洲和欧洲人群中,尚不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因多态性 狼疮性肾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gsin基因转染对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洁 李英 +4 位作者 刘茂东 任广伟 王明铭 李英敏 丛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2-705,共4页
目的:观察megsin基因转染对高糖环境中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高糖环境中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培养12、24、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 目的:观察megsin基因转染对高糖环境中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高糖环境中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培养12、24、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系膜细胞megsin、MCP-1、ICAM-1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Ⅳ型胶原浓度。结果:高糖环境中肾小球系膜细胞megsin、MCP-1及ICAM-1表达增强,细胞增殖明显,细胞上清液中Ⅳ型胶原浓度升高,megsin基因转染后上述变化趋势更加显著,而megsin shRNA质粒转染可明显减弱上述变化。结论:Megsin可上调MCP-1及ICAM-1表达,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外基质积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gSIN 系膜细胞 基因转染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曾钧 宋烈昌 +2 位作者 金行中 郭丹 林敬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 (Dxs)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mRNA表达的影响 ,阐明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纤维化疾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 ,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处理后 ,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 (Dxs)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mRNA表达的影响 ,阐明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纤维化疾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 ,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处理后 ,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和计数 5× 5mm高倍视野内炎症细胞数目 ;RT PCR方法检测肺组织MCP 1mRNA表达水平。结果 地塞米松减少了肺组织炎症细胞的聚集 ,延缓了肺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并抑制了MCP 1mRNA的表达 ,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趋势。结论 地塞米松治疗肺纤维化疾病的分子机制与抑制肺M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肺纤维化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桂梅 赵小峰 +2 位作者 汪瑶 金磊 贺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对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结构和性质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鼠MCP-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分析,并分析该基因与其他物种的生物进化关系。[结果]大鼠MCP-1基因与小鼠的亲... [目的]对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结构和性质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鼠MCP-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分析,并分析该基因与其他物种的生物进化关系。[结果]大鼠MCP-1基因与小鼠的亲缘关系最近;大鼠MCP-1蛋白是一个稳定的亲水性碱性蛋白,分子式为C_(721)H_(1175)N_(197)O_(223)S_9,理论等电点为9.20,由8.78%的α-螺旋、35.81%的折叠延伸链、55.41%的无规则卷曲组成,有1个SCY结构域;该蛋白可能的信号肽剪切位点在第17位点处。[结论]MCP-1蛋白是一个稳定的亲水性分泌蛋白。该研究结果可为MCP-1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生物信息学分析 大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1基因-2518A/G与GPx-1基因Pro198Leu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超贤 郭李柯 +1 位作者 秦咏梅 李光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9-744,752,共7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2518A/G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基因Pro198Leu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及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NAFL、NASH、NAFHC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各60...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2518A/G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基因Pro198Leu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及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NAFL、NASH、NAFHC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各600例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了MCP-1基因-2518A/G和GPx-1基因Pro198Leu多态性。【结果】-2518A/G(GG)基因型和Pro198Leu(LL)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49.67%和49.83%(NAFL组)、63.50%和63.50%(NASH组)、75.17%和75.50%(NAFHC组)及23.50%和23.33%(对照组),上述基因型频率在各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2518A/G(GG)基因型患NAFLD的风险显著增加(ORNAFL=3.21;ORNASH=5.66;ORNAFHC=9.85)。Pro198Leu(LL)基因型者患NAFLD的风险也显著增加(ORNAFL=3.26;ORNASH=5.72;ORNAFHC=10.13)。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2518A/G(GG)/Pro198Leu(LL)基因型者在NAFL、NASH、NAFH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9.17%、53.17%、65.33%和12.17%,经χ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1)。-2518A/G(GG)/Pro198Leu(LL)基因型者患NAFLD的风险显著增加(ORNAFL=5.30;ORNASH=10.91;ORNAFHC=23.92)。-2518A/G(GG)和Pro198Leu(LL)基因型有交互作用(γ1 NAFL=3.50,γ2 NAFL=3.37;γ1 NASH=4.79,γ2 NASH=4.72;γ1 NAFHC=6.19,γ2 NAFHC=5.90)。【结论】-2518A/G(GG和)Pro198Leu(LL)基因型均是NAFLD的易患因素,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增加了NAFLD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2518a/g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基因Pro198Leu 多态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H-7)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曾钧 宋烈昌 +2 位作者 金行中 郭丹 林敬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研究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 1 (5 异喹啉磺酰基 ) 2 甲基哌嗪 (H 7)对肺纤维化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mRNA表达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肺纤维化提供理论基础 .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 ,腹腔注射H 7后 ,定量RT PCR方法检... 研究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 1 (5 异喹啉磺酰基 ) 2 甲基哌嗪 (H 7)对肺纤维化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mRNA表达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肺纤维化提供理论基础 .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 ,腹腔注射H 7后 ,定量RT PCR方法检测其对肺组织MCP 1mRNA表达的影响 ;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肺组织匀浆内羟脯氨酸的含量 ,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数单核细胞 .结果发现 ,H 7能显著抑制大鼠肺纤维化组织MCP 1mRNA表达和单核细胞的聚集以及羟脯氨酸的含量 .结果表明 ,H 7通过抑制肺组织MCP 1mRNA的表达 ,对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 基因表达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 肺纤维化 博来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优化
8
作者 苗红 郭葆玉 +1 位作者 杨旭 袁鹏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30-832,共3页
目的 :优化重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 1(rhu MCP- 1)在大肠杆菌 DE3中的表达 ,生产 rhu MCP- 1。 方法 :应用 NBS15 L T.DR发酵罐 ,研究了诱导时不同的 p H值、温度、搅拌速率、通气量和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浓度对表达的影响 ,并... 目的 :优化重组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 1(rhu MCP- 1)在大肠杆菌 DE3中的表达 ,生产 rhu MCP- 1。 方法 :应用 NBS15 L T.DR发酵罐 ,研究了诱导时不同的 p H值、温度、搅拌速率、通气量和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浓度对表达的影响 ,并利用正交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结果 :正交试验表明溶氧条件对 rhu MCP- 1表达水平的影响较显著 ,其中搅拌速率和通气量为最大的影响因素 ,搅拌速率为 30 0 r/ m in和通气量 10 L / min时 ,表达水平最高 ,重组蛋白的含量可达 40 %以上。 结论 :本实验为该工程菌的中试提供了最佳的表达诱导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大肠杆菌 正交设计试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介导单核细胞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萍 张爱荣 +3 位作者 洪淑惠 孔北华 吴学忠 高晓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介导单核细胞对大鼠卵巢上皮癌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脂质体介导法将质粒pLXSN/MCP-1转染包装细胞PA317,经G418筛选滴度最高的PA317病毒上清液感染大鼠卵巢癌细胞株NuTu-19,以RT-PCR和Boyd...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介导单核细胞对大鼠卵巢上皮癌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脂质体介导法将质粒pLXSN/MCP-1转染包装细胞PA317,经G418筛选滴度最高的PA317病毒上清液感染大鼠卵巢癌细胞株NuTu-19,以RT-PCR和Boyden Chamber分析MCP-1的表达。分离Fischer344大鼠脾脏单核巨噬细胞,采用MTT法检测MCP-1介导单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观察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对卵巢癌腹腔转移大鼠模型生存期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组织中CD25(IL-2R)及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研究建立的NuTu-19/MCP-1细胞株中MCP-1稳定表达并具有较高的单核细胞趋化活性,趋化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MCP-1体外介导单核细胞对NuTu-19/MCP-1细胞的最大杀伤率为2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荷瘤动物生存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FCM显示NuTu-19/MCP-1组(25.82%)细胞中CD25(IL-2R)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NuTu-19/neo(8.73%)细胞(P<0.05)。CD44v6的含量在NuTu-19/MCP-1组(6.61%)显著低于对照组(40.74%)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P<0.01)。结论:MCP-1可介导单核细胞抑制卵巢癌细胞NuTu-19的生长,MCP-1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机体抗肿瘤免疫作用,MCP-1免疫基因治疗对提高卵巢癌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趋化因子类 卵巢肿瘤 基因疗法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1-2518位点基因多态性对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琪乐 张宏其 +7 位作者 郭超峰 唐明星 刘少华 邓盎 王昱翔 鲁世金 李劲松 林旻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4-658,共5页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启动子区2518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南省汉族人群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连续收录2004年12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湖南汉族新发脊柱结核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应用聚合酶链...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启动子区2518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南省汉族人群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连续收录2004年12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湖南汉族新发脊柱结核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两组患者MCP-1-2518位点的多态性,运用R×C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计算各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脊柱结核患者334例,健康志愿者336例。MCP-1-2518GG、AG、AA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7.1%、50.3%、12.6%和25.6%、54.2%、20.2%,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MCP-1-2518GG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在脊柱结核人群中显著增高。MCP-1基因-2518 G/A多态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为62.3%和37.7%,在对照组为52.7%和47.3%,两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518G等位基因与脊柱结核发病相关,其OR值为1.483,95%CI为1.193~1.844。结论:在湖南汉族人群中,MCP-1-2518位点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均可能与脊柱结核的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因多态性 脊柱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1/CCR2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疾病关联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军 蒯正平 +4 位作者 严建军 王泽穆 唐建金 杨志健 王连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7-833,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基因的G2518A位点及趋化因子受体2(CC chemokine receptor 2,CCR2)基因的G190A位点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关联性。方法...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基因的G2518A位点及趋化因子受体2(CC chemokine receptor 2,CCR2)基因的G190A位点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关联性。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NKI及CBM等数据库搜索关于MCP-1/CCR2基因多态性与CAD关联性的文章。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有21篇文献,MCP-1基因的G2518A位点和CCR2基因的G190A位点分别有6 835例CAD患者、11 142例正常对照受试者,以及2 801例CAD患者、5 789例正常对照受试者入选。综合数据表明MCP-1基因的G2518A位点和CCR2基因G190A位点多态性与CAD的发生存在关联[G2518A(P=0.04),G190A(P=0.005)]。根据分层分析观察到MCP-1基因的G2518A位点在非亚洲人群中与CAD存在关联性(P=0.04),而在亚洲人群中与CAD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P-1基因的G2518A位点及CCR2基因的G190A位点多态性与CAD的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趋化因子受体2 基因多态性 冠状动脉疾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1在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原 王学峰 +12 位作者 席志芹 肖飞 李劲梅 朱曦 孙纪军 龚云 刘风英 栾国明 王玉平 李云林 张建国 卢涌 李红卫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2-536,共5页
目的了解难治性癫癎患者脑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的表达,探索其在难治性癫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基因芯片扫描获阳性结果基础上,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0例难治性癫癎患者脑组织中... 目的了解难治性癫癎患者脑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的表达,探索其在难治性癫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基因芯片扫描获阳性结果基础上,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0例难治性癫癎患者脑组织中MCP-1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基因芯片扫描显示MCP-1 mRNA表达上调,免疫组化结果进一步证实MCP-1在难治性癫癎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MCP-1在难治性癫癎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阻断MCP-1有可能改变难治性癫癎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因芯片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融合蛋白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MCP-1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棋浓 苏国富 +1 位作者 徐永强 黄翠芬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将编码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X31A中,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MS2/MCP-1融合蛋0白,该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5%左右,Westernblot检测表明,表达产物可... 将编码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X31A中,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MS2/MCP-1融合蛋0白,该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5%左右,Westernblot检测表明,表达产物可与MCP-1抗体特异反应。采用琼脂糖平板法进行活性测定表明,表达产物具有明显的单核细胞趋化活性,说明N端融合一段细菌蛋白对MCP-1有无趋化活性可能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趋化蛋白-1 融合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作为基因载体在不同动物模型上的基因转染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菁 宋存先 +2 位作者 李拥军 管珩 李大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480,i0001,共7页
目的验证包载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A-MCP-1)质粒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在不同动物模型上的基因转染效果。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A-MCP-1纳米粒子并进行体外物化表征。用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基因转染,PCR法检... 目的验证包载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A-MCP-1)质粒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在不同动物模型上的基因转染效果。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A-MCP-1纳米粒子并进行体外物化表征。用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基因转染,PCR法检测其转染效果。兔移植静脉内膜增生模型和大鼠腹主动脉瘤模型体内局部给予A-MCP-1纳米粒子,应用病理形态学分析、斑点杂交、原位杂交、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其在体内的基因转染效果和对内源性MCP-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基因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201·4nm,基因含量为4·14%,基因的包封效率为86%,体外可维持稳定释放两周以上。兔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基因纳米粒子组的动脉组织中检测到明显的A-MCP-1表达,并抑制了正义MCP-1表达,内膜/中膜比为0·56±0·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阳离子脂质体1,2-二油酰-3-三甲铵基丙烷(DOTAP)诱导的A-MCP-1质粒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大鼠腹主动脉瘤模型体内转染2周后,基因纳米粒子组腹主动脉直径为(1·79±0·12)mm,明显小于空白纳米粒子悬浮液组(2·58±0·21)mm和生理盐水组(2·63±0·29)mm(P<0·01)。MCP-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5±1·5,17·6±2·1,明显低于空白纳米粒子悬浮液组35·7±4·5,42·3±5·7(P<0·01),生理盐水组32·4±3·9,39·8±4·8(P<0·01)。结论A-MCP-1基因纳米粒子用于兔移植静脉内膜增生模型以及大鼠腹主动脉瘤模型成功实现基因转染的研究结果,显示了其应用于临床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载体 纳米粒子 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转染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