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37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单核巨噬细胞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朱静和 钱雷 +2 位作者 蒋凤 谢迎弟 于建秀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73-875,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7对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单核巨噬细胞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滨海县人民医院就诊的AS患者96例为AS组和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血清...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7对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单核巨噬细胞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滨海县人民医院就诊的AS患者96例为AS组和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血清IL-37和Lp-PLA2水平。2组均随机选择7例,分离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将对照组来源细胞分为空白1组(A组)、氧化型LDL(ox-LDL)组(B组)及IL-37+ox-LDL组(C组),将AS组来源细胞分为空白2组(D组)、AS+ox-LDL组(E组)及AS+IL-37+ox-LDL组(F组),检测各组单核细胞凋亡率和单核细胞中Lp-PLA2 mRNA水平。结果对照组与AS组性别、年龄及HDL-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AS组体质量指数、单核细胞、TC、TG、LDL-C及血清Lp-PLA2和Lp-PLA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AS组血清IL-37和IL-37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1±0.92)ng/L vs(5.04±1.03)ng/L,4.25±2.11 vs 5.28±1.88,P<0.01]。IL-37+ox-LDL刺激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48 h后,B组较A组,E组较D组单核细胞凋亡率及Lp-PLA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C组较B组,F组较E组单核细胞凋亡率及Lp-PLA2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7对ox-LDL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Lp-PLA2表达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类 动脉粥样硬化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单核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制剂清除的执行者——吞噬细胞系统的研究历程 被引量:6
2
作者 郑煌亮 宋艳志 邓意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102,共12页
目的回顾1847年至今的吞噬细胞系统研究历程,并对其在药物递送领域中的指导作用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115篇,对整个吞噬细胞系统的研究历程及其在药物递送领域中的重要意义进行概述总结。结果在对吞噬细胞系统近170年的研究... 目的回顾1847年至今的吞噬细胞系统研究历程,并对其在药物递送领域中的指导作用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115篇,对整个吞噬细胞系统的研究历程及其在药物递送领域中的重要意义进行概述总结。结果在对吞噬细胞系统近170年的研究探索中,从网状内皮系统(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RES)的提出到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的建立,人们对于吞噬细胞的起源与分类、吞噬行为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且全面的认识。作为纳米制剂清除的执行者,吞噬细胞系统的基础研究在纳米制剂递送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得到药学研究者的更多关注。结论对吞噬细胞系统的深入研究,将为纳米制剂递送的未来发展提供更为完善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噬细胞 纳米制剂递送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网状内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抗病毒治疗及疫苗预防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瑞 许红梅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52-54,共3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由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引起的、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为病理特点的感染性疾病。IM是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口腔分泌物而传播,其病程多为自限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由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引起的、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为病理特点的感染性疾病。IM是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口腔分泌物而传播,其病程多为自限性。IM在发达国家发病率为5%,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高发年龄为14~24岁[1];我国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高峰年龄在4~6岁[2]。IM的症状多样化,但大多数可出现三个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咽峡炎、发热和淋巴结肿大,其他表现还有肝脾肿大、皮疹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抗病毒治疗 EPSTEIN-BARR病毒 疫苗预防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感染性疾病 发病高峰年龄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7基因沉默对兔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杜大勇 李运田 +3 位作者 李雪杰 柳杨 薛峰 杨升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筛选出高效抑制兔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中CD147表达的短链RNA(shRNA)慢病毒载体,观察CD147基因沉默后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方法兔源CD147 mRNA序列,设计并构建shRNA慢病毒载体,实验分为空白组,阴性组,加CD147 shRNA慢病毒干... 目的筛选出高效抑制兔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中CD147表达的短链RNA(shRNA)慢病毒载体,观察CD147基因沉默后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方法兔源CD147 mRNA序列,设计并构建shRNA慢病毒载体,实验分为空白组,阴性组,加CD147 shRNA慢病毒干扰依次为A组、B组、C组、D组,将其分别转染兔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72 h后观察转染效果,用RT-PCR测CD147 mRNA表达,ELISA法测CD147 MMP-2及MMP-9蛋白表达。结果 A、B、C、D组CD147 mRNA及CD147、MMP-2和MMP-9蛋白较空白组显著减少(P<0.01),A组CD147 mRNA和蛋白降低最显著,较空白组分别减少57.7%和50.9%(P<0.01),MMP-2、MMP-9蛋白表达分别减少95.9%和45.4%。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出能高效、且特异阻断CD147基因表达的shRNA慢病毒载体。CD147基因沉默后,MMP-2和MMP-9表达明显减少,可能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沉默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RNA 信使 基因表达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6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陈桂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9期85-86,共2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病变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由于其症状体征的多样化和不典型,临床易造成诊断延迟和误诊。为了加深认识,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分析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EB病毒感染 增生性疾病 学龄期儿童 症状体征 诊断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郭晓菲 李保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4期297-300,共4页
血清胆红素是临床上常用来评价肝功能和黄疸的指标,是体内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剂。近年来研究提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冠心病的病因尚未完全确定,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的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 血清胆红素是临床上常用来评价肝功能和黄疸的指标,是体内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剂。近年来研究提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冠心病的病因尚未完全确定,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的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本文将对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抗氧化剂 胆红素水平 发病风险 胆红素代谢 抗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细胞 心血管事件 细胞保护作用 负相关 单核细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仔猪铁过负荷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天有 钟华 +2 位作者 赵恒章 王相如 尚伟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4620-4621,4624,共3页
采用冰冻切片、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铁过负荷断奶仔猪的淋巴结、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猪饲料中添加过量的补铁剂可造成猪的铁过负荷,过剩的铁以铁血黄素的形式,广泛沉积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和肝... 采用冰冻切片、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铁过负荷断奶仔猪的淋巴结、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猪饲料中添加过量的补铁剂可造成猪的铁过负荷,过剩的铁以铁血黄素的形式,广泛沉积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和肝窦及脾窦的内皮细胞,从而使这些细胞呈现Perlps染色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铁过负荷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含铁血黄素颗粒 普鲁氏兰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徐玉顺 蔡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0-1142,共3页
脂肪组织不仅是一个贮能纵织,更是功能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如瘦索、TNF-α、纤溶酶原活化因子抑制剂1、白细胞介素(IL)-1β、IL-10、视黄醇、脂联素等;在免疫及代谢中具有较明显调节作用。其所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 脂肪组织不仅是一个贮能纵织,更是功能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如瘦索、TNF-α、纤溶酶原活化因子抑制剂1、白细胞介素(IL)-1β、IL-10、视黄醇、脂联素等;在免疫及代谢中具有较明显调节作用。其所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具有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受体 脂联素 信号传导 内皮 血管 脂类代谢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补铁与铁过负荷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天有 刘俊伟 +2 位作者 王学良 王新华 张创 《养猪》 2007年第6期15-16,共2页
缺铁性贫血是新生仔猪的一种常见病,通常都要进行人工补铁。对临床上20头20~40日龄病仔猪进行补铁调查发现,肌肉注射补铁150mg(Fe)/头的6头仔猪没有铁的异位沉积现象;肌肉注射300mg(Fe)/头的10头仔猪,在次级淋巴器官均出现铁的异位沉... 缺铁性贫血是新生仔猪的一种常见病,通常都要进行人工补铁。对临床上20头20~40日龄病仔猪进行补铁调查发现,肌肉注射补铁150mg(Fe)/头的6头仔猪没有铁的异位沉积现象;肌肉注射300mg(Fe)/头的10头仔猪,在次级淋巴器官均出现铁的异位沉积;4日龄肌肉注射300mg(Fe)/头、15日龄时第2次肌肉注射300mg(Fe)/头的4头仔猪,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都具有严重的铁异位沉积。过量使用铁制剂,过多的铁在机体可发生异位沉积,造成许多重要器官和组织的损伤;其中以免疫系统受损最为严重,从而导致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补铁 铁过负荷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抗核抗体阳性的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玥 张艳凤 +1 位作者 梁东 李春怀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抗核抗体阳性 临床观察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儿童 自身免疫紊乱 自身免疫性 ITP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畜禽免疫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希国 张秀英 《中国兽药杂志》 2003年第9期51-54,共4页
 对近年来中草药在畜禽免疫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中草药对畜禽免疫器官、白细胞水平、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草药 兽药 免疫药理作用 免疫器官 细胞水平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畜禽免疫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希国 张秀英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中草药 畜禽 免疫药理作用 免疫调节药物 免疫器官 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环境中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伯南 陈新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99-102,共4页
关键词 寒冷环境 机体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 冷暴露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植物血凝素(PHA) 寒冷应激 寒冷刺激 中西医结合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正确治疗小儿发热
14
作者 张揆一 《求医问药》 2008年第11期35-36,共2页
发热是婴幼儿的常见病症。许多儿科疾病在开始发作时都可表现为发热。发热作为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可使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白细胞内酶的活性和肝脏的解毒功能都得到增强,从而可促进疾病的康复。因此,在小儿出现发热症状时,... 发热是婴幼儿的常见病症。许多儿科疾病在开始发作时都可表现为发热。发热作为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可使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白细胞内酶的活性和肝脏的解毒功能都得到增强,从而可促进疾病的康复。因此,在小儿出现发热症状时,不可单纯地进行退热,更不可滥用强效的退热药。专家认为,在为小儿选用退热药时,应尽量选用毒副作用较小的药物。现在仍有不少基层医院的医生喜欢使用见效快的安痛定、安乃近来治疗儿童急性发热。有些家长还喜欢用阿司匹林来给小儿退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发热 正确治疗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儿科疾病 退热药 常见病症 防卫反应 吞噬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A Expression of Chemokine Receptors o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and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Feature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被引量:2
15
作者 Yu-mei Li Zhi-qiang Chen +4 位作者 Xu Yao Ai-zhen Yang An-sheng Li Dong-ming Liu Juan-qin Go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62-168,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of chemokine receptors and interleukin (IL) receptors on th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from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patients and their correl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of chemokine receptors and interleukin (IL) receptors on th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from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patient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clinical features as well as 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 Methods The mRNA expressions of chemokine receptors and IL receptors on PBMCs of 93 SLE patients and 30 healthy controls were detect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cluding CCR2, CCR3, CCR4, CCR5, CCR6, CCR8, CXCR3, CXCR5, CX3CR1, XCR1, IL-4R, and IL-10R.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SLE patients were recorded. The correlations of chemokine receptors and IL receptors mRNA expressions with clinical features as well as SLEDAI were assayed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level of CCR5 mRNA in SLE patients (including active and inactive SLE)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healthy controls (P〈0.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ctive and inactive patients in this respect (P〉0.05). CX3CR1 mRNA express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healthy control to inactive SLE to active SLE in sequence. The others (except for CCR8, CXCR3, and IL-1 OR) in active SLE patients were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both inactive SLE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all P〈0.05). There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SLEDAI and CCR2 (r=0.424, t=4.313, P〈0.001), CCR3 (r=0.518, t=5.410, P〈0.001), CCR4 (r=0.376, t=3.851, P〈0.001), CCR6 (r=0.457, t=4.513,P〈0.001), CXCR5 (r=0.455, t=4.629, P〈0.001), CX3CR1 (r=0.44-5, t=4.523, P〈0.001), as well as XCRI (r=0.540, t=5.445, P〈0.001). And CCR5 mRNA expression leve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L-4R mRNA (r=0.313, t=2.353, P〈0.05). The patients with myositis and cutaneous vasculitis simultaneously showed lower levels of CCR5 and CX3CRI, and CCR5 express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cores of SLEDAI in SLE cases accompanied by photosensitivity (r=0.426, t=- 2.155, P〈0.05). Conclusion Increased expressions of CCR5 and CX3CRI on PBMCs may be indicators in clinical survey for S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hemokine receptors 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对脾肾阳虚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建秋 李雪锋 +3 位作者 邬莹莹 张琦 陈琼 高雪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8期723-724,共2页
近年来,人们发现微炎症状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 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内普遍存在,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如终末期肾脏本身、透析液的污染、透析器的生物不相容性、长期的慢性感染、心血管病变等引起的,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激活... 近年来,人们发现微炎症状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 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内普遍存在,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如终末期肾脏本身、透析液的污染、透析器的生物不相容性、长期的慢性感染、心血管病变等引起的,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激活,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等为主的促炎症细胞因子释放为中心的缓慢发生和持续存在的轻微炎症反应[1],与MHD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金匮肾气丸能有效改善脾肾阳虚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症状[2],为此,我们进一步研究金匮肾气丸对脾肾阳虚型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微炎症状态 脾肾阳虚型 金匮肾气丸 促炎症细胞因子释放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体具有什么抗凝作用?
17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6-316,共1页
答:正常机体的血管壁是光滑和完整的,不会引起血小板的大量聚集和破坏。另外,凝血因子有一定的半衰期,未激活的凝血因子在体内不起作用,即使有少量激活的因子也由于血液处于流动状态而将局部形成的凝血酶稀释,使其不能达到引起血... 答:正常机体的血管壁是光滑和完整的,不会引起血小板的大量聚集和破坏。另外,凝血因子有一定的半衰期,未激活的凝血因子在体内不起作用,即使有少量激活的因子也由于血液处于流动状态而将局部形成的凝血酶稀释,使其不能达到引起血凝固的浓度。而且体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具有清除活化的凝血因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作用 正常人体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凝血因子 血管壁 血小板 半衰期 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的造血器官有哪些?
18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4-444,共1页
关键词 造血器官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淋巴组织 出生后 胚胎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炎症?炎症时局部组织和全身可表现出什么改变?
19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6-456,共1页
答:炎症是机体对致炎因素的损伤而发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病理过程。炎症时局部组织发生变质(变性、坏死)、渗出(充血、体液和细胞渗出)与组织细胞增生性改变。而全身表现则有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增生和特异... 答:炎症是机体对致炎因素的损伤而发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病理过程。炎症时局部组织发生变质(变性、坏死)、渗出(充血、体液和细胞渗出)与组织细胞增生性改变。而全身表现则有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增生和特异性免疫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表现 炎症 局部组织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组织细胞 细胞增多 特异性免疫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纤连蛋白制备及其应用
20
作者 张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2-112,共1页
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中的高相对分子质量糖蛋白,广泛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包括细胞的迁移、黏附、增殖止血及组织修复等过程。纤连蛋白还能调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损伤组织处有害物质,有利于伤口快速修复,具... 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中的高相对分子质量糖蛋白,广泛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包括细胞的迁移、黏附、增殖止血及组织修复等过程。纤连蛋白还能调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损伤组织处有害物质,有利于伤口快速修复,具有生长因子作用。纤连蛋白也能显著提高DNA、RNA及蛋白质合成速度,成为应用规模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新药品的基础物质。纤连蛋白应用广泛,但天然纤连蛋白产量极为有限,成本昂贵,限制了其应用;传统纤连蛋白生产工艺耗时长、提取流程复杂,且最终得率极低,也存在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组织 纤连蛋白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细胞培养技术 组织修复 细胞外基质 蛋白质合成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