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核细胞亚群与妊娠 被引量:1
1
作者 唐茂兴 廖爱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7-720,F0003,共5页
单核细胞(Monocyte)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参与抗原提呈、病原微生物的吞噬、T细胞功能调节等重要过程,是机体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单核细胞浸润于特定靶器官后。进一步分化为巨噬细胞,在炎性反应过程中发... 单核细胞(Monocyte)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参与抗原提呈、病原微生物的吞噬、T细胞功能调节等重要过程,是机体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单核细胞浸润于特定靶器官后。进一步分化为巨噬细胞,在炎性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述功能的多样性提示循环中存在着执行不同功能的单核细胞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亚群 骨髓造血干细胞 妊娠 单核细胞浸润 病原微生物 获得性免疫 抗原提呈 功能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钙化性纤维性肿瘤
2
作者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73-873,共1页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叶性肿瘤,由透明变性的纤维组织夹杂散在的束状梭形纤维母细胞、散在的砂砾体性和(或)萎缩性钙化和多少不等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细胞组成。钙化性纤维性肿瘤多见于腹腔和软组织,迄今为止,已报道...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叶性肿瘤,由透明变性的纤维组织夹杂散在的束状梭形纤维母细胞、散在的砂砾体性和(或)萎缩性钙化和多少不等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细胞组成。钙化性纤维性肿瘤多见于腹腔和软组织,迄今为止,已报道6例胃和3例肠腔的钙化性纤维性肿瘤。作者分析了7例胃的钙化性纤维性肿瘤,包括6例新增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 单核细胞浸润 间叶性肿瘤 纤维母细胞 纤维组织 透明变性 细胞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涎腺结石的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刘铭利 王旭铮 +2 位作者 李菊英 陈新华 张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2期56-57,共2页
一、ESWL的碎石原理冲击波是由水中火花放电产生的。放电的电极置于一个对称半椭球体的第一焦点上。放电使水汽化而产生冲击波。冲击波经球体内壁反射会聚在第二焦点处,即可在该点上产生高达数千大气压的瞬时压力。如果把第二焦点定位... 一、ESWL的碎石原理冲击波是由水中火花放电产生的。放电的电极置于一个对称半椭球体的第一焦点上。放电使水汽化而产生冲击波。冲击波经球体内壁反射会聚在第二焦点处,即可在该点上产生高达数千大气压的瞬时压力。如果把第二焦点定位于体内结石处,则结石在冲击波反复作用下就会被粉碎。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半椭球体 可行性研究 瞬时压力 体外震波碎石机 细胞浸润 单核细胞浸润 小叶结构 明显损伤 涎石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单位肾痨1例报道
4
作者 欧阳晓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10-1510,共1页
肾单位肾痨-髓质囊肿病(nephronophthisis-medullary cystic kidney disease,NPH-MCKD)以肾髓质囊肿形成及隐匿性慢性肾功能不全为特征,分为成人型和儿童型。成人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肾脏表现为主,肾外表现较少。儿童型又称少年... 肾单位肾痨-髓质囊肿病(nephronophthisis-medullary cystic kidney disease,NPH-MCKD)以肾髓质囊肿形成及隐匿性慢性肾功能不全为特征,分为成人型和儿童型。成人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肾脏表现为主,肾外表现较少。儿童型又称少年性肾单位肾痨,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与NPHP基因突变相关。临床表现为发育迟缓、肾功能衰竭、双肾囊肿、严重贫血、多饮、多尿、夜尿增多。肾脏表现:因肾髓质肾小管损伤,浓缩及重吸收功能降低可出现低钠、低钾低氧血症:因促红索分泌减少,可出现贫血;1,25-(0H)2-VD3减少,可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B超下肾实质回声增强,皮髓边界不清,可见多个囊肿,有助于诊断。肾脏病理:肾小球病变轻微,肾小管基底膜破坏,小管萎缩伴囊性扩张,肾间质单核细胞浸润。肾外表现:眼,色索性视网膜炎,可致失明;脑:小脑共济失调,肝纤维化。确诊需基因检测,NPHP基因片段缺失。现报告1例儿童型NPH-MCKD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单位肾痨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小脑共济失调 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小管基底膜 单核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马立克氏病荧光PCR诊断
5
作者 陈忠琼 骆璐 +6 位作者 凌洪权 董春霞 姚璐 蒋佳利 欧阳吴莉 李泰 曾政 《四川畜牧兽医》 2021年第5期54-54,共1页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禽类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病禽以外周神经、虹膜、脏器及皮肤等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并形成肿瘤为特征。依据生物学特性将MDV分成3个血清型,MDV-1型为致瘤MDV,MDV-2型为不致...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禽类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病禽以外周神经、虹膜、脏器及皮肤等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并形成肿瘤为特征。依据生物学特性将MDV分成3个血清型,MDV-1型为致瘤MDV,MDV-2型为不致瘤MDV,MDV-3型为HVT,其中只有MDV-1型才具有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马立克氏病 荧光PCR 单核细胞浸润 血清型 淋巴组织增生 MDV 外周神经 器官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治
6
作者 唐丽 娄可兴 《家禽科学》 2015年第8期40-41,共2页
鸡马立克氏病,又名神经淋巴瘤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本病主要侵害鸡,不同品种或品系的鸡均能感染,以对外周神经、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 鸡马立克氏病,又名神经淋巴瘤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本病主要侵害鸡,不同品种或品系的鸡均能感染,以对外周神经、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性病毒常随羽毛、皮屑排出,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经空气传播。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发病情况山东省某养鸡场送检病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马立克氏病 神经淋巴瘤病 经空气传播 肿瘤病 单核细胞浸润 淋巴组织 外周神经 间接接触 腺胃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鸡马立克病的病理学观察与血清学诊断
7
作者 李卫东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59,共2页
马立克病(MD)是鸡的一种以淋巴组织增生的病毒性肿瘤病,主要侵害外周神经系统,以周围神经、性腺、虹膜、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独或多发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具有高度传染性,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鸡马立克病1907年首先由匈牙... 马立克病(MD)是鸡的一种以淋巴组织增生的病毒性肿瘤病,主要侵害外周神经系统,以周围神经、性腺、虹膜、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独或多发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具有高度传染性,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鸡马立克病1907年首先由匈牙利兽医病理学家马立克(Dr.JosephMarek)报道,英国的Biggs于1961年建议使用"马立克病"的名字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马立克病 血清学诊断 高度传染性 兽医病理学 肿瘤病 单核细胞浸润 外周神经系统 免疫抑制性 病理学观察 内脏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壳蛋鸡发生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8
作者 汪德生 张晓可 彭晓军 《贵州畜牧兽医》 2014年第5期41-41,共1页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的病毒性肿瘤病,主要侵害外周神经系统,以周围神经、性腺、虹膜、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独或多发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养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013...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的病毒性肿瘤病,主要侵害外周神经系统,以周围神经、性腺、虹膜、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独或多发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养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013年12月,我省某县绿壳蛋鸡养殖场发生疑似马立克氏病的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变观察以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马立克氏病,现将诊断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 绿壳蛋鸡 高度传染性 单核细胞浸润 肿瘤病 养禽业 流行病学调查 外周神经系统 免疫抑制性 诊断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钙化性纤维性肿瘤
9
作者 Agaimy A Bihl M P +1 位作者 Tornillo L 张仁亚(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7-177,共1页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叶性肿瘤,由透明变性的纤维组织夹杂散在的束状梭形纤维母细胞、散在的砂砾体性和(或)萎缩性钙化与多少不等的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细胞组成。
关键词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 单核细胞浸润 间叶性肿瘤 纤维母细胞 纤维组织 透明变性 细胞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思思 《中国畜牧业》 2022年第14期48-49,共2页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婴儿和动物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破坏小肠肠细胞。RV介导的损伤以绒毛缩短、微绒毛稀疏、不规则及固有层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有助于腹泻发展的几种机制,包括肠细胞破坏导致的吸收不良...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婴儿和动物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破坏小肠肠细胞。RV介导的损伤以绒毛缩短、微绒毛稀疏、不规则及固有层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有助于腹泻发展的几种机制,包括肠细胞破坏导致的吸收不良、绒毛缺血、受感染上皮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的神经调节。此外,RV非结构蛋白4(NSP4)作为肠毒素和分泌激动剂诱导年龄和剂量依赖性腹泻反应,表现为刺激钙依赖性细胞通透性,破坏上皮屏障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轮状病毒 细胞 吸收不良 单核细胞浸润 神经调节 肠毒素 血管活性物质 细胞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沈思思 《中国畜牧业》 2022年第9期46-47,共2页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婴儿和动物发生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破坏小肠肠细胞。RV介导的损伤以绒毛缩短、微绒毛稀疏、不规则及固有层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有助于腹泻发展的几种机制包括肠细胞破坏导致的营养...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婴儿和动物发生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破坏小肠肠细胞。RV介导的损伤以绒毛缩短、微绒毛稀疏、不规则及固有层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有助于腹泻发展的几种机制包括肠细胞破坏导致的营养吸收不良、绒毛缺血、受感染上皮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浸润 血管活性物质 细胞 轮状病毒 急性胃肠炎 固有层 上皮细胞 微绒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养土鸡马立克病的防治
12
作者 贺娜 《农村新技术》 2019年第8期33-34,共2页
马立克病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易感动物主要是鸡、火鸡、山鸡、鹌鹑等禽类,多发于2~5月龄的鸡,发病高峰在100日龄左右,母鸡的易感性高于公鸡。其主要临床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和... 马立克病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易感动物主要是鸡、火鸡、山鸡、鹌鹑等禽类,多发于2~5月龄的鸡,发病高峰在100日龄左右,母鸡的易感性高于公鸡。其主要临床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和增大,肢(翅)麻痹,性腺、虹膜、肌肉、各内脏器官、皮肤等处发生肿瘤。本病虽有疫苗预防,但免疫失败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危害养鸡业尤其是放养土鸡的重要疾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病 易感动物 疫苗预防 免疫失败 肿瘤病 单核细胞浸润 放养土鸡 内脏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
13
作者 邓文超 杨帆 《农家致富》 2014年第19期42-43,共2页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等部位的单核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 一、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为鸡和火鸡,另外雉、鸽、鸭、鹅、金丝雀、小鹦鹉、...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等部位的单核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 一、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为鸡和火鸡,另外雉、鸽、鸭、鹅、金丝雀、小鹦鹉、天鹅、鹌鹑和猫头鹰等许多禽种都可观察到类似马立克氏病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马立克氏病 易感动物 单核细胞浸润 肿瘤病灶 外周神经 疱疹病毒 内脏型 核内包涵体 眼型 传染性法氏囊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预防
14
作者 刘玉琴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54-54,共1页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鸡最常见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本病传染性极强,可导致高死亡率、免疫抑制以及进行性衰弱,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临床症状马立...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鸡最常见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本病传染性极强,可导致高死亡率、免疫抑制以及进行性衰弱,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临床症状马立克氏病病毒又称禽疱疹病毒2型,属于疱疹病毒科,是细胞结合性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鸡马立克氏病 马立克氏病毒 免疫抑制 单核细胞浸润 淋巴组织增生 细胞结合 疱疹病毒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马立克氏病的鉴别诊断及防制措施
15
作者 段张秀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第9期34-35,共2页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恶性淋巴肿瘤性疾病,以外周神经、性腺、眼虹膜、各脏器、肌肉及皮肤的单核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为特征,该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最早于1907年由匈牙利病理学家Marek首次进行报道,到了1961年...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恶性淋巴肿瘤性疾病,以外周神经、性腺、眼虹膜、各脏器、肌肉及皮肤的单核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为特征,该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最早于1907年由匈牙利病理学家Marek首次进行报道,到了1961年在英国科学家Biggs的提倡下,将该病统一命名为“马立克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马立克氏病 防制措施 肿瘤性疾病 世界性疾病 鉴别诊断 单核细胞浸润 禽脑脊髓炎 眼虹膜 病理学家 集约化养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已知病毒疾病的心肌病变
16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78年第2期31-35,152,共6页
在克山病及其它原因未明的心肌病研究中,经常提及病毒感染作为病因的可能性。为了搞清病毒感染时心肌病变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我们选择了几种累及心脏的已知病毒疾病进行心肌病变观察,以便为克山病及有关心肌病的病因、发病学... 在克山病及其它原因未明的心肌病研究中,经常提及病毒感染作为病因的可能性。为了搞清病毒感染时心肌病变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我们选择了几种累及心脏的已知病毒疾病进行心肌病变观察,以便为克山病及有关心肌病的病因、发病学研究提供病理形态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间质 心脏 细胞 心肌病 心肌疾病 单核细胞浸润 疾病 肌纤维间 病理形态学 病理解剖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