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tatD基因缺失对小鼠毒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牛俊辉 李琦 +6 位作者 毛福超 钱满 贾艳艳 丁轲 张春杰 程相朝 廖成水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8,共8页
【目的】探究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tatD基因缺失对小鼠Mus musculus毒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tatD在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与宿主互作中的作用及减毒疫苗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Bliss法将亲本菌株(LM1... 【目的】探究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tatD基因缺失对小鼠Mus musculus毒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tatD在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与宿主互作中的作用及减毒疫苗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Bliss法将亲本菌株(LM10403s)、缺失菌株(LM10403sΔtatD)和互补菌株(LM10403sCΔtatD)口服感染小鼠,确定菌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LM10403sΔtatD以1.00×10^(5) CFU口服免疫小鼠观察其免疫保护效果。将40只6周龄雌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即磷酸缓冲盐溶液组(PBS)、LM10403s组、LM10403sΔtatD组和LM10403sCΔtatD组,PBS组小鼠灌胃200μL无菌PBS,实验组分别灌胃200μL含1.00×10^(6) CFU的菌液。灌胃24 h后剖杀各组小鼠,收集肠道内容物,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测定各处理小鼠盲肠样品微生物16S rRNA V3-V4区序列,并比较分析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信号通路富集。【结果】LM10403sΔtatD的LD_(50)为8.11×10^(7) CFU,毒力低于LM10403s。同时LM10403sΔtatD口服免疫小鼠后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亲本菌株的攻毒能提供80%保护率。Chao1和Observed species指数显示:PBS与LM10403sΔtatD处理组差异不显著,但LM10403s组和LM10403sCΔtatD处理组相比于PBS处理组显著下降(P<0.05)。在门水平上,LM10403sΔtatD处理组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高于LM10403s和LM10403sCΔtatD处理组,而在属水平上,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高于LM10403s和LM10403sCΔtatD处理组。功能预测分析显示:LM10403s处理组在细胞过程、环境信息处理和新陈代谢等信号通路的富集程度高于LM10403sΔtatD处理组。【结论】tatD基因缺失后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毒力降低,并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tatD基因缺失菌株感染小鼠对肠道菌群失调影响减小,且有益菌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D基因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毒力 16S rRNA 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萨仁高娃 胡文忠 +2 位作者 姜爱丽 马杰 冯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2-376,共5页
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是一类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本文阐述了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毒力因子及流行病学,旨在为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生物学特性 毒力因子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晓燕 张会彦 +4 位作者 贾春凤 李慧 王羽 张先舟 张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274-9276,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特异基因hlyA,结合锁定寡核苷酸(LNA),设计引物和探针,利用阳性质粒和模拟标本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实时定量荧光...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特异基因hlyA,结合锁定寡核苷酸(LNA),设计引物和探针,利用阳性质粒和模拟标本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为模板克隆了hlyA基因,得到阳性质粒,并进一步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方法,得到标准曲线Y=-3.273 X+37.640,相关系数R2=1.000;该方法的灵敏度可以达到1.2×10 CFU/ml;人工污染猪肉检出限可以达到3.2×102 CFU/ml。[结论]建立了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实现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检测构建了一个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检测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锁定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PCR快速检测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辉 王兴龙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4-327,共4页
通过扩增hly基因建立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m)的PCR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35株经传统方法鉴定的菌株PCR结果均为阳性,而其他三种同属异种菌,包括英诺克李斯特氏菌、绵羊李斯特氏菌和威尔斯李斯特氏菌及非李斯特氏菌均... 通过扩增hly基因建立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m)的PCR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35株经传统方法鉴定的菌株PCR结果均为阳性,而其他三种同属异种菌,包括英诺克李斯特氏菌、绵羊李斯特氏菌和威尔斯李斯特氏菌及非李斯特氏菌均未扩增出特异性的片段。PCR方法对Lm纯培养物的最低检测限为7.3CFU/μl,对模拟污染的生猪肉和蔬菜的检测低限为4CFU/g,牛奶为4CFU/ml。应用该方法对285份食品样品检测,17份样品Lm呈阳性,结果与常规的分离培养方法完全一致。该种方法具有敏感、特异、快速及准确的优点,可用于食品中Lm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关棣锴 胡文忠 +3 位作者 朴永哲 陈晨 姜爱丽 王运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9-52,56,共5页
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hly基因为靶基因,用Primer 5.0设计了特异性兼并引物,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用阳性质粒标准品、不同菌株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了验证,且在人工污染鲜切甜瓜上对该方法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表... 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hly基因为靶基因,用Primer 5.0设计了特异性兼并引物,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用阳性质粒标准品、不同菌株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了验证,且在人工污染鲜切甜瓜上对该方法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对阳性质粒标准品的灵敏度为7.69×10copies/μL,对人工污染的鲜切甜瓜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最低检出限为3.11×10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荧光定量PCR hly 鲜切甜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及其检验 被引量:13
6
作者 梁锐萍 黄素珍 胡慧强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11期47-49,共3页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是近年来又重新抬头出现的病原微生物,已在世界许多港口被检测到,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被认为是影响畜禽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之一。本文就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性...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是近年来又重新抬头出现的病原微生物,已在世界许多港口被检测到,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被认为是影响畜禽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之一。本文就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性及检验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控制此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病原微生物 流行病学 检验 影响 致病性 综述 畜禽 生物学特性 人类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海泉 沈潇 +2 位作者 吴启华 潘迎捷 孙晓红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1-3,6,共4页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以引起严重的李斯特菌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快速检测技术也迅速发展。综述了在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时基于常规培养、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传感器的快...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以引起严重的李斯特菌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快速检测技术也迅速发展。综述了在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时基于常规培养、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传感器的快速检测技术,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秀敏 王羽 +4 位作者 张先舟 王小丽 马晓燕 张会彦 张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122-13123,13134,共3页
[目的]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方法]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CMCC54001)的hlyA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引物,观察检测结果。[结果]确定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最适反... [目的]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方法]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CMCC54001)的hlyA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引物,观察检测结果。[结果]确定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最适反应条件。采用该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灵敏度为4.2CFU/ml。[结论]该研究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技术 检测 单核细胞李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耐药性与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逯岩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1期31-32,共2页
目的了解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monocytogenes LM)的耐药性质以及分子分型的具体特点,探讨耐药表型与PFGE基因组型之间所具备哪些关联。方法采取自2011—2013年期间我市各区的熟食、牲畜肉类、以及海鲜水产品等食品中采取80株LM,... 目的了解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monocytogenes LM)的耐药性质以及分子分型的具体特点,探讨耐药表型与PFGE基因组型之间所具备哪些关联。方法采取自2011—2013年期间我市各区的熟食、牲畜肉类、以及海鲜水产品等食品中采取80株LM,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观察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发现16.25%(13/80)的菌株存在耐药。结论在所选取的LM存在一定的耐药性,LM的PFGE分型与其药敏分型无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生性 李斯特 耐药性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烤鸭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污染现况的调查 被引量:9
10
作者 杜蔷 吴桂红 尹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61-63,共3页
调查了北京烤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现况,分析了不同规模企业、不同加工过程、烤鸭不同部位单增李斯特氏菌的位出率。鲜鸭生产大型企业污染率为14.5%,与中小型企业(18.3%)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加工过程的污染率之间存在显... 调查了北京烤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现况,分析了不同规模企业、不同加工过程、烤鸭不同部位单增李斯特氏菌的位出率。鲜鸭生产大型企业污染率为14.5%,与中小型企业(18.3%)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加工过程的污染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烤鸭半成品污染率最高,烤鸭成品污染率最低;烤鸭不同部位污染率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鸭 单核细胞生性 李斯特 污染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抑菌机理
11
作者 胡璇 黄英 +5 位作者 王凯 王丹 谢小丽 赵建平 陈晓鹭 于福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40-150,共11页
以姜科植物益智果实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益智精油的化学成分;通过滤纸片法和微量对倍稀释法分别测定益智精油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抑菌圈、最低抑菌质量浓... 以姜科植物益智果实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益智精油的化学成分;通过滤纸片法和微量对倍稀释法分别测定益智精油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抑菌圈、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评价其抑菌活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益智精油对菌体微观形态的影响,并通过测定菌体的生长曲线、电导率变化、大分子物质泄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探究益智精油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从益智精油中共鉴定出45种化合物,以萜烯类、芳香烃及萜类含氧衍生物为主,其中巴伦西亚橘烯、圆柚酮、2,6,10,10-四甲基双环[7.2.0]十一烷-1,6-辛二烯、(2S,4aR,8aR)-4a,8-二甲基-2-(丙-1-烯-2-基)-1,2,3,4,4a,5,6,8a-八氢萘、(2R,8R,8aS)-8,8a-二甲基-2-(丙-1-烯-2-基)-1,2,3,7,8,8a-六氢萘和对伞花烃为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此外,益智精油可显著抑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为14.20 mm,MIC和MBC分别为0.195、0.781 mg/mL,生长曲线测定发现,益智精油抑菌活性呈浓度依赖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益智精油可破坏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细胞形态结构,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造成细胞内大量电解质、大分子内容物(核酸和蛋白质)泄漏,破坏菌体内SOD系统原有的动态平衡状态,导致SOD活力变化,同时诱导大量自由基生成,导致菌体细胞内脂质氧化程度升高,使MDA含量增加。综上,益智精油作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导致菌体细胞一系列变化,从而抑制菌体的生长并导致其凋亡,是益智精油中多种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结果,初步分析萜烯类、芳香烃类和酮类物质是其抑菌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益智作为食品行业天然抑菌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精油 化学成分 单核细胞李斯特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防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生物膜形成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桐煊 杨慧轩 +2 位作者 胡安祺 刘昀阁 张一敏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73,共10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具有高度环境适应性的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膜的形成是导致其在食品工业中持久性存留、食品污染和疾病传播的重要原因。益生菌作为一种有益宿主健康的微生物,同时也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有较强的抑制和清...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具有高度环境适应性的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膜的形成是导致其在食品工业中持久性存留、食品污染和疾病传播的重要原因。益生菌作为一种有益宿主健康的微生物,同时也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有较强的抑制和清除作用,逐渐被开发为一种生物保护策略应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生物膜的防控。然而,由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生物膜形成受多种因素调控,这种基于益生菌的生物保护策略应用及抑制生物膜机理尚未得到完全阐明,缺乏全面、系统的总结。因此,本文基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群体感应、泳动能力、疏水性、自聚集性、胞外聚合物生成等生物膜形成途径,详细总结益生菌保护策略在不同加工表面防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生物膜的研究现状。同时,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肉品工业中的持久性存留和生物膜向肉品转移问题,以及相对应的生物抑菌策略进行讨论。最后,针对益生菌防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生物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细菌信号交流机制做出展望,以期为在食品工业中设计更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 单核细胞李斯特 生物膜 群体感应 肉品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对猪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抑制模型的建立
13
作者 张文敏 董庆利 +2 位作者 刘阳泰 辛宝 钱文文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共8页
人类患李斯特菌病的概率和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最大污染浓度(Nmax)紧密相关。益生菌作为生物保护菌应用在食品中控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长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复杂的食品环境中,益生菌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生长特... 人类患李斯特菌病的概率和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最大污染浓度(Nmax)紧密相关。益生菌作为生物保护菌应用在食品中控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长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复杂的食品环境中,益生菌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生长特性的影响可通过细菌间的竞争抑制模型来描述。本研究首先确认益生菌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CICC6257(以下简称为植物乳杆菌CICC6257)在猪肉中的生长能力,探究该菌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然后对选择性培养基的菌落计数能力进行验证,最后基于预测微生物学方法研究植物乳杆菌CICC6257对猪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CICC6257在13℃贮藏的猪肉中生长良好,60h左右生长达到稳定期,并且在货架期内对猪肉的pH值无显著影响(P≥0.05);选择性培养基可以很好地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植物乳杆菌CICC6257进行分离计数;Jameson-effect模型能够准确描述植物乳杆菌CICC6257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抑制作用;植物乳杆菌CICC6257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迟滞时间(λ)和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将猪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Nmax显著降低0.75(lg(CFU/g))(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CICC6257 猪肉 单核细胞李斯特 抑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方法应用分析
14
作者 朱诗语 任冠达 +1 位作者 郭旭 赵梓怡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8期47-49,共3页
目的:对熟肉制品、速冻调理肉、速冻水产制品、即食果蔬制品、冷冻饮品和乳制品6类食品开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总结试验注意事项,评估病原菌污染风险,为食品质量监控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样品进行增菌、分离、初筛、... 目的:对熟肉制品、速冻调理肉、速冻水产制品、即食果蔬制品、冷冻饮品和乳制品6类食品开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总结试验注意事项,评估病原菌污染风险,为食品质量监控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样品进行增菌、分离、初筛、鉴定,计算检出率。结果:速冻调理肉、速冻水产制品、冷冻饮品3类食品均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其中冷冻饮品检出率最高。结论:冷冻食品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风险;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监控病原菌,可降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食品污染发生概率,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李斯特 培养 检测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验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怡 许红玉 +1 位作者 黄厚强 张曲 《中国食品》 2024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简称为单增李斯特氏菌,是一种需氧兼性厌氧的食源性病原菌、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中,奶制品、肉制品、水产品、海产品、禽类食品、蔬菜等容易受到该菌污染,误食...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简称为单增李斯特氏菌,是一种需氧兼性厌氧的食源性病原菌、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中,奶制品、肉制品、水产品、海产品、禽类食品、蔬菜等容易受到该菌污染,误食用含有该菌的新生儿、老年人等免疫力低者易患脑膜炎、败血症,孕妇则易发生早产或流产,致死率高达20%-30%,给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李斯特 李斯特 食源性病原 兼性厌氧 短杆 食品安全 奶制品 致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段霞 赖卫华 张莉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81-284,共4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病原学上作为一种人畜共患和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已得到世界范围普遍的公认。WHO也将其列为20世纪90年代食品四大致病菌之一。近年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作为食品卫生及流行病学的研究热点,其分离和鉴定方...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病原学上作为一种人畜共患和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已得到世界范围普遍的公认。WHO也将其列为20世纪90年代食品四大致病菌之一。近年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作为食品卫生及流行病学的研究热点,其分离和鉴定方法已取得较大的进步。除传统的检测方法外,利用其生化特性、免疫原性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的方法,可以从多方面对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检测。本文对近十年的各种检测方法作了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 食源性致病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法联用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及李斯特菌属的分离鉴定
17
作者 陈灿灿 邢家溧 +3 位作者 徐晓蓉 吴莹莹 林津如 陈芳梅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6期66-71,共6页
目的:准确分离鉴定复杂样品基质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及李斯特菌属。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GB 4789.30—2016)进行检测,利用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BAX System Q7)对能力验证... 目的:准确分离鉴定复杂样品基质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及李斯特菌属。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GB 4789.30—2016)进行检测,利用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BAX System Q7)对能力验证中的两份样品进行快速筛选,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Phoenix M50)分析鉴定可疑菌株。结果:BAX System Q7法与国标法检测结果一致,编号为A的样品检出伊氏李斯特氏菌,编号为B的样品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BAX System Q7法简便快速,Phoenix M50系统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因此在检测复杂样品基质时,可以先用国标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再采用BAX System Q7系统和Phoenix M50系统进行双向验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验证 单核细胞李斯特 BAX System Q7 Phoenix M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出境大中动物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方法的研究
18
作者 彭菲 马玲 +5 位作者 杨东来 张鹏 刘振伟 刘贺 陈超 刘丹丹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为快速检测进出境大中动物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将细菌学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相结,利用叠氮溴化丙锭(PMA)抑制死菌核酸扩增的特性,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构建一套针对进出境大中动物中具有传染性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PMA-q... 为快速检测进出境大中动物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将细菌学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相结,利用叠氮溴化丙锭(PMA)抑制死菌核酸扩增的特性,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构建一套针对进出境大中动物中具有传染性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PMA-qPCR实时荧光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境动物检疫 单核细胞李斯特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冯可 胡文忠 +2 位作者 姜爱丽 徐永平 萨仁高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2-396,共5页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引起李斯特菌病,感染严重者会出现致死现象。传统的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耗时长,步骤繁琐。因此,特异性强,高效性以及简便的检测手段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引起李斯特菌病,感染严重者会出现致死现象。传统的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耗时长,步骤繁琐。因此,特异性强,高效性以及简便的检测手段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测的研究概况,并对该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生性李斯特 PCR Real—time PCR 基因芯片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被引量:18
20
作者 段霞 黄欣 +2 位作者 黄岭芳 魏华 赖卫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72-276,共5页
采用0.5%福尔马林灭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作为免疫原免疫日本大耳兔,获得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多克隆抗体,并以此多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以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InternalinA(InlA)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快速、特... 采用0.5%福尔马林灭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作为免疫原免疫日本大耳兔,获得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多克隆抗体,并以此多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以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InternalinA(InlA)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快速、特异的检测该菌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纯培养液的最低检测量为1.7×105CFU/mL。在检测食品样品的实验中,食品样本对本方法干扰较小,运用选择性增菌液进行前增菌可提高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李斯特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双抗夹心ELIS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