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WAS分析的马铃薯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候选基因挖掘研究
1
作者 韩志刚 谢锐 +3 位作者 郭景山 郭斌煜 伊六喜 侯建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36,共15页
【目的】筛选与马铃薯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显著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挖掘候选基因,为高产马铃薯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以251份马铃薯核心种质为材料,于2018-2019年在马铃薯主产区4个试验点共8个环境下对其主茎数和... 【目的】筛选与马铃薯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显著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挖掘候选基因,为高产马铃薯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以251份马铃薯核心种质为材料,于2018-2019年在马铃薯主产区4个试验点共8个环境下对其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进行表型鉴定;提取251份马铃薯种质的DNA,并采用高通量IlluminaHiSeq~(TM)对DNA进行测序及处理,获得高质量SNP标记,在此基础上,结合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GWAS)分析,对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所在区域的候选基因通过NR、Swiss-port、KEGG、GO等4个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结果】2018-2019年的检测结果表明,在环境和基因型互作下,251份马铃薯种质间主茎数与单株结薯数有广泛的表型变异。共获得1 209 969个高质量SNP位点,其中与主茎数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有7个,共挖掘到19个候选基因,其中在3个以上环境重叠的候选基因有9个,其可能编码半乳糖醛酸转移酶、转录因子MYB、赤霉素3-β-双加氧酶及细胞色素P450;与单株结薯数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有13个,共挖掘到33个候选基因,去掉2年间重叠的4个候选基因,实际共关联到29个候选基因,其中在3个以上环境下重叠的候选基因有11个,其可能编码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生长素响应因子IAA_(13)、转录因子WRKY、bHLH113及MADS-box。【结论】在2年8个环境下共鉴定出20个与马铃薯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显著相关的SNP位点,挖掘到48个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育种 主茎数 单株结薯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Ⅱ不同时期栽培对块茎大小、单株结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大恩 田恒林 +4 位作者 吴承金 田祚茂 李大春 沈艳芬 赵迎春 《中国马铃薯》 2002年第5期279-281,共3页
试验在海拔 190 0m处的自然条件下 ,将鄂马铃薯 3号脱毒试管苗直接进入大田土床培育、切顶扦插繁殖 ,以同一密度 ,不同时期将土培扦插苗移栽到试验区内 ,生产种薯。试验结果表明 ,从 5月 2 8日至 6月 2 6日移栽的土培扦插苗 ,5 g以上块... 试验在海拔 190 0m处的自然条件下 ,将鄂马铃薯 3号脱毒试管苗直接进入大田土床培育、切顶扦插繁殖 ,以同一密度 ,不同时期将土培扦插苗移栽到试验区内 ,生产种薯。试验结果表明 ,从 5月 2 8日至 6月 2 6日移栽的土培扦插苗 ,5 g以上块茎重量占 94 %以上 ,其中 ,10 0~ 15 0 g块茎重量占 17 6 7%~ 19 5 5 % ,产量达 14 4 5~ 180 3kg/ 6 6 7m2 ,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6月 6日移栽的单株结薯数平均 4 0 5个 /株 ,尔后随移栽时期的延迟 ,单株结薯个数呈缓慢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茎 单株结薯 产量 马铃 脱毒种 准化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Ⅰ.不同密度栽培对块茎大小、单株结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大恩 田恒林 +4 位作者 田祚茂 吴承金 唐春风 牟仁斌 李大春 《中国马铃薯》 2001年第5期302-304,共3页
试验利用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壤肥沃疏松条件 ,将“鄂马铃薯 3号”脱毒试管苗直接进入田间土床培育 ,在高密植栽培条件下 ,生产标准种薯。经 9个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 ,单位面积上的块茎数、无效薯增加 ,大薯率... 试验利用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壤肥沃疏松条件 ,将“鄂马铃薯 3号”脱毒试管苗直接进入田间土床培育 ,在高密植栽培条件下 ,生产标准种薯。经 9个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 ,单位面积上的块茎数、无效薯增加 ,大薯率降低。3~ 5 0 g结薯率最佳处理是F、H和C ,分别占83 5 0 %、83 81%和 84 5 0 % ;10 ~ 30 g结薯率最佳处理是E和F ,分别占总数的 4 3 96 %和 4 6 86 % ,产量最佳处理是E和F ,分别为 15 0 0kg/ 6 6 7m2 和 15 83kg/ 6 6 7m2 ,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单位面积结薯数与单位面积移栽株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y =196 6 6 + 0 98x(r=0 98 ) ;单株结薯数与单位面积移栽株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y=2 89- 0 0 0 2 2x(r =- 0 8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马铃3号 脱毒试管苗 马铃 脱毒种 标准化 栽培 密度 块茎 单株结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高产的产量结构、生育动态及栽培技术
4
作者 李旭耀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产量 栽培技术 生育动态 平衡点 叶面积系数 T/R值 单株结薯 单位面积株数 密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生长物质在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崇坚 谢从华 +2 位作者 柳俊 李培武 张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9-394,共6页
对鄂马铃薯 1号 (E1)及南中 5 5 2 (N5 5 2 )在不同光照处理下试管苗的结薯情况及内源生长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各诱导物质在整个培养期间变化较大 ,其中以块茎大量形成期增加最为明显。试验发现 ,内源GA3 水平负相关于单... 对鄂马铃薯 1号 (E1)及南中 5 5 2 (N5 5 2 )在不同光照处理下试管苗的结薯情况及内源生长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各诱导物质在整个培养期间变化较大 ,其中以块茎大量形成期增加最为明显。试验发现 ,内源GA3 水平负相关于单株结薯数 ,但为匍匐茎伸长所必需 ,JA含量则与块茎形成呈正相关。而GA3 与ABA及JA的比值皆显著负相关于单株结薯数。说明各生长物质为试管苗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而它们之间的平衡水平则可能调控着块茎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生长物质 马铃 试管 块茎形成 诱导物质 培养期 单株结薯 匍匐茎伸长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0号 被引量:7
6
作者 文国宏 王一航 +1 位作者 李高峰 李建武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36,共2页
陇薯10号结薯集中,单株结薯3~5个,薯形整齐美观,商品薯率一般90%以上,抗晚疫病。薯块休眠期长,耐运输,耐贮藏,适合菜用鲜食。陇薯10号是1991年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引进的资源材料固薯83—33—1为母本,
关键词 马铃 菜用型 新品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单株结薯 商品 资源材料 晚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基追肥比例对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吴玉红 郝兴顺 +6 位作者 陈进 刘勇 付伟伟 魏玲 李小安 吴军舰 李元福 《中国马铃薯》 2012年第6期354-357,共4页
为探讨马铃薯微型薯合理的氮肥施肥方式,以‘早大白’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为材料,在温室内进行了氮肥不同基施和追施比例对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肥量为纯氮105 kg/hm2条件下,单株结薯方面,基追比为5:2时,单株结薯最... 为探讨马铃薯微型薯合理的氮肥施肥方式,以‘早大白’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为材料,在温室内进行了氮肥不同基施和追施比例对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肥量为纯氮105 kg/hm2条件下,单株结薯方面,基追比为5:2时,单株结薯最多,全部做基肥的处理,单株结薯最低;单粒重方面,基追比为2:1时,单粒重最大,全部追肥的处理最低。可见氮肥基施和追施配合有利于提高单株结薯率及平均单粒重。因此,微型薯生产重视氮肥基施同时配合追施比较符合移栽的试管苗对氮肥的吸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 基追比 单粒重 单株结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和扦插苗的微型薯生产比较实验 被引量:10
8
作者 董淑英 陈振德 +1 位作者 孙静 李梅 《中国马铃薯》 2001年第1期29-30,共2页
试验研究了在温室条件下 ,使用相同的无土栽培基质 (珍珠岩 :蛭石 =1∶1) ,脱毒试管苗和扦插试管苗生产微型薯的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扦插苗生产的微型薯 ,单粒重达到 4 0 2 g ,试管苗只有 2 95g。而试管苗生产的微型薯 ,单株结... 试验研究了在温室条件下 ,使用相同的无土栽培基质 (珍珠岩 :蛭石 =1∶1) ,脱毒试管苗和扦插试管苗生产微型薯的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扦插苗生产的微型薯 ,单粒重达到 4 0 2 g ,试管苗只有 2 95g。而试管苗生产的微型薯 ,单株结薯数、单位面积 ( 1m2 )结薯数分别高于扦插苗58 2 9%、 68 61% ,两者的单位面积 ( 1m2 )产量相近 ,试管苗略高于扦插苗的微型薯产量 ,>1g的微型薯比例扦插苗达 85 58% ,高于试管苗 5 6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试管苗 扦插苗 微型生产 防虫温室 马铃 无土栽培 单粒重 单株结薯 单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光处理和喷施叶面肥对春季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凌云 卢丽丽 +3 位作者 包丽仙 普红梅 李燕山 杨琼芬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66-68,共3页
为缩短春季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生长周期,提高结薯数量,针对不同马铃薯品种,采取遮光和喷施叶面肥的组合处理开展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在云南省滇中地区海拔1 600~2 000 m繁育马铃薯原原种,遮光处理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匍匐茎萌发时间和块... 为缩短春季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生长周期,提高结薯数量,针对不同马铃薯品种,采取遮光和喷施叶面肥的组合处理开展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在云南省滇中地区海拔1 600~2 000 m繁育马铃薯原原种,遮光处理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匍匐茎萌发时间和块茎膨大时间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喷施叶面肥处理对所有供试马铃薯品种的匍匐茎萌发时间和块茎开始膨大时间均没有影响。具体表现为遮光处理5 h/d能使S03-921的匍匐茎萌发时间比对照提早10 d,但对其块茎膨大的开始时间却没有影响,所有处理均在全生育期80 d内开始结薯;遮光处理5 h/d、3 h/d能使云薯401的匍匐茎萌发时间比对照提早10 d,遮光处理5 h/d、3 h/d、1 h/d均能使云薯401的块茎膨大时间比对照提早10 d;遮光处理对云薯107的匍匐茎萌发时间没有影响,但随着遮光时间延长,云薯107的块茎膨大时间比对照提早10~20 d;所有遮光处理对云薯505匍匐茎萌发与块茎膨大的时间均没有影响,该品种均是处理后10 d内形成匍匐茎,20 d内块茎膨大,即在全生育期60 d内就开始结薯。.遮光处理和喷施叶面肥对单株结薯数的影响也因品种而不同;S03-921的结薯性最好,结薯数最高的是遮光3 h/d+0.2%K_2SO_4的处理,平均结薯达9.6个/株;云薯401结薯性差,所有处理平均结薯数均没有超过3个/株;云薯107结薯最好处理为遮光1 h/d+0.2%KH_2PO_4,平均结薯数达4.9个/株;云薯505结薯最好的处理为遮光3 h/d+0.2%K_2SO_4,平均结薯数达6.6个/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光处理 喷施叶面肥 平均单株结薯 马铃 原原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陇薯6号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被引量:7
10
作者 陆立银 陈富 谢奎忠 《长江蔬菜》 2010年第1期16-17,共2页
淀粉及全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6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原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15天左右,晚熟,株型半直立,主茎分枝数多,株高70-80cm。茎绿色,... 淀粉及全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6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原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15天左右,晚熟,株型半直立,主茎分枝数多,株高70-80cm。茎绿色,叶片深绿色,花冠乳白色,无天然结实;结薯集中,单株结薯5~8个,大小整齐,大中薯率9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型马铃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标准化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 单株结薯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汤云川 陈涛 +4 位作者 桑有顺 冯焱 淳俊 李倩 杨洪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第4期23-26,共4页
为探明生物炭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特设置生物炭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施肥与否,添加生物炭后,单株薯重、大中薯率均有所增加,但生物炭提高了土壤碳氮比,造成土壤微生物与植株争氮,显著抑制块茎形成,单株结薯数大幅减少,并导致... 为探明生物炭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特设置生物炭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施肥与否,添加生物炭后,单株薯重、大中薯率均有所增加,但生物炭提高了土壤碳氮比,造成土壤微生物与植株争氮,显著抑制块茎形成,单株结薯数大幅减少,并导致最终产量大幅下降,且该趋势随生物炭剂量的增加愈发明显。建议在生产中应考虑将生物炭施入时间后移,并采用螯合制备工艺,将生物炭与肥料制备成炭基肥,以进一步探明施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马铃 SPAD 单株结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小薯培芽切段繁育次代种薯技术
12
作者 柳永强 马廷蕊 +2 位作者 李掌 王方 杨谋 《中国种业》 2011年第3期62-62,共1页
马铃薯退化成为影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脱毒技术的应用推广.不但为减轻马铃薯退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提升、种薯生产工艺的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脱毒微型种薯繁育技术工艺复... 马铃薯退化成为影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脱毒技术的应用推广.不但为减轻马铃薯退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提升、种薯生产工艺的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脱毒微型种薯繁育技术工艺复杂、工期管理程序繁多、产出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与常规技术相比.脱毒小薯培芽切段快繁次代种薯不但单株结薯数量多、管理粗放、程序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产业 繁育 脱毒小 技术支撑 胚芽 管理程序 马铃 单株结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和追肥比例对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的影响
13
作者 佟卉 刘燕清 +1 位作者 许庆芬 王春敏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2期87-89,202,共4页
本试验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及不同追肥比例对马铃薯微型薯产量的影响,设计了3个不同的施氮量和5个不同的基追肥比例的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氮量为34.5 g/m^2的各处理,各级微型薯个数和产量均略高于施氮量为13.8 g/m^2和24.1 g/m^2的各处... 本试验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及不同追肥比例对马铃薯微型薯产量的影响,设计了3个不同的施氮量和5个不同的基追肥比例的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氮量为34.5 g/m^2的各处理,各级微型薯个数和产量均略高于施氮量为13.8 g/m^2和24.1 g/m^2的各处理。其中,不施底肥和不追肥的处理结薯数和产量最低;追肥比例为1:1的处理,无论是单株结薯个数还是单株产量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 追肥 单株产量 单株结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薯27大垄双行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14
作者 史新敏 李洪民 张爱君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5期170-171,共2页
徐薯27是一个高淀粉甘薯新品种,2001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从徐薯18自然开花放任授粉后代中选出。2007年起参加山东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增产幅度较大,综合性状表现好,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地上部茎... 徐薯27是一个高淀粉甘薯新品种,2001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从徐薯18自然开花放任授粉后代中选出。2007年起参加山东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增产幅度较大,综合性状表现好,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地上部茎叶全部淡绿色,薯蔓短,茎偏细,叶片小,心形无齿,分枝多,通风透光好;结薯早,整齐而集中,单株结薯数3-5个,大、中薯率高,薯块长纺锤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大垄双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单株结薯 品种区域试验 18 性状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新品种——商薯19
15
作者 王家才 杨爱梅 《农村百事通》 2009年第10期32-32,共1页
“商薯19”甘薯顶叶微紫色.地上部其他部位均为绿色。叶心脏形带齿。蔓长1~1.5米.基部分枝8个,顶端无茸毛。薯块纺锤形.皮红色.肉白色。萌芽性好.茎叶生长势强.结薯早而集中,单株结薯4块。鲜著干物率32.8%.干基淀粉率71.4... “商薯19”甘薯顶叶微紫色.地上部其他部位均为绿色。叶心脏形带齿。蔓长1~1.5米.基部分枝8个,顶端无茸毛。薯块纺锤形.皮红色.肉白色。萌芽性好.茎叶生长势强.结薯早而集中,单株结薯4块。鲜著干物率32.8%.干基淀粉率71.4%.粗蛋白4.07%.可溶性糖14.53%。不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单株结薯 可溶性糖 地上部 纺锤形 生长势 粗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红薯开发(连载一) 5个红薯新品种
16
作者 刘本坤 赵自龙 《湖南农业》 2007年第1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新品种 杂种F1代 诱变处理 单株结薯 高淀粉 生长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对脱毒马铃薯扦插苗生长及生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康小晓 刘孟君 +1 位作者 张艳 张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12-1419,共8页
以‘早大白’马铃薯脱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温室苗床栽培探讨外源激素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和硼酸生根处理对扦插脱毒苗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为马铃薯微型薯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外源激素生根处理较对照扦插... 以‘早大白’马铃薯脱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温室苗床栽培探讨外源激素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和硼酸生根处理对扦插脱毒苗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为马铃薯微型薯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外源激素生根处理较对照扦插苗根系长势好,根活力、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2)外源激素生根处理较对照脱毒扦插苗光合速率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增多。(3)外源激素生根处理较对照叶片SOD、POD、CAT活性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MDA含量下降,衰老减缓。(4)外源激素生根处理有利于小区产量和单株结薯数的增加。研究表明,不同外源激素生根处理可改善脱毒马铃薯扦插苗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并以NAA 100mg/L+IBA 50mg/L+硼酸17.5mg/L配方处理植株的长势最好,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净光合速率大、小薯膨大速度快且单株结薯数量及产量增加显著,更利于发挥脱毒薯的增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激素 脱毒马铃 生理指标 单株结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发根分枝期适宜土壤水分促进块根糖供应和块根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解黎明 姜仲禹 +4 位作者 柳洪鹃 韩俊杰 刘本奎 王晓陆 史春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80-2087,共8页
为探讨土壤水分对甘薯块根形成的影响及其与块根数量和整齐度的关系。选用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作为试验材料,在发根分枝期设置50%±5%(W50)、60%±5%(W60)、70%±5%(W70)、80%±5%(W80)、90%±5%(W90)5个土壤相对... 为探讨土壤水分对甘薯块根形成的影响及其与块根数量和整齐度的关系。选用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作为试验材料,在发根分枝期设置50%±5%(W50)、60%±5%(W60)、70%±5%(W70)、80%±5%(W80)、90%±5%(W90)5个土壤相对含水量水平,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对甘薯潜在块根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及收获期块根数量、整齐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潜在块根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蔗糖转化酶活性,栽植后10~35d,W70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甘薯潜在块根中蔗糖合酶活性和淀粉含量,栽植后10~25d,W70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栽植后30~35 d,W70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W70处理的单株结薯数和块根产量分别较其他处理提高14%~120%和22%~122%、单薯重的变异系数较其他处理降低9%~34%。甘薯发根分枝期土壤相对含水量70%有利于促进块根形成,增加收获期单株结薯数、单薯重和块根产量,改善块根商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根分枝期土壤水分 己糖供应 单株结薯 块根整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特色马铃薯品种
19
作者 王迪轩 《湖南农业》 2012年第10期6-6,共1页
黑美人黑皮马铃薯品种,生育期90天。幼苗直立,株丛繁茂,株型高大,生长势强。株高60厘米,茎深紫色,横断面三棱形。主茎发达,分枝较少。叶色深绿,叶柄紫色,花冠紫色,花瓣深紫色。薯块耐贮藏,芽眼浅,芽眼数中等。结薯集中,单... 黑美人黑皮马铃薯品种,生育期90天。幼苗直立,株丛繁茂,株型高大,生长势强。株高60厘米,茎深紫色,横断面三棱形。主茎发达,分枝较少。叶色深绿,叶柄紫色,花冠紫色,花瓣深紫色。薯块耐贮藏,芽眼浅,芽眼数中等。结薯集中,单株结薯6个-8个。薯体长椭圆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品种 单株结薯 紫色 黑美人 生育期 生长势 三棱形 横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鄂薯6号
20
作者 杨新笋 《农村百事通》 2009年第5期30-30,共1页
一、特征特性 “鄂薯6号”甘薯鲜薯薯块为长纺锤形.薯肉白色,薯皮粉红色.结薯集中,上薯率80%以上。叶心形、绿色,叶脉绿色.茎褐绿色。该品种匍匐生长.萌芽性好,出苗齐,大田生长势较强,茎部分枝数6.4个,单株结薯4.5个,... 一、特征特性 “鄂薯6号”甘薯鲜薯薯块为长纺锤形.薯肉白色,薯皮粉红色.结薯集中,上薯率80%以上。叶心形、绿色,叶脉绿色.茎褐绿色。该品种匍匐生长.萌芽性好,出苗齐,大田生长势较强,茎部分枝数6.4个,单株结薯4.5个,最长蔓2.89米.为长蔓型。薯干平整洁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高淀粉 单株结薯 生长势 纺锤形 粉红色 分枝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