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3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单株结果数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俊涛 冯鹏龙 +1 位作者 王亚艺 李全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43-1450,共8页
为探究辣椒单株结果数的遗传机制,以单株结果数差异较大的辣椒材料XHB(P_(1))和B14-01(P_(2))为亲本,构建四世代遗传家系即P_(1)、P_(2)、F_(1)、F_(2)。运用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辣椒单株结果数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辣... 为探究辣椒单株结果数的遗传机制,以单株结果数差异较大的辣椒材料XHB(P_(1))和B14-01(P_(2))为亲本,构建四世代遗传家系即P_(1)、P_(2)、F_(1)、F_(2)。运用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辣椒单株结果数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辣椒单株结果数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模型(2MG-ADI)。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d a、d b分别为-16.33、-13.05,2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值h a、h b分别为-10.02、-2.51。2对主基因间的加性×显性(j_(ab))互作效应和显性×加性(j ba)互作效应的效应值分别为8.69和12.93,加性×加性上位性(i)互作效应值为6.86,显性×显性(l)的互作效应值为7.23,主基因间的效应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是加性×显性上位性互作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68.10%,环境引起的变异占比31.9%,表明环境对辣椒结果数的影响相对较小。相关研究结果为不同单株结果数辣椒新品种的选育及相关基因的定位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单株结果 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法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单株结果少的原因与防治
2
作者 王玲欣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第22期76-76,共1页
1单株结果少的原因 1.1品种选择不当。一般丛生型花生品种单株结果少且集中,普通型蔓生花生品种单株结果多。应根据种植季节和种植形式选择适当品种,并注意花生的提纯复壮。
关键词 花生品种 单株 原因 防治 品种选择 种植季节 形式选择 提纯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株产量的大理州大泡核桃立地适宜性分析
3
作者 施俊美 李静 赵玉堂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依据大理州2010—2019年核桃产量调查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分析方法,以地形、土壤、气候等多个自然环境因子以及与立地相关的人为因素作为输入层,以单位面积冠影核桃干果产量指数作为输出因子,对大泡核桃立地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 依据大理州2010—2019年核桃产量调查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分析方法,以地形、土壤、气候等多个自然环境因子以及与立地相关的人为因素作为输入层,以单位面积冠影核桃干果产量指数作为输出因子,对大泡核桃立地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大理州大泡核桃种植地总面积212699.2 hm^(2),其中立地适宜性等级为“好”的种植地面积54751.4 hm^(2),等级为“中”的种植地面积97313.8 hm^(2),等级为“差”的种植地面积60634.0 hm^(2)。基于产量角度分析结果,大理州大泡核桃种植地块立地适宜性总体上处于中上等水平;立地适宜性评为“中”“差”的面积占比高达74.3%,表明大理州大泡核桃种植地立地适宜性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泡核桃 立地适宜性 BP神经网络 单株产量 大理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叶锦鸡儿表型变异及优良单株筛选
4
作者 毕浩杰 黄俊华 +2 位作者 张亚菲 王亚军 郭芮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4,共8页
为研究刺叶锦鸡儿(Caragana acanthophylla Kom.)天然居群的表型变异规律及优良单株筛选方法,加强对刺叶锦鸡儿种质资源的利用,以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刺叶锦鸡儿天然居群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型性状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主成分分... 为研究刺叶锦鸡儿(Caragana acanthophylla Kom.)天然居群的表型变异规律及优良单株筛选方法,加强对刺叶锦鸡儿种质资源的利用,以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刺叶锦鸡儿天然居群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型性状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主成分分析、多维空间坐标综合评定值累加法、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优良单株选择。结果表明:参试单株间株高、东西冠幅、南北冠幅、花量、刺量、叶量、果量、虫食率的变异系数(CV)较大,分别为33.48%、51.09%、48.27%、54.92%、48.50%、45.32%、57.55%、55.04%;荚果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9.49%。除果量在居群间有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在居群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冠幅随株高增大而增大;株高越高,枝条颜色越鲜艳,冠型越松散;花量随刺量增大而增大,叶量随刺量增多而减少;果量随花量增多而增多;荚果结实量随虫食率增大而增大。主成分分析将16个性状转化为9个主成分,分别为形态因子(F_(1))、荚果因子(F_(2))、产量因子(F_(3))、刺长因子(F_(4))、枝条颜色与冠型因子(F_(5))、叶量因子(F_(6))、花长因子(F_(7))、叶面积因子(F_(8))、虫害因子(F_(9)),9个主成分代表了16个表型性状信息总量的80.337%。利用主成分分析选择植株形态高、产量大、少刺、短刺、繁茂且无虫害型优株,分别为bnh-1-1、bnh-1-2、bnh-1-10、bnh-1-8、bnh-2-17、fqw-1-17、fqw-1-11、fqw-1-10、fqw-1-14、fqw3-2、fqw3-3、fqw3-11、ysg1-1-1、ysg1-1-3、ysg1-1-4、srg2-2-15。结合3种方法选择的综合型优株,其结果均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叶锦鸡儿 表型性状 优良单株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地区山桐子单株果穗果实表型性状分析评价
5
作者 张健 吴榕榕 +2 位作者 郭广正 邓涛 梁永顺 《贵州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65-72,共8页
分析贵州省黔西南地区山桐子种质资源分布和果实表型性状,以期为山桐子新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黔西南地区16份山桐子单株材料为对象,对山桐子的果穗和果实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并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 分析贵州省黔西南地区山桐子种质资源分布和果实表型性状,以期为山桐子新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黔西南地区16份山桐子单株材料为对象,对山桐子的果穗和果实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并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进行评价,筛选出山桐子的优良单株。贵州黔西南地区16份山桐子单株材料的果穗和果实性状存在较大差异且各变异丰富,单果穗重、单穗果实数量、单粒果实鲜重、果实种子数和果柄长度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在20%以上,而果实种子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实水分含量、果实肉实比和单穗果实占比的变异系数低于20%。16份山桐子单株材料中单果穗重最大的是PA1,单穗果实数量最多的XY3,单粒果实最大的是PA3,种子数量最多的是PA1,果柄长度最长为PA3。相关性分析表明:16份山桐子单株材料的果穗和果实性状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相互影响,对16份山桐子单株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的综合得分排名前6的单株材料相一致,为XY2、XY4、XY5、PA1、PA3、PA5。筛选得到的这6份山桐子单株材料,可作为优良单株在新品种选育及改良中加以利用,为黔西南山地区桐子良种选育和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 山桐子 果穗 果实 优良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的森林单株级碳储量增量评估
6
作者 谭莎 陶贝贝 +5 位作者 李政 李莹莹 陈兆聪 许雄坚 何海生 张中瑞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3期54-58,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碳储量计量方法人工样地调查成本高、时效性差等问题,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以佛山市云勇林场为研究区,通过2023—2024年两期调查,精准估算林场主要经营区域单株碳储量增量。结果表明,单株碳储量年度增量呈现显著右偏态分... 为了解决传统碳储量计量方法人工样地调查成本高、时效性差等问题,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以佛山市云勇林场为研究区,通过2023—2024年两期调查,精准估算林场主要经营区域单株碳储量增量。结果表明,单株碳储量年度增量呈现显著右偏态分布,87.2%的植株增量集中在0~5 kg区间,而高碳汇个体(>25 kg)仅占0.9%。空间分析显示,碳储量增量具有显著异质性,中部区域形成“碳汇热点”,其增量密度为周边区域的2.3~3.1倍。不同林分分析表明,阔叶混交林的平均碳储量增量(2.69±6.05 kg)明显高于针阔混交林(1.61±2.48 kg);林分密度为每公顷600~800株时增量均值最高(4.61±7.88 kg),但个体间变异加剧;幼龄林(2.97±6.31 kg)的固碳能力明显优于成熟林(1.58±2.1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遥感 碳储量 单株级评估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皮香优良单株的筛选
7
作者 游晓庆 韩晓明 +3 位作者 李金峰 于宏 朱恒 吴雪惠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6-88,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推广栽植厚皮香,为厚皮香种质资源的良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筛选的20株厚皮香为研究对象,对各单株的生长、种子和果实性状、种子发芽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树高、地径、分枝数和花量间相关性显著。种子和果实的长度、宽... [目的]进一步推广栽植厚皮香,为厚皮香种质资源的良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筛选的20株厚皮香为研究对象,对各单株的生长、种子和果实性状、种子发芽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树高、地径、分枝数和花量间相关性显著。种子和果实的长度、宽度以及平均单果重5个表型性状,各单株间也存在差异。以7号单株的树高(247 cm)、地径(45.16 mm)、分枝数(17)、花量(426)、种子长度(7.91 mm)、种子宽度(6.66 mm)、果长度(15.19 mm)、果宽度(13.78 mm)和平均单果重(2.75 g)最大,且发芽率也为最高,达57%。[结论]7号单株可作为厚皮香优良单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皮香 筛选 优良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优良牧草单株筛选
8
作者 周玉雷 蔡文静 +4 位作者 林中阳 张静妮 马千鹏 张晓华 申玉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8期71-74,共4页
为筛选紫花苜蓿的优良牧草单株,试验以德宝、德福等12个紫花苜蓿品种经过5年栽培、2次形态选择的71株变异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其株高、分蘖数等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和单株选择。结果表明,71株变异群体分为两大类,分别有17和54个单株;... 为筛选紫花苜蓿的优良牧草单株,试验以德宝、德福等12个紫花苜蓿品种经过5年栽培、2次形态选择的71株变异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其株高、分蘖数等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和单株选择。结果表明,71株变异群体分为两大类,分别有17和54个单株;在欧氏距离为4时,将第二大类群分为三类,第一类编号48、42、83、31、45、39、44、52、9、14、7、11、4、6、92、38、86、23、58、15、32、22、41和8共24株单株;第二类1株编号40;第三类编号90、94、19、30、2、93和33共7株单株。不同群体之间的指标比较发现,第三类群体聚集了分蘖数较多、株高较高以及茎叶比较低的植株,节间长较长的植株聚集在第一类群体;第二类群体聚集了干鲜比较高的植株。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共选出8株优良单株,编号为2、19、30、33、40、90、93和94,为下一步优质高产新品系的选育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聚类分析 性状比较 单株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茎点枯病不同病级对单株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9
作者 郑磊 张仙美 +4 位作者 刘美茹 卫松山 吴鹤敏 宋高杰 孙浩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604-608,共5页
为了探明芝麻茎点枯病不同发病级别对单株产量及性状的影响,本文利用自然发病条件,采用病株与对照成对数据比较的方法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级病株较对照减产2.09%,2级病株减产21.76%,3级病株减产23.28%,4级病株减产67.49%。所有病... 为了探明芝麻茎点枯病不同发病级别对单株产量及性状的影响,本文利用自然发病条件,采用病株与对照成对数据比较的方法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级病株较对照减产2.09%,2级病株减产21.76%,3级病株减产23.28%,4级病株减产67.49%。所有病株的株产量下降率和发病级别呈极显著相关性。随着茎点枯病病级的升高,单株产量损失率、蒴果数下降率、有效蒴果数下降率、千粒重下降率、株高下降率、果节数下降率均逐步增大。针对这6个性状,1级病株与对照无显著差异;4级病株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1级和4级病株的上述各性状的下降率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各个病级中,蒴果数的下降对单株产量减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籽粒变小导致的千粒重下降,可能在特定病级单株产量下降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群体产量的估算提供了一个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茎点枯病 发病级别 单株产量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豆64单株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10
作者 陈希德 任海龙 《农技服务》 2025年第7期5-8,共4页
为毛豆64的品种改良和栽培措施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对毛豆64单株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毛豆64的单株产量、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秕荚数、一粒荚数、多粒荚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 为毛豆64的品种改良和栽培措施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对毛豆64单株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毛豆64的单株产量、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秕荚数、一粒荚数、多粒荚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平均值分别为41.69 g、26.71 cm、5.94 cm、6.63节、2.38个、1.94个、10.88个、9.81个、22.63个、7.284 g,总体变异系数在10.85%~78.77%,其中秕荚数变异系数最大(78.77%),主茎节数变异系数最小(10.85%);单株产量与株高、多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为单株粒重>多粒荚数>单株荚数>株高>有效分枝数>底荚高度>主茎节数>一粒荚数>秕荚数。在毛豆64的品种改良和栽培措施改进过程中,可优先考虑单株粒重、多粒荚数、单株荚数等指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大豆 毛豆64 单株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牡丹凤丹的单株产量构成要素
11
作者 汪成忠 李庆魁 +4 位作者 尹原森 杨继 宋志平 吴计划 胡胜甜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为促进凤丹优良种质筛选和高产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6龄凤丹为研究对象,在果实开裂期,检测10个生长性状(主枝基径、主枝长、2年生枝基径、2年生枝长、小枝长、小枝基径、复叶数量、叶柄长、复叶长和复叶宽)和5个繁殖性... 【目的】为促进凤丹优良种质筛选和高产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6龄凤丹为研究对象,在果实开裂期,检测10个生长性状(主枝基径、主枝长、2年生枝基径、2年生枝长、小枝长、小枝基径、复叶数量、叶柄长、复叶长和复叶宽)和5个繁殖性状(单果数量、单果长、种子量、败育单果荚数量和产量),分析各性状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与产量相关的性状,再对所筛选的性状进行通径分析,明确其对产量的效应。【结果】凤丹的繁殖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生长性状。与产量显著相关的性状有种子数量、单果长、2年生枝基径、2年生枝长和小枝长;种子数量对种子产量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R=0.811),其次为单果长(R=0.210),小枝长、2年生枝基径和2年生枝长通过影响种子数量和单果长来对种子质量产生影响。以产量(y)为因变量,以种子数量(x_(1))、单果长(x_(2))、小枝长(x_(3))、2年生枝基径(x_(4))为自变量,构建的凤丹单株产量模型为y=0.142x_(1)+1.123x_(2)+0.027x_(3)+0.014x_(1)x_(2)+0.011x_(1)x_(4)-0.043x_(2)x_(4)-3.386。【结论】单株产量构成的关键要素为种子数量(果实数量)和单果长(果实大小),说明凤丹的单株产量由“库”的大小所决定,同时受到“源”强度的影响。实际生产中在调“源”的同时,更应关注扩“库”增产措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凤丹 单株产量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实生单株坚果品质性状评价
12
作者 邵慰忠 张成才 +4 位作者 任华东 常君 姚小华 王开良 张爱君 《福建林业》 2024年第3期33-36,共4页
对薄壳山核桃36个单株和10个品种的坚果及品质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实生单株在坚果形态和品质性状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实生单株坚果的形态表现均低于品种,但筛选出单果重1.8 g、仁重0.70 g和出仁率30.03%的极端种质... 对薄壳山核桃36个单株和10个品种的坚果及品质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实生单株在坚果形态和品质性状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实生单株坚果的形态表现均低于品种,但筛选出单果重1.8 g、仁重0.70 g和出仁率30.03%的极端种质,分别仅为品种中最低值的35.29%、31.53%和73.28%。在品质性状方面,筛选出亚油酸(37.80%)、缩合单宁(27.99 mg·g^(-1))、黄酮(56.1 g·kg-1)和鞣花酸(8111.11μg·g^(-1))含量较高的种质,分别达到最高含量品种的1.70、1.80、1.94和3.63倍。相关性分析显示,油酸与亚油酸和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果重与仁重、果径、果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10个品种与36个单株明显分为两类,其中仁重、果径、单果重、出仁率、果高和缩合单宁含量是区分这两类样本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坚果 实生单株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个表型性状的中国黄连木优良单株选择 被引量:5
13
作者 房凡 贾黎明 +2 位作者 蒋晓辉 白倩 苏淑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50,共11页
【目的】解决中国黄连木缺乏良种并改善产量普遍较低的现状,为黄连木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应用材料。【方法】对我国7个省份(市、自治区)88份中国黄连木种质测定了包括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在内的24项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 【目的】解决中国黄连木缺乏良种并改善产量普遍较低的现状,为黄连木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应用材料。【方法】对我国7个省份(市、自治区)88份中国黄连木种质测定了包括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在内的24项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指标间的变异,量化评价各经济性状。【结果】(1)黄连木果实性状表现丰富的多样性,产量、产油能力性状变异幅度极大,果实体积、表面积、百粒质量变异幅度相对较大,外观性状变异幅度相对较小。健康果实各项指标变异幅度均小于非健康果实。(2)单株产量与果枝率、结果枝数、单枝果穗数、果穗果量、单株果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含油率与健康果实率、单枝果穗数、单株产量、冠幅单位面积产量、果实百粒质量也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3)聚类分析将种质分为4种类群,分别为低产古树类群、大果型类群、中果型类群、小果型类群。(4)利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10份最优种质,5份来自大果型类群,5份来自中果型类群,综合评分前3名均来自大果型类群,平均增益达56.49%。【结论】黄连木果实性状指标变异幅度大,为黄连木良种选育提供较大空间。大果型类群容易出现综合得分极为靠前的优良单株,中果型类群则易稳定产出综合得分较高的优良单株。陕西、山东地区具有适合中国黄连木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更具备发展中国黄连木油用树种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连木 表型性状 优良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株籽粒丰产甘蓝型油菜理想株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方一 黄璜 +1 位作者 官春云 官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761,共15页
为了探明影响油菜单株籽粒产量的株型因素,构建单株籽粒丰产甘蓝型油菜理想株型,对湖南有代表性的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了3个不同肥力的处理,通过无损测量的方式获得了81个植株苗期、初花期、盛花期、角果期等4个生育期的,包括叶面积... 为了探明影响油菜单株籽粒产量的株型因素,构建单株籽粒丰产甘蓝型油菜理想株型,对湖南有代表性的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了3个不同肥力的处理,通过无损测量的方式获得了81个植株苗期、初花期、盛花期、角果期等4个生育期的,包括叶面积、角果面积、籽粒产量等在内的11个株型指标,并开展了相关株型研究。对不同生育期相关株型指标进行分析,探明了相关株型指标的基本生长规律。对与籽粒产量相关的株型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生育期的诸多株型指标与其呈极显著相关,其中角果期各分枝籽粒产量、角果数、分枝长和角果面积与单株籽粒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各分枝相应株型指标的相关系数呈相似变化规律;分枝数、叶面积、绿叶数、根颈粗和株高与单株籽粒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且相关系数按不同生育期呈现相应的变化规律;分枝高度和分枝相对高度与单株籽粒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分枝段相对长度与单株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分析了单株产量前10%和20%的植株相关特征和生长规律,除分枝高度和分枝相对高度明显降低外,其他株型指标较总体样本相应指标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产量前10%样本与产量前20%样本表现出相似规律,只是相应值增加或减少的幅度更大。对不同生育期油菜理想株型特征采取了定性加定量的方式进行描述,理想株型具有“光合器官(叶、角果)表面积大,根颈粗壮、分枝位低、相对抗倒,二次分枝以及相应角果数明显增多”等特征。从光合效能原理、形态结构原理和源、库、流原理等三个方面对油菜理想株型形成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油菜理想株型的构建策略、应用方法、研究存在不足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株 籽粒丰产 油菜 理想株型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古树优良单株筛选与健康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连琛 敖妍 +2 位作者 谷飞云 赵艳玲 芦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古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与科研价值,筛选出古树优良单株,并科学、准确地评价古树的健康状况,有利于及时、合理地利用文冠果古树种质资源,制定保护措施。以52株文冠果古树为研究对象,使用熵权法筛选优...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古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与科研价值,筛选出古树优良单株,并科学、准确地评价古树的健康状况,有利于及时、合理地利用文冠果古树种质资源,制定保护措施。以52株文冠果古树为研究对象,使用熵权法筛选优良单株,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影响古树健康的特征指标作为类型划分指标,运用类平均法对各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1)筛选出5个文冠果古树优良单株,其各表型性状的均值全部高于参试群体均值。(2)文冠果古树分为优、良、中、差4个健康等级,其中,8株(占比15.38%)文冠果古树健康为优,33株(占比63.46%)文冠果古树健康为良,8株(占比15.38%)文冠果古树健康为中,3株(占比5.77%)文冠果古树健康为差。(3)所选古树优良单株可以作为优良种质资源进行扩繁推广;健康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高径比、冠高比、一级枝平均长度和主干倾斜度等是影响文冠果古树健康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古树 优良单株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球甘蓝单株产量与表型数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宝刚 闫凤岐 +3 位作者 康少辉 苏浴源 申领艳 栗淑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明确结球甘蓝表型数量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促进高原冷凉区结球甘蓝新品种选育,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9份结球甘蓝新配组合单株产量与表型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球甘蓝单株产量与14个表型数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 为明确结球甘蓝表型数量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促进高原冷凉区结球甘蓝新品种选育,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9份结球甘蓝新配组合单株产量与表型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球甘蓝单株产量与14个表型数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叶球横径>叶球纵径>中心柱高度>绿层数>绿层厚度>中心柱高度/叶球高>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外茎长度>外叶质量>开展度>中心柱宽度>株高>外叶数。叶球横径和叶球纵径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最大,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7855和0.7433。因此,在结球甘蓝杂交育种过程中,以产量为育种目标,优先考虑叶球横径和叶球纵径这2个性状,可以获得单株产量较高的结球甘蓝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单株产量 表型数量性状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干旱半干旱区丰产型文冠果优良单株选择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玉红 周玉丽 +5 位作者 王艳霞 赵明 曾万祺 王艺林 兰晓东 武龙庆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4,共8页
【目的】筛选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栽植的丰产型文冠果优良单株,丰富区域文冠果丰产型种质资源,为特色文冠果产业发展奠定资源基础。【方法】在专家打分和田间物候观测的基础上,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生长特性、产量指标、生态适应性3个... 【目的】筛选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栽植的丰产型文冠果优良单株,丰富区域文冠果丰产型种质资源,为特色文冠果产业发展奠定资源基础。【方法】在专家打分和田间物候观测的基础上,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生长特性、产量指标、生态适应性3个维度,产量、种仁含油量、树高、干径、冠幅、抗涝性、抗寒性、耐盐碱性、抗旱性、抗病虫害性等10个指标构建丰产单株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评价指标两两比较,从其对筛选目标的相对重要性得出权重值,在检验一致性合理的基础上根据各指标的评分值和权重值运用公式Y=ΣW_(I)×X_(i)计算综合得分并排序,最终得出筛选结果。【结果】评价模型各矩阵的CR<0.1,均通过一致性检验,构建的判断矩阵合理。3个准则层要素权重排序为产量指标(0.6370)>生长特性(0.2583)>生态适应性(0.1047),方案层中10个要素权重排序为产量(0.5308)>冠幅生长量(0.1241)>种仁含油量(0.1062)>干径生长量(0.1047)>抗旱性(0.0449)>树高生长量(0.0294)>抗涝性(0.0227)>抗盐碱性(0.0206)>抗寒性(0.0109)>抗病虫害性(0.0057)。最终根据加权得分值将25个候选单株排序,选出了综合得分高出平均值的12个单株,确定为此次选优选出的丰产型优良单株,分别为HJ04、HJ05、HJ08、HJ09、HJ12、HJ13、HJ14、HJ17、HJ19、HJ20、HJ22、HJ23。【结论】运用AHP筛选出的干旱半干旱区文冠果丰产型优良单株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比例符合筛选准则,对照连续5年的观测数据,筛选出的12个优良单株和其在生产中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具有丰产、优质、适应性好、长势强的特性,可以用作下一步决选单株的候选株进行子代测定,为其作为干旱半干旱区丰产型良种并进一步推广繁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丰产型 单株选择 干旱半干旱区 文冠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周山区移栽油菜的农艺性状表现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岳诚 谢婉 +2 位作者 鲜登宇 杨佳佳 杨杰平 《中国种业》 2024年第6期135-141,共7页
为探索盆周山区移栽油菜的农艺性状表现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为当地油菜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及理论支撑,对21个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同时采用聚类分析将参试品种进行类别划分。结果表明:各油... 为探索盆周山区移栽油菜的农艺性状表现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为当地油菜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及理论支撑,对21个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同时采用聚类分析将参试品种进行类别划分。结果表明:各油菜品种间一次分枝数、一次分枝高度、分枝角果数、角果长的变异程度较高,是引起单株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能为油菜品种选育提供更多遗传变异;通径分析表明,分枝角果数、株高、千粒重、主花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对油菜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115、0.527、0.519、0.382、0.406,具有较明显的正向作用;各农艺性状间存在相互影响,株高、分枝角果数和每角粒数与单株产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21个油菜品种划分为4类,其中单株产量最高的类群Ⅰ表现为植株较高、主花序长、主花序及分枝角果数多、每角粒数多、千粒重小;综合分析得出,盆周山区移栽高单产油菜的选育当以多分枝角果数、长角果、多角粒数为主要选育指标,以高植株、低一次分枝高度和多主花序角果数为次要选育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单株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 通径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木种质资源单株综合评价及选优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宇 石文革 +4 位作者 李军 彭雨 李汶骏 杨海云 李语帆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为选育柚木优良的品种,本研究选择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无损干材高度、干形、抗性7个用材树种重要指标,对来自8个国家的1900余株柚木进行实地每木检测,并建立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柚木单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为选育柚木优良的品种,本研究选择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无损干材高度、干形、抗性7个用材树种重要指标,对来自8个国家的1900余株柚木进行实地每木检测,并建立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柚木单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得分排名前28位的600号、1426号、569号、1758号、26号等28个单株入选为柚木优良无性系候选株,其中27个单株为缅甸种质群体,1个单株为印度尼西亚种质。缅甸柚木种质群体表现较为突出,在红河州有较为庞大的群体,可作为今后柚木良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木 种质资源 综合评价 优良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单株”栽培模式与环境条件对茶鲜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林敏 章丽燕 《福建茶叶》 2024年第9期24-26,共3页
茶树“单株”种植是近几年茶叶企业建立特色原料基地采取的一种新模式,对茶园建设、栽培管理及日常农事操作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分析了两种不同茶树“单株”栽培模式的方式和优劣,以及不同管理模式与产地环境条件共同对茶鲜叶主要品质成... 茶树“单株”种植是近几年茶叶企业建立特色原料基地采取的一种新模式,对茶园建设、栽培管理及日常农事操作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分析了两种不同茶树“单株”栽培模式的方式和优劣,以及不同管理模式与产地环境条件共同对茶鲜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产生的影响,并对发展茶树“单株”栽培模式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单株栽培 环境条件 品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