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高世代回交群体定位大豆荚粒性状的QTL及上位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毛彦芝 蒋洪蔚 +4 位作者 刘春燕 辛大伟 车京玉 胡国华 陈庆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7-472,共6页
为进一步利用野生大豆资源,挖掘大豆荚粒性状关键基因,以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推广的绥农14为轮回亲本,野生种ZYD00006为供体亲本进行多代回交和自交,得到157株BC3F3株系,对其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进行相关性分析... 为进一步利用野生大豆资源,挖掘大豆荚粒性状关键基因,以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推广的绥农14为轮回亲本,野生种ZYD00006为供体亲本进行多代回交和自交,得到157株BC3F3株系,对其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 network 2.0软件和遗传搭车原理的卡方测验两种方法进行QTL定位,同时采用QTL network进行了上位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都与单株粒重、分枝数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极显著负相关。用两种方法共检测到4个单株荚数QTL,分别定位在B2,D1a,G和N连锁群上;5个单株粒数QTL,分别定位在F,J,D2和K连锁群上,其中定位在F连锁群上的Satt425~Satt663用两种方法都可以检测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上位性分析均检测到3对互作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世代回交群体 单株 单株粒数 遗传搭车原理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若干遗传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东发 徐廷文 +1 位作者 刘熔山 杨世民 《大麦与谷类科学》 1990年第1期4-8,共5页
本文以类型不同的9个栽培大麦品种和按5×4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20个杂种F_1为材料,分析了大麦杂种F_1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若干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加性基因效应和基因互作效应对F_1籽粒蛋白质含量有重要作用;籽粒蛋白质含量杂种优势... 本文以类型不同的9个栽培大麦品种和按5×4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20个杂种F_1为材料,分析了大麦杂种F_1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若干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加性基因效应和基因互作效应对F_1籽粒蛋白质含量有重要作用;籽粒蛋白质含量杂种优势广泛存在且与组合的亲本棱型组配有关,二棱×多棱组合多表现正向杂种优势,多棱×多棱组合多表现负向杂种优势;籽粒蛋白质杂种优势与主穗粒数、单株粒数及单株粒重杂种优势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含量 大麦品种 遗传特性 加性基因 不完全双列杂交 互作效应 主穗 单株粒数 大麦育种 配合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在莜麦品种选育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林 李成雄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89年第6期14-17,共4页
莜麦品种选育的主要指标之一是选育高产品种。多数育种者在选育过程中对产量因素中的单株穗数、单株小穗数、单株粒数、千粒重这些性状比较重视,往往忽视了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这两个性状对产量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通过用单株小穗数... 莜麦品种选育的主要指标之一是选育高产品种。多数育种者在选育过程中对产量因素中的单株穗数、单株小穗数、单株粒数、千粒重这些性状比较重视,往往忽视了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这两个性状对产量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通过用单株小穗数、单株粒数、千粒重、生物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指 生物学产量 品种选育 单株粒数 单株 高产品种 直接通径系 品种比较试验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简介
4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1期F0003-F0004,共2页
审定编号:津审豆2012002特征特性:廊豆六号生育期103d,较对照品种中黄13早熟3d。平均株高64.2 cm,叶椭圆形,紫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半收敛,主茎12.6节,有效分枝2.1个,单株粒数73.9粒,单株粒重17.5g,百粒重23.1 g,籽粒圆形,种皮黄色... 审定编号:津审豆2012002特征特性:廊豆六号生育期103d,较对照品种中黄13早熟3d。平均株高64.2 cm,叶椭圆形,紫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半收敛,主茎12.6节,有效分枝2.1个,单株粒数73.9粒,单株粒重17.5g,百粒重23.1 g,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褐脐,籽粒有微光泽。粗蛋白(干基)38.99%,粗脂肪(干基)21.14%。区试平均亩产213.3 kg,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9.6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结荚习性 大豆新品种 有效分枝 叶椭圆形 平均株高 单株粒数 特征特性 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灌区冬小麦优化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5
作者 代晓华 康建宏 +1 位作者 沈美然 吴宏亮 《农业科学研究》 2005年第2期14-17,共4页
就不同性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单株粒数、穗数、穗长、结实小穗数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为显著负相关,而经济系数与产量也呈正相关,但不显著.选择冬小麦种植的主要栽培因素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 就不同性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单株粒数、穗数、穗长、结实小穗数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为显著负相关,而经济系数与产量也呈正相关,但不显著.选择冬小麦种植的主要栽培因素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施钾量(x4)作为决策变量,采用四元正交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数学模型.由此确定产量大于461.33kg/0.0667hm2,各因素水平的最优组合为:密度31.35万粒/0.0667hm2,施氮量为纯N22.52kg/0.0667hm2,施磷量为P2O513.02kg/0.0667hm2,施钾量为K2O8.44kg/0.0667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模型 优化栽培 宁夏灌区 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冬小麦产量 相关分析 单株粒数 产量 经济系 栽培因素 小麦种植 决策变量 最优组合 因素水平 正相关 施氮量 施磷量 施钾量 小穗 负相关 密度 穗长 结实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大豆新品种福豆18
6
作者 蓝新隆 张玉梅 +1 位作者 胡润芳 林国强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1期22-22,共1页
福豆18于2022年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福建省大豆产区种植。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株高55厘米左右,主茎节数10个左右,分枝数3~4个。花紫色,叶椭圆形,茸毛棕色。成熟荚弯镰形,2~3粒荚... 福豆18于2022年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福建省大豆产区种植。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株高55厘米左右,主茎节数10个左右,分枝数3~4个。花紫色,叶椭圆形,茸毛棕色。成熟荚弯镰形,2~3粒荚多,荚褐色。籽粒圆形,种皮淡绿色,种脐褐色,商品性好。单株有效荚数28个左右,单株粒数53粒左右,百粒重30克左右。病虫害发生轻,抗逆性强,综合抗性好。干籽粒粗蛋白质含量43.26%,粗脂肪含量21.65%,为高油型品种。综合抗性强,农艺性状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结荚习性 单株有效荚 综合抗性 叶椭圆形 单株粒数 大豆产区 主茎节 高油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唐怀君 刘成 +4 位作者 孙宝成 王天宇 黎裕 石云素 宋燕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73-1778,共6页
【目的】研究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与百粒重和抗旱性的关系,为生产上评价和筛选抗旱玉米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25份玉米杂交种进行大田正常灌水和旱胁迫对比试验,研究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 【目的】研究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与百粒重和抗旱性的关系,为生产上评价和筛选抗旱玉米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25份玉米杂交种进行大田正常灌水和旱胁迫对比试验,研究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与抗旱性的相应变化。【结果】与正常灌水对照相比,旱胁迫使杂交种的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显著降低,百粒重变化不显著。受旱后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高的品种耐旱指数大。【结论】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的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与玉米抗旱性关系密切,旱胁迫后单株粒数或单株粒重可作为玉米抗旱品种筛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单株 单株粒数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豆抗旱性鉴定及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史宏 刘学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4-268,共5页
1999年对 4 10份野生大豆进行抗旱性初步评价基础上 ,2 0 0 0 - 2 0 0 2年对 13份野生大豆做进一步抗旱性评价 ,并与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的抗旱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野生大豆中存在高度抗旱基因型 ,其中ZYD1936、ZYD36 5 4的平均抗... 1999年对 4 10份野生大豆进行抗旱性初步评价基础上 ,2 0 0 0 - 2 0 0 2年对 13份野生大豆做进一步抗旱性评价 ,并与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的抗旱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野生大豆中存在高度抗旱基因型 ,其中ZYD1936、ZYD36 5 4的平均抗旱系数大于 0 .6 5 0 0 ,系 1级抗旱材料 ,且抗旱性稳定。平均抗旱系数与株高、结荚高度、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均呈负相关 ,与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呈正相关。高度抗旱野生资源的特点 :生育日数 12 0天左右 ,株高 2 0 0cm左右 ,主茎明显 ,主茎节数较多 ,分枝数较少且短 ,结荚部位较低 ;中型椭圆叶 ,紫花 ,棕毛 ,无限结荚蔓生习性 ;小粒、黑种皮、椭圆粒 ,以二、三粒荚为主 ,一粒荚次之 ,四粒荚较少 ,一级抗旱材料的四粒荚比栽培大豆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抗旱性 抗旱基因型 抗旱系 抗旱材料 株高 结荚高度 分枝 主茎节 单株 单株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季节对早熟菜用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加银 徐海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对12个早熟菜用大豆品种(系),进行春夏播试验,研究不同播季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不同播季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季播种条件下几乎所有性状均高于夏播;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小于夏播;单株荚数、全生育期等2个性状与单株产量... 对12个早熟菜用大豆品种(系),进行春夏播试验,研究不同播季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不同播季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季播种条件下几乎所有性状均高于夏播;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小于夏播;单株荚数、全生育期等2个性状与单株产量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夏播条件下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2个性状与单株产量达显著相关。初步探讨了产生遗传差异的原因及分季播种条件下有关性状的选择,为早熟菜用大豆育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状选择与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性状 菜用大豆 早熟 播种季节 单株 品种(系) 夏播试验 变异系 全生育期 单株产量 单株粒数 遗传差异 性状选择 环境条件 大豆育种 相关性 播季 种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理论在芸豆种质资源创新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魏淑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23-325,共3页
应用灰色理论对8份芸豆种质资源的6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分析,评价创新种质的综合表现及各主要性状的相互关系,为芸豆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创新种质资源中以2245产量最高,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数、百粒重和单株粒数是影响产量的主... 应用灰色理论对8份芸豆种质资源的6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分析,评价创新种质的综合表现及各主要性状的相互关系,为芸豆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创新种质资源中以2245产量最高,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数、百粒重和单株粒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理论 芸豆 种质资源 单株粒数 品种选育 种质创新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翠英 任建宏 《陕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7期10-12,共3页
试验表明 ,绿豆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增温保墒作用 ,与露地相比 ,5cm土层日平均温度提高 3.2 7℃ ,0~ 2 0 cm土层含水量提高 1.8% ;地膜覆盖栽培比传统的露地栽培早熟 5d,单株结荚数增加 13.3个 ,单荚粒数增加 1.3粒 ,产量增加 61.58kg... 试验表明 ,绿豆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增温保墒作用 ,与露地相比 ,5cm土层日平均温度提高 3.2 7℃ ,0~ 2 0 cm土层含水量提高 1.8% ;地膜覆盖栽培比传统的露地栽培早熟 5d,单株结荚数增加 13.3个 ,单荚粒数增加 1.3粒 ,产量增加 61.58kg/ 667m2 ,纯收入增加 2 0 1元 / 667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地膜覆盖 单株结英 单株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神豆2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永锋 裴桂英 +2 位作者 马赛飞 刘健 侯俊奎 《耕作与栽培》 2005年第1期49-49,共1页
通过不同播期对神豆2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其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有明显的影响,自6月7日以后,播期越晚,生育期越短,株高、结荚高度越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越少,产量减产越多,并且每一播期都较前一播期产量减产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播期 产量 生长 单株 单株粒数 结荚 生物性状 减产 影响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新品种“湘蓖1号”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良波 李培旺 《农村百事通》 2010年第7期31-31,共1页
一、特征特性 “湘蓖1号”蓖麻茎秆紫色,蒴果有刺.株型紧凑。属中熟品种,从出苗到主茎穗成熟120天左右。平均株高195.7厘米.主茎穗位40.1厘米,分枝4~8个,有效穗长43厘米.单株成熟穗6~10个。平均单株粒数1285粒,百粒重37.1... 一、特征特性 “湘蓖1号”蓖麻茎秆紫色,蒴果有刺.株型紧凑。属中熟品种,从出苗到主茎穗成熟120天左右。平均株高195.7厘米.主茎穗位40.1厘米,分枝4~8个,有效穗长43厘米.单株成熟穗6~10个。平均单株粒数1285粒,百粒重37.1克,单株产量596克。纯仁率75.73%,种子含油率50.83%.籽仁含油率67.12%,蓖麻酸含量80.12%。蒴果成熟时不裂蒴、不炸果、不落粒。高抗枯萎病,抗倒伏,适应性、稳产性都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新品种 单株粒数 中熟品种 单株产量 抗枯萎病 含油率 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春大豆产量与密度、氮素和磷素的关系研究
14
作者 刘德金 徐树传 +5 位作者 黄建成 郑红英 丁文 王梯 蔡赐喜 郭德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37-43,共7页
本文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福建春大豆产量与种植密度、氮素和磷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我省春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种植密度,其次是施氮量和施磷量。莆豆8008要获得150公斤以上亩产的措施是:亩种3.7~3.8万苗,配... 本文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福建春大豆产量与种植密度、氮素和磷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我省春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种植密度,其次是施氮量和施磷量。莆豆8008要获得150公斤以上亩产的措施是:亩种3.7~3.8万苗,配施尿素2.5~6.5公斤,过磷酸钙9~21公斤;宁镇一号要获得100公斤以上的亩产量,必须亩种2.8~3.3万苗,配施尿素6~14公斤,过磷酸钙12~23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种植密度 大豆高产 二次回归 单株粒数 农艺措施 高产栽培措施 大豆栽培 大豆产区 分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对豆科作物根瘤菌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闵三弟 蒋筱仙 +4 位作者 卢善玲 李祥鹏 胡立侃 孙冰 王大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4期58-60,共3页
核苷酸是一种利於植物生长的物质,能促进农作物和果树的生长。1973年Esan Moustafa和Athol Hastings报道了关于核苷酸对豆科作物根瘤菌固氮作用的影响。当前,国内核酸工业正在迅速发展,可生产特鲜味精、三磷酸腺苷等医学用品;
关键词 固氮酶活性 豆科作物 核苷酸对 大豆种子 特鲜味精 大豆作物 单株粒数 核昔酸 农艺性状 解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玉米新组合在安顺的适应性鉴定
16
作者 朱星陶 汪卫红 +1 位作者 范德文 李德珍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S1期51-51,共1页
安顺市每年玉米种植面积8240hm2,1993~1995年平均产量为219.26kg/667m2,产量极低的原因之一是品种布局不合理,新的优良组合引进较少,品种的增产潜力没有很好发挥。因此,在安顺市实施玉米高产示范工... 安顺市每年玉米种植面积8240hm2,1993~1995年平均产量为219.26kg/667m2,产量极低的原因之一是品种布局不合理,新的优良组合引进较少,品种的增产潜力没有很好发挥。因此,在安顺市实施玉米高产示范工程首先需要进行玉米品种的改良,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组合 杂交玉米 生产试验 品比试验 安顺市 适应性 丰产性 单株粒数 生育期 交三单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多效唑对荞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孔建平 《农村科技》 2016年第6期32-33,共2页
多效唑是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秆伸长、缩短节间、提高植物抗逆性及提高产量等效果。本试验研究多效唑不同喷施浓度对荞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找到最佳喷施浓度,为多效唑在荞麦上的应用提供依据。一、材料... 多效唑是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秆伸长、缩短节间、提高植物抗逆性及提高产量等效果。本试验研究多效唑不同喷施浓度对荞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找到最佳喷施浓度,为多效唑在荞麦上的应用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 农艺性状 植物抗逆性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三唑类 单株粒数 试验研究 主茎节 节间 播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大豆新品种——晋豆34号
18
作者 任冬莲 马俊奎 +1 位作者 任小俊 刘学义 《农村百事通》 2008年第4期33-33,共1页
“晋豆34号”大豆在山西省中部春播出苗至成熟生育期为133-135天,一般年份在9月25日左右即可成熟。黄淮海中部夏播,全生育期112天。在晋中春播株高80厘米左右,分枝一般2-3个,雨水充足年份可选3~5个,主茎17~19节,株型紧凑,茎秆... “晋豆34号”大豆在山西省中部春播出苗至成熟生育期为133-135天,一般年份在9月25日左右即可成熟。黄淮海中部夏播,全生育期112天。在晋中春播株高80厘米左右,分枝一般2-3个,雨水充足年份可选3~5个,主茎17~19节,株型紧凑,茎秆坚韧粗壮,抗倒性强。单株结英50-75个,单株粒数105~150粒。叶椭圆形,上部叶片较小,植株透光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全生育期 单株粒数 上部叶片 山西省 黄淮海 抗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大豆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韩亚丽 林春晶 +4 位作者 丁孝羊 彭宝 李文跃 张春宝 赵丽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5-761,共7页
为了提高杂交大豆育种效率,进一步提高杂交大豆产量,以5份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12份恢复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方法组配60个杂交组合,对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每荚粒数分别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效应、及其与F1性状的相关性... 为了提高杂交大豆育种效率,进一步提高杂交大豆产量,以5份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12份恢复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方法组配60个杂交组合,对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每荚粒数分别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效应、及其与F1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1产量性状中亲优势组合占全部组合的55%,超高亲优势组合占30%,中亲和超高亲优势均≥20%的占15%。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等产量相关性状的中亲优势组合分别占55%、56. 67%和23. 33%,超高亲优势率均为负值。17份亲本材料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变化范围为-27. 94%~56. 62%,其中6份材料表现为正效应;30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为正值,占总体的50%。此外,SCA与F1籽粒产量和单株荚数的杂种优势及其性状值均相关;GCA与产量性状值和单株粒数的中亲优势呈极显著相关,与单株荚数的中亲优势、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的超高亲优势及性状值呈显著相关;各性状SCA与GCA之间不相关。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对产量的贡献较大。产量杂种优势强的组合双亲具有高的一般配合力,而且兼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杂种优势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产量 单株 单株粒数 每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耐盐性研究的现状
20
作者 郭蓓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大豆品种 盐敏感 耐盐品种 盐浓度 盐胁迫 盐分胁迫 耐盐性 单株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