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高世代回交群体定位大豆荚粒性状的QTL及上位性分析 |
毛彦芝
蒋洪蔚
刘春燕
辛大伟
车京玉
胡国华
陈庆山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2
|
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若干遗传特性分析 |
孙东发
徐廷文
刘熔山
杨世民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1990 |
2
|
|
3
|
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在莜麦品种选育中的重要作用 |
崔林
李成雄
|
《内蒙古农业科技》
|
1989 |
1
|
|
4
|
大豆新品种简介 |
|
《现代农村科技》
|
2025 |
0 |
|
5
|
宁夏灌区冬小麦优化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
代晓华
康建宏
沈美然
吴宏亮
|
《农业科学研究》
|
2005 |
0 |
|
6
|
高油大豆新品种福豆18 |
蓝新隆
张玉梅
胡润芳
林国强
|
《农村百事通》
|
2024 |
0 |
|
7
|
干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
唐怀君
刘成
孙宝成
王天宇
黎裕
石云素
宋燕春
|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8
|
野生大豆抗旱性鉴定及研究 |
史宏
刘学义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8
|
|
9
|
不同播种季节对早熟菜用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
杨加银
徐海风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0
|
灰色理论在芸豆种质资源创新评价中的应用 |
魏淑红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
2005 |
10
|
|
11
|
绿豆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初报 |
刘翠英
任建宏
|
《陕西农业科学》
|
2000 |
4
|
|
12
|
播期对神豆2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王永锋
裴桂英
马赛飞
刘健
侯俊奎
|
《耕作与栽培》
|
2005 |
2
|
|
13
|
蓖麻新品种“湘蓖1号” |
张良波
李培旺
|
《农村百事通》
|
2010 |
2
|
|
14
|
福建春大豆产量与密度、氮素和磷素的关系研究 |
刘德金
徐树传
黄建成
郑红英
丁文
王梯
蔡赐喜
郭德辉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
1989 |
0 |
|
15
|
核苷酸对豆科作物根瘤菌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
闵三弟
蒋筱仙
卢善玲
李祥鹏
胡立侃
孙冰
王大琛
|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
1990 |
0 |
|
16
|
杂交玉米新组合在安顺的适应性鉴定 |
朱星陶
汪卫红
范德文
李德珍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1999 |
0 |
|
17
|
喷施多效唑对荞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孔建平
|
《农村科技》
|
2016 |
1
|
|
18
|
高产大豆新品种——晋豆34号 |
任冬莲
马俊奎
任小俊
刘学义
|
《农村百事通》
|
2008 |
0 |
|
19
|
杂交大豆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
韩亚丽
林春晶
丁孝羊
彭宝
李文跃
张春宝
赵丽梅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20
|
大豆耐盐性研究的现状 |
郭蓓
|
《北京农学院学报》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