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基因型大麦苗期耐低氮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志伟 邹磊 +5 位作者 陆瑞菊 王亦菲 何婷 杜志钊 张艳敏 黄剑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8-162,共5页
为给大麦耐低氮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溶液培养和大田产量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大麦苗期和成熟期各相关性状在两种供氮条件下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苗期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单株吸氮量、地上部干重和苗高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籽粒... 为给大麦耐低氮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溶液培养和大田产量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大麦苗期和成熟期各相关性状在两种供氮条件下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苗期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单株吸氮量、地上部干重和苗高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籽粒产量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供氮水平对各性状都有极显著的影响。相对性状的基因型变异为: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分蘖数>相对单株吸氮量>相对籽粒产量>相对氮素利用率>相对苗高。相关分析表明,低氮胁迫下分蘖数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苗期相对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相对苗高和成熟期相对籽粒产量间互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从各性状的相对值中可以看出,大麦品种BI-04表现最好,具有较强的耐低氮性,BI-45表现最差,对低氮胁迫相对比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耐低 素生理利用效率 单株吸氮量 分蘖数 籽粒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大麦苗期对低氮胁迫的生物学响应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志伟 何婷 +6 位作者 陆瑞菊 王亦菲 邹磊 杜志钊 单丽丽 何烨 黄剑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2,共5页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的方法,对6个不同基因型大麦品种苗期耐低氮性状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吸氮量、根干重、地上部干重、植株干重、分蘖数和根长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供氮水平对根长以外的各性状都有极显著的影响;各相对...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的方法,对6个不同基因型大麦品种苗期耐低氮性状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吸氮量、根干重、地上部干重、植株干重、分蘖数和根长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供氮水平对根长以外的各性状都有极显著的影响;各相对性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型差异,相对分蘖数>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植株干重>相对根干重>相对单株吸氮量>相对根长>相对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相对株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吸氮量和苗期各干重指标间互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单株吸氮量、相对株高和苗期各相对干重指标间互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耐低 素生理利用效率 单株吸氮量 相对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