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极电凝联合Ligasure与超声刀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
1
作者 蒋林华 俞敬 +1 位作者 宋世铎 朱新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单极电凝联合Ligasure与超声刀两者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中临床疗效的差异,为单极电凝联合Ligasure临床适用性进一步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112例LADG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53例以单... 目的:对比研究单极电凝联合Ligasure与超声刀两者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中临床疗效的差异,为单极电凝联合Ligasure临床适用性进一步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112例LADG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53例以单极电凝联合Ligasure为主要操作器械,对照组59例以传统超声刀为主要操作器械,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液量、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31±47.2)min vs.(151±51.8)min,P=0.018];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08.2±43.9)m L vs.(188.4±51.7)m L,P=0.026];观察组术后引流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16±68)m L vs.(272±76)m L,P=0.041];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大出血以及肺部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单极电凝联合Ligasure行LADG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 单极电凝 LIGASURE 超声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刀结合单极电凝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鱼国盛 汤黎明 +1 位作者 钱峻 朱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2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联合应用超声刀及单极电凝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3月75例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前39例单纯使用超声刀(超声刀组),后36例联合应用超声刀与单极电凝(联合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评价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联合应用超声刀及单极电凝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3月75例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前39例单纯使用超声刀(超声刀组),后36例联合应用超声刀与单极电凝(联合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与超声刀组相比,联合组术中出血少[(274±122)ml vs.(186±90)ml,t=3.530,P=0.000],手术时间短[(347±38)min vs.(310±23)min,t=5.049,P=0.000],2组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刀与单极电凝联合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能够充分发挥两种器械的优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利于淋巴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胃癌 超声刀 单极电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单极电凝对机体电解质及子宫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韩玉英 闫彩平 +2 位作者 祝育德 邝国超 邝爱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36-1838,184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单极电凝对机体电解质及子宫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按术中采用不同止血方式,将其分为2组:单极电凝组30例和力确刀组3...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单极电凝对机体电解质及子宫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按术中采用不同止血方式,将其分为2组:单极电凝组30例和力确刀组30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中及术后24 h、48 h测血电解质(钾、钠、氯、钙),了解机体血电解质变化;随机抽取2组术后子宫标本各5个,标本取两侧宫角部与输卵管电凝离断部位,取焦痂下10 mm、在光镜下观察未发生变化的组织制作电镜标本,寻找共性组织改变摄片,了解2组超微结构改变情况及变化范围。结果:2组病例术中血钾均较术前有所升高,血钠由于术中及术后补液无明显变化,血氯、血钙均较术前有所下降;24 h及48 h后随机体的调节,电解质水平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2组电解质水平无显著差异。电镜下细胞膜的形态学出现破损,线粒体扩张,染色质出现边集、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结论:单极电凝对10 mm外的光镜下组织结构无改变,而电镜下已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单极电凝 LIGASURE 解质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单极电凝免缝合技术与缝合技术应用于T1a外生性肾肿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鹏 杨倩 +5 位作者 江克华 严波 陈方敏 石华 罗光恒 孙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65-1866,共2页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体积较小的肾肿瘤检出率越来越高。目前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已经成为肾脏早期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对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后的肾脏创面闭合及止血的传统方式主要为肾实质缝合[1]。但近年来国内外出现各种不同的闭合肾...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体积较小的肾肿瘤检出率越来越高。目前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已经成为肾脏早期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对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后的肾脏创面闭合及止血的传统方式主要为肾实质缝合[1]。但近年来国内外出现各种不同的闭合肾脏创面血管的方式,主要包括单极电凝止血技术[2]双极电凝止血技术[3],氩气刀喷凝止血技术等[4]。本中心从2015年3月至2017 年3 月完成传统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31例(缝合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辅助单极电凝技术20 例(免缝合组)。现将两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缝合技术与免缝合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安全性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缝合 肾部分切除术 T1a 单极电凝 肾肿瘤 外生性 缝合技术 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极、双极电凝及冠脉结扎法制作兔心肌梗死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董少红 庞新利 +3 位作者 高虹 蔡进中 曾伟 张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1974-1976,共3页
目的:探讨制作兔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适宜方法。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3组,分别使用单极、双极电凝法和结扎法阻断冠脉血流,制作心肌梗死模型,观察梗死前后动物生存状况和心脏病理改变,同时使用超声对比梗死前后心功能。结果:电凝和... 目的:探讨制作兔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适宜方法。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3组,分别使用单极、双极电凝法和结扎法阻断冠脉血流,制作心肌梗死模型,观察梗死前后动物生存状况和心脏病理改变,同时使用超声对比梗死前后心功能。结果:电凝和结扎冠脉后ECG监测显示ST段抬高,随即出现病理性Q波;组织切片可见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肌细胞溶解样改变;超声心动图对比梗死前和其后2h心功能差异无显著性。从动物生存状况看,双极电凝组并发症最少,动物生存率最高。结论:双极电凝法在制作中小型实验动物心梗模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疾病模型 动物 单极电凝 双极 冠脉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极电凝联合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136例 被引量:17
6
作者 石继红 张庆 +1 位作者 凌开建 黄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讨普通器械联合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10月采用杯形举宫器,单、双极电凝等常用腹腔镜器械行TLH136例。结果 136例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 目的探讨普通器械联合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10月采用杯形举宫器,单、双极电凝等常用腹腔镜器械行TLH136例。结果 136例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114例行单纯子宫切除,22例同时行下列手术: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5例,卵巢囊肿剥除9例,盆腔粘连松解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手术时间(95.6±15.4)min,术中出血量(80.7±23.4)ml。术后住院4~5d,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136例随访3个月,5例术后14~18 d阴道有少许血性分泌物,阴道上药2~3次好转,其余病例术后无异常。结论腹腔镜普通器械联合应用于TLH,能有效防止膀胱、输尿管、肠道等的损伤,使用单、双极电凝、杯形举宫器操作简单、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单极电凝 双极 杯形举宫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金爱红 周霞平 +2 位作者 周凤珍 罗璐 方光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1-303,共3页
目前,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卵巢良性肿瘤的首选手术方式[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缝合及单、双极电凝止血已成为一种常规止血方法[2],而目前有关腹腔镜下高频电凝及缝合止血对卵巢组织产生的损害效应,尚缺乏深入的研究。作者分别采用单... 目前,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卵巢良性肿瘤的首选手术方式[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缝合及单、双极电凝止血已成为一种常规止血方法[2],而目前有关腹腔镜下高频电凝及缝合止血对卵巢组织产生的损害效应,尚缺乏深入的研究。作者分别采用单、双极电凝及缝合法进行良性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卵巢创面止血,观察3组术后卵巢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单极电凝 双极 缝合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器械、子宫血管缝扎的全腹腔镜子宫切除56例 被引量:5
8
作者 谢朋木 黄卫华 +2 位作者 徐青 张永涛 王秀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0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普通器械、子宫血管缝扎的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的安全性。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10月,采用杯状举宫器,单、双极电凝等常用腹腔镜器械,子宫血管缝扎的方法行TLH 56例。子宫正常大小12... 目的探讨采用普通器械、子宫血管缝扎的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的安全性。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10月,采用杯状举宫器,单、双极电凝等常用腹腔镜器械,子宫血管缝扎的方法行TLH 56例。子宫正常大小12例,如孕8~10周24例,如孕9~12周20例。结果 56例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联合卵巢囊肿剔除3例,盆腔粘连松解7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6~146 min,(97.6±11.6)min;术中出血量55~105 ml,(85.7±23.5)ml。术后住院4~5 d。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56例随访6~9个月,无异常。结论普通器械、子宫血管缝扎应用于TLH,能有效阻断子宫血供,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单极电凝 双极 杯形举宫器 子宫血管 缝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