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云杉群落种内和种间竞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银萍 孙学刚 李毅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83-387,共5页
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以青海云杉为优势种的3种群落内青海云杉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种内竞争较之与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剧烈;竞争木对对象木(青海云杉)的竞争强度(CI)与对象木的个体大小(D... 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以青海云杉为优势种的3种群落内青海云杉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种内竞争较之与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剧烈;竞争木对对象木(青海云杉)的竞争强度(CI)与对象木的个体大小(D)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即竞争强度随对象木个体的增大而减小;利用该模型预测了青海云杉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单木竞争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火干扰时间序列上樟子松林竞争强度的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喻泓 杨晓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5,共7页
林火是樟子松林重要的干扰因子,通过空间代替时间对地表火干扰时间序列上的天然樟子松林进行全林木定位调查,以单木竞争模型分析林分不同组分的竞争强度,通过Kriging法估计了火后林下更新幼树的密度。结果表明,存活林木各组分的竞争强... 林火是樟子松林重要的干扰因子,通过空间代替时间对地表火干扰时间序列上的天然樟子松林进行全林木定位调查,以单木竞争模型分析林分不同组分的竞争强度,通过Kriging法估计了火后林下更新幼树的密度。结果表明,存活林木各组分的竞争强度均显著地降低;地表火干扰12 a后存活林木各组分的竞争强度均比火后1 a存活林木相应各组分的竞争强度显著地降低;另外,火后更新幼树也更多地趋于地表火干扰形成的林隙中。因此,地表火干扰时间序列上林木竞争强度显著的持续降低,火后存活个体将有更充足的可利用资源和环境,林火成为樟子松林发育演替的重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单木竞争指数 地统计 樟子松 林分组分 地表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木莲混交林种内及种间竞争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詹步清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4-277,共4页
利用单木竞争指数模型 ,研究富口和黄坑乳源木莲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的大小 ,结果表明 :间伐时间的不同 ,对乳源木莲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影响很大 ,富口和黄坑种间竞争均大于种内竞争 ,但黄坑的乳源木莲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均大于富口 ... 利用单木竞争指数模型 ,研究富口和黄坑乳源木莲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的大小 ,结果表明 :间伐时间的不同 ,对乳源木莲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影响很大 ,富口和黄坑种间竞争均大于种内竞争 ,但黄坑的乳源木莲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均大于富口 .竞争指数与对象木胸径符合幂函数关系 ,并达到显著水平 ,乳源木莲种内、种间及整个林分的竞争强度随着对象木胸径的增大而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木莲 混交林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单木竞争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安县壳斗科植物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竞争关系研究
4
作者 肖正利 胡皓 +3 位作者 杨忠书 向昌凤 周丹 黄芳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5期31-36,41,共7页
以远安县3个典型壳斗科天然次生混交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在森林调查的基础上,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壳斗科群落物种竞争强度及其动态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群落壳斗科植物竞争强度顺序为:栓皮栎>槲栎>枹栎>麻栎>白... 以远安县3个典型壳斗科天然次生混交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在森林调查的基础上,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壳斗科群落物种竞争强度及其动态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群落壳斗科植物竞争强度顺序为:栓皮栎>槲栎>枹栎>麻栎>白栎>锥栗>茅栗>苦槠>绵柯>青椆;林型竞争为:落叶林>常绿林;群落物种竞争强度为:同科种>伴生种。壳斗科群落对象木的竞争强度与胸径之间的关系为幂函数关系。当DBH≥20cm时,竞争强度趋入减小;当DBH≥30cm时,竞争强度趋于稳定,且维持在较低水平。群落的竞争压力来自种内竞争、种间(同科种间、伴生种间)竞争;壳斗科单株在Ⅰ~Ⅴ径级时,竞争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斗科植物 天然次生林 群落物种 对象木 竞争强度 单木竞争指数模型 远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