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叶松人工林单木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兆刚 李凤日 于金成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7-244,共8页
根据吉林省松江河林业局所实测的落叶松人工林(Larix olgensis)临时标准地66块、固定标准地18块以及8块团状枝解析样地资料,通过对林分中优势木生长及树冠结构与动态的分析,提出适于树木生长的Korf方程并用来构造林木的潜在生长函数。... 根据吉林省松江河林业局所实测的落叶松人工林(Larix olgensis)临时标准地66块、固定标准地18块以及8块团状枝解析样地资料,通过对林分中优势木生长及树冠结构与动态的分析,提出适于树木生长的Korf方程并用来构造林木的潜在生长函数。选择林分密度指数(SDI)作为反映林分中林木之间平均拥挤指标。在单木竞争指标的选择上,通过引进树冠因子,并在与传统的竞争指标相比较的基础上,淡化距离因子的作用,应用优势木相对树冠表面积构造了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竞争指标,以此建立了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单木模型 竞争指标 树冠因子 优势木相对树冠表面积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VS的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单木模型的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马丰丰 彭湃 +2 位作者 段劼 贾黎明 张灿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0-156,共7页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面积约占北京市森林总面积的25.96%,是北京山区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但存在密度过大、树木生长过慢、树木生长分化严重等问题。基于美国FVS(forest vegetation simulator)系统,通过多元线性回归、非...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面积约占北京市森林总面积的25.96%,是北京山区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但存在密度过大、树木生长过慢、树木生长分化严重等问题。基于美国FVS(forest vegetation simulator)系统,通过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法构建和优化侧柏直径生长量模型、树高生长量模型和材积计算模型,来模拟侧柏人工林的生长过程,为科学经营侧柏人工林提供依据。检验结果表明,优化的3个模型拟合效果和预估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单木模型 优化 森林植被模拟器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与距离有关的单木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家荣 万兆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0年第1期10-15,共6页
为使单木竞争指标与林分密度具有兼容性 ,以更好地实现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预测 ,就 2 3块马尾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 ,用Hegyi的简单竞争指数作竞争指标 ,按龄级和密度级确定竞争木株数 ,用回归分析方法组建模型 ,对与距离有关的单木模... 为使单木竞争指标与林分密度具有兼容性 ,以更好地实现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预测 ,就 2 3块马尾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 ,用Hegyi的简单竞争指数作竞争指标 ,按龄级和密度级确定竞争木株数 ,用回归分析方法组建模型 ,对与距离有关的单木模型进行了研究 ,精度分析表明 ,单木生长速率拟合精度 80 %~ 96% ,单木生长状态预测精度平均在 97%以上 ,林分断面积预测精度在 95 %以上 ,说明单木模型预测精度高 ,使用效果好 ,建议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竞争指标 单木模型 生长预测 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木模型的研制及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江希钿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6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将简单竞争指数作为杉木人工林的适宜竞争指标,分别各竞争指数级,用阻滞方程描述胸径的相对生长速度与胸径的关系,并对阻滞方程中的参数与简单竞争指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双曲线作为参数预估模型,据以建立杉木... 本文将简单竞争指数作为杉木人工林的适宜竞争指标,分别各竞争指数级,用阻滞方程描述胸径的相对生长速度与胸径的关系,并对阻滞方程中的参数与简单竞争指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双曲线作为参数预估模型,据以建立杉木人工林单木模型。单木模型经过检验证明适用,文中还用改进单纯形法,对单木模型作了进一步的优化,提高了单木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木模型 单纯形法 杉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FVS的杉木单木模型构建 被引量:4
5
作者 衣旭彤 孙玉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17,共6页
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标准地和解析木数据为依托,使用R语言,构建杉木单木胸径-树高模型、冠幅模型、胸径生长量模型(大树、小树)、树高生长量方程(大树)以及材积模型,并计算树皮因子。通过赤池信息... 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标准地和解析木数据为依托,使用R语言,构建杉木单木胸径-树高模型、冠幅模型、胸径生长量模型(大树、小树)、树高生长量方程(大树)以及材积模型,并计算树皮因子。通过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和对数似然值,结合R2值选择最优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各模型的预估精度最高的为树皮因子模型,精度达到99.01%,预估精度最低的模型为直径生长量模型,精度为83.54%,其余模型精度均达到95%以上;经t检验,所有模型估计值与实际值差异不显著,模型均可用于森林植被模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单木模型 生长量 森林植被模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北杉木人工林单木模型 被引量:44
6
作者 孟宪宇 张弘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共8页
根据福建省32块杉木人工林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资料,采用生长量修正法和Richards生长方程建立了单木潜在直径生长函数和单木直径生长修正函数。选择相对直径(RD。)和相对植距(RS)分别作为竞争指标和密度指标,建... 根据福建省32块杉木人工林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资料,采用生长量修正法和Richards生长方程建立了单木潜在直径生长函数和单木直径生长修正函数。选择相对直径(RD。)和相对植距(RS)分别作为竞争指标和密度指标,建立直径生长模型。依据树高和直径的关系,引入反映立地质量的优势高为自变量,建立了树高生长模型,为了提高树高拟合效果,对树高残差值分布进行了分析,树高残差遵从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单木生长模型 林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VS的秦岭地区栓皮栎天然次生林单木模型构建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西 贾黎明 +1 位作者 张瑜 郑聪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9,共11页
栓皮栎是珍贵的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在全国均有分布,其中秦岭至大别山一带是其核心分布区之一。以秦岭南北坡栓皮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镇安县、西安市周至县和宝鸡市太白县设置临时样地... 栓皮栎是珍贵的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在全国均有分布,其中秦岭至大别山一带是其核心分布区之一。以秦岭南北坡栓皮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镇安县、西安市周至县和宝鸡市太白县设置临时样地并进行调查,利用104块样地数据和150株解析木数据构建基于FVS系统的栓皮栎5类单木核心生长模型,包括胸径-树高模型、冠幅模型、胸径生长量模型、树高生长量模型和材积模型。结果如下:确定栓皮栎胸径-树高模型表达式为H=1.082e(3.245-17.291/DBH+1)+3.56,冠幅模型表达式为CW=0.257+0.244DBH-0.002DBH2,胸径定期(5年)生长量方程为ln(DDS)=-12.669-0.055A-0.004DBH2+0.117SI-39.181ln(DBH)+43.138ln(DBH+1)+0.013sin(SL),树高生长量模型方程表达式为HTG=6.372+0.025Avg H+0.108Domt H+0.008DBH2-0.254SD+0.168SI+0.038 sin(SL)-3.613 ln(DBH),材积模型方程表达式为V=0.338+11.477DBH-11.582DBH0.997·H0.001+0.002DBH·H。通过拟合与计算,确定树皮调整因子值为1.159 2,树冠竞争因子值上限接近450,林分最大密度指数为923株/hm2。对所建各模型进行t检验和残差分布检验,结果均显示拟合效果较好。所建模型以期为秦岭地区栓皮栎林FVS系统本土化研究奠定基础,为该区域栓皮栎林抚育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地区 栓皮栎天然次生林 单木生长模型 树冠竞争因子 林分密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泰森多边形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单木模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何瑞珍 黄家荣 全锋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0-263,268,共5页
利用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天然次生林6块标准地的调查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以期初胸径,泰森多边形面积,期初年龄,期末年龄,缓冲区距离直径比为输入变量,期末胸径为目标变量,在MATLAB软件中进行模型训练,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利用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天然次生林6块标准地的调查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以期初胸径,泰森多边形面积,期初年龄,期末年龄,缓冲区距离直径比为输入变量,期末胸径为目标变量,在MATLAB软件中进行模型训练,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本研究先用部分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完成模型的学习和训练,又用部分数据进行了检验,在精度满足要求时,进行了数据的模拟,由此得到了单木生长模型.这种以GIS与ANN为基础的单木生长模型能很好的预测宝天曼地区天然栎类的期末胸径,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类天然次生林 宝天曼 单木生长模型 缓冲区距离直径比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优化建模法构建红松人工林单木直径生长模型
9
作者 吕洁 童茜坪 +1 位作者 金星姬 Timo Pukkala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9,74,共8页
为了提高不完备数据集下红松人工林直径生长模型的预测精度,以1980—2022年黑龙江省75块红松林不同复测间隔期的样地数据(林木胸径、竞争因子和立地等),利用优化建模法构建红松人工林单木直径生长模型,采用单纯形优化算法寻求模拟和实... 为了提高不完备数据集下红松人工林直径生长模型的预测精度,以1980—2022年黑龙江省75块红松林不同复测间隔期的样地数据(林木胸径、竞争因子和立地等),利用优化建模法构建红松人工林单木直径生长模型,采用单纯形优化算法寻求模拟和实测直径分布差异最小下的模型参数,并利用自举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优化建模法损失函数的初始参数a=1、b=0.003、c1=c2=1.5时,预测期末林分断面积偏差为0.02 m^(2)·hm^(-2),显著优于由传统归回建模法的精度(林分断面积偏差为0.44 m^(2)·hm^(-2));结合实测数据与视图分析,验证了优化建模法的优势和可靠性,揭示了优化法损失函数与传统回归法构建的直径生长模型之间的差异。因此,优化法损失函数构建的红松人工林生长模型在模拟自然生长中表现优越,为制定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单木生长模型 单纯形优化方法 自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类调查样地建立落叶松单木直径生长模型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杜纪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根据来自吉林省汪清林业局二类调查的14个落叶松固定样地的346株复测林木数据,建立了与距离无关的落叶松单木平方直径生长量模型。它包含了单木直径生长模型所需考虑的林木大小、立地条件和林木竞争这3个因素,并具有与年龄、地... 根据来自吉林省汪清林业局二类调查的14个落叶松固定样地的346株复测林木数据,建立了与距离无关的落叶松单木平方直径生长量模型。它包含了单木直径生长模型所需考虑的林木大小、立地条件和林木竞争这3个因素,并具有与年龄、地位指数无关的特点,便于实践中应用。逐步回归的结果表明,落叶松单木平方直径生长量模型需要考虑的主要因子是林木直径值、林分断面积和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单木模型 二类调查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广才岭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雷 贾炜玮 +1 位作者 刘国成 张海涛 《林业科技情报》 2018年第4期1-4,共4页
根据张广才岭地区实测的落叶松人工林(Larix Olgensis)固定标准地17块样地资料,通过对林木大小因子,竞争因子,以及立地因子的分析,选择林分密度指数(SDI)作为反映林分中林木之间平均拥挤指标,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构建与距离无关... 根据张广才岭地区实测的落叶松人工林(Larix Olgensis)固定标准地17块样地资料,通过对林木大小因子,竞争因子,以及立地因子的分析,选择林分密度指数(SDI)作为反映林分中林木之间平均拥挤指标,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构建与距离无关的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单木模型 胸径生长量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 构建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蒙古栎单木与年龄无关的生长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东启 邓华锋 +1 位作者 程志楚 王海宾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5-309,共5页
为了准确预测林木的生长动态变化、科学经营管理林分,利用定期清查数据,以年龄隐含的单木模型拟合北京市蒙古栎单木胸径、材积和断面积生长预测模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拟合的3个模型对蒙古栎单木胸径、材积和断面积生长状况的预... 为了准确预测林木的生长动态变化、科学经营管理林分,利用定期清查数据,以年龄隐含的单木模型拟合北京市蒙古栎单木胸径、材积和断面积生长预测模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拟合的3个模型对蒙古栎单木胸径、材积和断面积生长状况的预测效果较好,预测精度分别高达99.72%、99.40%、99.46%,预测精度大小排序为:胸径>断面积>材积。预测精度较高的原因可能是年龄隐含的生长模型以单木自身的观测值为自变量,且蒙古栎生长较慢,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该模型具有与年龄无关的特点,但建模时有一定的限制条件,要求样地固定、重复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期清查数据 单木模型 蒙古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简单竞争指标在单木生长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覃阳平 张怀清 +2 位作者 陈永富 蒋娴 李永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0-133,144,共5页
以湖南省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杉木中龄林为研究对象,改进简单竞争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以单木大小、竞争和立地条件为自变量,单木直径连年生长量为因变量的估算模型,实现单木直径生长量的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单... 以湖南省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杉木中龄林为研究对象,改进简单竞争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以单木大小、竞争和立地条件为自变量,单木直径连年生长量为因变量的估算模型,实现单木直径生长量的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单木大小因子平方(D2)、竞争因子(CI)、立地条件(SL、SLP、E)对模型都有较大的影响,改进后的直径生长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763,显著高于改进之前的结果(R2为0.710)。这说明简单竞争指标模型参数的指数为变量时,直径生长模型的拟合优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单木生长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Hegyi简单竞争指标 单木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林单木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4
作者 任瑞娟 亢新刚 杨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3-206,共4页
根据天然林异龄、复层、树种混交的特点,提出了建立天然林单木生长模型的5个难点:林木年龄、立地质量、林木竞争、树种组成、林木枯损和进阶的表达问题;介绍了目前针对这些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对已经建立的天然林单木生长模型进行分析,得... 根据天然林异龄、复层、树种混交的特点,提出了建立天然林单木生长模型的5个难点:林木年龄、立地质量、林木竞争、树种组成、林木枯损和进阶的表达问题;介绍了目前针对这些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对已经建立的天然林单木生长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其目前存在的4个特点;总结出天然林单木生长模型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单木生长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冠竞争因子的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强 李凤日 董利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7-553,共7页
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落叶松人工林14块固定标准地的两期调查数据(2007、2009年),通过分析树冠变量与林木生长的关系,构建了2个树冠竞争指数(CIa、CIb),并将其作为单木竞争指标构建了落叶松人工林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 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落叶松人工林14块固定标准地的两期调查数据(2007、2009年),通过分析树冠变量与林木生长的关系,构建了2个树冠竞争指数(CIa、CIb),并将其作为单木竞争指标构建了落叶松人工林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二个树冠竞争指数优于Hegyi竞争指数(CI),落叶松各个竞争指数与林木断面积生长量相关性大小顺序为CIb>CIa>CI。随着对象木影响圈的扩大,竞争指数趋于稳定,对模型的拟合效果有所提高。林木大小是影响落叶松单木生长的主要因子,胸径越大,单木生长量越大。通过引入与距离有关的树冠竞争指数将单木模型的拟合优度提高了5.6%。本文构建的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可以很好地预估人工落叶松单木的断面积生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树冠竞争指数 单木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水平非线性混合效应蒙古栎林单木断面积模型 被引量:30
16
作者 符利勇 唐守正 +1 位作者 张会儒 雷相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31,共9页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84块样地中的10 111株蒙古栎为例,首先选用线性函数、Richards函数、Logistic函数、指数函数等7种常用函数形式,分析4个因变量(后期胸径、后期胸高断面积、直径增量和胸高断面积增量)与前期胸径的影响,确定一个用于...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84块样地中的10 111株蒙古栎为例,首先选用线性函数、Richards函数、Logistic函数、指数函数等7种常用函数形式,分析4个因变量(后期胸径、后期胸高断面积、直径增量和胸高断面积增量)与前期胸径的影响,确定一个用于构建混合效应模型的基础模型。然后确定同时考虑林场效应和林场与样地交互效应时基础模型中最优的形式参数构造形式,利用逐步回归方法确定模型中所包含的林分变量,并分析和比较用来消除异方差的3种常用残差方差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常数加幂函数),最后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表明:Wykoff模型且因变量为后期胸高断面积拟合效果较好,故作为基础模型;除前期胸高直径(D)外,当考虑坡度正切(ST),对象木胸高直径与样地算术平均直径的比(RAD),样地胸高总断面积(TBA),样地中大于对象木直径所有树木的胸高断面积和(GSBA),对象木胸高断面积与样地算术平均胸高断面积的比(RABA)和对象木胸高断面积与样地胸高总断面积的比(RBA)等林分变量时能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对于残差方差,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常数加幂函数都能消除异方差,但幂函数效果最好;当模型同时考虑林场效应和林场与样地交互效应时预测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林 混合模型 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预估期间林木枯死及采伐影响的杉木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建军 曾伟生 孟京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1-185,共5页
单木生长模型以单木为模拟对象,模拟单株林木在一定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其良好的精度为森林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决策依据。基于两期福建省三明市杉木人工林一类调查数据,以林木生长量为因变量,林木大小、立地条件、林木竞争指数以及... 单木生长模型以单木为模拟对象,模拟单株林木在一定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其良好的精度为森林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决策依据。基于两期福建省三明市杉木人工林一类调查数据,以林木生长量为因变量,林木大小、立地条件、林木竞争指数以及基于所有保留木相同的3个竞争指数为自变量,运用R语言,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构建杉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表明,考虑枯死及采伐效应的基于保留木所构建的竞争指数在模型中影响显著,说明预估期间林木采伐及枯死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显著。在单木生长模型构建中,有必要考虑预估期间林木采伐及枯死效应,从而使模型更具合理性。所做模型还可用来模拟不同采伐强度及不同采伐林木下林分的生长动态,为合理制定采伐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木生长模型 林木枯死及采伐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 竞争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栎天然林单木生长模型研究——Ⅲ.单木枯死模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武 雷相东 +2 位作者 徐光 杨英军 王全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64,72,共7页
【目的】研究蒙古栎天然林的单木枯死模型,为蒙古栎天然林的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蒙古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95块固定样地的2期复测数据,采用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蒙古栎天然林的单木枯死模型。【... 【目的】研究蒙古栎天然林的单木枯死模型,为蒙古栎天然林的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蒙古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95块固定样地的2期复测数据,采用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蒙古栎天然林的单木枯死模型。【结果】期初胸径、竞争指数、林分密度都是显著影响树木枯死的因子,林木直径是影响林木枯死的重要因子,直径越小,枯死概率越大。χ2检验结果以及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显示,使用Logistic回归可以有效预测树木的枯死情况,所建模型较合理。【结论】建立的单木枯死模型统计可靠,可为吉林省汪清地区蒙古栎天然林的生长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天然林 Logistic回归方法 单木枯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木水平和林分水平的油松兼容性生长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少杰 邓华锋 +2 位作者 吕常笑 黄国胜 王雪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3-249,共7页
以油松林分为研究对象,基于北京市一类连续清查数据161块油松林分2期固定样地,建立单木水平和林分水平模型,利用组合预测法把油松单木水平模型和林分水平模型组合起来,用最优加权法计算单木水平和林分水平的权重系数,最后用3项数学指标... 以油松林分为研究对象,基于北京市一类连续清查数据161块油松林分2期固定样地,建立单木水平和林分水平模型,利用组合预测法把油松单木水平模型和林分水平模型组合起来,用最优加权法计算单木水平和林分水平的权重系数,最后用3项数学指标MAD、RMSE、R2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所建的单木水平、林分水平和组合水平模型的预测效果均较好,经过分析比较,组合预测法预测油松断面积、蓄积量生长模型的精度高于单木水平和林分水平预测的精度。组合预测法所建立的模型结合了单木水平、林分水平模型的优点,提高了油松林分生长预测模型的兼容性,保障了油松林分生长模型预测结果的一致性,也可以用来预测下一期油松林分断面积、蓄积量生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隐含的单木生长模型 油松 林分断面积 林分蓄积量 组合预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栎天然林单木生长模型研究——Ⅰ.直径生长量模型 被引量:30
20
作者 马武 雷相东 +2 位作者 徐光 杨英军 王全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5,共7页
【目的】预测蒙古栎天然林的生长和发展,为其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蒙古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95块固定样地的两期复测数据,分析蒙古栎林单木直径平方生长量(以下简称直径生长量)与竞争因子、林木大小因子和... 【目的】预测蒙古栎天然林的生长和发展,为其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蒙古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95块固定样地的两期复测数据,分析蒙古栎林单木直径平方生长量(以下简称直径生长量)与竞争因子、林木大小因子和立地因子的关系,找出影响林木直径生长量的主要因子,并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蒙古栎林的单木直径生长量模型。【结果】最终确定的蒙古栎林单木直径生长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567,预估精度为98.95%,平均误差为4.792 7E-5cm2,平均绝对误差为0.651 2cm2,均方根误差为0.842 1cm2,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255 2。【结论】影响蒙古栎单木直径生长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林木期初胸径,其次是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对其影响不大。建立的模型形式简洁、统计可靠,可用于吉林省汪清地区蒙古栎天然林的直径生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天然林 逐步回归分析法 单木直径生长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