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才纳杂岩体单斜辉石-角闪石核边结构对晶粥活化的启示
1
作者
刘锐
马绪宣
+4 位作者
李旺
张蕾
王焕
潘家伟
刘栋梁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657-3670,共14页
地壳中广泛发育的晶粥系统是岩浆存储的主要形式,其活化过程对理解岩浆分异演化、成矿作用及火山喷发前兆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然而,晶粥内部复杂的物理-化学耦合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仍存在诸多未解之谜。本研究以冈底斯早始新世(55~45Ma)...
地壳中广泛发育的晶粥系统是岩浆存储的主要形式,其活化过程对理解岩浆分异演化、成矿作用及火山喷发前兆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然而,晶粥内部复杂的物理-化学耦合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仍存在诸多未解之谜。本研究以冈底斯早始新世(55~45Ma)才纳杂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的岩相学观察、显微结构解析、矿物化学分析及结晶温压计算,系统揭示了岩浆微粒包体(magmatic microgranular enclaves,MMEs)中单斜辉石-角闪石核边结构的成因机制及其构造意义。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核部单斜辉石发育筛状变晶结构、熔蚀港湾边界,并具有高结晶温度(1088~1096℃),指示其为镁铁质补给岩浆从先存晶粥中捕获的捕虏晶;(2)边部角闪石呈自形环带、成分均一,结晶温度(794~837℃)和压力(0.27~0.34GPa)均与寄主岩及MMEs基质中的角闪石一致,反应其为活化后岩浆自生结晶产物;(3)在核-边界面处识别出宽约10~20μm的Mg元素异常富集带及成分陡变边界,为揭示岩浆补给过程中的非平衡状态提供了微观证据。单斜辉石-角闪石核边结构记录了富水镁铁质岩浆补给诱发先存贫水晶粥活化的关键过程:晶粥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熔蚀单斜辉石,而补给的富水熔体则在其边缘结晶出角闪石环边。本研究不仅为理解晶粥活化机制提供了关键的微观约束,也为建立岩浆系统演化与区域构造活动的成因联系提供了新的矿物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辉石-角闪石核边结构
晶粥活化
岩浆构造
才纳侵入杂岩体
冈底斯岩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西莴中晚始新世高镁富钾火山岩中单斜辉石斑晶环带结构的成因:岩浆补给-混合过程
被引量:
15
2
作者
黄小龙
徐义刚
+1 位作者
杨启军
陈林丽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滇西莴中晚始新世高镁富钾火山岩中单斜辉石斑晶普遍出现正环带结构、反环带结构或韵律环带结构,少量为具绿色核部的单斜辉石(“绿核辉石”)。反环带斑晶和“绿核辉石”的幔部与正环带斑晶的核部具有相似并且相对较窄的成分范围,相对高M...
滇西莴中晚始新世高镁富钾火山岩中单斜辉石斑晶普遍出现正环带结构、反环带结构或韵律环带结构,少量为具绿色核部的单斜辉石(“绿核辉石”)。反环带斑晶和“绿核辉石”的幔部与正环带斑晶的核部具有相似并且相对较窄的成分范围,相对高Mg#(0.83~0.90),低TiO2(0.13%~0.29%),Al2O3(0.73%~1.68%)和Na2O(0.22%~0.42%),为钾质岩浆平衡结晶的产物。反环带斑晶的核部相对低Mg#(0.77~0.84),但与反环带斑晶的幔部、正环带斑晶的核部均具有相似的Ti/Al比值(0.06~0.16);韵律环带结构斑晶的成分变化均在正、反环带斑晶的成分范围之内。莴中高镁富钾火山岩中的这些环带结构单斜辉石斑晶应来源于相似的岩浆体系,反环带结构表明在岩浆房存在较原始岩浆对较演化岩浆再补给的岩浆混合过程,而韵律环带结构特征揭示曾多次发生这种岩浆混合过程。“绿核辉石”的核部明显低Mg#(0.50~0.74),相对富Al2O3(1.66%~3.63%)和Na2O(0.87%~2.17%),具有明显较低的Ti/Al比值(<0.05)和较高的AlVI/AlIV比值(0.38~0.76),为下地壳捕虏晶来源,证实了在滇西晚始新世富钾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少量地壳混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
辉石
“绿
核
辉石
”
环带
结构
岩浆混合
高镁富钾火山岩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州-帕劳脊南段基底玄武岩的单斜辉石矿物化学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振轩
鄢全树
+2 位作者
刘焱光
杨刚
石学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92,共18页
九州-帕劳脊是古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弧的重要组成,对其上基底岩石开展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可为理解洋内岛弧演化早期的岩石成因和岩浆活动特点提供重要线索。本文对九州-帕劳脊南段基底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和微晶开展详细的岩相学...
九州-帕劳脊是古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弧的重要组成,对其上基底岩石开展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可为理解洋内岛弧演化早期的岩石成因和岩浆活动特点提供重要线索。本文对九州-帕劳脊南段基底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和微晶开展详细的岩相学和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单斜辉石斑晶与微晶整体上具有相似的化学组分,为普通辉石及透辉石等种属,且亏损轻稀土元素,Eu负异常不明显。多数单斜辉石斑晶具有环带结构,可划分为简单环带及韵律性环带两类;从辉石核部到边部,MgO、FeO、Al_(2)O_(3)、TiO_(2)含量与核部镁指数Mg#等呈现复杂的高低变化,指示了多期次的岩浆混合与补给事件。单斜辉石的结晶温度、压力分别为1151~1210℃和1.3×10^(8)~4.2×10^(8)Pa。通过单斜辉石组分反演获得的母岩浆含水量为0.8%~2.3%(以湿质量计)。最后,我们提出,形成于典型的洋内岛弧背景下的九州-帕劳脊南段熔岩的母岩浆为亚碱性岛弧拉斑玄武质熔体,具有高温、中压、高氧逸度的特征,岩浆房深度较浅并存在多期次原始岩浆的补给和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
辉石
矿物化学
环带
结构
岩浆过程
岛弧玄武岩
九州
-
帕劳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才纳杂岩体单斜辉石-角闪石核边结构对晶粥活化的启示
1
作者
刘锐
马绪宣
李旺
张蕾
王焕
潘家伟
刘栋梁
机构
自然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东海大陆深孔地壳活动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出处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657-3670,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2267、42230312)
中国地质科学院自主基金青年英才项目(JKYQN202309)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42126、DD20221630)联合资助.
文摘
地壳中广泛发育的晶粥系统是岩浆存储的主要形式,其活化过程对理解岩浆分异演化、成矿作用及火山喷发前兆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然而,晶粥内部复杂的物理-化学耦合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仍存在诸多未解之谜。本研究以冈底斯早始新世(55~45Ma)才纳杂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的岩相学观察、显微结构解析、矿物化学分析及结晶温压计算,系统揭示了岩浆微粒包体(magmatic microgranular enclaves,MMEs)中单斜辉石-角闪石核边结构的成因机制及其构造意义。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核部单斜辉石发育筛状变晶结构、熔蚀港湾边界,并具有高结晶温度(1088~1096℃),指示其为镁铁质补给岩浆从先存晶粥中捕获的捕虏晶;(2)边部角闪石呈自形环带、成分均一,结晶温度(794~837℃)和压力(0.27~0.34GPa)均与寄主岩及MMEs基质中的角闪石一致,反应其为活化后岩浆自生结晶产物;(3)在核-边界面处识别出宽约10~20μm的Mg元素异常富集带及成分陡变边界,为揭示岩浆补给过程中的非平衡状态提供了微观证据。单斜辉石-角闪石核边结构记录了富水镁铁质岩浆补给诱发先存贫水晶粥活化的关键过程:晶粥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熔蚀单斜辉石,而补给的富水熔体则在其边缘结晶出角闪石环边。本研究不仅为理解晶粥活化机制提供了关键的微观约束,也为建立岩浆系统演化与区域构造活动的成因联系提供了新的矿物学证据。
关键词
单斜辉石-角闪石核边结构
晶粥活化
岩浆构造
才纳侵入杂岩体
冈底斯岩基
Keywords
Clinopyroxene
-
hornblende core
-
rim texture
Mush rejuvenation
Magmatic structure
Caina intrusive complex
Gangdese batholith
分类号
P575.1 [天文地球—矿物学]
P578.954 [天文地球—矿物学]
P578.955 [天文地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莴中晚始新世高镁富钾火山岩中单斜辉石斑晶环带结构的成因:岩浆补给-混合过程
被引量:
15
2
作者
黄小龙
徐义刚
杨启军
陈林丽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0200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603)
文摘
滇西莴中晚始新世高镁富钾火山岩中单斜辉石斑晶普遍出现正环带结构、反环带结构或韵律环带结构,少量为具绿色核部的单斜辉石(“绿核辉石”)。反环带斑晶和“绿核辉石”的幔部与正环带斑晶的核部具有相似并且相对较窄的成分范围,相对高Mg#(0.83~0.90),低TiO2(0.13%~0.29%),Al2O3(0.73%~1.68%)和Na2O(0.22%~0.42%),为钾质岩浆平衡结晶的产物。反环带斑晶的核部相对低Mg#(0.77~0.84),但与反环带斑晶的幔部、正环带斑晶的核部均具有相似的Ti/Al比值(0.06~0.16);韵律环带结构斑晶的成分变化均在正、反环带斑晶的成分范围之内。莴中高镁富钾火山岩中的这些环带结构单斜辉石斑晶应来源于相似的岩浆体系,反环带结构表明在岩浆房存在较原始岩浆对较演化岩浆再补给的岩浆混合过程,而韵律环带结构特征揭示曾多次发生这种岩浆混合过程。“绿核辉石”的核部明显低Mg#(0.50~0.74),相对富Al2O3(1.66%~3.63%)和Na2O(0.87%~2.17%),具有明显较低的Ti/Al比值(<0.05)和较高的AlVI/AlIV比值(0.38~0.76),为下地壳捕虏晶来源,证实了在滇西晚始新世富钾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少量地壳混染作用。
关键词
单斜
辉石
“绿
核
辉石
”
环带
结构
岩浆混合
高镁富钾火山岩
滇西
Keywords
clinopyroxene
green
-
core clinopyroxene
compositional zoning
magma mixing
high
-
Mg uhrapotassic lavas
western Yunnan
分类号
P588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州-帕劳脊南段基底玄武岩的单斜辉石矿物化学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振轩
鄢全树
刘焱光
杨刚
石学法
机构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
崂山实验室海洋地质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山东省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92,共18页
基金
崂山实验室“十四五”重大项目(2022QNLM050201-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405502)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22036)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
文摘
九州-帕劳脊是古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弧的重要组成,对其上基底岩石开展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可为理解洋内岛弧演化早期的岩石成因和岩浆活动特点提供重要线索。本文对九州-帕劳脊南段基底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和微晶开展详细的岩相学和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单斜辉石斑晶与微晶整体上具有相似的化学组分,为普通辉石及透辉石等种属,且亏损轻稀土元素,Eu负异常不明显。多数单斜辉石斑晶具有环带结构,可划分为简单环带及韵律性环带两类;从辉石核部到边部,MgO、FeO、Al_(2)O_(3)、TiO_(2)含量与核部镁指数Mg#等呈现复杂的高低变化,指示了多期次的岩浆混合与补给事件。单斜辉石的结晶温度、压力分别为1151~1210℃和1.3×10^(8)~4.2×10^(8)Pa。通过单斜辉石组分反演获得的母岩浆含水量为0.8%~2.3%(以湿质量计)。最后,我们提出,形成于典型的洋内岛弧背景下的九州-帕劳脊南段熔岩的母岩浆为亚碱性岛弧拉斑玄武质熔体,具有高温、中压、高氧逸度的特征,岩浆房深度较浅并存在多期次原始岩浆的补给和混合。
关键词
单斜
辉石
矿物化学
环带
结构
岩浆过程
岛弧玄武岩
九州
-
帕劳脊
Keywords
clinopyroxene
mineral chemistry
zoning structure
magmatic process
island
-
arc basalt
Kyushu
-
Palau Ridge
分类号
P575.3 [天文地球—矿物学]
P5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才纳杂岩体单斜辉石-角闪石核边结构对晶粥活化的启示
刘锐
马绪宣
李旺
张蕾
王焕
潘家伟
刘栋梁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滇西莴中晚始新世高镁富钾火山岩中单斜辉石斑晶环带结构的成因:岩浆补给-混合过程
黄小龙
徐义刚
杨启军
陈林丽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九州-帕劳脊南段基底玄武岩的单斜辉石矿物化学及成因意义
刘振轩
鄢全树
刘焱光
杨刚
石学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