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1
作者 王健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比对组和研究组。用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比对组患者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比对组和研究组。用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比对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比对组患者,其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时间短于比对组患者,P<0.05。术后3 d、7 d及3个月,研究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均低于比对组患者,P<0.05。结论: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能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时间,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气胸 术后疼痛 电视胸腔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 被引量:12
2
作者 钱鼎烽 尚军 +5 位作者 韩琼 吴奎业 黄通 唐铁轮 贺俊成 孙赞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ATS)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6月对29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行UVATS。操作孔位于腋前线附近第4或5肋间,应用...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ATS)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6月对29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行UVATS。操作孔位于腋前线附近第4或5肋间,应用切口保护器,不使用肋骨牵开器,观察孔位于腋后线附近第7或8肋间,行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结果手术均顺利,未增加操作孔或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160.7±46.2)min,术中出血量(253.5±101.7)ml。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2±0.9)分,术后拔管时间(2.9±0.7)d,术后胸腔引流量(557.2±193.8)ml,术后住院时间(4.9±1.2)d。术后发生肺复张不全1例,肺持续漏气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并发症发生率10.3%(3/29),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29例术后平均随访20.8月(4~36个月),19例术前痰检阳性者术后均转阴,无结核播散,薄层高分辨率CT未见复发或新发病灶。结论 UVATS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安全、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 操作 电视胸腔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早期肺癌疗效对比 被引量:5
3
作者 卢华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9期3514-3515,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于周口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8例早期肺癌患者,其中接受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49例患者纳入胸腔镜组,接受开胸肺叶切除术的49例... 目的分析比较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于周口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8例早期肺癌患者,其中接受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49例患者纳入胸腔镜组,接受开胸肺叶切除术的49例患者纳入开胸组。观察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开胸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胸组,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为(6.32±2.48)分,开胸组为(8.68±3.12)分,胸腔镜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肺不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早期肺癌患者,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效果相当,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患者损伤更小,患者术后疼痛更轻,并发症更少,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开胸肺叶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纵隔肿瘤63例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旭兴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6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纵隔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63例纵隔肿瘤患者,均采取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切除术治疗,总结患者的临床手术效果。结果 6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术中转改开胸术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55.7±17.1)m...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纵隔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63例纵隔肿瘤患者,均采取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切除术治疗,总结患者的临床手术效果。结果 6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术中转改开胸术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55.7±17.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84.2±21.7)ml;平均住院时间为(6.5±0.9)d;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采取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具有微创伤、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 纵隔肿瘤 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良性肿瘤的效果探析
5
作者 唐莉 夏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3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6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对A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使用单操作... 目的:探讨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6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对A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使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术后肺功能的各项指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住院的时间更短,其术后肺功能的各项指标更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良性肿瘤,能有效地减少该病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肺功能损伤的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部良性肿瘤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部良性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迎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单孔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良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胸部良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手术由同一医生实施,治疗时60例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单孔VATS...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单孔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良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胸部良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手术由同一医生实施,治疗时60例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单孔VATS组),70例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单操作孔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治疗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切割缝合器钉仓用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各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安全性、创伤性、所需的材料以及患者恢复所用的时间等方面综合来看,单孔和单操作孔VATS治疗胸部良性疾病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耗材花费小以及患者恢复所需时间短等优点,患者可接受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 胸腔手术 胸部良性疾病 随机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0
7
作者 章卫国 谷电雷 +1 位作者 方新 哈那提别克.白达合买提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电视辅助胸腔镜入路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78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性95例,女性83例;年龄44~80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89例。A组给予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 目的探讨不同电视辅助胸腔镜入路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78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性95例,女性83例;年龄44~80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89例。A组给予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B组给予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拨除胸腔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术后1、3、7 d时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1、2、3、7 d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前1 d和术后1个月、3个月采用肺癌患者癌症治疗功能性量表(FACT-L)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下地活动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及并发症发生率(16.85%vs 12.36%)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失血量与A组相比较,显著降低(P<0.01)。B组术后1、3、7 d时VAS评分与A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B组术后1、2、3、7 d时CRP水平与同期A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B组术后1个月FACT-L总分[(91.04±5.83)分]高于同期A组[(86.75±5.25)分](P<0.05),术后3个月FACT-L总分[(95.92±5.72)分]与同期A组[(97.38±5.37)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与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同样的手术效果,且可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有利于术后生活质量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电视辅助胸腔 操作胸腔 胸腔 肺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在小儿后纵隔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蒋连勇 谢晓 +6 位作者 胡丰庆 胡睿 肖海波 王明松 李国庆 丁芳宝 梅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6-877,882,共3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后纵隔肿瘤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对36例患儿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患侧卧位,腋中线第7~8肋间做腔镜孔,腋前线第3~5肋间做2~3 cm 操作孔,选择电钩或超声刀...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后纵隔肿瘤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对36例患儿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患侧卧位,腋中线第7~8肋间做腔镜孔,腋前线第3~5肋间做2~3 cm 操作孔,选择电钩或超声刀沿肿瘤边缘分离组织,避开周围重要血管、神经、乳糜管等结构,完整切除肿瘤。结果所有患儿均在单操作孔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56~133 min,平均82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平均25 ml;术后住院时间3~10 d,平均6.2 d。住院期间无死亡,2例术后出现霍纳综合征,其余患儿恢复顺利。术后病理:单纯囊肿3例,畸胎瘤1例,神经纤维瘤2例,节细胞神经瘤22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6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所有患儿随访1~43个月,平均19个月,无肿瘤复发,1例霍纳综合征患儿半年后恢复正常,1例无明显好转。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治疗小儿后纵隔肿瘤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手术 操作 纵隔肿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47例报告 被引量:18
9
作者 徐凯 谢宏亚 +1 位作者 马海涛 倪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95-997,共3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科施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47例,术中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8或第9肋间,长1.5 cm,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2~3 cm。...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科施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47例,术中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8或第9肋间,长1.5 cm,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2~3 cm。术后常规放置1~2根胸腔引流管。结果 2例分别因支气管残端漏气和静脉回流不畅而转肺叶切除,余45例顺利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病理:良性病变10例,原发性肺癌35例,转移癌2例。手术时间(164.5±33.7)min,术中出血(125.6±46.4)ml,术后胸管引流(4.2±1.2)d,术后住院(5.6±1.6)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1例随访1~18个月,(7.9±1.6)月,未见复发和转移,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作为部分不能楔形切除的良性病变患者、术前无法明确性质又不能楔形切除的肿瘤患者和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或预计肺叶切除后易发生并发症的早期肺癌患者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操作 肺段切除 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10
作者 汪强 庞奇 +1 位作者 宋超 李志强 《安徽医学》 2019年第8期930-933,共4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太和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手术组(36例)和标准开胸手术组(32例),胸...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太和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手术组(36例)和标准开胸手术组(32例),胸腔镜手术组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标准开胸手术组采用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纵隔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胸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手术组[(126.73±192.69)mL比(301.30±380.66)mL],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胸手术组[(10.89±4.01)d比(14.06±6.61)d],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短于开胸手术组[(5.17±2.41)d比(6.75±3.7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胸腔镜手术组肺部感染发生率(8.3%)低于开胸手术组(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较传统开胸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叶切除术 电视胸腔 操作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陆小河 章焱周 +2 位作者 吕剑剑 陈业庭 葛孝忠 《安徽医学》 2016年第8期976-978,共3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89例施行VATS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取"单操作孔法"49例,采取"三孔法"40例,对...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89例施行VATS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取"单操作孔法"49例,采取"三孔法"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24.4±5.9)m L vs(40.62±8.7)m L]和术后疼痛评分[(3.4±1.1)分vs(6.7±0.9)分]上,单操作孔组均低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的手术方式,较"三孔法"可进一步减少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 电视胸腔 自发性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胸腔镜胸段食管癌手术42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文鑫 佟宏峰 +5 位作者 孙耀光 吴青峻 马超 焦鹏 于瀚博 黄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食管游离技术在胸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2月42例胸段食管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资料。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行胸段食管游离,左侧侧俯卧折刀位,腔镜孔位于右腋中线第8肋间,操作...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食管游离技术在胸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2月42例胸段食管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资料。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行胸段食管游离,左侧侧俯卧折刀位,腔镜孔位于右腋中线第8肋间,操作孔位于右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第4肋间,用“缝合牵拉显露法”显露后纵隔,完整游离胸段食管,并行纵隔及食管周围淋巴结清扫。腹腔镜或开腹游离胃,制作管状胃。左颈部切口行胃食管颈部吻合。结果42例均在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胸段食管游离和纵隔、食管周围淋巴结清扫,无中转开胸或增加切口,围术期无死亡。手术时间(350.3±55.6)min,术后前3日引流量(853.9±386.9)ml,术后住院(18.7±8.7)d,清扫胸腔淋巴结(15.7±10.0)枚。术后2例消化道漏,2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9.5%(4/42)。36例随访6~60个月,中位时间31个月,复发转移7例。结论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缝合牵拉显露法”有利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 电视胸腔手术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根细引流管与1根粗引流管、1根细引流管2种引流方式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比较
13
作者 姜云峰 林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1期14-16,共3页
目的:比较2根细引流管与1根粗引流管、1根细引流管2种引流方式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0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比较2根细引流管与1根粗引流管、1根细引流管2种引流方式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0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1根粗引流管、1根细引流管引流,试验组实施2根细引流管引流。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引流管口Ⅰ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48 h,两组疼痛评分逐渐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1根粗引流管、1根细引流管引流,2根细引流管引流可提高引流管口Ⅰ期愈合率,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康复速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 操作胸腔肺癌根治术 术后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希文 赵俊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48-50,共3页
目的比较单、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VATS的原发性肺癌患者89例,随机分为单孔组43例和双孔组46例,分别采用单、双操作孔行VATS。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 目的比较单、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VATS的原发性肺癌患者89例,随机分为单孔组43例和双孔组46例,分别采用单、双操作孔行VATS。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3天行疼痛评分(VAS),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评价两组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孔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3天VAS均明显低于双孔组(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QLQ-C30功能领域中的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气促和失眠单一领域评分均降低,单孔组术后社会功能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或<0.01)。两组肺不张、持续液气胸、皮下气肿、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操作孔VATS治疗原发性肺癌患者疼痛轻、恢复快、手术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操作胸腔 操作胸腔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胸腔镜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孤立性肺结节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鹏 谢晓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11期845-846,共2页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近五十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目前居全世界癌症死因第1名。中国肺癌发病率及患病绝对人数均占全世界的第1位。目前,手术切除是肺癌...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近五十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目前居全世界癌症死因第1名。中国肺癌发病率及患病绝对人数均占全世界的第1位。目前,手术切除是肺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现实中老年患者因心肺功能储备差,不能耐受传统开胸肺叶切除,不得不放弃手术治疗。随着血管和气管成形技术的成熟,特别是胸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相对扩大了此类患者的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手术 操作 孤立性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与单纯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享道 彭家群 +2 位作者 魏东 张煜 张芹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4期645-646,共2页
目的比较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与单纯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n=32例)采用单纯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n=35例)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 目的比较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与单纯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n=32例)采用单纯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n=35例)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37.5%)(P〈0.05)。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且不会影响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 胸腔 小切口手术 早期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姬宇宙 薛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选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的优势。方法分析本科2010年1月-2013年11月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25例患者的效果。结果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复发。结论自发性气胸选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安全...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选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的优势。方法分析本科2010年1月-2013年11月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25例患者的效果。结果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复发。结论自发性气胸选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将成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操作 胸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玉光 魏祯瑶 +9 位作者 杜永松 瞿中成 侯平 唐激扬 周维富 张文勇 邓旭锋 汤正波 李文鹏 方智民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8期52-52,54,共2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8例(单操作孔组),并收集行传统胸腔镜手术(3孔法)的非小细胞肺癌4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8例(单操作孔组),并收集行传统胸腔镜手术(3孔法)的非小细胞肺癌4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达到传统胸腔镜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并且能避免多余切口对胸壁的损伤,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是安全有效的肺癌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 操作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姬宇宙 薛霞 王冬玲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8期67-67,共1页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选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的优势。方法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5例患者的效果。结果 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复发。结论恶性胸腔积液选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选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的优势。方法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5例患者的效果。结果 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复发。结论恶性胸腔积液选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将成为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操作胸腔 胸膜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中权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0期1800-1801,共2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0例患者由患侧腋前线第4肋间单操作孔完成手术,1例辅助第2操作孔,1例辅助小...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0例患者由患侧腋前线第4肋间单操作孔完成手术,1例辅助第2操作孔,1例辅助小切口。手术时间27~130min,平均47min;术中出血20~200ml,平均40ml;胸管引流量50~300ml,平均125ml,住院时间5~12d,平均8.7d,无严重并发症,随访5~2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操作 自发性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