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单搭接胶接头破坏声发射监测 被引量:5
1
作者 周伟 张晓霞 +4 位作者 韩婧 路博晗 邢新康 程丽云 陈家熠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72,共4页
采用声发射技术对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单搭接胶接头的剪切破坏试验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研究搭接长度对单搭接胶接头损伤破坏的影响规律及其相应的声发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搭接长度的增加,引起单搭接胶接头的受力不均匀性... 采用声发射技术对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单搭接胶接头的剪切破坏试验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研究搭接长度对单搭接胶接头损伤破坏的影响规律及其相应的声发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搭接长度的增加,引起单搭接胶接头的受力不均匀性增加,损伤易发生在胶层边缘应力集中区域,胶接头承载能力不断上升的同时,平均剪切应力逐渐降低;胶层边缘应力集中更明显,从而出现较多的声发射信号,且幅度在60~80dB的声发射信号明显增多,声发射撞击累积数有上升趋势。声发射相对能量、幅度分布等声发射信号与胶层的损伤破坏过程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单搭接胶接头 搭接长度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厚、温度和速度对单搭接胶接接头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煊 李玉龙 +2 位作者 史飞飞 赵海燕 马啸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9-456,共8页
为了探讨单搭接胶接接头结构的破坏机理,采用Hopkinson拉杆实验技术,研究了板厚、温度和速度(试样端部的最大速度)对单搭接胶接接头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板越厚、温度越低、速度越大,接头的强度越大。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胶层的... 为了探讨单搭接胶接接头结构的破坏机理,采用Hopkinson拉杆实验技术,研究了板厚、温度和速度(试样端部的最大速度)对单搭接胶接接头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板越厚、温度越低、速度越大,接头的强度越大。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胶层的应力分布,通过引入剥离应力对试样强度的影响因子,研究发现板越厚、温度越低、速度越大,剥离应力对接头强度的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破坏机理 Hopkinson拉杆 搭接接头 板厚 温度 速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瘤对单搭接胶接接头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郑小玲 娜日松 +1 位作者 游敏 焦建凯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6期530-532,共3页
阐述了胶瘤所引起的金属单搭接胶接接头端头效应及其应力特性 ,采用三角形断面的金属楔块模拟了胶瘤对单搭接胶接接头承载能力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胶瘤或楔块的存在使单搭接接头的端头应力集中程度相对下降 。
关键词 搭接接头 拉伸剪切强度 金属楔块 粘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搭接胶接接头弹性应力的二维分析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波 吕振华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8-613,共6页
提出一种能得到单搭接胶接接头二维弹性应力解析解的的一般分析方法。该方法从纵向正应力沿厚度线性分布的理论假设出发,用完整的几何方程与本构方程,在考虑了被粘物与胶层的剪应力和剥离正应力沿厚度的变化,而且严格满足包括搭接区端... 提出一种能得到单搭接胶接接头二维弹性应力解析解的的一般分析方法。该方法从纵向正应力沿厚度线性分布的理论假设出发,用完整的几何方程与本构方程,在考虑了被粘物与胶层的剪应力和剥离正应力沿厚度的变化,而且严格满足包括搭接区端头胶层剪应力为零的所有边界条件下,能够准确地预测接头任意点的应力状态,并适用于被粘物/胶层几何和材料属性的任何组合。通过与以往的解析解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表明:不仅胶层平均剪应力最大值发生在距胶层端头很近的位置处,而且平均剥离正应力最大值位置也距离接头端头很近。这与以往绝大多数理论解预测"胶层剪应力和剥离正应力最大值都发生在端头处"的结论不同;该解析解有很好的精度和较广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搭接接头 应力分析 二维弹性分析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单搭接胶接接头拉伸破坏行为与失效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宝栋 符记 邹田春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87,共9页
采用CFRP层合板制备搭接长度为20 mm的单搭接胶接接头,通过万能电子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设备进行测试,获得接头载荷-位移曲线和微观断面形貌,同时基于连续损伤力学模型及3D Hashin失效准则模拟CFRP层合板损伤起始与演化过程,... 采用CFRP层合板制备搭接长度为20 mm的单搭接胶接接头,通过万能电子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设备进行测试,获得接头载荷-位移曲线和微观断面形貌,同时基于连续损伤力学模型及3D Hashin失效准则模拟CFRP层合板损伤起始与演化过程,选用Cohesive单元模拟胶层和CFRP层间基体的渐进损伤。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分析胶层与CFRP各铺层间的应力分布,结合接头失效后的断面形貌,研究了接头在拉伸过程中的破坏行为和失效机制。结果表明,在拉伸载荷作用下,接头损伤首先发生在搭接区域中层合板施力端的90°铺层,随着载荷增加,接头出现纤维撕裂破坏,同时在剥离应力和剪切应力共同作用下,裂纹发生倾斜扩展,失效模式逐渐由纤维撕裂破坏向胶层界面破坏转变。根据接头应力分布及损伤演化过程,胶层主要承受剥离应力和II型断裂模式下的剪切应力,其中,剪切应力是胶层出现起始损伤的最主要原因。层合板各铺层间应力具有明显差别,其中,剪切应力的集中区域主要位于90°铺层,并且导致接头产生初始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 搭接接头 应力分布 损伤演化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key parameters of Al–Li alloy adhesively bonded joints using cohesive zone model 被引量:2
6
作者 YUAN Shun LI Yi-bo +1 位作者 HUANG Ming-hui LI J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2049-2057,共9页
The key parameters of the adhesive layer of a reinforcing patch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affect the ability to suppress crack propagation in an Al–Li alloy patch-reinforced structure.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The key parameters of the adhesive layer of a reinforcing patch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affect the ability to suppress crack propagation in an Al–Li alloy patch-reinforced structure.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key parameters of the adhesive layer of adhesively bonded joints in the Al–Li alloy patch-reinforced structure.A zero-thickness cohesive zone model(CZM)was selected to simulate the adhesive layer’s fracture process,and an orthogonal simulation was designed to compare against the test results.A three-dimensional progressive damage model of an Al–Li alloy patch-reinforced structure with single-lap adhesively bonded joints was developed.The simulation’s results closely agree with the test results,demonstrating that this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key parameters is likely accurate.The results als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cohesive strength and fracture energy,the two key parameters of the cohesive zone model.The model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strength and fracture process of adhesively bonded joints,and can be used in research to suppress crack propagation in Al–Li alloy patch-reinforced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i alloy cohesive zone model adhesively bonded joints fracture ener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