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探针热脉冲法对红壤土失水过程的监测
1
作者 韦昊延 耿宁 +3 位作者 成静清 孔琼菊 胡优 李敏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208,共8页
实现土壤失水过程的原位监测,对红壤区水土资源管理、自然灾害预警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热脉冲法是目前土壤水热特性原位测量的常用方法,但红壤土失水时极易产生裂缝,单探针热脉冲法能否准确测定失水过程目前尚不清楚。通过室内模... 实现土壤失水过程的原位监测,对红壤区水土资源管理、自然灾害预警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热脉冲法是目前土壤水热特性原位测量的常用方法,但红壤土失水时极易产生裂缝,单探针热脉冲法能否准确测定失水过程目前尚不清楚。通过室内模拟土壤从饱和到干燥的连续失水过程,用时域反射法(TDR)作为标准对照,验证热脉冲方法测定土壤失水过程的准确性,并评估土壤裂缝产生后对单探针热脉冲法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失水,土壤热导率K值由1.8 W/(m·K)减小到1.1 W/(m·K),热扩散率α值由1.0×10^(-8)m^(2)/s增加到3.0×10-8 m 2/s,比热容C值由1.8×108 J/(kg·K)减小到0.4×10^(8)J/(kg·K);接触热导率H值随着土壤失水具有台阶状变化特征,与土壤含水率变化速率的转折相吻合;与TDR测定结果相比,MAE和RMSE值分别为1.66和1.94 cm 3/cm^(3),R^(2)值为0.96;单探针热脉冲法能提供可靠的红壤土失水过程测定结果,且H值的变化能指征土壤裂隙的产生,可为土壤干湿循环过程、边坡和堤坝稳定性的动态监测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土 失水过程 热脉冲方法 含水率 单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探针MDT资料的气井产能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纪智 关利军 +1 位作者 吴明录 张伟 《油气井测试》 2021年第3期64-69,共6页
为快速准确估算气井产能,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根据单探针MDT测试过程中的渗流特点,建立单探针MDT球形流渗流数学模型,通过拉氏变换等方法求解模型,对单探针MDT试井曲线的特征及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单探针MDT试井解释结果计算... 为快速准确估算气井产能,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根据单探针MDT测试过程中的渗流特点,建立单探针MDT球形流渗流数学模型,通过拉氏变换等方法求解模型,对单探针MDT试井曲线的特征及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单探针MDT试井解释结果计算探井产能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南海东部某口探井进行了产能计算,结果为14.8×10^(4) m^(3)/d,与DST实际测试结果17.6×10^(4) m^(3)/d,相差15.9%,能满足对产能评价的需要。该方法可以部分代替DST测试,大幅度降低勘探成本,提高勘探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探针 MDT测试 DST测试 试井解释 产能 压力 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加热发动机喷出等离子体静电单探针测量
3
作者 何艳 汤海滨 张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9-894,共6页
应用静电单探针测量了kW级电弧加热发动机喷出等离子体参数分布。发动机以氮气为推进剂,测量范围为距离发动机喷口1.25~15cm,实验中真空舱压力为3~5Pa。实验获得了电子温度和电子数密度沿不同轴向位置和径向位置的变化规律,电子温度为... 应用静电单探针测量了kW级电弧加热发动机喷出等离子体参数分布。发动机以氮气为推进剂,测量范围为距离发动机喷口1.25~15cm,实验中真空舱压力为3~5Pa。实验获得了电子温度和电子数密度沿不同轴向位置和径向位置的变化规律,电子温度为0.4~0.8eV,电子数密度为1.2×1017~1.25×1018m-3。对比研究发现,N2为推进剂产生的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和电子数密度均大于N2-H2为推进剂的情况,但前者发散角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加热发动机 静电单探针 等离子体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层流体取样和压力测试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贺芙邦 游俊 刘刚 《石油机械》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针对传统电缆地层测试技术的局限性,开发了三维地层流体取样和压力测试技术。该技术可有效解决致密碳酸盐岩或致密砂岩等低渗地层、未固结地层、含高黏度流体地层,或是流体饱和压力接近储层压力时进行地层压力测试与流体取样面临的诸多... 针对传统电缆地层测试技术的局限性,开发了三维地层流体取样和压力测试技术。该技术可有效解决致密碳酸盐岩或致密砂岩等低渗地层、未固结地层、含高黏度流体地层,或是流体饱和压力接近储层压力时进行地层压力测试与流体取样面临的诸多技术难题,大大缩短压力测试和流体取样时间,降低作业风险和成本。重点介绍了Saturn三维径向探针的优点,分析了其现场应用效果。Saturn探针的推出扩大了传统电缆地层测试技术的应用范围,在大多数情况下,Saturn探针能更快速处理钻井液滤液和受污染的地层流体,从而缩短了在测点上停留的时间,与标准XLD单探针相比,Saturn探针完成流体清洁所用的时间要快几个数量级。最后指出开展三维地层流体取样和压力测试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地层测试器 单探针 Saturn三维径向探针 流体取样 压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芯片组件基板测试的新型组合算法(英文)
5
作者 徐如清 董刚 +1 位作者 黄炜炜 杨银堂 《电子器件》 CAS 2007年第6期2201-2204,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多芯片组件互连测试的单探针路径优化的新型组合算法.首先使用启发式算法求出待优化问题的初始解,然后使用模拟退火算法对结果进行改进.模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多芯片组件 单探针测试 启发式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水分迁移感测的主动加热光纤光栅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喜凤 朱鸿鹄 +4 位作者 王家琛 李杰 王静 曹鼎峰 施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43-1452,I0006,共11页
非饱和土水分迁移是诱发多种地质灾害和环境岩土问题的重要因素,对其机理的认识因测试技术的不足尚不明确。为探究主动加热光纤光栅(AH-FBG)法监测非饱和土水分迁移的效果,分析单探针和双探针AH-FBG法的误差来源及分布特征,开展了一组... 非饱和土水分迁移是诱发多种地质灾害和环境岩土问题的重要因素,对其机理的认识因测试技术的不足尚不明确。为探究主动加热光纤光栅(AH-FBG)法监测非饱和土水分迁移的效果,分析单探针和双探针AH-FBG法的误差来源及分布特征,开展了一组室内土柱试验。在试验中同时采用AH-FBG法和传统的频域反射(FDR)法监测毛细水上升和水分蒸发的全过程,对比单探针法和双探针法的监测精度,分析不同方法的适用工况。结果表明:基于单探针AH-FBG的3种数据分析方法中,热导率法的监测精度最高,但是单探针法在监测毛细水上升过程中,当湿润锋刚没过探针感测位置时,受纵向传热的影响会使得测量的含水率值偏低;相比于单探针法,双探针法受纵向传热的影响更大,监测土体水分迁移有较大误差,误差大小与测点位置处的土体含水率值及土柱纵剖面的含水率分布情况有关;为减小纵向传热影响,从传感器结构和数据处理两方面提出了AH-FBG法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加热光纤(AHFO)法 单探针 探针 蒸发 毛细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