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单拱大跨暗挖车站拱墙开洞接口处理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储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115,共5页
基于重庆地铁暗挖车站单拱大跨的特点,车站主体隧道在其拱墙部位开附属洞门时,势必会在主体与附属接口拱部形成临空面,尤其是大断面附属接口形成的长大临空面存在较大的施工风险;为有效降低隧道拱墙开洞的施工风险,实现"随挖随支... 基于重庆地铁暗挖车站单拱大跨的特点,车站主体隧道在其拱墙部位开附属洞门时,势必会在主体与附属接口拱部形成临空面,尤其是大断面附属接口形成的长大临空面存在较大的施工风险;为有效降低隧道拱墙开洞的施工风险,实现"随挖随支、钢架步步封闭"的施工原则,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倾斜二维钢架接口支撑体系,详细介绍大跨拱墙开洞时支撑钢架步步封闭的分段拼装施工工序,并通过对现场施工监测数据的分析,验证该技术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单拱大跨 拱墙开洞 倾斜二维钢架 分段拼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拱大跨浅埋暗挖车站塌方原因分析及治理 被引量:2
2
作者 曹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8-61,共4页
以单拱大跨浅埋暗挖车站塌方事故为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塌方原因。本着"先整体、后局部,抓重点、保通道,勤监测、重补漏"的思路,从车站整体加固、塌腔区处理、... 以单拱大跨浅埋暗挖车站塌方事故为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塌方原因。本着"先整体、后局部,抓重点、保通道,勤监测、重补漏"的思路,从车站整体加固、塌腔区处理、车站与施工通道接口段加固等方面入手,结合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塌方治理,有效地控制了变形,避免了次生灾害及二次塌方事故的发生,确保了车站施工安全及周边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拱大跨 浅埋暗挖车站 塌方治理 加固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暗挖单拱大跨结构在地铁车站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振 任志亮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95,共3页
以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清江路站为例,介绍在青岛特有的"上软下硬"地质条件下,浅埋暗挖单拱大跨结构在地铁车站中的应用。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施做完二衬时水土同时作用、全水无围岩压力、全围岩无水和中板浇筑后水土同... 以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清江路站为例,介绍在青岛特有的"上软下硬"地质条件下,浅埋暗挖单拱大跨结构在地铁车站中的应用。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施做完二衬时水土同时作用、全水无围岩压力、全围岩无水和中板浇筑后水土同时作用时4种施工工况下的结构内力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在水土同时作用有中板支撑时结构为最不利荷载工况,通过配筋计算可知主体隧道二衬配筋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 单拱大跨 地铁车站 内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地震动作用下单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4
作者 项宝 孙佳佳 周楠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9-379,共11页
地铁车站结构作为现代城市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问题已成为城市工程抗震和防灾减灾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以深圳地铁3号线四期低碳城单拱大跨车站为研究对象,采用近场波动有限元方法,建立三维土-结构相互作用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 地铁车站结构作为现代城市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问题已成为城市工程抗震和防灾减灾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以深圳地铁3号线四期低碳城单拱大跨车站为研究对象,采用近场波动有限元方法,建立三维土-结构相互作用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3条人工波和3条天然波作为输入地震动,分析水平单向地震动、水平与竖向双向地震动作用下单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三维地震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向地震动作用下单拱大跨无柱结构及矩形框架有柱结构的水平位移及层间位移均略小于单向地震动作用下,但矩形框架有柱结构在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的中柱轴压比明显增加,说明单拱大跨车站结构可有效降低双向地震动作用下中柱轴压比变大的风险;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峰值弯矩大于单向地震动作用下,说明进行结构设计时应适当考虑竖向地震动作用的影响;单拱大跨无柱结构拱顶弯矩明显小于矩形框架有柱结构顶板跨中弯矩,改善了常规矩形框架结构顶板受力性能,但由于单拱大跨无柱结构缺少中柱竖向支撑作用,其底板及侧墙底部弯矩明显大于矩形框架有柱结构,尤其在双向地震动作用下更明显,因此单拱大跨无柱结构需加强底板及侧墙的厚度与配筋,以抵抗较大的弯矩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单拱大跨 地震响应 双向地震动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拱-墙法大跨暗挖地铁隧道建造关键技术研究
5
作者 胡奇凡 朱占国 +4 位作者 郭家兴 孙宇 赵斌 熊春林 陈晓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15,共10页
[目的]采用中隔壁、双侧壁导坑等分部开挖工法开挖大跨暗挖地铁隧道时,受临时支撑影响,大型机械化作业难以有效实施。为适应环境敏感场地微振机械化施工要求,需研发SAWS(叠合拱-墙)法大跨暗挖隧道开挖支护方法,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目的]采用中隔壁、双侧壁导坑等分部开挖工法开挖大跨暗挖地铁隧道时,受临时支撑影响,大型机械化作业难以有效实施。为适应环境敏感场地微振机械化施工要求,需研发SAWS(叠合拱-墙)法大跨暗挖隧道开挖支护方法,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方法]在简述了SAWS(叠合拱-墙)法技术之后,以重庆某软岩地层单拱大跨暗挖地铁车站为例,采用FLAC三维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车站开挖全过程中地层、结构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仿真,对比分析了工法1(常规双侧壁导坑法)和工法2(SAWS)法在地面沉降、围岩塑性区分布、初支结构变形、初支结构应力、锚杆轴力等方面的差异,验证了SAWS法的适用性及可靠性。[结果及结论]对比双侧壁导坑法,采用SAWS法后,地面最大沉降增加约12.4%,拱顶最大沉降增加约8.5%,洞内沿垂直隧道线路方向的最大水平位移增加约26.0%,且各项变形均具有足够的安全冗余度;初支拱脚内力减小约42.9%,侧墙中下部系统锚杆轴力降低约20.0%~30.0%。2种工法的拱底隆起及围岩塑性区分布基本一致。SAWS法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初支及锚杆结构受力合理。SAWS法可以满足大型机械化施工需要,具备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单拱大跨车站 暗挖隧道施工 软岩地层 叠合拱-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工法在北京地铁10号线区间超大断面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广锴 《铁道标准设计》 2008年第12期142-145,共4页
北京地铁10号线与4号线联络段长度为56 m,单拱大跨三线断面隧道,开挖净跨达到17.5 m,通过多方案比较分析及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采用"PBA"工法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浅埋大跨单拱超大断面隧道施工的施工技... 北京地铁10号线与4号线联络段长度为56 m,单拱大跨三线断面隧道,开挖净跨达到17.5 m,通过多方案比较分析及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采用"PBA"工法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浅埋大跨单拱超大断面隧道施工的施工技术。介绍PBA工法的主要工艺流程及施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10号线 单拱大跨隧道 PBA工法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