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单感器记录与神经元示踪结合对棉铃虫主要性信息素感器内神经元投射的鉴定
被引量:
5
1
作者
马百伟
刘晓岚
+5 位作者
常亚军
谢桂英
陈文波
刘杨
赵新成
王桂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3-420,共8页
【目的】鉴定雄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成虫触角性信息素感器嗅觉受体神经元的功能、形态及中枢投射路径。【方法】利用单感器记录技术记录棉铃虫嗅觉受体神经元对性信息素的反应,同时采用荧光染料作为示踪剂染色标记嗅觉受体神经...
【目的】鉴定雄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成虫触角性信息素感器嗅觉受体神经元的功能、形态及中枢投射路径。【方法】利用单感器记录技术记录棉铃虫嗅觉受体神经元对性信息素的反应,同时采用荧光染料作为示踪剂染色标记嗅觉受体神经元;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处理相应的脑组织,标记脑内触角叶的神经纤维球结构;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获取图像数据,使用图形软件ZEN和Amira 4.1.1进行三维结构重建。【结果】记录到雄性棉铃虫成虫触角上长毛形感器对主要性信息素成分Z11-16∶Ald产生明显的电生理反应,并成功染色标记了该感器内的嗅觉受体神经元。染色标记显示该感器内具有两个嗅觉受体神经元,其轴突通过触角神经分别投射触角叶内的云状体神经纤维球和普通神经纤维球。【结论】单感器记录与神经元示踪两技术结合能够用于鉴定昆虫触角嗅觉受体神经元的功能、形态和投射至神经纤维球的路径。与赖氨酸钴方法比较,使用荧光染料法进行神经元示踪,操作更简便,且易于进行三维空间分析,为调查棉铃虫其他嗅觉神经元的投射路径以明确外周气味受体感受与中枢系统的联系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嗅觉受体神经元
神经纤维球
触角叶
单感器记录
与神经元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昆虫信息化合物的筛选及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钱沉鱼
苑鹏宇
+1 位作者
马涛
温秀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7-1339,共13页
在化学生态学领域中,触角电位仪(EAG)、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单感器记录仪(SSR)和气相色谱-单感器记录联用仪(GC-SSR)是开展昆虫信息化合物的鉴定及活性组分筛选的重要技术手段,常用于昆虫对...
在化学生态学领域中,触角电位仪(EAG)、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单感器记录仪(SSR)和气相色谱-单感器记录联用仪(GC-SSR)是开展昆虫信息化合物的鉴定及活性组分筛选的重要技术手段,常用于昆虫对信息化合物感受机制、昆虫与植物的互作关系研究。本文详细分析了这几种技术的作用机理,综述了近些年昆虫电生理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可为昆虫信息化合物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角电位仪
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单感器记录
仪
气相色谱-
单感器记录
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昆虫气味受体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被引量:
15
3
作者
白鹏华
王冰
+1 位作者
张仙红
王桂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4-385,共22页
昆虫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在外周嗅觉系统识别气味信号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参与昆虫取食、交配和产卵等重要生命活动过程。随着测序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深入,昆虫气味受体基因实现了大规模鉴定。本文详述了昆...
昆虫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在外周嗅觉系统识别气味信号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参与昆虫取食、交配和产卵等重要生命活动过程。随着测序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深入,昆虫气味受体基因实现了大规模鉴定。本文详述了昆虫气味受体基因的研究方法及其原理和优缺点,归纳总结了自2015年以来已发表文章中采用不同分析方法进行ORs鉴定和功能研究的数量和比例,列举了重要害虫气味受体的研究进展。2015-2019年利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技术分别鉴定了2543和5111个OR基因。基因表达和蛋白定位研究有助于分析OR基因在不同组织以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异性,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常用于分析细胞和组织定位;半定量反转录PCR(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常用于研究OR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昆虫OR蛋白的超微晶体结构,以明确OR关键氨基酸残基与配体化合物互作规律。ORs功能研究手段不断丰富,体外异源表达系统在2015-2019年间的占比为75.76%,以爪蟾卵母细胞Xenopus oocytes系统结合双电极电压钳技术(two-electrode voltage clamp,TEVC)为主(占比43.94%),辅以转基因果蝇异源表达系统结合单感器记录技术以及细胞系异源表达ORs结合钙离子成像技术;体内功能研究方法包括RNA干扰(RNAi)技术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后者在ORs功能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最后本文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以下建议:(1)开展更多重大害虫及天敌昆虫嗅觉识别机制研究;(2)阐明昆虫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协同作用的内在机理;(3)解析气味受体蛋白超微晶体结构并揭示ORs与气味分子特异性识别机制;(4)基于RNAi技术开发新型昆虫行为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受体
基因鉴定
表达定位
双电极电压钳
单感器记录
RNA干扰
基因编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单感器记录与神经元示踪结合对棉铃虫主要性信息素感器内神经元投射的鉴定
被引量:
5
1
作者
马百伟
刘晓岚
常亚军
谢桂英
陈文波
刘杨
赵新成
王桂荣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3-42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联合基金项目(U16041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31861133019)
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9HASTIT011)。
文摘
【目的】鉴定雄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成虫触角性信息素感器嗅觉受体神经元的功能、形态及中枢投射路径。【方法】利用单感器记录技术记录棉铃虫嗅觉受体神经元对性信息素的反应,同时采用荧光染料作为示踪剂染色标记嗅觉受体神经元;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处理相应的脑组织,标记脑内触角叶的神经纤维球结构;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获取图像数据,使用图形软件ZEN和Amira 4.1.1进行三维结构重建。【结果】记录到雄性棉铃虫成虫触角上长毛形感器对主要性信息素成分Z11-16∶Ald产生明显的电生理反应,并成功染色标记了该感器内的嗅觉受体神经元。染色标记显示该感器内具有两个嗅觉受体神经元,其轴突通过触角神经分别投射触角叶内的云状体神经纤维球和普通神经纤维球。【结论】单感器记录与神经元示踪两技术结合能够用于鉴定昆虫触角嗅觉受体神经元的功能、形态和投射至神经纤维球的路径。与赖氨酸钴方法比较,使用荧光染料法进行神经元示踪,操作更简便,且易于进行三维空间分析,为调查棉铃虫其他嗅觉神经元的投射路径以明确外周气味受体感受与中枢系统的联系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棉铃虫
嗅觉受体神经元
神经纤维球
触角叶
单感器记录
与神经元示踪
Keywords
Helicoverpa armigera
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
glomerulus
antennal lobe
single sensillum recording and staining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昆虫信息化合物的筛选及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钱沉鱼
苑鹏宇
马涛
温秀军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7-1339,共13页
基金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22GDTK-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516).
文摘
在化学生态学领域中,触角电位仪(EAG)、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单感器记录仪(SSR)和气相色谱-单感器记录联用仪(GC-SSR)是开展昆虫信息化合物的鉴定及活性组分筛选的重要技术手段,常用于昆虫对信息化合物感受机制、昆虫与植物的互作关系研究。本文详细分析了这几种技术的作用机理,综述了近些年昆虫电生理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可为昆虫信息化合物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触角电位仪
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单感器记录
仪
气相色谱-
单感器记录
联用仪
Keywords
electroantennography
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antennographic dete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single sensillum recordings
gas chromatography-single sensillum recordings
分类号
TQ453.8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昆虫气味受体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被引量:
15
3
作者
白鹏华
王冰
张仙红
王桂荣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4-385,共22页
基金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9YFE01058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725023)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31861133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2039)。
文摘
昆虫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在外周嗅觉系统识别气味信号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参与昆虫取食、交配和产卵等重要生命活动过程。随着测序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深入,昆虫气味受体基因实现了大规模鉴定。本文详述了昆虫气味受体基因的研究方法及其原理和优缺点,归纳总结了自2015年以来已发表文章中采用不同分析方法进行ORs鉴定和功能研究的数量和比例,列举了重要害虫气味受体的研究进展。2015-2019年利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技术分别鉴定了2543和5111个OR基因。基因表达和蛋白定位研究有助于分析OR基因在不同组织以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异性,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常用于分析细胞和组织定位;半定量反转录PCR(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常用于研究OR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昆虫OR蛋白的超微晶体结构,以明确OR关键氨基酸残基与配体化合物互作规律。ORs功能研究手段不断丰富,体外异源表达系统在2015-2019年间的占比为75.76%,以爪蟾卵母细胞Xenopus oocytes系统结合双电极电压钳技术(two-electrode voltage clamp,TEVC)为主(占比43.94%),辅以转基因果蝇异源表达系统结合单感器记录技术以及细胞系异源表达ORs结合钙离子成像技术;体内功能研究方法包括RNA干扰(RNAi)技术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后者在ORs功能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最后本文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以下建议:(1)开展更多重大害虫及天敌昆虫嗅觉识别机制研究;(2)阐明昆虫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协同作用的内在机理;(3)解析气味受体蛋白超微晶体结构并揭示ORs与气味分子特异性识别机制;(4)基于RNAi技术开发新型昆虫行为调节剂。
关键词
气味受体
基因鉴定
表达定位
双电极电压钳
单感器记录
RNA干扰
基因编辑技术
Keywords
Odorant receptor
gene identification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two-electrode voltage clamp
single sensillum recording
RNA interference
gene edit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Q966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单感器记录与神经元示踪结合对棉铃虫主要性信息素感器内神经元投射的鉴定
马百伟
刘晓岚
常亚军
谢桂英
陈文波
刘杨
赵新成
王桂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昆虫信息化合物的筛选及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钱沉鱼
苑鹏宇
马涛
温秀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昆虫气味受体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白鹏华
王冰
张仙红
王桂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