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品系中华绒螯蟹群体单性化养殖对生长性能及水质的影响
1
作者
戴飞
刘亚楠
+2 位作者
庄红根
毛辉
汪烨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73-177,182,共6页
近年来,中华绒螯蟹单性化养殖技术逐渐受到养殖者的青睐,其不同品系单性化养殖技术对环境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通过试验比较了中华绒螯蟹早上市新品系、长江蟹这2类群体在雌雄分养和雌雄混养模式下成蟹规格、成活率、增重率、产量等生...
近年来,中华绒螯蟹单性化养殖技术逐渐受到养殖者的青睐,其不同品系单性化养殖技术对环境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通过试验比较了中华绒螯蟹早上市新品系、长江蟹这2类群体在雌雄分养和雌雄混养模式下成蟹规格、成活率、增重率、产量等生长性能、饵料模式、效益情况和养殖尾水情况。结果表明:长江蟹平均产量明显高于早上市新品系,同一品系内雄蟹组的平均产量均最高,早上市新品系的成活率及增重率普遍低于长江蟹,但在两种品系内不同组别表现不同;以冰鲜鱼为主的饵料模式,不同品系中华绒螯蟹均表现雌蟹组饵料系数最低、饵料转化效率最高,且早上市新品系的雌蟹组优于长江蟹雌蟹组;早上市新品系的平均投入低于长江蟹,且以早上市新品系雌蟹组最低,上市时间早晚的差异导致早上市新品系单价比长江蟹高,平均利润也明显高于长江蟹;中华绒螯蟹不同品系、不同养殖模式下,尾水所有指标均达到DB 32/4043—2021的二级标准,总磷、高锰酸盐指数达到一级标准,两种品系高锰酸盐指数趋势一致,雌蟹组养殖池塘高锰酸盐指数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品系
单性化养殖
生长性能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氏沼虾性别相关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单性化养殖现状
被引量:
13
2
作者
姜建萍
袁翔
+4 位作者
邱庆庆
黄光华
蒋钦杨
杨秀荣
蒋和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11-2118,共8页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虾养殖品种,在生长性能方面表现出性别两态性:同龄雌、雄虾个体的大小、生长速度相差悬殊,导致大规模生产罗氏沼虾受到限制,因此迫切需...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虾养殖品种,在生长性能方面表现出性别两态性:同龄雌、雄虾个体的大小、生长速度相差悬殊,导致大规模生产罗氏沼虾受到限制,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性别控制技术开展罗氏沼虾单性化育苗,培育全雌/全雄罗氏沼虾以提高养殖产量,而实现罗氏沼虾单性化养殖的前提必须明确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及其关键基因。文章就罗氏沼虾性别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单性化养殖发展现状进行综述,认为全雄/全雌罗氏沼虾育种的关键技术是伪雌或超雌虾制备。鉴于罗非鱼三系[原系(XX♀)、雄性纯合系(YY♂)和雄性纯合转化系(YY♀)]配套方案的启发,今后可对罗氏沼虾遗传型WW超雌个体进行性逆转,获得伪雄个体(遗传型WW,生理型ZZ),经回交所得后代用于构建超雌虾种质库,即通过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机制解析及超雌种质库构建,研发自主的单性化罗氏沼虾制种技术,培育全雄/全雌罗氏沼虾将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性别控制
性别相关基因
单性化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团头鲂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建立及性别QTL定位
被引量:
3
3
作者
曹景龙
王卫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8-196,共9页
以团头鲂自交197个F1个体为作图群体,通过RAD-Seq测序挖掘SNP分子标记,构建团头鲂最新一代高质量、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对性别相关QTL进行定位。结果显示,该遗传连锁图谱包括10795个SNP标记,24个连锁群,图谱全长为2578.54 cM,平均...
以团头鲂自交197个F1个体为作图群体,通过RAD-Seq测序挖掘SNP分子标记,构建团头鲂最新一代高质量、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对性别相关QTL进行定位。结果显示,该遗传连锁图谱包括10795个SNP标记,24个连锁群,图谱全长为2578.54 cM,平均标记间隔为0.24 cM。使用MapQTL6.0软件的多QTL区间作图法,在已构建的连锁图谱上对性别QTL进行定位。取LOD值为3.0为QTL存在的阈值,共定位出4个性别相关QTL,分别位于LG8、LG12、LG15、LG18号连锁群上,单个QTL位点的LOD值范围为3.18~4.17,可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7.7%~10.0%。在团头鲂基因组内筛选QTL区间内SNP标记附近的基因,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分析,筛选到一个参与生殖过程的关键候选基因DCT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遗传连锁图谱
QTL定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性别控制育种
单性化养殖
性别功能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放养密度对河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孔娣
曹正华
+2 位作者
荆晶
吴旭干
姜晓东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5期30-35,共6页
于2021年2—11月开展了不同放养密度对纯雄河蟹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设置2个不同密度组,分别为密度Ⅰ组(2只/m2)、密度Ⅱ组(3只/m2)。结果表明,河蟹平均体质量、质量增加率及特定生长率与蟹种放养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9月份时密度Ⅰ组...
于2021年2—11月开展了不同放养密度对纯雄河蟹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设置2个不同密度组,分别为密度Ⅰ组(2只/m2)、密度Ⅱ组(3只/m2)。结果表明,河蟹平均体质量、质量增加率及特定生长率与蟹种放养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9月份时密度Ⅰ组个体的平均体质量显著高于密度Ⅱ组个体(P<0.05);河蟹性腺发育速度同样与蟹种放养密度呈负相关关系,性腺发育期间密度Ⅰ组个体的生殖蜕壳率及性腺指数均高于密度Ⅱ组个体,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后,密度Ⅰ组个体平均体质量及最终成活率均高于密度Ⅱ组,与之相反,密度Ⅰ组最终产量及饵料系数均低于密度Ⅱ组,但两密度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指出,高密度养殖可以提高河蟹养殖产量,但会影响河蟹平均规格及成活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蟹种放养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放养密度
单性化养殖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品系中华绒螯蟹群体单性化养殖对生长性能及水质的影响
1
作者
戴飞
刘亚楠
庄红根
毛辉
汪烨
机构
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大胃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73-177,182,共6页
文摘
近年来,中华绒螯蟹单性化养殖技术逐渐受到养殖者的青睐,其不同品系单性化养殖技术对环境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通过试验比较了中华绒螯蟹早上市新品系、长江蟹这2类群体在雌雄分养和雌雄混养模式下成蟹规格、成活率、增重率、产量等生长性能、饵料模式、效益情况和养殖尾水情况。结果表明:长江蟹平均产量明显高于早上市新品系,同一品系内雄蟹组的平均产量均最高,早上市新品系的成活率及增重率普遍低于长江蟹,但在两种品系内不同组别表现不同;以冰鲜鱼为主的饵料模式,不同品系中华绒螯蟹均表现雌蟹组饵料系数最低、饵料转化效率最高,且早上市新品系的雌蟹组优于长江蟹雌蟹组;早上市新品系的平均投入低于长江蟹,且以早上市新品系雌蟹组最低,上市时间早晚的差异导致早上市新品系单价比长江蟹高,平均利润也明显高于长江蟹;中华绒螯蟹不同品系、不同养殖模式下,尾水所有指标均达到DB 32/4043—2021的二级标准,总磷、高锰酸盐指数达到一级标准,两种品系高锰酸盐指数趋势一致,雌蟹组养殖池塘高锰酸盐指数较低。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品系
单性化养殖
生长性能
水质
Keywords
Chinese mitten crab
strain
mono-sex culture
growth performance
water quality
分类号
S966.1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氏沼虾性别相关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单性化养殖现状
被引量:
13
2
作者
姜建萍
袁翔
邱庆庆
黄光华
蒋钦杨
杨秀荣
蒋和生
机构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药用植物园
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11-2118,共8页
基金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17204080-6)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16380035)
+1 种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 NSFBA281209)
广西博士后启动基金项目(Y201002037)
文摘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虾养殖品种,在生长性能方面表现出性别两态性:同龄雌、雄虾个体的大小、生长速度相差悬殊,导致大规模生产罗氏沼虾受到限制,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性别控制技术开展罗氏沼虾单性化育苗,培育全雌/全雄罗氏沼虾以提高养殖产量,而实现罗氏沼虾单性化养殖的前提必须明确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及其关键基因。文章就罗氏沼虾性别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单性化养殖发展现状进行综述,认为全雄/全雌罗氏沼虾育种的关键技术是伪雌或超雌虾制备。鉴于罗非鱼三系[原系(XX♀)、雄性纯合系(YY♂)和雄性纯合转化系(YY♀)]配套方案的启发,今后可对罗氏沼虾遗传型WW超雌个体进行性逆转,获得伪雄个体(遗传型WW,生理型ZZ),经回交所得后代用于构建超雌虾种质库,即通过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机制解析及超雌种质库构建,研发自主的单性化罗氏沼虾制种技术,培育全雄/全雌罗氏沼虾将成为可能。
关键词
罗氏沼虾
性别控制
性别相关基因
单性化养殖
Keywords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sex control
sex related gene
monosex culture
分类号
S966.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团头鲂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建立及性别QTL定位
被引量:
3
3
作者
曹景龙
王卫民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8-19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901)。
文摘
以团头鲂自交197个F1个体为作图群体,通过RAD-Seq测序挖掘SNP分子标记,构建团头鲂最新一代高质量、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对性别相关QTL进行定位。结果显示,该遗传连锁图谱包括10795个SNP标记,24个连锁群,图谱全长为2578.54 cM,平均标记间隔为0.24 cM。使用MapQTL6.0软件的多QTL区间作图法,在已构建的连锁图谱上对性别QTL进行定位。取LOD值为3.0为QTL存在的阈值,共定位出4个性别相关QTL,分别位于LG8、LG12、LG15、LG18号连锁群上,单个QTL位点的LOD值范围为3.18~4.17,可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7.7%~10.0%。在团头鲂基因组内筛选QTL区间内SNP标记附近的基因,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分析,筛选到一个参与生殖过程的关键候选基因DCTN2。
关键词
团头鲂
遗传连锁图谱
QTL定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性别控制育种
单性化养殖
性别功能基因定位
Keywords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genetic linkage map
QTL mapping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
gender control breeding
single culture
gender functional gene mapping
分类号
S917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Q959.46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放养密度对河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孔娣
曹正华
荆晶
吴旭干
姜晓东
机构
农业农村部淡水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浙江澳凌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新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出处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5期30-35,共6页
基金
浙江省长兴县科技局2021年度“揭榜挂帅”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022N13)
上海市崇明区“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CK2022-37)。
文摘
于2021年2—11月开展了不同放养密度对纯雄河蟹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设置2个不同密度组,分别为密度Ⅰ组(2只/m2)、密度Ⅱ组(3只/m2)。结果表明,河蟹平均体质量、质量增加率及特定生长率与蟹种放养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9月份时密度Ⅰ组个体的平均体质量显著高于密度Ⅱ组个体(P<0.05);河蟹性腺发育速度同样与蟹种放养密度呈负相关关系,性腺发育期间密度Ⅰ组个体的生殖蜕壳率及性腺指数均高于密度Ⅱ组个体,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后,密度Ⅰ组个体平均体质量及最终成活率均高于密度Ⅱ组,与之相反,密度Ⅰ组最终产量及饵料系数均低于密度Ⅱ组,但两密度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指出,高密度养殖可以提高河蟹养殖产量,但会影响河蟹平均规格及成活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蟹种放养密度。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放养密度
单性化养殖
生长性能
Keywords
Eriocheir sinensis
Stocking density
Monosex culture
Growth performance
分类号
S968.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品系中华绒螯蟹群体单性化养殖对生长性能及水质的影响
戴飞
刘亚楠
庄红根
毛辉
汪烨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罗氏沼虾性别相关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单性化养殖现状
姜建萍
袁翔
邱庆庆
黄光华
蒋钦杨
杨秀荣
蒋和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团头鲂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建立及性别QTL定位
曹景龙
王卫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放养密度对河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孔娣
曹正华
荆晶
吴旭干
姜晓东
《水产养殖》
CAS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