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S变形监测信息单历元解算的抗差估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余学祥 万德钧 +2 位作者 王庆 徐绍铨 吕伟才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8-622,共5页
根据高精度GPS变形监测的特点 ,介绍了单历元解算监测点变形量的似单差数学模型及其算法 .该算法不涉及周跳的探测与修复、双差整周未知数的解算等棘手问题 ,适用于同步观测卫星数不少于 2颗的情况 .为提高单历元解算变形信息的可靠性 ... 根据高精度GPS变形监测的特点 ,介绍了单历元解算监测点变形量的似单差数学模型及其算法 .该算法不涉及周跳的探测与修复、双差整周未知数的解算等棘手问题 ,适用于同步观测卫星数不少于 2颗的情况 .为提高单历元解算变形信息的可靠性 ,在分析算法的基础上 ,构造了实现对卫星进行自动选择的抗差估计模型 .3个不同测区的试验数据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建立的似单差模型是正确的 ,采用抗差估计方法来选择卫星也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监测 历元 变形信息 单差模型 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GPS接收机钟差两种参数化方式的单历元解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泽波 沈云中 李博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12,共3页
为提高GPS定位精度,需区分两个频率上的钟差参数。基于双频伪距单差观测方程导出对硬件延迟与钟差不同参数化方式单历元解算位置参数的公式,并分析两种模型的位置参数解。特别是当两个频率上的观测值数量相同且等权时,理论证明并实例验... 为提高GPS定位精度,需区分两个频率上的钟差参数。基于双频伪距单差观测方程导出对硬件延迟与钟差不同参数化方式单历元解算位置参数的公式,并分析两种模型的位置参数解。特别是当两个频率上的观测值数量相同且等权时,理论证明并实例验证了采用一个与两个钟差参数模型解算位置参数是等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单差模型 接收机钟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站间单差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亮 陈晶 +1 位作者 冯帅 贾春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9-653,共5页
针对传统基于站间-星间双差载波相位差分存在放大观测量随机误差,使得卫星间存在耦合,导致参考星变换时产生整周跳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站间单差模型的精密定位算法,通过站间单差消除大气延迟、卫星端等偏差,保持了卫星间观测量的独立... 针对传统基于站间-星间双差载波相位差分存在放大观测量随机误差,使得卫星间存在耦合,导致参考星变换时产生整周跳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站间单差模型的精密定位算法,通过站间单差消除大气延迟、卫星端等偏差,保持了卫星间观测量的独立性,并结合双钟差模型以保持载波相位的整周特性。通过北斗实测车载实验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单差模型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模糊度固定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单差模型 载波相位 北斗卫星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单差观测量的运动学相对定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荣芳 苏晟翊 王文彬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4期356-361,共6页
以双星编队飞行为工程背景,在两颗编队卫星均搭载GPS双频接收机和一颗搭载GPS双频接收机而另一颗搭载GPS单频接收机两种模式下,对相对定轨方法和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了研究。运动学相对定轨采用最小二乘批处理方法进行轨道估计,定轨流程包... 以双星编队飞行为工程背景,在两颗编队卫星均搭载GPS双频接收机和一颗搭载GPS双频接收机而另一颗搭载GPS单频接收机两种模式下,对相对定轨方法和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了研究。运动学相对定轨采用最小二乘批处理方法进行轨道估计,定轨流程包括单点定位、动力学平滑、数据编辑、运动学绝对定轨和运动学相对定轨五个步骤。利用GRACE双星数据进行测试,结果通过KBR验证:利用消电离单差组合观测量,相对定轨精度达到1 cm左右;以双频GPS为参考星,双频消电离观测量和单频GRAPHIC观测量做单差,相对定轨精度优于1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定轨 运动学法 卫星编队飞行 单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变形监测信息高精度快速解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余学祥 王庆 +2 位作者 万德钧 徐绍铨 吕伟才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8-762,共5页
根据高精度GPS变形监测的特点 ,以监测网的首期观测成果为基础 ,利用监测时段的载波相位为基本观测量 ,建立了单历元解算监测点变形信息的似单差模型 .该模型避免了周跳的探测与修复 ,可适用于动态和静态 2种监测模式 ,并可适用于同步... 根据高精度GPS变形监测的特点 ,以监测网的首期观测成果为基础 ,利用监测时段的载波相位为基本观测量 ,建立了单历元解算监测点变形信息的似单差模型 .该模型避免了周跳的探测与修复 ,可适用于动态和静态 2种监测模式 ,并可适用于同步观测卫星较少 (如 2颗 )的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监测 变形信息 历元 单差模型 同步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三号DGNSS/RDSS/INS的高性能轻量级导弹编队基线测量方法
6
作者 张发兴 李永宁 +7 位作者 肖勇 杜宁 员航 吕航 秦卫鹏 李鸿翔 胡鑫钰 韩艳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2,共8页
在导弹编队基线测量是导弹集群攻击的前提下,针对导弹编队基线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三号DGNSS/RDSS/INS的高性能轻量级基线测量方法。以北斗RDSS区域短报文作为编队数传链路,基于北斗三号DGNSS/INS建立伪距单差观测模型,在GNSS... 在导弹编队基线测量是导弹集群攻击的前提下,针对导弹编队基线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三号DGNSS/RDSS/INS的高性能轻量级基线测量方法。以北斗RDSS区域短报文作为编队数传链路,基于北斗三号DGNSS/INS建立伪距单差观测模型,在GNSS信号连续正常或信号中断情况下,进行DGNSS与INS组合导航实现稳定的基线测量输出。仿真结果表明:在GNSS信号连续正常的观测历元中,DGNSS/INS组合导航可以实现稳定的基线测量输出。在GNSS信号中断20 s以内,DGNSS/INS组合导航在东向(E)、北向(N)的基线测量误差小于2.5 m(1σ),天向(U)的基线测量误差小于3.0 m(1σ)。与RTK算法相比,伪距单差模型对算力的要求降低了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编队 基线测量 北斗三号 观测模型 RTK GNSS/INS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GIS的公共安全监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宝红 高俊强 余学祥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43-46,共4页
GPS技术在公共安全监测领域中的应用正向高精度、实时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GPS公共安全监测不仅注重结果,还要分析产生变形的原因。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借助于G IS的空间分析功能,即需要建立一种基于GPS/G IS的公共安全监测系统。... GPS技术在公共安全监测领域中的应用正向高精度、实时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GPS公共安全监测不仅注重结果,还要分析产生变形的原因。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借助于G IS的空间分析功能,即需要建立一种基于GPS/G IS的公共安全监测系统。研究了GPS监测的似单差数学模型和算法流程,由于该模型只用到L1载波相位观测值及伪距,因此可适用于单频接收机,从而降低监测成本。同时,结合GPS公共安全监测的特点,提出了GPS/G IS公共安全监测系统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安全监测 GIS 单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