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尖法根管充填用于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春红 丁伯福 +1 位作者 姚莉莉 郝新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0-823,共4页
选择158例需行根管治疗的瘘管型慢性根尖炎患者,随机分配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iRoot SP封闭剂单尖法充填,对照组采用iRoot SP封闭剂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法。记录2组患牙根管充填时间、术后48 h疼痛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临床和影像学... 选择158例需行根管治疗的瘘管型慢性根尖炎患者,随机分配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iRoot SP封闭剂单尖法充填,对照组采用iRoot SP封闭剂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法。记录2组患牙根管充填时间、术后48 h疼痛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根管充填时间分别为(86.6±12.1)s和(138.6±11.2)s(P<0.05);2组术后48 h疼痛发生率分别为6.25%和16.67%(P<0.05);术后1年2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47%和92.00%。采用iRoot SP根充糊剂和单尖法根管充填在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炎的临床操作中术后疼痛反应小、操作时间短、临床疗效可靠,可以用于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尖法 根管充填 瘘管型慢性根尖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器械联合单尖法在张口受限患者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戴聪 汪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评价M3微创镍钛器械联合单尖法在张口受限患者磨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8月不能完全进行常规根管治疗的张口受限的牙髓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M3微创镍钛器械预备根管结合单尖法充填,对照组采用... 目的:评价M3微创镍钛器械联合单尖法在张口受限患者磨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8月不能完全进行常规根管治疗的张口受限的牙髓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M3微创镍钛器械预备根管结合单尖法充填,对照组采用Protaper Gold预备根管结合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对两组各项指标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根管治疗可行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根管根管预备时间、充填时间较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率、适充率、疼痛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3微创器械预备联合单尖法充填在张口受限患者磨牙根管治疗的可行率更高,更省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口受限 微创器械 单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胶尖对机用镍钛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适应性评价
3
作者 陈瑜 李梦洁 +4 位作者 尹硕 王贺 李雯 唐宇欣 张颖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6-320,I0003,共6页
目的:评价牙胶尖对机用镍钛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适应性,探讨牙胶尖与弯曲根管壁适应性的最佳效果。方法:将塑料弯曲根管模型随机分为8组,其中4组为MTwo组、4组为Sendoline组,分别预备至0.06/20#、0.06/25#、0.04/35#、0.04/40#和0.04/20#... 目的:评价牙胶尖对机用镍钛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适应性,探讨牙胶尖与弯曲根管壁适应性的最佳效果。方法:将塑料弯曲根管模型随机分为8组,其中4组为MTwo组、4组为Sendoline组,分别预备至0.06/20#、0.06/25#、0.04/35#、0.04/40#和0.04/20#、0.04/25#、0.04/30#、0.06/30#。单尖法充填根管,静置1周,将模型的根尖孔以上1、2、3、4和5mm处垂直于模型长轴方向用慢速切割机横切,并用显微镜照相,绘图软件测量各截面牙胶尖的充填率和糊剂的最大宽度。结果:距根尖孔1mm处,牙胶尖的充填率最小,越接近根尖口,充填率越大,距根尖孔5mm处,各组根尖部充填率均为最大值。随号数的增大,牙胶尖充填率减小,糊剂的宽度增大;当根管预备的号数<30#时,各组牙胶尖充填率和糊剂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时,与0.04/30#组比较,0.04/35#组和0.04/40#组根尖部充填率减小(P<0.05);与0.04/35#组比较,0.04/40#组根尖部充填率减小,在距根尖1和4mm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距根尖2、3和5mm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04/30#组比较,0.04/35#组根尖部糊剂的宽度增大,在距根尖1、2和3mm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距根尖4和5mm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4/40#组根尖部糊剂的宽度增大,在距根尖1、2、4和5mm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mm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04/35#组比较,0.04/40#组根尖部糊剂的宽度增大,在距根尖1mm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距根尖2、3、4和5mm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04锥度组比0.06锥度组(相同号数)充填率大、根尖部糊剂的宽度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预备终末号数<30#时,牙胶尖对根管壁的适应性最佳,充填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根管 单尖法 机用镍钛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