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盐芽胞杆菌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其生防作用
1
作者 廖永琴 王楠 +5 位作者 施竹凤 陈艳 刘恩德 普特 何永宏 杨佩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1-584,共14页
为明确菌株YNK-FB0022在植物病害绿色防控方面的应用潜力,为该菌株产业化开发奠定基础。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菌株YNK-FB0022进行分类地位鉴定;通过设计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优化其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利用48孔板测定菌株生物膜... 为明确菌株YNK-FB0022在植物病害绿色防控方面的应用潜力,为该菌株产业化开发奠定基础。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菌株YNK-FB0022进行分类地位鉴定;通过设计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优化其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利用48孔板测定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结合扫描电镜观察菌株在番茄幼苗根系的定殖情况。盆栽试验测定菌株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效效果,并测定番茄根系防御酶活。经鉴定YNK-FB0022为耐盐芽胞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YNK-FB0022最适培养配方为蔗糖15.00 g/L,酵母浸粉6.25 g/L、MgSO_(4)·7H_(2)O 8.75 g/L、蛋白胨10.00 g/L,发酵条件为温度30℃、pH 5.5、转速200 r/min、装液量200 mL;优化后生长量提升173.35%,抑菌率提升7.56%;48孔板每孔可形成189 mg的生物膜,且可定殖于番茄根系表面,定殖量达到1.20×10^(7)CFU/mm。盆栽试验表明,优化后的YNK-FB0022发酵液可显著提高番茄幼苗的株高、茎围、根长、根重、地上部位鲜重和地上部位干重等农艺性状,对番茄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效,并显著提升番茄根系POD、SOD、PPO和CAT防御酶活。研究结果为耐盐芽胞杆菌YNK-FB0022生防菌剂的开发及其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芽胞杆菌 单因素试验设计 响应面优化 番茄枯萎病 防御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刀具高速铣削TA15钛合金切削力的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刘鹏 徐九华 +2 位作者 冯素玲 傅玉灿 耿国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4-229,共6页
通过利用回归正交设计和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案,进行了PCD刀具高速铣削钛合金TA15的切削力试验。对高速加工过程中的动态铣削力进行了频谱分析,分析了高频振动对切削力波形的影响。然后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工件坐标系中三向分力以及刀具... 通过利用回归正交设计和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案,进行了PCD刀具高速铣削钛合金TA15的切削力试验。对高速加工过程中的动态铣削力进行了频谱分析,分析了高频振动对切削力波形的影响。然后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工件坐标系中三向分力以及刀具坐标系中切向分力随切削用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回归正交设计,建立了PCD刀具高速铣削钛合金时切削用量与动态切削力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方差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度。分析结果为PCD刀具高速铣削钛合金的工艺参数优化及建立高速铣削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切削 钛合金 聚晶金刚石刀具 回归正交设计 单因素试验设计 切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响应面的桥梁抗弯刚度修正 被引量:12
3
作者 代汉超 石雪飞 阮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87-2393,共7页
根据响应面法(RSM)的应用条件,从工程应用角度研究响应面法改进方法及桥梁抗弯刚度修正中确定设计空间大小的一般原则。利用单因素试验法,令抗弯刚度在初始设计值的基础上产生单位改变量,考察目标函数对应的改变量,建立两者之间的线性... 根据响应面法(RSM)的应用条件,从工程应用角度研究响应面法改进方法及桥梁抗弯刚度修正中确定设计空间大小的一般原则。利用单因素试验法,令抗弯刚度在初始设计值的基础上产生单位改变量,考察目标函数对应的改变量,建立两者之间的线性函数关系,以初始有限元模型的目标函数值和对应实测值的差值为目标,通过优化算法,使待修正参数的设计空间快速逼近最优区域。在优化的设计空间里建立响应面模型对桥梁结构抗弯刚度进行修正。数值算例和三跨连续梁实桥静载试验算例证明:该方法显著地提高了基于响应面的桥梁结构抗弯刚度修正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单因素试验设计 设计空间优化 桥梁抗弯刚度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元活血滴丸成型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文忠 马迪 郑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75-2279,共5页
目的优化复元活血滴丸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滴丸的外观(圆整度、色泽、黏连、拖尾等)、硬度、丸重变异系数和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以滴液温度、PEG 4000与PEG 6000的配比、药粉与基质用量的配比及冷却剂温度为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 目的优化复元活血滴丸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滴丸的外观(圆整度、色泽、黏连、拖尾等)、硬度、丸重变异系数和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以滴液温度、PEG 4000与PEG 6000的配比、药粉与基质用量的配比及冷却剂温度为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复元活血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复元活血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滴液温度为90℃,基质为PEG4000,药粉与基质配比为1∶2。结论该工艺稳定、操作简便。所制滴丸外观良好,硬度适宜,且丸重差异和溶散时限符合实验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元活血滴丸 成型工艺 单因素试验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水尿素-聚乙烯醇-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丹菊 杨文武 林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2-104,共3页
通过水溶液聚合法,采用尿素、丙烯酸、聚乙烯醇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合成高吸水尿素-聚乙烯醇-丙烯酸树脂。从吸液率、吸液速率、保水率等几方面对合成树脂进行了性能测定。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考... 通过水溶液聚合法,采用尿素、丙烯酸、聚乙烯醇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合成高吸水尿素-聚乙烯醇-丙烯酸树脂。从吸液率、吸液速率、保水率等几方面对合成树脂进行了性能测定。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考察了影响树脂吸液率的因素,并得到了最佳条件:尿素质量用量0.8%,丙烯酸与聚乙烯醇质量比90/10,引发剂用量0.5%,交联剂用量0.04%,丙烯酸中和度70%,水用量300mL。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合成树脂的吸水倍率可达1635g/g、合成树脂的吸盐水倍率可达161g/g。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尿素 单因素试验设计 红外光谱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SRAP-PCR反应体系优化及杂交群体多态性引物筛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佳琦 吕庆芳 +2 位作者 董黎梨 李映志 叶春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7期1913-1916,1920,共5页
[目的]对辣椒SRAP反应体系进行研究和优化,并利用优化体系对164对多态性引物进行筛选。[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和L25(65)正交试验设计对辣椒SRAP反应体系中6种关键因素(退火温度、Taq DNA聚合酶、Mg2+、dNTPs、引物、模板DNA)进... [目的]对辣椒SRAP反应体系进行研究和优化,并利用优化体系对164对多态性引物进行筛选。[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和L25(65)正交试验设计对辣椒SRAP反应体系中6种关键因素(退火温度、Taq DNA聚合酶、Mg2+、dNTPs、引物、模板DNA)进行体系优化,并以"泡椒"×"青皮大椒"的亲本和F1代为材料,利用聚丙烯胺酰胺凝胶进行筛选。[结果]辣椒SRAP-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退火温度35.5℃,Taq DNA聚合酶1.0 U,模板DNA 2.25 ng/μl,dNTPs 0.2 mmol/L,引物0.4μmoL/L,Mg2+2 mmol/L,总体积为20μl。利用该体系,从164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条带稳定的31对引物组合。[结论]该体系的建立与多态性引物组合的筛选为SRAP标记技术在辣椒育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Capsicum spp ) 正交试验设计 因素随机试验设计 SRAP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