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激光烧结PS/ABS复合粉末成型件精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来侠 周文明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5-38,共4页
通过机械混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的复合粉末。针对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件精度不高的问题,在预热温度75℃、激光功率25 W的条件下,研究了扫描间距、扫描速度和单层厚度对PS/ABS成型件长(X)、宽(Y)... 通过机械混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的复合粉末。针对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件精度不高的问题,在预热温度75℃、激光功率25 W的条件下,研究了扫描间距、扫描速度和单层厚度对PS/ABS成型件长(X)、宽(Y)、高(Z)三个方向尺寸精度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PS/ABS复合粉末烧结时,成型件的Z向尺寸相对误差变化最大;在所研究的工艺参数中,扫描速度对成型件尺寸精度影响最大,单层厚度影响最小;确定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为扫描间距0.32 mm、扫描速度1 800 mm/s和单层厚度0.28 mm,此时Z向尺寸相对误差为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复合粉末 单因素实验法 成型件精度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网电弧电场噪声特性影响因素
2
作者 张继华 郑志强 +2 位作者 薛一鸣 王智勇 郭凤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2-1097,共6页
为揭示工况参数对弓网电弧电场噪声特性的作用规律,利用自行研制的弓网电弧电磁噪声实验系统,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改变供电电压、回路电流、功率因数、运行速度、接触压力等实验条件,开展了91组弓网电弧辐射电场噪声实验.在30~60 MHz频段... 为揭示工况参数对弓网电弧电场噪声特性的作用规律,利用自行研制的弓网电弧电磁噪声实验系统,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改变供电电压、回路电流、功率因数、运行速度、接触压力等实验条件,开展了91组弓网电弧辐射电场噪声实验.在30~60 MHz频段内,弓网电弧电场噪声幅值较大,高于背景噪声及其它频段电场噪声.31~44 MHz频带内的电场噪声超过限值,会严重影响调频收发信机的正常工作.提高供电电压,电场噪声的等效场强呈现增大趋势;列车感性负载越少,功率因数越接近1,则电场噪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电弧 电场噪声 单因素实验法 滑动电接触 等效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削力实验方程式建立方法
3
作者 王欣亭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1996年第S2期124-126,共3页
实验数据处理往往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它影响到实验所得结果的理论分析.本文举例介绍了三种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能够迅速地将实验结果显示出来。
关键词 经验公式 单因素实验法 最小二乘法 双对数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主轴轴承温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锐扬 陈学振 +1 位作者 龚飞 李连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7-30,共4页
选取电主轴温升为研究对象,分别验证油气润滑系统与冷却系统的工作参数对高速电主轴工作性能的影响。采用单一因素实验法,通过电主轴实验平台对不同工况下电主轴后端轴承温升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冷却水流量为0.34 L/min、润滑压力... 选取电主轴温升为研究对象,分别验证油气润滑系统与冷却系统的工作参数对高速电主轴工作性能的影响。采用单一因素实验法,通过电主轴实验平台对不同工况下电主轴后端轴承温升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冷却水流量为0.34 L/min、润滑压力为0.40 MPa、供油间隔为120 s时电主轴温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主轴 轴承 温升 单因素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烟草节杆菌K9培养基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飞 夏振远 +4 位作者 杨跃华 雷丽萍 陈泽斌 杨根华 陈海如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7-622,共6页
筛选并优化了烟草节杆菌(Arthrobacter nicotinovorans)K9发酵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最佳碳源、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然后用旋转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培养基中可溶性淀粉、蛋白胨及硝酸铵的最佳浓度,实现... 筛选并优化了烟草节杆菌(Arthrobacter nicotinovorans)K9发酵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最佳碳源、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然后用旋转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培养基中可溶性淀粉、蛋白胨及硝酸铵的最佳浓度,实现培养基的优化。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值为可溶性淀粉35.0 g/L、蛋白胨5.14 g/L、硝酸铵3.73 g/L,K9菌在优化后培养基中活菌数达到3.24×109cfu/mL,比优化前的7.4×108cfu/mL提高了4.4倍。通过此方法优化出的发酵培养基为今后降解烟碱菌剂的生产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节杆菌K9 发酵培养基 单因素实验法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光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全川生 梅坚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61,共2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获得较优的抛光工艺参数,以控制抛光工艺参数来达到各种零件表面粗糙度值的要求。论述的抛光工艺参数适用于曲面、特种材料的精密零件抛光。
关键词 抛光 工艺参数 单因素实验法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光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全川生 梅坚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5-75,72,共2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 ,获得较优的抛光工艺参数 ,以控制抛光工艺参数来达到各种零件表面粗糙度值的要求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述的抛光工艺参数适用于曲面、特种材料的精密零件抛光。
关键词 抛光 工艺参数 试验研究 单因素实验法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用聚合物降滤失剂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周研 蒲晓林 +1 位作者 刘鹭 王磊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0-526,533,共8页
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为反应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油基钻井液用降滤失剂(FLA)。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 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为反应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油基钻井液用降滤失剂(FLA)。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对钻井液体系常温中压(API)滤失量的测定,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在55.3 g甲醇和30 g纯净水组成的混合液中,单体总质量为20 g,m(AM):m(SMA)=1:3,AIBN0.7 g,DVB 2 g,PVP 4 g、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 h,在该条件下FLA加量为3 g(钻井液体积为100 mL,下同)时体系API滤失量为1.6 mL。利用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热差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1℃。通过钻井液评价实验可知,该降滤失剂加量为钻井液体系总体积的3%时,API滤失量最低,为1.6 mL,高温高压(HTHP)滤失量为7.2 mL;高温老化实验结果表明,该降滤失剂最低可抗160℃高温,与沥青类降滤失剂相比,其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明显降低,且相同加量下形成的泥饼质量优于沥青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聚合物 分散聚合 单因素实验法 降滤失剂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Ⅱ)吸附剂巯基丙酰化玉米秸秆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田龙 王刚 +1 位作者 徐敏 孙永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83-2292,共10页
以玉米秸秆(CS)、左旋-半胱氨酸(L-CySH)、氢氧化钠(NaOH)、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将巯基(-SH)引入到CS中,制备出Cd(Ⅱ)吸附剂巯基丙酰化玉米秸秆(MPCS);以MPCS对水样中Cd(Ⅱ)的吸附... 以玉米秸秆(CS)、左旋-半胱氨酸(L-CySH)、氢氧化钠(NaOH)、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将巯基(-SH)引入到CS中,制备出Cd(Ⅱ)吸附剂巯基丙酰化玉米秸秆(MPCS);以MPCS对水样中Cd(Ⅱ)的吸附去除率为考察对象,利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MPCS制备的影响因素,并确定MPCS的最优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CS粒径为40目(0.45 mm)、活化剂选取0.5 mol·L^(-1)NaOH溶液、n(EDC·HCl):n(CySH)为0.025:1、m(NHS):m(EDC·HCl)为0.75:1、反应物比例m(CS):m(CySH)为1:5、反应介质pH值为10.0、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3 h时,制备出的MPCS对水样中Cd(Ⅱ)吸附效果最好,Cd(Ⅱ)的最高去除率可达98.96%。红外分析(FTIR)、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表明,MPCS的制备中CS纤维素分子链中成功引入了巯基,吸附后的MPCS表面附着大量Cd(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吸附 单因素实验法 含镉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聚合物稠化剂的制备及其压裂液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闫杰 张涵 +2 位作者 郭志杰 马广东 霍锦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聚合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高分子聚合物压裂液稠化剂FTW-1,与有机锆交联剂交联,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体系酸碱度、反应...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聚合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高分子聚合物压裂液稠化剂FTW-1,与有机锆交联剂交联,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体系酸碱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引发剂加量等对高分子聚合物稠化剂FTW-1性能的影响,利用FTIR、TG等方法对高分子聚合物稠化剂FTW-1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高分子聚合物稠化剂最佳合成工艺为单体质量浓度为35%,pH值为7.8~8.0,引发剂加量为0.12%,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 h。红外及热重分析显示,该高分子聚合物稠化剂FTW-1分子结构符合预期设计,黏均分子量约为1.8×10^(6),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满足180℃施工需求。同时,也开展了压裂液性能,诸如溶解性能、增稠和交联性能、耐温耐剪切性能、抗微生物降解性能、破胶性能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液各项性能均满足相关行业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开发 水力压裂技术 聚合物稠化剂 单因素实验法 压裂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无光釉的试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万景 赵田贵 +2 位作者 黄万君 汤祝伟 章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66,共6页
本实验在K2O-Al2O3-SiO2系统无光釉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法,以外加方式,探究了方解石、烧滑石、氧化铝对无光釉釉面光泽度、白度的影响规律。本实验获得了白度较高的高温无光釉的配方组成和工艺参数,高温无光釉的最佳配方组成为(wt%)... 本实验在K2O-Al2O3-SiO2系统无光釉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法,以外加方式,探究了方解石、烧滑石、氧化铝对无光釉釉面光泽度、白度的影响规律。本实验获得了白度较高的高温无光釉的配方组成和工艺参数,高温无光釉的最佳配方组成为(wt%):高岭土9.7、石英16.1、钾长石36.4、烧高岭13.6、方解石13.6、烧滑石9.1、氧化铝粉1.5,烧成温度在1280~1310℃。釉浆细度为200目筛余小于0.05%,釉浆比重在1.6~1.7 g/cm3,无光釉最佳釉层厚度0.6~0.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因素实验法 高温无光釉 光泽度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