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防菌株GD-012的鉴定及最适发酵条件的筛选
1
作者 王天琦 朱海霞 +2 位作者 文轶奎 张乐 张随芳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3期67-73,共7页
为了明确生防菌株GD-012的种属和生长最适条件,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分子学、单因素变量控制法对菌株GD-012进行鉴定,并对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及产孢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其最适生长培养基... 为了明确生防菌株GD-012的种属和生长最适条件,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分子学、单因素变量控制法对菌株GD-012进行鉴定,并对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及产孢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其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SA,筛选出碳源为肌醇,氮源为硝酸钾,无机盐为氯化钾。温度在25℃、pH为6~9时最适该菌株生长,并且菌株在发酵的第5 d,装液量160 mL,接种量6%,摇床转速180r/min时菌株发酵产孢量最多,选用麦麸作为发酵基质时产孢量最大。该研究为链格孢菌开发成微生物除草剂,扩大其培养和工业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除草剂 生物学特性 单因素变量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平台三甘醇脱水再生系统能耗成本优化研究与应用——以“深海一号”能源站为例
2
作者 马晨波 张明 +2 位作者 张倩 曾楠诺 李鹏展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4-220,共7页
三甘醇(Triethylene Glycol,TEG)脱水再生系统是海上平台气体脱水处理的常用方法,但目前缺乏对该系统运行能耗优化的相关研究。以“深海一号”能源站为例,采用Simtech Simulator软件建立了三甘醇脱水再生系统的仿真模型,研究确定贫TEG... 三甘醇(Triethylene Glycol,TEG)脱水再生系统是海上平台气体脱水处理的常用方法,但目前缺乏对该系统运行能耗优化的相关研究。以“深海一号”能源站为例,采用Simtech Simulator软件建立了三甘醇脱水再生系统的仿真模型,研究确定贫TEG循环量、汽提气量和再沸器温度对产品气含水率的影响,以能耗成本为目标函数通过优化计算明确了优化调节方案,并将此方案应用于“深海一号”能源站TEG脱水再生系统。结果表明:逐次单因素变量研究中,产品气含水率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测试结果之间最大偏差小于4%,二者较为吻合;随着贫TEG循环量增大,产品气含水率先降低后升高,在4.5 m^(3)/h处取得最低值;随着汽提气量升高或再沸器温度增大,产品气含水率均单调下降。“深海一号”能源站TEG脱水再生系统调整方案中,在产品气含水率优化前后保持一致的前提下,通过降低贫TEG循环量和汽提气量,预期年能耗成本降低169万元。本研究为三甘醇脱水再生系统的节能运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甘醇(TEG) 单因素变量 产品气含水率 综合调整 能耗成本优化 “深海一号”能源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优良抑制性能降滤失剂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马喜平 代磊阳 +1 位作者 马启睿 时海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3-637,共5页
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一种两性离子三元共聚物,用于钻井泥浆。所用单体分别为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对苯乙烯磺酸钠(SSS)。通过单因素变量考察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为25%,引发剂〔过硫酸铵(A... 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一种两性离子三元共聚物,用于钻井泥浆。所用单体分别为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对苯乙烯磺酸钠(SSS)。通过单因素变量考察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为25%,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和亚硫酸氢钠(SS)〕的用量为0.5%(以单体质量计),反应温度60℃,单体n(AM)∶n(DMDAAC)∶n(SSS)=8∶1∶1,反应时间为6 h。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与设计的一致,并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产物具有良好的降滤失效果,常温中压下API为7 mL,抑制效果很明显,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共聚物 单因素变量 性能评价 降滤失 抑制效果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卵石地层物理力学特性对盾构隧道管片内力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曹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3-76,共4页
以呼和浩特地铁穿越的典型砂卵石地层为例,选取6个地层物理力学参数作为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变量法,分析各因素对管片内力的影响,并通过敏感性系数判断管片内力对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管片内力随重度增大而增大;黏聚力、垂直基... 以呼和浩特地铁穿越的典型砂卵石地层为例,选取6个地层物理力学参数作为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变量法,分析各因素对管片内力的影响,并通过敏感性系数判断管片内力对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管片内力随重度增大而增大;黏聚力、垂直基床系数对管片内力影响不显著;轴力随内摩擦角增大而减小,弯矩随之增大而增大;轴力随静止侧压力系数、水平基床系数增大而增大,弯矩随之增大而减小;偏心距随重度、静止侧压力系数、水平基床系数增大而减小,随黏聚力、内摩擦角增大而增大,但受垂直基床系数影响不大;管片内力对各因素的敏感程度排序为水平基床系数>静止侧压力系数>内摩擦角>重度>黏聚力>垂直基床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敏感程度 统计分析 盾构隧道管片 砂卵石 单因素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基水晶花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韩明虎 胡浩斌 +2 位作者 武芸 张腊腊 王玉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7-180,184,共5页
以可溶性淀粉、丙烯酸为原料,硫代硫酸钠、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氢氧化钠溶液为中和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探讨反应温度、丙烯酸中和度、淀粉乳浓度、单体用量... 以可溶性淀粉、丙烯酸为原料,硫代硫酸钠、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氢氧化钠溶液为中和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探讨反应温度、丙烯酸中和度、淀粉乳浓度、单体用量、糊化时间和糊化温度对产物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材料水晶花泥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5℃,pH=6.5,淀粉乳浓度12%,单体淀粉质量比2∶1,糊化时间30min,糊化温度80℃。在室温下吸水放置17h,材料的最大吸水率41.2220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丙烯酸 高吸水性树脂 因素控制变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基内墙乳胶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韩明虎 胡浩斌 +3 位作者 张腊腊 芦娅妮 李永锐 陈水强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55,共5页
以黄土为基料,通过改性、乳化、分散制备生态型内墙乳胶漆。以内墙乳胶漆的主要性能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优化黄土改性工艺(用量、煅烧温度及时间)与乳胶漆配方。结果表明:450℃恒温煅烧90 min的黄土,添加量为15%时制备的乳胶漆... 以黄土为基料,通过改性、乳化、分散制备生态型内墙乳胶漆。以内墙乳胶漆的主要性能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优化黄土改性工艺(用量、煅烧温度及时间)与乳胶漆配方。结果表明:450℃恒温煅烧90 min的黄土,添加量为15%时制备的乳胶漆各项性能最佳。产品完全符合且优于《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GB/T9756-2009)要求,成本低、工艺简单和绿色环保,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改性 因素控制变量 内墙乳胶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防紫外线整理工艺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建建 肖鹏业 于子建 《针织工业》 2017年第5期48-51,共4页
介绍了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整理剂SC-66的防紫外线机理,并用于纯棉织物的防紫外线整理。在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整理剂SC-66用量为20 g/L、洗涤10次的条件下,分别采用单因素变量法和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纯棉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影... 介绍了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整理剂SC-66的防紫外线机理,并用于纯棉织物的防紫外线整理。在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整理剂SC-66用量为20 g/L、洗涤10次的条件下,分别采用单因素变量法和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纯棉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棉织物防紫外线整理的最优工艺为:浸渍时间40 min,浸渍温度为60℃,烘干温度为95℃,烘干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纯棉织物UPF值为25.5,洗涤10次后UPF值为20.5,织物白度为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棉织物 防紫外线整理 单因素变量 正交试验 防紫外线性能 耐洗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中姜油酮超临界CO_2萃取条件的优化
8
作者 熊华 刘森 +1 位作者 向文良 马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516-4517,4520,共3页
[目的]优化姜中姜油酮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姜油酮的萃取条件,采用SPSS的一般线性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 [目的]优化姜中姜油酮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姜油酮的萃取条件,采用SPSS的一般线性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50 min。各因素对姜油酮的萃取率影响大小顺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结论]该研究得到姜油酮萃取的最佳条件,为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超临界CO2 姜油酮 萃取 变量因素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籽油微波制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宜彬 范东茹 李占君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第10期137-140,共4页
以紫苏籽为原料,研究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细化参数,筛选分析提取过程中的单因素变量,结果表明:以70%(v/v)的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2g/ml,通过室温10min预浸提,微波功率385W,微波时间8min,紫苏籽油实际实际得率为28.98%。通过验证... 以紫苏籽为原料,研究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细化参数,筛选分析提取过程中的单因素变量,结果表明:以70%(v/v)的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2g/ml,通过室温10min预浸提,微波功率385W,微波时间8min,紫苏籽油实际实际得率为28.98%。通过验证、对比实验充分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势,为进一步优化微波辅助条件下的油脂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 微波辅助 单因素变量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米糕工艺研究
10
作者 何心玥 支琬灵 +3 位作者 云雪珂 马雪丽 王天毅 王展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9期42-44,51,共4页
功能性米糕是以大米和菊苣多糖为原料制成的一种传统食品,其营养价值高且具有独特的口感。以大米粉为原料,用菊苣多糖代替白砂糖,以传统米糕工艺为基础,在其基础上改变菊苣多糖的含量并研究出最佳食用口感。研究结果解决了功能性米糕在... 功能性米糕是以大米和菊苣多糖为原料制成的一种传统食品,其营养价值高且具有独特的口感。以大米粉为原料,用菊苣多糖代替白砂糖,以传统米糕工艺为基础,在其基础上改变菊苣多糖的含量并研究出最佳食用口感。研究结果解决了功能性米糕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避免了人们对白砂糖的过多摄入,更加有利于健康。通过设置单因素变量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功能性米糕的最佳配方为大米粉∶糯米粉=3∶2,共50 g,菊苣多糖50 g,牛奶50 m L,玉米淀粉5 g,酵母3 g,发酵时间30 min,蒸箱温度180℃,蒸制时间3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多糖 米糕 单因素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S中UNIANOVA与Linear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媛媛 茅忠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08-2110,2113,共4页
SPSS软件在我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方差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是SPSS软件中的两种分析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最多。但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进行实际问题分析时,对于选择何种分析方式以及分析结果的解... SPSS软件在我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方差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是SPSS软件中的两种分析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最多。但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进行实际问题分析时,对于选择何种分析方式以及分析结果的解释理解经常会给使用者造成困惑。通过对两个过程的比较分析总结了两者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尤其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并列举实例来说明实际应用时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因素方差分析 线性回归分析 方差 变量 因素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