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劲松 李志俊 +3 位作者 张艺 江利国 刘宏 杨扬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0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1)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7 d龄SD大鼠54只,分为假手术组6只(分离但不结扎右侧颈总动脉)、GM1治疗组24只(分离并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置缺氧舱取出后每24 h腹腔注射GM...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1)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7 d龄SD大鼠54只,分为假手术组6只(分离但不结扎右侧颈总动脉)、GM1治疗组24只(分离并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置缺氧舱取出后每24 h腹腔注射GM110 mg·kg-1,直至处死)、HIBI组24只(与GM1治疗组同样造成缺血缺氧后,腹腔注射与GM1治疗组同体积0.9%氯化钠溶液),监测不同时间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O、ATP酶水平。结果:与HIBI组相比,GM1治疗组中SOD水平均明显升高,NO水平均明显降低,各种ATP酶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GM1对新生大鼠HIBD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 脑损伤 缺血 缺氧 大鼠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5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庆南 陈妍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1-602,共2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住院患儿90例,分为两组各45例,均及时纠正酸中毒、低血压、低血糖,控制惊厥,严格限制液体摄入量,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治疗组在上述常...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住院患儿90例,分为两组各45例,均及时纠正酸中毒、低血压、低血糖,控制惊厥,严格限制液体摄入量,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20 mg静脉滴注,qd,10~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125 mg静脉滴注,qd,10~14 d。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71.11%,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NBNA评分[(36.28±2.46)分]较对照组[(34.13±2.75)分]显著升高(P<0.01)。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能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 脑病 低氧 缺血性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帕金森病1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邵震宇 刘忆林 姜伟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9期657-657,共1页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与胞二磷酸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霆 周克英 +1 位作者 黄若谷 吴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309-3310,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1)与胞二磷胆碱(CDP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120例HIE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GM-120mg/次,对照组加CDPC0.125g/次,均静滴,1次/d,14日为1疗... 目的:对比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1)与胞二磷胆碱(CDP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120例HIE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GM-120mg/次,对照组加CDPC0.125g/次,均静滴,1次/d,14日为1疗程。结果:两组HIE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中、重度HIE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亦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GM-1较CDPC疗效更好,是治疗HIE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婴儿 新生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 胞二磷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屈树娟 徐寅雪 +1 位作者 殷滕滕 董瑞馨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S1期180-180,共1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81岁,因间歇性头晕症状加重10d于2011年9月27日入院。该患者为过敏体质,对牛羊肉、花粉及海鲜过敏。入院诊断:①高血压3级;②脑梗死、脑萎缩;③直肠息肉摘除术;④前列腺增生。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压、改善循环... 1病例介绍患者,男,81岁,因间歇性头晕症状加重10d于2011年9月27日入院。该患者为过敏体质,对牛羊肉、花粉及海鲜过敏。入院诊断:①高血压3级;②脑梗死、脑萎缩;③直肠息肉摘除术;④前列腺增生。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压、改善循环及脑代谢等药物治疗。10月5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唾液酸 己糖 过敏性休克 息肉摘除术 脑代谢 前列腺增生 药物治疗 过敏体质 脑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离鉴定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中的杂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华 徐媛 +2 位作者 梁锋 祁艳霞 关亚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3,共5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药物的冻干粉、中间体和注射液各6个批号的样品,以期查找出采用不同工艺生产的成品中造成临床副反应的可能杂质。在用HPLC对多个批号GM1成药的对比分析中,发现某个批号的GM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药物的冻干粉、中间体和注射液各6个批号的样品,以期查找出采用不同工艺生产的成品中造成临床副反应的可能杂质。在用HPLC对多个批号GM1成药的对比分析中,发现某个批号的GM1干粉中多出2个杂质峰,其保留时间与制作该批号的GM1中间体的2个杂质峰保留值相同。对该批号的GM1干粉和相应批号的GM1中间体中的目标杂质进行半制备级收集,经冷冻干燥除溶剂富集35倍后,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 MS)定性分析,对主分子离子峰进行了二级质谱分析。经谱图解析后,推断在GM1干粉和中间体中存在的保留值相同的杂质可能是同种组分。两个杂质峰的结构皆为岩藻糖(Fuc)-GM1,仅是神经酰胺上的长链基团有所不同,峰1的该基团由16个CH2组成,而峰2的该基团由18个CH2组成。临床数据表明含有上述两种杂质的2批GM1注射液都有副反应,而没有上述杂质的4批GM1注射液都没有临床副反应,而且这两批有临床副反应的GM1注射液都是用同一个批号的含有这两种杂质的中间体制成的,因此推断上述两个杂质可能是引起副反应的主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级质谱法 药物中间体 杂质 唾液酸四己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指标及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孙世平 黄平 许志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2期2681-2684,共4页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指标及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94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指标及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94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的观察组以及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单药治疗的对照组,测定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神经损伤分子含量。结果:观察组外周血中CD4^+CD45RA^+原始T细胞、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中CD4^+CD45RO^+记忆T细胞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IL-4、IL-10以及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PD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神经元的炎症损伤和免疫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唾液酸四己神经脂钠 脑蛋白水解物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应用于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周红萍 庄让笑 +1 位作者 邵益丹 茹仁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38-441,共4页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0年4月至11月收治的139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对照组58例。两组均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及甘露醇、...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0年4月至11月收治的139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对照组58例。两组均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及甘露醇、呋塞米降颅内压、抗病毒治疗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GM-1 20mg加入5%GS 50mL静脉滴注,10~14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肌张力、惊跳、嗜睡、呕吐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8.0±3.2)、(4.2±1.0)、(3.6±1.3)、(2.8±0.8)d,对照组分别为(10.3±3.8)、(4.8±1.3)、(4.2±1.3)、(3.2±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43例,有效2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4.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GM-1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可较快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 手足口病 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酞普兰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申潇竹 田昌荣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临床效果。方法:PDPN患者82例,按Excel随机数生成器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口服西酞普兰+静脉及肌注...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临床效果。方法:PDPN患者82例,按Excel随机数生成器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口服西酞普兰+静脉及肌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照组41例,肌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4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结果:①治疗4周后,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量表(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评分及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 instrument,MNSI)评分较对照组及实验前明显降低,P<0.05。②在治疗过程中,4周末实验组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pain intensity,VAS-PI)评分均较对照组及实验前明显降低,P<0.05。③治疗后患者的冷感觉阈值升高,热感觉、冷痛觉阈值下降,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④实验组有1例(2.42%)治疗2天后因不能耐受心率加快停药。结论:联合用药治疗PDPN在缓解疼痛,感觉障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老年人中使用较为安全,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西酞普兰 唾液酸四己神经 老年人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涛 任先军 +1 位作者 欧阳忠 郭树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662-666,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经蛛网膜下腔注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s,GM-1)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4只成年S... 目的:探讨经蛛网膜下腔注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s,GM-1)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微球治疗组(A组)、普通GM-1制剂治疗组(B组)和损伤对照组(C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D组)4只。A、B、C组大鼠采用Nystrom法制备T10脊髓压迫损伤模型,伤后即刻开始给药,A组大鼠经蛛网膜下腔一次性注入20μlGM-1PLGA微球悬液(含GM-150μg),B组大鼠伤后至处死前每24h一次经尾静脉注入GM-1普通制剂30mg/kg,C组大鼠经蛛网膜下腔一次性注入20μl生理盐水,D组大鼠不手术、不给药。A、B、C组大鼠于术后1、3、7、14d进行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术后1、7、14d检测运动诱发电位,术后8h、1d、3d、7d、14d检测大鼠脑脊液中GM-1含量;术后8h、1d、3d、7d、14d处死动物(n=6),取T10节段脊髓并切片,用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SCI后14d时损伤脊髓组织中NF200表达情况。D组上述各指标的检测不分时间点,只进行1次。结果:各时间点A、B、C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低于D组(P<0.01),术后3d、7d、14d时A、B组显著高于C组(P<0.01),各时间点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间点A、B、C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N1波潜伏期较D组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均P<0.01),但术后1d和7d时A、B组N1波潜伏期明显较C组短(P<0.01),术后7d和14d时A、B组N1波波幅明显较C组高(P<0.01),各时间点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间点A、B组大鼠脑脊液内GM-1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和D组(均P<0.01),术后8h、1d、3d时A组明显高于B组(P<0.01或0.05),术后7、14d时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组和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D组正常,术后各时间点A、B组大鼠脊髓损伤区组织形态优于C组,而A组与B组大鼠脊髓损伤区组织形态基本相似。A组、B组和C组大鼠SCI后14d损伤脊髓组织中NF200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AOD)值均显著低于D组(P<0.01),但A、B组均显著高于C组(P<0.01),A组和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蛛网膜下腔注入GM-1PLGA微球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与外周应用普通GM-1制剂比较,能减少药物用量,快速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并较长时间维持稳定,提高生物利用率,且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唾液酸四己神经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微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含量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丹 杨林 张景勍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0-91,共2页
目的:建立以氨基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NH2100A(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mol/L磷酸水(66:34),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05nm。结果:单唾... 目的:建立以氨基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NH2100A(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mol/L磷酸水(66:34),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05nm。结果: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在52.3至836.8u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2819X+64247(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8.32%,RSD=1.49%(n=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靠,能有效控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唾液酸四己神经脂钠注射液 唾液酸四己神经脂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作为T细胞活化标志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合作 李柏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6-518,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和CD69分子在人外周血γδT和CD3+T细胞上的表达规律。方法:用抗CD3单克隆抗体(mAb)和结核杆菌抗原(MtbAg)等刺激剂分别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部分实验组同时使用信号转导途径阻... 目的:比较、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和CD69分子在人外周血γδT和CD3+T细胞上的表达规律。方法:用抗CD3单克隆抗体(mAb)和结核杆菌抗原(MtbAg)等刺激剂分别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部分实验组同时使用信号转导途径阻断剂处理。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相γδT和CD3+T细胞上GM1和CD69分子的表达率。结果:MtbAg刺激PBMC后0.5h,γδT细胞上即表达GM1,随着时间的推移表达水平持续升高;而CD69的表达出现在刺激后的3h,于24h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72h明显降低,6d时已接近静止状态。抗CD3mAb刺激的CD3+T细胞上,GM1和CD69表达的规律类似于γδT细胞。PD98059和LY294002均能够阻断MtbAg刺激所致的γδT细胞上GM1的表达,PMA能够促进GM1的表达。结论:GM1可作为一种新的T细胞活化的标志,其与早期短暂表达的CD69分子有不同的表达规律。GM1的表达可能与RasErk通路、PI3K和PKC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 CD69 ΓΔT细胞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Bell面瘫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陆倩羚 戴昕妤 +6 位作者 葛瑶琪 戴瑛 孙高慧 陈玉山 高志强 李云涛 张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37-1440,1454,共5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早期治疗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和短期预后。方法 :回顾比较分析2009年1月—2015年9月219例Bell面瘫病例,其中...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早期治疗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和短期预后。方法 :回顾比较分析2009年1月—2015年9月219例Bell面瘫病例,其中GM1联合NGF组58例,GM1组55例,NGF组51例,未用特殊营养神经药物的基础组55例。所有病例基础治疗相同。通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House-Brackmann分级、Sunny Brook综合评分,评价面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GM1联合NGF组在治疗后2、4周的House-Brackmann分级及Sunny Brook评分均明显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M1联合NGF组在治疗后4周的痊愈率(91.4%)明显高于GM1组(74.5%)、NGF组(78.4%)及基础组(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M1联合NGF早期治疗Bell面瘫,在面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和改善短期预后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脂钠 神经生长因子 BELL面瘫 短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致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定坤 吴笑 +1 位作者 王琪 张明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36-1237,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因“肢体疼痛6个月余,四肢无力1个月余”入住我院中医科。患者于2018年2月5日因“胃间质瘤”切除术后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3 d后出现右侧上下肢关节肌肉骨骼处疼痛,呈持续性,非电击样或刀割样疼痛,活动时... 1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因“肢体疼痛6个月余,四肢无力1个月余”入住我院中医科。患者于2018年2月5日因“胃间质瘤”切除术后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3 d后出现右侧上下肢关节肌肉骨骼处疼痛,呈持续性,非电击样或刀割样疼痛,活动时无明显加重,休息时无明显减轻,无肢体无力,无恶心、呕吐。遂停用甲磺酸伊马替尼,骨科门诊敷膏药及口服药(具体不详)后疼痛基本消失。于2018年3月、6月再次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期间出现右侧肢体疼痛,性质同前,陆续前往骨科门诊、疼痛科及我科就诊,后症状基本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 过敏性休克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视神经挫伤的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单明华 李凌 王云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201-2202,共2页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62眼)视神经挫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32眼),对照组30例(30眼)。对照组给予大剂量激素及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GM1 80mg静脉滴注,1...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62眼)视神经挫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32眼),对照组30例(30眼)。对照组给予大剂量激素及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GM1 80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2周,部分病例4~6周。随访6个月~1年,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和视野的恢复情况,并观察GM1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0,P<0.05)。结论:GM1治疗视神经挫伤有显著疗效,可促进视功能的恢复,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唾液酸四己神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出血患者NIHSS评分及ADL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艳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2046-2048,2052,共4页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出血(ACH)患者NIHSS评分及AD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治疗的ACH患者148例纳入本次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7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加用脑苷肌...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出血(ACH)患者NIHSS评分及AD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治疗的ACH患者148例纳入本次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7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加用脑苷肌肽,观察组则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与脑苷肌肽联用,两组均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而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L-2、IL-4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IL-2、IL-4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以及脑苷肌肽联合治疗ACH,具有较好的疗效,且能降低NIHSS评分,提升ADL指数,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指标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 肌肽 急性脑出血 NIHSS评分 AD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对机体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及体液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邓思高 龙君 肖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对机体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及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手术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对机体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及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手术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反应、应激反应、体液免疫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CRP、TNF-α、NPY水平、应激反应指标MAP、HR、NE、Cor水平、体液免疫指标IgG、IgM、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TNF-α、NPY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CRP、TNF-α、NP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P、NE、Cor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HR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P、NE、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水平,H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R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G、IgM、IgA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增高,且观察组IgG、IgM、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可明显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控制术后应激反应,增强患者体液免疫,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脂钠 颅脑损伤手术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宏达 邵祥忠 +5 位作者 孙淼淼 秦延昆 谢海洋 曹建 梅花 李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031-3034,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DPN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序号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DPN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序号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评分(TSS)、肢体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 00%(P <0. 05)。治疗后2组FBG、2 h BG水平及患肢麻木、刺痛、抽筋、乏力等T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 <0. 05或P <0. 01)。2组在治疗后患肢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SNCV、MNCV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DPN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可调控其血糖水平,改善患肢神经传导速度,整体临床疗效优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丹红注射液 唾液酸四己神经 疗效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普瑞巴林和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学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4期94-97,共4页
目的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普瑞巴林和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PHN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普瑞巴林和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PHN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钴胺和普瑞巴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HAMD、PSQI和DL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普瑞巴林和甲钴胺治疗PHN,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 普瑞巴林 甲钴胺 唾液酸四己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在CNS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小兵 高旭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A06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损伤 唾液酸神经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