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含量 被引量:4
1
作者 何丹 杨林 张景勍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0-91,共2页
目的:建立以氨基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NH2100A(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mol/L磷酸水(66:34),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05nm。结果:单唾... 目的:建立以氨基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NH2100A(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mol/L磷酸水(66:34),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05nm。结果: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在52.3至836.8u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2819X+64247(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8.32%,RSD=1.49%(n=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靠,能有效控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唾液酸四己神经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指标及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世平 黄平 许志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2期2681-2684,共4页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指标及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94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指标及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94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的观察组以及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单药治疗的对照组,测定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神经损伤分子含量。结果:观察组外周血中CD4^+CD45RA^+原始T细胞、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中CD4^+CD45RO^+记忆T细胞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IL-4、IL-10以及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PD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神经元的炎症损伤和免疫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唾液酸四己神经 脑蛋白水解物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宏达 邵祥忠 +5 位作者 孙淼淼 秦延昆 谢海洋 曹建 梅花 李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031-3034,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DPN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序号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DPN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序号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评分(TSS)、肢体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 00%(P <0. 05)。治疗后2组FBG、2 h BG水平及患肢麻木、刺痛、抽筋、乏力等T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 <0. 05或P <0. 01)。2组在治疗后患肢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SNCV、MNCV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DPN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可调控其血糖水平,改善患肢神经传导速度,整体临床疗效优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丹红注射液 唾液酸四己神经 疗效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Bell面瘫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陆倩羚 戴昕妤 +6 位作者 葛瑶琪 戴瑛 孙高慧 陈玉山 高志强 李云涛 张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37-1440,1454,共5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早期治疗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和短期预后。方法 :回顾比较分析2009年1月—2015年9月219例Bell面瘫病例,其中...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早期治疗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和短期预后。方法 :回顾比较分析2009年1月—2015年9月219例Bell面瘫病例,其中GM1联合NGF组58例,GM1组55例,NGF组51例,未用特殊营养神经药物的基础组55例。所有病例基础治疗相同。通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House-Brackmann分级、Sunny Brook综合评分,评价面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GM1联合NGF组在治疗后2、4周的House-Brackmann分级及Sunny Brook评分均明显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M1联合NGF组在治疗后4周的痊愈率(91.4%)明显高于GM1组(74.5%)、NGF组(78.4%)及基础组(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M1联合NGF早期治疗Bell面瘫,在面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和改善短期预后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 神经生长因子 BELL面瘫 短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致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定坤 吴笑 +1 位作者 王琪 张明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36-1237,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因“肢体疼痛6个月余,四肢无力1个月余”入住我院中医科。患者于2018年2月5日因“胃间质瘤”切除术后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3 d后出现右侧上下肢关节肌肉骨骼处疼痛,呈持续性,非电击样或刀割样疼痛,活动时... 1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因“肢体疼痛6个月余,四肢无力1个月余”入住我院中医科。患者于2018年2月5日因“胃间质瘤”切除术后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3 d后出现右侧上下肢关节肌肉骨骼处疼痛,呈持续性,非电击样或刀割样疼痛,活动时无明显加重,休息时无明显减轻,无肢体无力,无恶心、呕吐。遂停用甲磺酸伊马替尼,骨科门诊敷膏药及口服药(具体不详)后疼痛基本消失。于2018年3月、6月再次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期间出现右侧肢体疼痛,性质同前,陆续前往骨科门诊、疼痛科及我科就诊,后症状基本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 过敏性休克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离鉴定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中的杂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华 徐媛 +2 位作者 梁锋 祁艳霞 关亚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3,共5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药物的冻干粉、中间体和注射液各6个批号的样品,以期查找出采用不同工艺生产的成品中造成临床副反应的可能杂质。在用HPLC对多个批号GM1成药的对比分析中,发现某个批号的GM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药物的冻干粉、中间体和注射液各6个批号的样品,以期查找出采用不同工艺生产的成品中造成临床副反应的可能杂质。在用HPLC对多个批号GM1成药的对比分析中,发现某个批号的GM1干粉中多出2个杂质峰,其保留时间与制作该批号的GM1中间体的2个杂质峰保留值相同。对该批号的GM1干粉和相应批号的GM1中间体中的目标杂质进行半制备级收集,经冷冻干燥除溶剂富集35倍后,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 MS)定性分析,对主分子离子峰进行了二级质谱分析。经谱图解析后,推断在GM1干粉和中间体中存在的保留值相同的杂质可能是同种组分。两个杂质峰的结构皆为岩藻糖(Fuc)-GM1,仅是神经酰胺上的长链基团有所不同,峰1的该基团由16个CH2组成,而峰2的该基团由18个CH2组成。临床数据表明含有上述两种杂质的2批GM1注射液都有副反应,而没有上述杂质的4批GM1注射液都没有临床副反应,而且这两批有临床副反应的GM1注射液都是用同一个批号的含有这两种杂质的中间体制成的,因此推断上述两个杂质可能是引起副反应的主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级质谱法 药物中间体 杂质 唾液酸四己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应用于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周红萍 庄让笑 +1 位作者 邵益丹 茹仁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38-441,共4页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0年4月至11月收治的139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对照组58例。两组均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及甘露醇、...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0年4月至11月收治的139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对照组58例。两组均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及甘露醇、呋塞米降颅内压、抗病毒治疗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GM-1 20mg加入5%GS 50mL静脉滴注,10~14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肌张力、惊跳、嗜睡、呕吐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8.0±3.2)、(4.2±1.0)、(3.6±1.3)、(2.8±0.8)d,对照组分别为(10.3±3.8)、(4.8±1.3)、(4.2±1.3)、(3.2±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43例,有效2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4.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GM-1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可较快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 手足口病 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酞普兰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申潇竹 田昌荣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临床效果。方法:PDPN患者82例,按Excel随机数生成器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口服西酞普兰+静脉及肌注...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临床效果。方法:PDPN患者82例,按Excel随机数生成器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口服西酞普兰+静脉及肌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照组41例,肌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4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结果:①治疗4周后,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量表(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评分及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 instrument,MNSI)评分较对照组及实验前明显降低,P<0.05。②在治疗过程中,4周末实验组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pain intensity,VAS-PI)评分均较对照组及实验前明显降低,P<0.05。③治疗后患者的冷感觉阈值升高,热感觉、冷痛觉阈值下降,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④实验组有1例(2.42%)治疗2天后因不能耐受心率加快停药。结论:联合用药治疗PDPN在缓解疼痛,感觉障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老年人中使用较为安全,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西酞普兰 唾液酸四己神经 老年人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蒋涛 任先军 +1 位作者 欧阳忠 郭树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662-666,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经蛛网膜下腔注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s,GM-1)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4只成年S... 目的:探讨经蛛网膜下腔注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s,GM-1)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微球治疗组(A组)、普通GM-1制剂治疗组(B组)和损伤对照组(C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D组)4只。A、B、C组大鼠采用Nystrom法制备T10脊髓压迫损伤模型,伤后即刻开始给药,A组大鼠经蛛网膜下腔一次性注入20μlGM-1PLGA微球悬液(含GM-150μg),B组大鼠伤后至处死前每24h一次经尾静脉注入GM-1普通制剂30mg/kg,C组大鼠经蛛网膜下腔一次性注入20μl生理盐水,D组大鼠不手术、不给药。A、B、C组大鼠于术后1、3、7、14d进行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术后1、7、14d检测运动诱发电位,术后8h、1d、3d、7d、14d检测大鼠脑脊液中GM-1含量;术后8h、1d、3d、7d、14d处死动物(n=6),取T10节段脊髓并切片,用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SCI后14d时损伤脊髓组织中NF200表达情况。D组上述各指标的检测不分时间点,只进行1次。结果:各时间点A、B、C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低于D组(P<0.01),术后3d、7d、14d时A、B组显著高于C组(P<0.01),各时间点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间点A、B、C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N1波潜伏期较D组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均P<0.01),但术后1d和7d时A、B组N1波潜伏期明显较C组短(P<0.01),术后7d和14d时A、B组N1波波幅明显较C组高(P<0.01),各时间点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间点A、B组大鼠脑脊液内GM-1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和D组(均P<0.01),术后8h、1d、3d时A组明显高于B组(P<0.01或0.05),术后7、14d时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组和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D组正常,术后各时间点A、B组大鼠脊髓损伤区组织形态优于C组,而A组与B组大鼠脊髓损伤区组织形态基本相似。A组、B组和C组大鼠SCI后14d损伤脊髓组织中NF200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AOD)值均显著低于D组(P<0.01),但A、B组均显著高于C组(P<0.01),A组和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蛛网膜下腔注入GM-1PLGA微球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与外周应用普通GM-1制剂比较,能减少药物用量,快速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并较长时间维持稳定,提高生物利用率,且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唾液酸四己神经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微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作为T细胞活化标志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合作 李柏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6-518,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和CD69分子在人外周血γδT和CD3+T细胞上的表达规律。方法:用抗CD3单克隆抗体(mAb)和结核杆菌抗原(MtbAg)等刺激剂分别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部分实验组同时使用信号转导途径阻... 目的:比较、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和CD69分子在人外周血γδT和CD3+T细胞上的表达规律。方法:用抗CD3单克隆抗体(mAb)和结核杆菌抗原(MtbAg)等刺激剂分别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部分实验组同时使用信号转导途径阻断剂处理。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相γδT和CD3+T细胞上GM1和CD69分子的表达率。结果:MtbAg刺激PBMC后0.5h,γδT细胞上即表达GM1,随着时间的推移表达水平持续升高;而CD69的表达出现在刺激后的3h,于24h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72h明显降低,6d时已接近静止状态。抗CD3mAb刺激的CD3+T细胞上,GM1和CD69表达的规律类似于γδT细胞。PD98059和LY294002均能够阻断MtbAg刺激所致的γδT细胞上GM1的表达,PMA能够促进GM1的表达。结论:GM1可作为一种新的T细胞活化的标志,其与早期短暂表达的CD69分子有不同的表达规律。GM1的表达可能与RasErk通路、PI3K和PKC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 CD69 ΓΔT细胞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对机体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及体液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邓思高 龙君 肖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对机体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及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手术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对机体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及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手术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反应、应激反应、体液免疫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CRP、TNF-α、NPY水平、应激反应指标MAP、HR、NE、Cor水平、体液免疫指标IgG、IgM、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TNF-α、NPY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CRP、TNF-α、NP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P、NE、Cor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HR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P、NE、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水平,H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R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G、IgM、IgA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增高,且观察组IgG、IgM、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可明显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控制术后应激反应,增强患者体液免疫,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 颅脑损伤手术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视神经挫伤的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单明华 李凌 王云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201-2202,共2页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62眼)视神经挫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32眼),对照组30例(30眼)。对照组给予大剂量激素及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GM1 80mg静脉滴注,1...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62眼)视神经挫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32眼),对照组30例(30眼)。对照组给予大剂量激素及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GM1 80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2周,部分病例4~6周。随访6个月~1年,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和视野的恢复情况,并观察GM1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0,P<0.05)。结论:GM1治疗视神经挫伤有显著疗效,可促进视功能的恢复,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唾液酸四己神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出血患者NIHSS评分及ADL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艳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2046-2048,2052,共4页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出血(ACH)患者NIHSS评分及AD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治疗的ACH患者148例纳入本次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7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加用脑苷肌...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出血(ACH)患者NIHSS评分及AD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治疗的ACH患者148例纳入本次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7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加用脑苷肌肽,观察组则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与脑苷肌肽联用,两组均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而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L-2、IL-4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IL-2、IL-4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以及脑苷肌肽联合治疗ACH,具有较好的疗效,且能降低NIHSS评分,提升ADL指数,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指标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 肌肽 急性脑出血 NIHSS评分 AD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普瑞巴林和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学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4期94-97,共4页
目的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普瑞巴林和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PHN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普瑞巴林和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PHN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钴胺和普瑞巴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HAMD、PSQI和DL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普瑞巴林和甲钴胺治疗PHN,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 普瑞巴林 甲钴胺 唾液酸四己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对弥散性轴索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国智 张学强 +2 位作者 王霞 常成 陈建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550-554,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对弥散性轴索损伤(DAI)大鼠神经元凋亡及神经丝蛋白200(NF200)、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凋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头颅瞬间旋转损伤装置建立DAI大鼠模型。将成功建立...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对弥散性轴索损伤(DAI)大鼠神经元凋亡及神经丝蛋白200(NF200)、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凋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头颅瞬间旋转损伤装置建立DAI大鼠模型。将成功建立的45只DAI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和联合组,每组15只;另选择15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30 mg/(kg·d)],联合组大鼠腹腔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30 mg/(kg·d)]+复方麝香注射液[2 mL/(kg·d)],对照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7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法评估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元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b)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F200、GAP-43与DAPK1蛋白表达。结果:干预第1~7天,模型组、联合组与实验组大鼠mNSS评分均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1~7天的mNSS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联合组与实验组低于模型组,联合组低于实验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元凋亡指数及脑组织DAPK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且联合组与实验组低于模型组,联合组低于实验组(P<0.05);NF200、GAP-4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且联合组与实验组高于模型组,联合组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DAI可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组织NF200、GAP-43蛋白表达,下调DAPK1蛋白表达相关,且两药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轴索损伤 唾液酸四己神经 复方麝香注射液 神经 凋亡 神经丝蛋白200 生长相关蛋白43 凋亡相关蛋白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岳卫东 于永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4-304,共1页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是一种新型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前景广泛。我们应用GM一1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以探讨其疗效。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 大面积脑梗死 疗效观察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 治疗 临床应用前景 脑梗死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联合GM1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学云 魏玲玲 +5 位作者 杨杰 杨加青 魏丽红 范云 贺小霞 郑献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4-798,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GM1,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4周为1个疗程。然后,检测...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GM1,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4周为1个疗程。然后,检测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神经功能指标[睫状神经生长因子(CNT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炎症因子[核因子κB(NF-κB)、一氧化氮(NO)、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同型半胱氨酸(HCY)、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NCV、SNCV、CNTF、BDNF、SDF-1α、NO、SOD、GSH-Px显著升高(P<0.05),TCSS评分、NSE、S100β、NF-κB、IL-6、hs-CRP、TNF-α、MDA、AOPP、8-OHDG、HCY、AGEs显著降低(P<0.05)。2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联合GM1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加快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神经炎症,缓解氧化应激反应程度,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 唾液酸四己神经(GM1) 尿病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和GM1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和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韩怀钦 李瑞 +4 位作者 焦旭文 李军平 王效军 马江波 何仲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异种去细胞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与GM1(mono-sialotetrahexosy 1 gangliosides)的效果比较。方法: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补阳还五汤(BYHWD)治疗组、GM1治疗组和生理盐水(NS)对照...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异种去细胞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与GM1(mono-sialotetrahexosy 1 gangliosides)的效果比较。方法: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补阳还五汤(BYHWD)治疗组、GM1治疗组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动物分别存活4、8周,不同时段各组为6只。以上3组大鼠分别以10 mm长度的兔异种去细胞神经支架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补阳还五汤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用补阳还五汤水煎剂和生理盐水按10 ml/kg灌胃,持续1个月。GM1治疗组术后大鼠损伤侧小腿三头肌内注射GM1 0.1 ml/d;各组分别在术后第4周、8周行大体观察、测定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恢复率(MNCV%)和小腿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恢复率(CMAP%)、移植体的神经纤维行电镜半薄切片观察记数有髓纤维的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标记NF和S-100。结果:在同一时相点补阳还五汤组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恢复率、小腿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恢复率(CMAP%)及移植体的有髓纤维数目均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补阳还五汤组与GM1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补阳还五汤可促进异种去细胞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与功能恢复;补阳还五汤和GM1对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与功能恢复的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唾液酸四己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 异种神经移植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F和GM_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和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焦旭文 何仲义 +3 位作者 李军平 韩怀钦 王效军 马江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500,共6页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GF治疗组、GM1治疗组、NGF+GM1联合治疗组,选取兔胫神经进行化学萃取...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GF治疗组、GM1治疗组、NGF+GM1联合治疗组,选取兔胫神经进行化学萃取,形成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桥接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移植前分别用等渗盐水(NS)、NGF液、GM1液或NGF+GM1液浸泡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术后各组大鼠术侧小腿肌内分别注射NS液、NGF液、GM1液或NGF+GM1液。术后4、8周行大体观察并用神经电生理、肌湿重、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测定神经纤维再生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在同一时间点,NGF+GM1联合治疗组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恢复率、小腿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恢复率、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均优于单独用药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GF+GM1联合治疗组有大量再生有髓神经纤维顺畅地通过远端吻合口。本研究结果提示联合应用NGF和GM1可明显促进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的神经纤维再生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唾液酸四己神经 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 异种神经移植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对惊厥持续状态幼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CA1区神经元的远期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治静 刘小红 汪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19-922,共4页
目的:探讨GM1对惊厥性脑损伤幼年大鼠远期的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18日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GM1治疗组、惊厥持续状态(SC)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经腹腔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诱发60min的SC发作,观察大鼠海马CA... 目的:探讨GM1对惊厥性脑损伤幼年大鼠远期的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18日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GM1治疗组、惊厥持续状态(SC)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经腹腔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诱发60min的SC发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的神经元死亡和丢失情况;利用跳台实验及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跳台实验测试中,与模型组比较,GM1治疗组大鼠的第一次触电潜伏期显著延长,而在5min内的触电次数及触电时间显著减少(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平均寻台潜伏期明显缩短,而在平台区的搜索时间和穿越平台区的次数明显增多(P<0.05)。GM1治疗组大鼠的脑组织病理变化比SC模型组轻,其海马CA1区的神经元没有明显的死亡和丢失。结论:幼年大鼠SC后给予大剂量GM1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大鼠远期的学习记忆功能,同时也可以减轻大鼠海马CA1区的神经元的坏死与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 惊厥持续状态 学习记忆 海马CA1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